POPPUR爱换

标题: 有没人知道声卡上的耦合电容大小怎么取? [打印本页]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18 01:02
标题: 有没人知道声卡上的耦合电容大小怎么取?
耦合电容大小主要有什么影响?取多大好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18 01:04
耦合用什么电容好,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18 01:13
KAO,人都赏月去了吗?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07:56
容量大一点,低音就好一点,不过高频就差一点。
* c. s# l! h/ T+ \2 @一般的说法是这样的。
3 W+ X5 \3 b, g
5 C+ T! X7 t( X9 F) ]使用大容量的电容,一般是并联一个小容量的电容的,如0.1U1 A5 `, ^- V2 v4 \9 e

' ~. q# l- z2 B) Q- g不过声卡的耦合,一般10U比较好
作者: 大枫哥哥    时间: 2005-9-18 14:07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5-9-18 07:56 发表
$ t% ?( o% Q7 M容量大一点,低音就好一点,不过高频就差一点。6 }% u4 Y. G5 r  Q
一般的说法是这样的。
$ Q6 ?' b+ Z3 g0 L% O. L6 z' E) @, U; R" y. B+ W7 a
使用大容量的电容,一般是并联一个小容量的电容的,如0.1U: h& {+ u& R# q5 N! g/ b0 s0 ^. V
5 H" ?4 D" K- U2 }4 v
不过声卡的耦合,一般10U比较好
+ w$ @$ e2 i" i. f+ ^
并联一个小的,高音上去的同时低音不是会下来点?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8 17:11
如果是输出接耳机的电容可以大点,470UUF都行,并小电容后增加高频信号的通过,使声音更通透,没感觉低音会少。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17:11
原帖由 大枫哥哥 于 2005-9-18 14:07 发表& _) p" A7 y7 y9 b. ~
4 ]4 _2 x' Q  ~+ z* M" z
并联一个小的,高音上去的同时低音不是会下来点?

/ W" ^% v; K5 C5 V5 G不是这样的,低音有大容量的提供啊,,,+ y. h. M9 v6 Q; P" i

/ f" O/ B4 H' d9 |: S也不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17:13
原帖由 磐石 于 2005-9-18 17:11 发表" v( ^5 p% g. x; w# M% f' ~/ {
如果是输出接耳机的电容可以大点,470UUF都行,并小电容后增加高频信号的通过,使声音更通透,没感觉低音会少。

  D5 Y* r) P. n+ C:shifty:470U,,,1 Y! g  E' l9 j9 C8 L; Q

& }0 ?) a$ V8 B$ s主要就是高频部分会因为电容的电感效应而不能通过啊,,/ A) w7 b3 L' l
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规范,,反正原理就是这样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8 17:27
高输入阻抗的的用小容量电容,如电子管,场效应管的上到0。47算大的了,低阻抗的就要用大的电容比如耳机,如果是接音箱的那就要1000UF以上了。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17:32
原帖由 磐石 于 2005-9-18 17:27 发表
. `2 l  U; \, e& ?5 ]高输入阻抗的的用小容量电容,如电子管,场效应管的上到0。47算大的了,低阻抗的就要用大的电容比如耳机,如果是接音箱的那就要1000UF以上了。

! g0 w' ^& s: u# F& H' M$ U:blink:这话,,有点不明白啊,,
0 R* c# {& `" [; j1,高输入阻抗,,是什么意思啊??' X, h* g( P" d; J" E$ v0 h5 h
9 q) E( P1 r4 F+ M& r$ V4 C' `
2,是不是输出耦合,,连接耳机的话,,就470U左右% J2 ?& O+ D, C* ]- x: y' c
如果是连接音箱,,就要更大?
# U  K3 k' u0 i2 y那么好像声卡的输出耦合,,是连接功放或者耳放的,,有怎么样呢?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8 17:40
功放或者耳放的输入阻抗一般在20K-100K这样就多的是47K。耦合电容就用你说的10UF就好了,可以用些好电容。耳机的阻抗一般有16欧。32欧。。。。音箱4欧8欧比较多所以要用大的电容。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17:43
原帖由 磐石 于 2005-9-18 17:40 发表. V8 g+ l+ j  r
功放或者耳放的输入阻抗一般在20K-100K这样就多的是47K。耦合电容就用你说的10UF就好了,可以用些好电容。耳机的阻抗一般有16欧。32欧。。。。音箱4欧8欧比较多所以要用大的电容。

2 i2 q5 B/ U/ q9 V0 L! S:lol:32欧的耳机,,用多大的电容比较适合了?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8 17:51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5-9-18 17:43 发表
% ^$ `5 Y" V, b9 @# L5 [4 A  E3 m7 }. `6 b) D4 p
:lol:32欧的耳机,,用多大的电容比较适合了?

1 a  n8 }) s0 U/ y:sweatingbullets:不要问这么精确,有公式的忘了:a)就470吧。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8 17:59
原帖由 磐石 于 2005-9-18 17:51 发表
. |' O3 A, j5 ?) Q
1 y1 {8 {1 U2 a* B8 l8 {! t* p$ V:sweatingbullets:不要问这么精确,有公式的忘了:a)就470吧。
% ~" ]5 X# \6 [# i# {1 s
:shifty:怎么大,,估计用在声卡上,,很郁闷的,,,只能找Fine Gold系列的了,,,$ Z6 e: u8 z) r0 z! b  p3 T

) x" q  \, N) u2 ]+ E打算为我的6fire 换耦合,,看看推DT231会不会好一点w00t)
作者: pino    时间: 2005-9-19 14: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19 18:08
原帖由 pino 于 2005-9-19 14:26 发表
- c) l9 T2 P8 }1 l) q3 z为什么不能作成直接耦合?
) v8 d( Z5 z- G7 s8 p/ l* J5 F5 M/ m1 ~
:shifty:说清楚一点,,不明白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9 18:46
单电源工作的是一定要电容的如+5V+12V等,靠电容的冲放电完成一个周期的工作,正负电源工作的可以不要电容,但要保证输出电位是0V,就好还有保护电路。声卡上要靠集成块的零飘来保证了。
作者: 磐石    时间: 2005-9-19 19:23
图1的电路是单电源供电的,K点的电位是+VCC/2就是说+VCC是5V,K点就2。5V,12V的话K点就6V直耦的话下一级工作点就乱了,直接上耳机,音箱那它们就会烧了的。图2的电路是正负电源的,电路调得好OUT的电压接近0V,所以它能直接连下一级,也可直接上耳机音箱。
作者: ljm_ljm    时间: 2005-9-19 21:43
原帖由 磐石 于 2005-9-18 17:51 发表
4 r9 w% K. H' @# M: N* E/ L
; _, I+ S  j* C# L2 W; ^:sweatingbullets:不要问这么精确,有公式的忘了:a)就470吧。
! Y: q& @8 V6 W# L% p+ E. X

; c% K' X: M, [. \# E* \
) L& _% E- o* n1 z& E$ l- Q7 @4 V; S" n, [& g7 @/ |
8 @1 B$ U% ]5 f2 Z! Q$ [
f=16000/(R*C)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20 01:14
原帖由 大枫哥哥 于 2005-9-18 14:07 发表& o, {& `4 R/ A

" l" S! J5 ?& c' H, V并联一个小的,高音上去的同时低音不是会下来点?

/ I7 S) {. u' I0 P: l我把持4700的耦合电容换成10UF的电解和0。1的黑WIMA,感觉高音好了点,但低音少了,齿音很重,尖,不好听:wacko: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20 01:16
电解以外有什么便宜点的适合做耦合的电容,请各位推荐一下
作者: nilianbao    时间: 2005-9-20 09:40
输出电容的取值要考虑负载阻抗的大小,一般电容的容量(UF)*负载阻抗(ohm)大于20000就可以了。! A- e$ z# ~! V5 a9 F
电解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ESL)会使高频率的交流阻抗加大,并联CBB电容可以减小高频阻抗。
作者: pino    时间: 2005-9-20 1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20 13:35
原帖由 Rock+ 于 2005-9-20 01:14 发表+ u1 R1 X* u' H; ^3 L+ {
2 F7 c. H; E' G' g# t
我把持4700的耦合电容换成10UF的电解和0。1的黑WIMA,感觉高音好了点,但低音少了,齿音很重,尖,不好听:wacko:
- F5 `6 Y& I( p. L2 `: H( O' s: D
:shifty:10U,,直接上就可以啦,,,,8 Y$ _% Y2 u. s; K# T
9 L  e8 _1 u" \( N5 J5 C: ?$ u* m
并联,,一般都是100U以上,,我才这样干的,,
" f% X) z" X5 v1 ]# ]不知大家是不是这样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20 13:37
原帖由 pino 于 2005-9-20 13:18 发表
! x! @& I0 H3 [, G$ H没研究过声卡的放大电路,反正我做耳房还是喜欢加上直流侍服9 e5 c' O+ A$ R/ Q

, i; c' o* }/ [: y3 u. u+ o* O4 [频响曲线非常平直4 M8 |1 U" y% j; v; C

6 A- W6 j6 q! \; L2 A而且还可以省掉昂贵的耦合电容

, T, R3 Z1 R9 [% o:shifty:什么意思啊?1 m: P9 }% Q+ ^2 h& f

1 M4 h0 T" |2 o6 U9 k还有,,你怎样测频响曲线的?
作者: Timme    时间: 2005-9-20 16:22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5-9-20 13:37 发表
, R; }( c- ]0 {% w  b# }. t2 D5 K' w) y$ t) Y
:shifty:什么意思啊?
( U5 [" N8 |5 U8 Y- X
. }& O  w, n5 y2 x! A8 ?# p还有,,你怎样测频响曲线的?

9 n% e: ^" }! \/ R* i! a' j% U& m1 ?$ B5 U4 `
:shifty:用运放把直流漂移反馈到0v的东西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5-9-20 19:11
原帖由 Timme 于 2005-9-20 16:22 发表; `1 m) W  N/ C# f6 ?: A# b
/ Z- J% K3 e8 V3 I' @( B6 X7 _
+ v7 F6 h! u# N7 h3 q: o% ]
:shifty:用运放把直流漂移反馈到0v的东西
/ R% ^+ K: U2 T7 Q8 |/ l
:wacko:回去看书,,,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20 19:18
原帖由 Timme 于 2005-9-20 16:22 发表
1 K& B1 T  M6 [1 Q
8 q% S0 m, A" K6 R( {) z" [# V. q  K) k. L) {6 K4 p
:shifty:用运放把直流漂移反馈到0v的东西
% k/ w+ P  u( A2 e0 u  q
       高手到了w00t),
' ^) g  b* p1 P. P2 Q请问TIMME,你的A1是用RIFA420做耦合的吧,效果如何?需要并小电容吗?
作者: ljm_ljm    时间: 2005-9-21 18:45
我主张的是实践为主。计算为辅。真正使用起来,计算没有啥用处。
0 ]- `: W  @9 Z: e- n: [拿输出耦合电容为例:4 k9 u: X6 K5 c, m/ t" c$ a
cd机或者声卡,如果要按照计算来说。算下来的电容值肯定都是一样的。因为作为音源,输出信号功率差不多,而且,输出阻抗也差不多,这样适用计算公式来计算的话,电容值基本都一样。但是,实践不然,举例说明:9 E* b7 t+ v8 O! P1 c
创新的awe64gold使用的是4.7uF的钽电容作输出。而许多其它的声卡,比如:s100等,就使用了100uF等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作耦合输出,有些甚至上到470uF。cd机也存在类似情况。
5 L% Q. c3 R! o* m; d$ V) {为什么会不同?最主要的是计算公式上计算出来的只是电容容量值。这个值是在理论下面得出的。没有涉及到实际使用中,电容会有等效阻抗、感抗、漏电等特性。而实际的电容,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电容,实际使用中这些参数都会有不同。
/ B) y' A' \( P我的建议是:输入耦合电容以1uF左右来实验。可以到0.047uF,也可以用10uF。当然,具体的效果,要看用什么电容,和在什么电路中。输出电容,依照输出信号的功率大小,可以在10uF以上到几千uF之间选择。当然,说的都是音频电路。总之,视不同的电路实验而定。最保险的是,先看看别人在同类电路中怎么用,然后,在相当的容量和电容类别种选择。 当输出电容较大时,比如说:几十到几千个uF时,并联几个小容量的cbb是比较合适的。具体到低是大好?还是小好?没有定论。此外的一个因素就是价格。管机中如果输出推耳机,或者电容输出,容量一般越大越好。能上到几十,甚至几百uF最好。但是那个价格就很头大了。- a" x# G. s, e8 t0 i/ w# ], W# {: i' M

* E) u* v4 R) u7 z0 b另外,转载以前我在短歌行发的一篇讨论贴字:
  A- W$ E- w$ a( t' p9 y: F) Z" o  {& _
可以做。只要用对了系列,效果不错的,在分辨率和频响上面都有优势。 (2142字节)(至尊宝 03-24 23:53 阅读18次)
. ~. u* M# h0 M: i5 H9 V) m   谈电容,一般用户都走入了一个误区:钽电容作耦合好不好?这种问法是有问题的。准确的问法应该是:钽电容有作耦合的系列吗?其实,使用钽电容作为耦合的产品很多的。看看我们DIYEDEN的MINI DAC,还有,创新的AWE 64 GOLD。主要的问题是要选对系列,下一个Rubycon或者cheim-con或者nichicon的products list看看就知道,每种品牌的钽电容都有n个系列。每个系列的参数都是不同的,我所说的参数并不是指的容量和电压,而是除了这两者之外的东西,比如:导通角、链波电流、等效阻抗等等。不同的系列产品在不同的频段的上述参数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只要选对了系列,会有很好的用作耦合的钽电容。! p) G1 Z7 e" N
   另外,看楼上的一些贴子都说“普通电解电容”、“for audio”或者“电解”电解电容。我认为这些说法也是有问题的,而且,关于电容的材料不同用来做耦合的效果的排名也是没有意义的。我承认wima的mkp10或者RIFA的420系列等聚X烯的电容耦合效果是很好。但是这种绝对的MKP耦合效果好的排名是有问题的。我还是要强调,讲电容要讲品牌+系列,一定是“品牌+系列”,如果缺少一个元素就没有意义了。说MKP耦合效果好的朋友可以试试PHILIPS的MKP系列,绝对让你大跌眼镜。说电解电容耦合效果不好的,建议去试试Rubycon集团下属的音响电容品牌black gate的无级nx系列,可以说black gate F的耦合效果都要超越wima的mkp4,而且,那种音乐味不是别的器件能够代替的。还有讲“for audio”也要分清楚是那个品牌+系列,elna历史以来有上20种for audio系列,现在还在生产的就有:CERAFINE、SILMIC、DUOREX II 等等,也都是不同的参数,ROB也是FOR AUDIO系列的,但是用于耦合绝对没有三样的OS-BP系列好,但是SILMIC系列就完全不是这种结果了。所以,谈FOR AUDIO也要分清是RUBYCON的BLACK GATE F系列呢,还是Nichicon的muse系列,还是ELNA的Cerafine系列,还是philips的xx系列,或者是lelon的xx系列,这样才会有意义。/ R+ |6 ?! ^! |7 ~( q' b
   当然,如果但说某个牌子的电容用在那个地方好,那就更是错误了,国内音响届的品论员知识大都不过关,所以才会有“xxx牌放大器红宝石品牌的发烧电容音响电容”这种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话。大家可以拆开看看自己手头上的功放,国内红宝石的black gate电容根本就没有使用的(除了以前的SVDAC01上面有2颗)。其它除了BLACK GATE全系列的红宝石电容可以都说是非常普通的产品。5 d1 ^, R& m- ~% u9 p0 K8 g
   好久不在短歌行发这种贴了,有冒犯之处请多包涵。谢谢!
) s4 H( n. `7 }% `5 W, n/ Y: d) ~' z( l2 y2 B: n; [

  C8 [+ B9 I+ p2 f; {
, D9 }+ R% e( _( G. _以上转帖自EIYEDEN   至尊宝版主,,,,偶可没时间打那么多字,,,,,,大家参考。。。
作者: Rock+    时间: 2005-9-21 22:18
原帖由 ljm_ljm 于 2005-9-21 18:45 发表
; }2 O# o5 v% B, x' r3 i; m9 z7 I我主张的是实践为主。计算为辅。真正使用起来,计算没有啥用处。/ N) J8 q* _: e# j
拿输出耦合电容为例:2 J0 w0 [$ p4 p
cd机或者声卡,如果要按照计算来说。算下来的电容值肯定都是一样的。因为作为音源,输出信号功率差不多,而且,输出阻抗也 ...
: ]  M1 `3 Q- c4 q# H7 r7 O
:thumbsup:
作者: 淋雨的凤凰    时间: 2005-9-21 23:13
看这样的文章才有意思,好久没看这东西了,电子没学好:(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