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为什么电脑音质永远比不上传统HIFI组合?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7:26
标题: 为什么电脑音质永远比不上传统HIFI组合?讨论
PS 低端略过
9 Y1 ?  b, X5 B- S. Z# j  ^3 m    电脑是万能的, 也是通用的, 电脑+声卡+DAC+功放  VS DVD机+DAC+功放。
: X! J. G3 p$ C    从架构上看是几乎一样的,我不明白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电脑就比不上传统HIFI?
( x% v: N0 C  B
( C8 G9 I0 L+ S/ i" K. V论点1.
, L# Z- R. B7 O' u; J; \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上的音响是在DVD上即直通功放器到音箱.而电脑要经过光驱到声卡解码后再输出到功放,中间经过许多软件,而这些软件解码并不意味要兼顾各种频率放大系数,因此在设计上肯定有些不如人意.所以它怎样也比不上传统的音响质量好. "。6 Y, Z3 x0 ~& I$ k$ a
反驳: 在高端声卡领域,都有直通这个蹲下,因此不存在上面的问题.8 z+ b( s5 n8 D5 b- ?9 a6 H. n! a! A
0 X( |* d3 J& H! z& T: ?- K3 z
论点2.
  w" e. ^9 s' }    软件解码不比硬件解码好。7 v/ B9 t9 J6 L' v' @2 t. a$ A. Z
    反驳: 无论软件解码还是硬件解码,一切都是软件而已,都同为是人去写代码编出来的东西, 不过所谓的硬件解码只是将软件写进了芯片里面在处理速度上更有优势,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理论上硬件解码做得到的软件解码也能做得到。
2 n- e  @/ t7 H  r+ h! V
0 X# y% ~$ j, z9 E( M8 p" V到此,小弟有一问题不大明白, 声卡+DAC 这种架构, 是不是意味着不管什么声卡只要有数字光纤输出接口,接上个DAC那最终效果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了?把解码部分给第三方的DAC解决,那声卡还有什么用?
# t! Q' D5 G5 M本人并不谦虚,仅仅是一只菜鸟,以上论点如有错误请指正{titter:]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7:29
问个小问题,希望高手能解答小弟的疑惑~
9 }* F3 \  n5 C( N- V9 _; [. s4 v8 {# K# b3 q
声卡配耳机,有没有必要弄DAC?最理想的组合是否 声卡+DAC+耳放+耳机?: b8 _* m3 u" \5 s% }0 f
DAC给我的感觉好像都是为音响而存在的东西。。
作者: gpgt    时间: 2008-10-1 17:35
电脑机箱里的干扰比较大..
5 i7 e8 l9 }& u  b$ l楼下继续...........
作者: katelin    时间: 2008-10-1 17:55
新手占座学习。。。0 E7 G7 @& {' V2 v: N( e& h) V
* s! E! K0 [4 _3 d! w) S% ], }
貌似音质来说,模拟的还是强过数字的。。。。而且普通PC电源差很多。
作者: Avimei    时间: 2008-10-1 18: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弈帆投资    时间: 2008-10-1 18:38
时基问题。转换太多,损失也多。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8:43
原帖由 gpgt 于 2008-10-1 17:35 发表
+ M: f7 e% V3 `' N' I电脑机箱里的干扰比较大..
7 [0 R; w: X: x楼下继续...........
/ F& v% ~  J9 n4 e$ |. V
高端声卡基本上都是外置的,这也是趋势。. f7 @  ?5 ]% |2 Y' T$ ~3 q
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8:45
原帖由 katelin 于 2008-10-1 17:55 发表 & k) [  ~1 i. M+ [1 @, G' s
新手占座学习。。。. [4 o0 W/ z- D1 k4 V) ~
' D( d7 B* x/ G- r2 V
貌似音质来说,模拟的还是强过数字的。。。。而且普通PC电源差很多。

8 G- T4 `% {4 R8 k3 Q0 L+ e- f8 ?  N: i
高端声卡全部都是外置电源的,不采用PC供电,因而已不存在此问题0 \2 K2 K3 S# v' d! c4 {  @5 y
模拟强过数字,不见得,虽然我没试过,但从原理上仅仅是把解码部分给了DAC,然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通过功放放大给耳机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8:45
原帖由 Avimei 于 2008-10-1 18:02 发表
4 }+ X1 S) K. K**贴,很无聊。

( y2 K& j& f: f0 i' Y3 M- E7 Z, Q, m3 A+ g; T9 ]' H
一边凉快去吧,老兄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8:46
原帖由 弈帆投资 于 2008-10-1 18:38 发表 % N3 V# ^0 K) f. }, t7 a
时基问题。转换太多,损失也多。

: K4 c9 ~1 h6 n! m) c! g( A8 H0 n6 U- l4 K9 w2 S2 n0 Z
理论上如此,但貌似这个理论已过时,高端声卡都宣传有直通这东西。
作者: zajara    时间: 2008-10-1 18:55
当年也有一批人觉得黑胶唱片要好过cd
' Z6 Z- z' z# n( L3 q9 `) l如果有一天电脑也成了智能家庭的中心,估计这个也不成问题了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9:00
原帖由 zajara 于 2008-10-1 18:55 发表   i* h- A$ X" J7 G* i
当年也有一批人觉得黑胶唱片要好过cd
' `  V4 [) @! _如果有一天电脑也成了智能家庭的中心,估计这个也不成问题了

- ^2 A: y* Z/ q* X4 t
3 I/ a! ?. A: P8 c不是觉得,实际上就是如此。* \! k/ l& b& \1 P5 x
CD母盘的制作就已经有损音质了7 z& k& M0 R* p( F; R0 V1 a
从理论上黑胶片比CD音质要好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1 19:01
等待版主或者高手来讨论啦!~, F0 ~: r( p: T( k# W
不欢迎不学无术之士及自认清高封建之士/ T; P- |3 j( ~7 Q% w, t- O
{titter:]
作者: 木鹿大王    时间: 2008-10-1 21:20
录音棚里也用电脑,我们听的CD还没出生就不贞洁了。
8 d: H. u( j# q( k而且很多音乐制作人处理声音的方法能把发烧友们气死。{lol:]
: k7 r( ^/ b6 _; r. ^/ B) R2 g3 P/ f: O5 ^8 W6 E, ]9 I
[ 本帖最后由 木鹿大王 于 2008-10-1 21:26 编辑 ]
作者: pyncell    时间: 2008-10-1 23:29
原帖由 木鹿大王 于 2008-10-1 21:20 发表
9 I' [5 j/ I1 s6 I2 t, P, W8 b) a录音棚里也用电脑,我们听的CD还没出生就不贞洁了。
& L- b8 U1 \5 B而且很多音乐制作人处理声音的方法能把发烧友们气死。{lol:]

) F$ L! w  F" d; Z5 O- b9 Y7 H& q, |/ Y- R8 R
{lol:] 但是发烧友多数还是被录音师哄得团团转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8-10-1 23:32
:shifty: 玄学,,,,:shifty: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08-10-1 23:37
哪条自然定律决定了PC音源在音质上永远不能超越台机的?:shifty: 无非是舍得砸多少钱在新技术上的额问题而已。。。
作者: l1389    时间: 2008-10-2 00:22
音响系统是合理搭配出来的。。不是有钱就行的(当然了,没钱也是万万不行的。呵呵)不会搭配有多少钱也玩不转。。
作者: 蒙大拿    时间: 2008-10-2 01:08
{blush:] 不懂,但是天天学习,好好向上,一定有懂的一天 (握拳)
作者: shinepan    时间: 2008-10-2 09:24
论点一是胡说八道。:wacko:
作者: orpheus123    时间: 2008-10-2 10:26
扯淡的标题6 U- K6 l1 {$ L2 j/ a7 {$ Y

3 m9 {4 ]) @5 w1 L% q( I2 }那张光碟不是电脑做出来的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11:00
电脑音频还在发展中,牛B的周边设备还没有实力厂家的加入,所以目前的市场里还是传统音频设备占优。% S# g2 M: ^- g! G, W, V, _

8 H+ f) ?5 P1 T% {# c高档音频设备,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hifi”“hi-end”,基本玄学为主了,背离了保真,追求视觉效果等(极简设计),所以在这点上电脑音频与其可以说背道而驰,所以被传统HIFI爱好者所诟病。9 E" r8 O2 c  v0 Y1 d2 K

+ w: ?: }3 N8 S% u1 y" i. m! m如果你要想用一块内置声卡接功放的方案,目前来看没有实现HIFI的可能。电脑音频主要是能有随心所欲的控制,与海量、免费的资源。目前采用光纤输出是最佳方案,但是还是有jitter问题。总的来说完美的电脑音频解决方案还没有诞生。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14:30
原帖由 wahaaa 于 2008-10-2 11:00 发表 $ _9 a3 S% h- \; t9 @
电脑音频还在发展中,牛B的周边设备还没有实力厂家的加入,所以目前的市场里还是传统音频设备占优。
  R2 i& a- L6 I" ^2 o8 G
' x' t) S, j3 N1 I高档音频设备,或者说一般意义上的“hifi”“hi-end”,基本玄学为主了,背离了保真,追求视觉效果等(极简设计 ...

  Q" [1 ?5 t, p; U! u5 Y4 w$ x# o1 }$ A
学习了
/ }3 M/ F. s3 X; L- L2 E但似乎没把重点问题说出来哦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14:35
原帖由 orpheus123 于 2008-10-2 10:26 发表
& l+ J! w- w/ p7 q! {* A+ d, M扯淡的标题- G, Z# m. T6 @* U- |# u6 [

+ P- D2 T3 l  W& G2 J那张光碟不是电脑做出来的
6 y$ Q* U3 \- d

) x/ r6 Q6 e& C% P无论光碟是否从电脑制作出来, 光碟的格式和发明都是从电脑中衍生出来的, 而播放设备全部都是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仅仅认识0和1两种东西, 从光盘的格式, 从原理上已经注定了它是数码, 这是不会有任何错误的.! T0 p5 J; u4 g6 p6 t' X
1 n. @$ B$ f8 e7 v5 e4 s
你不明白,  也许是因为你非电脑专业, 同样因为你是根据自己和大众过时的"传统经验"被蒙蔽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16:03
标题: 回复 23# 世界首席靓猫 的帖子
解决方法我本来想写的,后来百度下发现本区有经典,完美的解决之道。
* J* h* [# |: x- k7 v5 s0 n2 Q9 v: l( h  ?, p9 [/ \
完美解决的方法就是用PC来储存歌曲和控制专业播放器(可以理解为另一台PC,或一个CD)。专业播放器有专用操作系统和解码等设备,还有小量存储空间,在PC上选择播放的歌曲,软件把部分歌曲(或全部)发到专业播放器上,独立于PC的专业播放器读取本地存储,开始解码,还原等工作。
/ o( K) u# y: g" J0 w) R4 g+ Z$ x& |( b8 b2 ^
这就是完美解决方法,有PC便利,更有音质保证,还有性价比。此类产品是有的,就在本区有讨论贴,推荐S B 3代,价格是$300.你查下好了。
  C' @  \% S$ c3 u  w0 {# x( |; b8 Z: E$ A0 J; S$ g
http://we.pcinlife.com/viewthread.php?tid=710239&statsdata=197||1015553. Z+ E4 j) V$ d+ |0 U5 O2 a
0 S6 K) x) ?% B" O5 K9 u( P. \! I8 p
[ 本帖最后由 wahaaa 于 2008-10-2 16:51 编辑 ]
作者: 冰鱼    时间: 2008-10-2 16:04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1 17:26 发表
5 o' j  S, x# h% U- jPS 低端略过
0 k9 K" L7 o& [+ W    电脑是万能的, 也是通用的, 电脑+声卡+DAC+功放  VS DVD机+DAC+功放。 # [% s) n) S" A) z0 V
    从架构上看是几乎一样的,我不明白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电脑就比不上传统HIFI?+ _* l+ }; e8 [% T) o0 ^* w
* a3 R& ^' b3 L9 f! d9 d# L
论点1.2 l4 x% h+ Z# D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 ...

1 t+ W5 r' m; [& \3 l2 B
4 s7 f" Q5 {: C! |8 s9 @纯硬件解码,并不是通过芯片编码的,外置解码芯片不是这样的,至于声卡数字输出+外置DAC,声卡不是没用,如果没声卡,你通过什么接口发送数字信号给DAC??
作者: 冰鱼    时间: 2008-10-2 16:07
个人认为,CD也好,电脑也罢,都是数字音频技术了,如果当音源来说,电脑现在就是一个架构问题,数字芯片品质问题,是否能绕过或者避免系统的影响,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再解决Jitter问题,我想电脑应该可以是个好的音源设备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17:12
你会发现你这样做的成本远大于绕开电脑的数字音频系统。
作者: 陶仁贤    时间: 2008-10-2 17:24
就跟Win98出来的时候一堆人数Win32才是王道,Win97才是最好
8 t* b- H1 q: Y7 ?XP出来的时候98成了完美1 U( E6 W0 B5 F1 ~+ r  F! O5 w6 }
Vista出来的时候,一堆人死活不肯放XP。
1 M0 K/ w6 T3 q) R4 \1 H9 U) E' Z0 B9 {
录音棚里面的母带也是数字的。。。。不一定是磁带哦。。。
作者: 木鹿大王    时间: 2008-10-2 18:00
原帖由 pyncell 于 2008-10-1 23:29 发表
: C$ l0 m) W; m7 Q' h0 j5 [! J2 j* v  ^+ Z; G2 Y. k: K

: |1 c/ j8 v* o0 D3 M8 O{lol:] 但是发烧友多数还是被录音师哄得团团转

/ a; o& N0 _$ }
/ j1 s  c3 C% g$ K+ x/ L6 ]拿常见的电吉他录音来说,琴输出的信号要经过效果器后,再通过吉他音箱播放出来,然后在音箱前摆上话筒录音,弄电脑里用软件编辑。5 z% R; N  @1 t( q
吉他效果器数字的模拟的电子管的都有,要出好效果还不是一个就行,往往要串上一大堆。。。{titter:]+ u+ H( m# ~1 y4 I, b2 a
就算抱箱琴玩不插电,单单是降噪和低切高切之类处理也K掉了N多细节,均衡那种邪恶的东西自然更要大搞一番。{biggrin:]
) O# F3 Z9 l$ v等到出CD,这中间还不知道来回折腾了多少次了。
$ [0 c6 T* C) X) c这么说来,反倒是我等把琴直插声卡,用软件当效果器自娱自乐的穷人更符合HIFI精神,中间步骤少了很多,问题是出来的声音怎么听着那么干瘪呢。{lol:]
作者: 蒙大拿    时间: 2008-10-2 18:16
{mellow:] 泛音不足
作者: zy21    时间: 2008-10-2 18:43
楼主的对比搭配首先就错了0 l/ d& V# t4 s7 j8 e4 X1 c
真想知道?很简单,最基本电脑用的音箱是多媒体音箱,有源的,顶多就加多个声卡,功防是属于HIFI类的,不要搬到电脑这边,电脑只要一接多媒体音箱就可以出声了
* ^2 m; e7 A& B5 F1 s6 C1 L! H( c# u7 P% ?而HIFI组合就不同了,音箱;功防;CD机;前级;后级等等,普普通通一套就几千了- @7 H4 w: S: x% `4 n7 t+ J+ k
电脑就一个多媒体音箱才几百,HIFI组合几千,相差10倍
# p( r7 U7 ~5 k, a  f4 G效果差距可想而知! \; |$ u6 Z" F1 W
两个本来就不是同一样东西,一个专业类,一个方便凑合类
作者: kedychris    时间: 2008-10-2 19:47
PC也可以成为HIFI的组成部分,替代传统音源
作者: lslx    时间: 2008-10-2 20:00
张信哲在做采访时都说现在录音用电脑,效果不如以前了。只不过电脑方便,便宜。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20:33
原帖由 wahaaa 于 2008-10-2 16:03 发表
( v# q- e% j* J9 ^解决方法我本来想写的,后来百度下发现本区有经典,完美的解决之道。
  u7 v6 `: ?8 n, O4 z8 o6 t4 ?+ h6 H* x! i
完美解决的方法就是用PC来储存歌曲和控制专业播放器(可以理解为另一台PC,或一个CD)。专业播放器有专用操作系统和解码等设备,还有小量存储 ...

( y8 H/ k- b; _3 _6 q: z' i# o( B% f3 K6 L+ _; ^( _
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解决方法可以有多理想的效果, 架构上用电脑完全能做得到. 这种架构能做到的理论上电脑也能做得到, 甚至做得更好.
# @4 @+ t2 `$ w3 A而关键是在声卡及越前端的部分去改良而已
2 }7 w* L2 Q/ F  H  R9 m! E. v/ W
* d0 T1 i' O9 g2 t. H3 a我认为其实这种架构也等于 外置声卡.$ e) `) Q) Y: ^9 n* S& r7 X
0 h3 h! P1 i: r; V
它是冗余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只有非常特定的人群才需要用这东西, 完全没有实用的价值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20:35
原帖由 lslx 于 2008-10-2 20:00 发表
$ _# |, |( |+ N张信哲在做采访时都说现在录音用电脑,效果不如以前了。只不过电脑方便,便宜。

& M# L) o7 n' D) p这是因为电脑录音在专业领域才刚刚开始流行, 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良, 所以不能和传统的相提并论6 @' t4 t/ G" t" D
* S2 R- u3 \6 [9 Z; e6 B3 W8 ]* B
但是, 电脑功能太过强大, 必定很快会全面取代传统录音, 并且效果理论上更胜一筹, 因为电脑无所不能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2 21:00
pchifi弱点在音源部分,什么时候改进了在去找台机pk吧
( j" _; o9 M* N) S3 f另外想说的是,看你回帖就跟教授讲课一样,问题是你连这都不懂,有意义么
6 d) A* ?& d+ j$ ]! k. Q9 lhttp://we.pcinlife.com/thread-1015694-1-1.html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22:18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1:00 发表 - |% C$ N( u" q. x, N5 ?+ a- M
pchifi弱点在音源部分,什么时候改进了在去找台机pk吧, l8 u" `$ s/ O9 |, n1 I
另外想说的是,看你回帖就跟教授讲课一样,问题是你连这都不懂,有意义么8 S  u3 m! g8 a& ^. |  h5 t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015694-1-1.html

$ V1 m9 u# i$ |$ c8 o0 D# D: ~9 s
) m# s7 B3 j9 Z我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就虚心请教, 并不像相当一部分不懂装懂甚至请注意文明.* [  k+ x' p4 e! s# ]( D
- P; k2 }/ D5 _9 @- ~
这样答复满意了不
" |0 O# U+ q* B# e3 @, ^8 r4 r7 G
9 U  z; \% a6 A7 f* k) j
( l' x6 c& W2 S0 k& Z要论证一件事或一个人有没有实力, 必须有论证的支撑点, 而不是一味说别人不懂怎么怎么地, 与其老说别人不懂, 不如直接说自己非常懂来得更加直接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22:23
原帖由 zy21 于 2008-10-2 18:43 发表
$ X6 {8 Q" K; o& {1 C+ s) W楼主的对比搭配首先就错了5 k/ S' m5 J4 M/ X, U
真想知道?很简单,最基本电脑用的音箱是多媒体音箱,有源的,顶多就加多个声卡,功防是属于HIFI类的,不要搬到电脑这边,电脑只要一接多媒体音箱就可以出声了1 q* Q% S4 X8 }4 x& J  s5 c
而HIFI组合就不同了,音箱;功防;CD ...
4 i) S' L5 g  h9 ?) @1 c; Z
8 u! o- N( F; g$ P+ c$ a5 W
上万的声卡也不少,外置DAC几万的一大堆,虽然PC-HIFI很难烧到几十万,但是也不是几千就能到顶的。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8-10-2 22:28
差别在于投入资金的多少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22:29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2 20:33 发表
9 @; w; w, g; W. s$ U0 M. C( K
" N( i% B: q/ o; W; O
# Q! C' {1 Y* d' P% e( y我并不认为这样的解决方法可以有多理想的效果, 架构上用电脑完全能做得到. 这种架构能做到的理论上电脑也能做得到, 甚至做得更好.
9 `8 D  B$ a* m0 y+ f8 ]而关键是在声卡及越前端的部分去改良而已! C! r4 y; c4 n
8 }3 e6 U/ E" \9 d- E  ~
我认为其实这种架构也等于 外置声 ...

; Z) V4 c$ ], `: \( O( `
! x8 d( ~% E8 D我人为你是一点都不懂。
+ H6 d% J0 z/ i$ |& b% D你的想法完全是幻想型的。你去看看几万十几万的传统音频设备里有多少原件,你再算下用同档次原件你电脑需要多少钱。& w5 Y; D: C. X5 h. w5 `

1 O6 @1 F+ ?; j! y况且电脑纯粹用作音频回放冗余太多了,干扰多,电路极难设计,不符合HIFI精神。: k0 A. a3 X! {% _: x

7 Z# l5 `: I3 q+ p% k电脑操作系统对音质影响太大。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2 23:11
原帖由 wahaaa 于 2008-10-2 22:29 发表 6 {, m  x6 `/ T2 e

0 l0 B5 M% Q& F" g$ T9 y2 g/ @: Q+ r* I, h, `; ~6 U
我人为你是一点都不懂。+ o9 W: M" \8 @& l/ J3 h4 v! M
你的想法完全是幻想型的。你去看看几万十几万的传统音频设备里有多少原件,你再算下用同档次原件你电脑需要多少钱。. t. N4 B1 |  E" y! ^5 j* Y, H
7 m7 I. Q( b1 Q4 f* v
况且电脑纯粹用作音频回放冗余太多了,干扰多,电路极难设计,不 ...

+ n! Y1 k9 t% F: b  y: E) v" I. W5 m. Z5 B
( _% Z6 }+ ]0 F) t/ [2 i6 S# D
额, 我认为HIFI并非冲着真实还原音质作为目的, 我反而认为HIFI是使回放效果更加讨人喜欢作为目的的.6 y' `) F" C. v/ [/ L
至于干扰多, 硬件上可以通过外置解决
7 {# d( D% m" ^1 J0 T4 y+ b( Y4 Q软件上可以通过驱动解决8 L3 O# v( K: n& g; \* i- r
无论软硬, 均能较为完美地解决一切
5 t3 S6 x7 R' {+ v硬件上外置, 虽然我对电路了解不多, 但也感觉这样的方式非常有效' P7 i  d9 I& `! _4 u. x5 V
至于软件上, 我本人是程序员, 有足够的知识及论点去论证此事, 软件上可以做到完美解决, 绕过一切系统上的东西, 这样就不存在多一个香炉多一只鬼
) A& |, B. q: P4 X0 |4 k( ^
& Y. W4 x# o) u至于集声, 低端声卡作不作讨论,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它们的确存在以上您所说的问题..
7 ^/ }* F/ Q# m( ]2 M) v8 ^0 I, v- T% p  E! A# s, a

7 V, b' U& ^" O3 n% g! j7 K另外, 如果因为价值而瞧不起电脑凌驾在传统HIFI上, 在此明确指出, 高端电脑的价格的零头就能买下不少高端HIFI组合.( ^  d! {- Y" F  y* v+ p
且传统HIFI上也有太多的地方依赖着电脑, 只要它是电子, 制作成员中就必定有程序员, 而且软件(俗话说编程)是决定一切效果的源头, 而硬件仅仅是载体而已.
$ c. Y/ M! n' k就算一块小小的有处理能力的电路板, 它也是电脑, 只是叫微型电脑而已.% Q4 A5 d/ C, ~

( d2 n% N7 a- b' h5 z' }
5 P* G8 J% `1 F! H7 J' y5 z我之所以被那么多人说我不懂, 的确在一个月前我什么都不懂, 大部分知识都是这个论坛现成学来的.
; X3 `- x; R+ M: m# A: A但知识被我消化后, 衍生出来的看法及理论和不少人的传统概念有所冲突.
/ g( m. K! ^3 v6 t8 ?区别仅仅是我的论点有支撑点, 而错误的论点是没有支撑点的, 这就是人云亦云的坏处.* K8 X9 E, {% |9 y

) \) F+ [( E; j5 |, S# c如果我说的有哪一点是错误的, 就请正面指出, 无需回避我.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2 23:27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2 23:11 发表
5 w, K+ M1 K# @. X% A" {2 n! L% u% p: A; p" b* S
# ^& }% v; }+ f' Q1 l3 d

5 e6 @& {9 H3 k; |0 F  j额, 我认为HIFI并非冲着真实还原音质作为目的, 我反而认为HIFI是使回放效果更加讨人喜欢作为目的的.
3 w4 i6 I0 v0 t: Y5 r# N3 {至于干扰多, 硬件上可以通过外置解决
' a& L  Q/ z6 J% W9 {; k软件上可以通过驱动解决# }6 y) I# P! \: o/ p. R
无论软硬, 均能较为完美地解决一切% |+ a+ u: \) R$ p5 ~
硬件上 ...

& z  G9 \* ~( |- H7 `" p# R' _5 p" Y3 V- A1 E/ P1 ~8 }! n. w. Z
高端hifi组合,里面一条线就能买一下高端电脑了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23:36
除了HIFI还有HI-END,既然叫HIFI那么肯定是以保真为目的的,追求回放效果的我们还是叫他们HI-END吧。
2 Y- T3 @% b& n* C0 T/ |9 w
( a. n* X$ T2 c+ o  c. z& lhifi需要,尽量少的原件,尽量发烧的原件,追求变态的电源储备功率和稳定性等等。
3 h/ X& o, r  ]3 x: r6 _  x
" ^* F, \% c& T目前外置声卡,和上面几点相比,你可以看出问题所在。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2 23:37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3:27 发表 ; \2 F+ h! k0 c* \8 F! U! V
0 t& `: D1 V) g; i8 H7 L" m* E3 B6 {$ D8 V

) h! }! m& @$ ~% f& T高端hifi组合,里面一条线就能买一下高端电脑了
9 B8 w( A. u# A- C, U' E

  P% ~4 Q' R! v3 D我不发烧,线那是玄学,是HI-END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2 23:45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2 22:18 发表
: Y( b: Y1 Z& ~% k) V  p6 G7 c0 V7 ?4 T- W2 ^' W, ]/ m

* P7 m! |9 Q! o# a( I- b我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就虚心请教, 并不像相当一部分不懂装懂甚至请注意文明.5 ~+ y3 _0 d. W- |+ c6 t
" @! U8 F8 y1 \8 ~7 Y# G) D' _3 U4 h
这样答复满意了不& M% l. s# U0 v8 a

& y- x& z! A! R, h6 W- i, }% Q7 k2 u8 A
要论证一件事或一个人有没有实力, 必须有论证的支撑点, 而不是一味说别人不懂怎么怎么地, 与其老说别人不懂 ...

0 s2 |! L. W2 j( F5 |/ y! v8 b+ g& G. n5 Y
我不懂,哪有你懂啊{titter:]你自己说是请教,事实却是你在教课......
" W- q8 ?& `! B+ D* v1年烧程,开始创新A4直推,不满意没几天换了x-fi
1 k6 ], J4 ~8 a! {" L- Y, n4 P% m5 ^过了几天听说pc要数字输出才好,搞了台lavry da10解码. Y3 O$ P7 }- X
又没几天据说x-fi数字太烂了,9632不错,好得搞了块  ~# L5 I4 M2 w  Y- t0 k
大概也就过了2个月不到,da10无法满足了,搞了台lavry blue
6 V* U( F1 O/ F/ f( ?blue到了但是发现和9632搭配有bug,无奈只能搞了ff400+ D4 k+ g4 U( B% Y- |+ }8 |
过了3,4个月由于换了耳放,为了配的上他解码换了【此言论被论坛屏蔽】dac64签名版,入了台bigben时钟,供电上了台ps ppp再生电源! O9 g6 o0 n5 y5 H! O, N0 i
听人yy aes16太多,忍不住搞了块1 W3 P+ {+ V& K. L$ y  P; u6 W8 @
pchifi一周年的时候,入手dcs elgar plus+purcell 1394
. {7 }- W/ p' m9 ]% \; I: M) }' ~
: V! g* N- `! h( k; W+ \2 Ppchifi好吗?声音好吗?非常好!
0 V: }" Y! I1 {2 p! V那我现在玩什么?cd台机主系统,pc停烧1,2年做副系统{lol:]; g; G5 i( \' Y, z, J5 @
pc太多缺点,观望,改进了在玩吧{victory:]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2 23:49
pc强在方便,海量的免费音乐,缺点,网上音乐不完美,有抓轨错误的,有盗版的,有mp3转的,问题他多!) E% q7 O, V0 F  k, i$ t8 [
台机强在音质,缺点使用起来比较麻烦,cd碟问题也头痛!
$ B0 b4 y$ U' \. @4 s其实2者根本不需要去争,各有各的玩法
1 S7 r2 W: ~5 o' d; ]
0 e& O6 G* F* j& u* p  b我也是菜鸟,都是群里的兄弟教我的,你有兴趣可以去请教下人& k7 Y3 |+ E% n8 N# n  Q& X
2个群,都是有pchifi
2 P' b: y  S7 m& {3 M' ~  g121934
: i; U& ~0 A( a56121075 j% ^9 i/ c  n7 p
- D- U* v& `$ b$ @2 c
[ 本帖最后由 zyzs 于 2008-10-2 23:53 编辑 ]
作者: mogle    时间: 2008-10-3 0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没啥    时间: 2008-10-3 12:27
想听的时候,FM也行
7 j% a$ _  e+ o挑剔的时候,传统hifi也就那么回事,& |1 L. `* X0 q! m/ I1 l8 Z5 `
音乐由心而发,器材就那么回事吧1 H: e) @) J3 |
0 D% e9 _  R1 u0 ?
[ 本帖最后由 没啥 于 2008-10-3 12:28 编辑 ]
作者: allenchueng    时间: 2008-10-3 13:40
http://bbs.avtime.cn/thread-178902-1-1.html& d. D$ L5 I/ Z% O- b2 a! P
  兄弟们慢慢看。
7 A  N$ A9 d& I& U$ M2 F3 r. g3 p2 x% o
! A9 E, y% ?  V
  什么是音质?自己听着好听、自己听着舒服,那就是音质!
; f( W; R- v9 ^3 n2 N. R  “哇,这套音响声音肯定好!”“哇,这套音响很YY!”——这不是音质!/ D/ ?, V1 L, _$ k2 ?2 |) Z
0 M. a+ B& d, Z7 i6 u8 D& y
[ 本帖最后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3 13:42 编辑 ]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14:29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3:45 发表
0 T5 I/ ]9 w6 H: ^4 ?
) U1 q9 a; G) s  \, m  E' ~6 S! \! P  _2 f- {5 z$ R5 R
我不懂,哪有你懂啊{titter:]你自己说是请教,事实却是你在教课......
& g2 D0 j( ^, J8 O1年烧程,开始创新A4直推,不满意没几天换了x-fi4 B$ w9 A: j$ L# l& P
过了几天听说pc要数字输出才好,搞了台lavry da10解码
7 R$ ~9 N" @( n0 ^又没几天据说x-fi数字太烂了,96 ...

" k" u. v( }$ N1 c) y! m2 P
8 Q# O6 @5 G0 n5 @: i6 W) s( F{sweat:] 有米, 不过也只有这么搞才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6 f- D$ K# k9 u/ e$ U我不怕说错话, 不怕被别人批评. 所以回贴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如果硬要说我请注意文明的话, 这也是我唯一能装的地方了+ c% N+ e' u; f
就怕没人来批我4 u$ X" H" \3 u: x1 K

9 J( F( G: s& E& {[ 本帖最后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3 14:36 编辑 ]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14:30
原帖由 wahaaa 于 2008-10-2 23:36 发表
" E* y3 k% q4 g. ?' U/ l除了HIFI还有HI-END,既然叫HIFI那么肯定是以保真为目的的,追求回放效果的我们还是叫他们HI-END吧。
; |: W& R4 O* m0 L+ J1 p! O. h7 R/ f7 I2 t( {- B% F
hifi需要,尽量少的原件,尽量发烧的原件,追求变态的电源储备功率和稳定性等等。
& q9 X  A7 Z9 x( `( [  P- r/ Y7 t! V2 x2 v) L
目前外置声卡,和上面几 ...

* q4 y6 l( ?- t9 E! I1 ^; Q$ d  }7 [& P5 ?0 W" C9 k0 S
明白了, 谢谢指点{happy:]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14:31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3:49 发表
7 w8 k% P( ], h/ q, r  Rpc强在方便,海量的免费音乐,缺点,网上音乐不完美,有抓轨错误的,有盗版的,有mp3转的,问题他多!
% N- l+ y2 u/ l2 ?5 i9 p- ^台机强在音质,缺点使用起来比较麻烦,cd碟问题也头痛!
+ d& J) T' p8 `( }3 m) |: D其实2者根本不需要去争,各有各的玩法# ^% c7 ]) e9 P7 \3 L
( A  C, `7 P- z
我也是菜鸟 ...
2 x* |1 w8 d' d. K

1 U5 D* m6 V6 X$ v: `% i确实存在诸多这类问题...2 Y7 A1 v* s* J" U5 j
上粱不正下粱歪...源头不好.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14:32
原帖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3 13:40 发表
: V* h  r0 C2 G4 C/ L0 Nhttp://bbs.avtime.cn/thread-178902-1-1.html$ C/ J# m5 n9 T' j
  兄弟们慢慢看。/ Z; S: X0 l7 u1 y
* T, p+ B7 R' |1 _4 e
& t+ [- u0 ~; S9 E: b! a2 U
  什么是音质?自己听着好听、自己听着舒服,那就是音质!6 O; N3 Q4 [9 f$ |1 m' l# W
  “哇,这套音响声音肯定好!”“哇,这套音响很YY!”——这不是音质!
! d+ s) _" z6 \
谢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08-10-3 15:41
我觉得以现在的科技要把PC融合HIFI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上的问题。(最简单的直接把设备塞到PC里不就OK了)/ n+ `/ F) H3 Q( Z2 D+ u
我觉得这只是个有必要还是没必要的问题。6 j. `5 P4 ^3 X
真正欣赏音乐的人会使用PC中吗?使用PC中的人能真正欣赏音乐吗?
2 K9 ]& _- ^, W3 j) y人都不能1心2用,又何必把这2件事糅合在一起呢。2 W* `; d+ w2 j
败得起高级HIFI的也不在乎多弄台高性能PC吧,还需要不断更新,要的不就是高贵吧。2 ^7 O% L% v: W! }# \% l5 Y' G8 @
1个是大众化贬值很快的产品,1个是少数派很保值的产品,2个结合起来真的没必要啊。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16:09
原帖由 一生相随 于 2008-10-3 15:41 发表 5 H9 X. `# {( O1 z( E
我觉得以现在的科技要把PC融合HIFI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上的问题。(最简单的直接把设备塞到PC里不就OK了)
! @- \0 s5 ]& o% P  G. p1 g& c: O我觉得这只是个有必要还是没必要的问题。  b4 M. _0 K0 M" F( e: ^0 d  v0 u* K
真正欣赏音乐的人会使用PC中吗?使用PC中的人能真正欣赏音乐吗? ...
4 N* r9 X$ o0 D9 G  k( \
又要听CD, 又要听发烧碟, 又要HD..& h+ T0 p0 _' F4 |. N
如果用传统的解决方案, 成本太高..CD机是钱,HD机是钱,要什么都得买专门的一台机都是钱..$ z! }3 j8 e/ x
用电脑方案...很省钱..一个全通杀.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08-10-3 16:13
要达到同样的效果,采用PC形式成本也不见得省{excl:]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08-10-3 16:31
光是如何解决有钱人的PC技术就是个难题,一会儿系统出错,一会儿哪儿又报警,中个病毒,死个机等,特别是有喜好去高清青少年教育动作片网站的那些,如何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有钱了需要享受但不是享受罪过。哪天狗肉朋友来听设备了,却无法开机,怎么办?
0 R( ?/ O) s: a; g4 m. E8 c& _/ R而且有些有钱烧HIFI的,很注重价格,要求的是价格够高,省了他还不乐意{titter:]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3 20:37
原帖由 一生相随 于 2008-10-3 16:31 发表 " l( w: N, u1 x/ F8 o2 [' `
光是如何解决有钱人的PC技术就是个难题,一会儿系统出错,一会儿哪儿又报警,中个病毒,死个机等,特别是有喜好去高清青少年教育动作片网站的那些,如何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有钱了需要享受但不是享受罪过。哪天狗肉 ...

( h  Y, M- c( ?  c1 c- M! Y& |& G( z- d: S, H# U5 _
哈哈,的确如此.
0 k+ y$ f, b  |所以国外的专家都比较倾向 apple电脑做家庭影院总控端
作者: 弈帆投资    时间: 2008-10-3 22:31
原帖由 一生相随 于 2008-10-3 16:31 发表
" \& c5 h9 Y7 q' `光是如何解决有钱人的PC技术就是个难题,一会儿系统出错,一会儿哪儿又报警,中个病毒,死个机等,特别是有喜好去高清青少年教育动作片网站的那些,如何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有钱了需要享受但不是享受罪过。哪天狗肉 ...
& r; y3 R+ v2 h. B+ H
有钱的都搞2台,一台上网,一台听歌!:a)
, P3 `. C* \3 m% R* x3 ^不过从网上下的APE的素质参差不齐,真正能达到发烧的不到一半.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8-10-3 23:30
原帖由 一生相随 于 2008-10-3 16:13 发表
$ u! F' _" `% k要达到同样的效果,采用PC形式成本也不见得省{excl:]
% o+ E2 l1 |* `/ K- h) }4 z
:thumbsup: :thumbsup: :thumbsup:
作者: 蒙大拿    时间: 2008-10-3 23:35
:) 经过俺的木耳试听,HIFI的特点就是低音比较闷,高音比较刺耳。
作者: caojy    时间: 2008-10-4 1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vell    时间: 2008-10-4 14:56
标题: 我觉得没大区别
有区别都是形式上的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4 15:04
原帖由 caojy 于 2008-10-4 14:36 发表
  U" F) y3 {7 n目前家用电脑是没希望了。就是原版抓轨进硬盘都没有CD直接播放好,想接近都不行。

% C# q) d' R% K$ j, b
; [4 l. l1 `, u, X' j. V关键不在于抓轨, 一般不是超请注意称呼用词。的CD-ROM都能精确到98%
) G2 A% ?/ P' y  S* o0 l" G3 J而在于声卡.
作者: 黑岛    时间: 2008-10-4 18:56
"永远"这两字用得不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C有机会成为HIFI终端,不过不是现在,在不久的将来.
作者: 冰鱼    时间: 2008-10-5 03:35
或许是利益问题吧,各自圈着自己的阵地,音响也是个系统,如何搭配也是关键,PC的软硬件规格和传统音响有差异,衔接问题罢了,倒也不是永远这样,没准哪天融合了呢?
& D" _; ^$ Q/ D' V1 n3 e" [( o% G7 o# D) {3 }2 O) ~
可以说PC厂商不懂做音响,音响厂商不懂做PC,双方如果能协商解决OK,难说PC比不上CD:loveliness:
作者: caojy    时间: 2008-10-5 03: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oya2000    时间: 2008-10-5 08:38
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 Y/ r4 I4 s' U5 O: G% b* m
论点1.$ k/ L6 ?& G; N: b1 }( ]- ~
.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上的音响是在DVD上即直通功放器到音箱.而电脑要经过光驱到声卡解码后再输出到功放,中间经过许多软件,而这些软件解码并不意味要兼顾各种频率放大系数,因此在设计上肯定有些不如人意.所以它怎样也比不上传统的音响质量好. "。+ P& {6 p9 u) [/ M/ ^. P$ e' G- m" G8 y3 j& Z
反驳: 在高端声卡领域,都有直通这个蹲下,因此不存在上面的问题.- O  w  c3 L" A) E, l" b- k) z$ v
( ]0 x) ]+ T) |2 B$ b4 Q
论点一,错误。我们先假定:PCHIFI是使用光驱播放CD,然后声卡输出数字信号到外置DAC;传统HIFI(以后简称HIFI)是用了专门的转盘,输出数字信号到DAC;两者后端都一样。
  b# g5 c. D& y8 f' l" @       在这种情况下,PCHIFI相比HIFI的劣势在哪儿呢?就是Jitter。音频流信号从被读取出开始,无时无刻不受到Jitter的干扰。PCHIFI的音频流信号离开光驱后,先要到主板上转悠一圈,然后才来到声卡,然后输出。而HIFI前端只使用了一个转盘,所需步骤少,自然同等条件下受Jitter影响较小。这还没有考虑高价转盘可能采用了高精度的时钟。. X3 G6 k! n$ u; P+ [" D
       另外ASIO是输入输出直通,其目的是减少声卡输入到输出所受操作系统的干扰,直接和硬件对话。不过跑得快和跑得准是两码事,减少延时不代表能减少时差。* l5 u: y2 U- J  j+ W$ |+ j
: H5 O* E! h4 X% |1 \- L
http://bbs.avtime.cn/thread-178902-1-1.html    这篇文章我也看了,不太同意作者观点。作者也说当两者同时接外置DAC时他没听出差别。但是我敢打赌,当后端回放设备足够的时候,PCHIFI肯定不及HIFI。别说我不将道理,这个和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永动机一样,我也绝不相信就目前的硬件水平,音频信号在机箱里转悠一大圈之后Jitter还能赶得上专业的转盘。4 ^$ J" }4 {& D) _, I
% d$ G3 g7 Y' L% R: Y
论点2.6 f* ! a. i+
3 o  b2 L2 ^* G# t. |; a0 o    软件解码不比硬件解码好。- F# I' c, |$ D6 o
5 V9 h* X' [+ k2 _: L    反驳: 无论软件解码还是硬件解码,一切都是软件而已,都同为是人去写代码编出来的东西, 不过所谓的硬件解码只是将软件写进了芯片里面在处理速度上更有优势,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理论上硬件解码做得到的软件解码也能做得到。% f+ A0 z0 o+ p- u, K% P

2 c6 ^8 o5 A1 M5 S9 y$ p
8 w+ @" r8 m# @9 ~& u& O) F( }' p3 T* |+ R6 R. a% b2 M'这个我同意,理想情况下除开基本硬件以外,其他的都可以用软件来做。
# Z6 b  I7 v) W7 V% t/ ^% Y6 _9 x* W
! D1 O! j  ~" j- |$ n! F& J0 `  _( g到此,小弟有一问题不大明白, 声卡+DAC 这种架构, 是不是意味着不管什么声卡只要有数字光纤输出接口,接上个DAC那最终效果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了?把解码部分给第三方的DAC解决,那声卡还有什么用?/ w# q; Q7 i: i( V! L! S% i4 A) [# W

7 R8 q! `) e3 ^( g5 E$ {       声卡的作用是把音频信号传输出去,虽然基本上不用它做什么,只起一个接口的作用,不过还是非有它不可。虽然这个接口理论上用个USB或别的什么接口就可以代替,不过别忘了,PCHIFI是有操作系统的,这个家伙很固执,音频信号只肯传给声音设备,别的设备它不给。当然这个也可以改,不过目前还没有改,不是么?
& R; x: {. Z4 W/ z4 g       这里还要说的就是,数字信号从声卡传输,问题最大的还是Jitter .在数字部分做得越好的声卡Jitter也越小。这个可以自己去看声卡的数字输出测试,不同的声卡像声音分离度等等都不一样。那些想廉价声卡数字输出和高档声卡一样的,别做梦了。{closedeyes:]  I3 o% {: C3 L8 i/ c6 _+ U! {
       另外,板载声卡就是数字输出也要受SRC的影响,这同样是一个固执的家伙,不管过来的音频信号采样是多少频率,它都“好心”的把信号转成48KHz的传出去。

( W9 D  Y- e4 x2 X1 \  L
% [! q+ g8 E9 o$ V' U$ K) Z* `7 N1 l
最后要纠正楼主的一点是,HIFI就是高保真。音染有的是没有办法,有的是权益之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箱子把高频部分染得挺亮,初听可能觉得很过瘾,不过时间长一点你就觉得累了。又或者把声音染得偏软,听女声倒是柔美动听,不过一放男声都变人妖了。所以想要自己系统的适应能力强,或者要听元素很多的音乐,比如交响、歌剧,就要追求中性无音染,接近真实的声音。
2 {9 h' H% Y* @; MPS:其实我个人倒不是很反对音染,原因就是我穷,HIFI不起来。买对声音偏暖的箱子,看爱情动作片那叫一个爽。{lol:]男声?我对男人不感兴趣。{closedeyes:]/ s; h/ |+ i& Z

/ ~" n4 q/ M+ H4 p, J3 F, b  Y* ~6 ?
PC机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既可以听歌,又可以玩游戏,既可以看爽片,又可以上论坛灌水。兄弟们何必要拿它和专业的音频回放设备较劲呢,这是一个全能化和专业化的差别。就例如皮卡,能拉又能跑,还可以越野。结果你非得拿它和专业的跑车斗气,即便是你砸了大钱把皮卡改得和跑车差不多快,那你拿同样的钱来砸跑车不是更快?
2 p! y1 D5 \7 G! X
7 a6 a4 k) z1 W  U[ 本帖最后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42 编辑 ]
作者: yoya2000    时间: 2008-10-5 08:38
写得猴累。{closedeyes:]
作者: luoqiaoting    时间: 2008-10-5 11:23
受教啊{blush:] {blush:]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08-10-5 12:20
原帖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38 发表   n1 n& x. U' r+ l7 l8 t; w6 F3 w
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
  X0 o* D' e1 Z8 h论点1./ ?9 h7 }* S) n3 w
.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 ...

9 V% r: l, q$ F, W! `数据从光驱到南桥到北桥到内存到CPU再出来到北桥去PCI槽最后到声卡IO之前,根本不存在JITTER问题,因为数据传输的格式并非音频信号,跟其他硬盘光驱上出来的数据一样,这种模式下光驱读取CD的方式就是抓轨,而不是CD播放。只有是CD播放模式读取时光驱数字口输出的SPDIF信号才存在JITTER问题,不过并不会经过主板和CPU,而是直接连接到声卡的数字输入端。4 M  }- k& n. R' m9 W

6 ]+ t4 O7 p: m% v- ?/ x5 `" f7 z, C拿光驱做转盘用光驱的SPDIF输出=SIGH气,反正都是要换碟还不如直接买台机,PC上就是为方便用巨硬盘听APE和FLAC,去到L22+MC15就差不多了,省事。台机,DAC,咸菜,功放和音箱的配搭,留给有时间有MP有米的人慢慢折腾好了,我吃快餐,平靓正就够~~! j4 K* M+ Z6 O1 O& X, x

1 F$ ?- J3 G( m. \' ~9 \今日又发傻,DUB了这么多字-_-
作者: allenchueng    时间: 2008-10-5 13:52
  冥顽不灵。
4 \" e( b- O3 @) e$ @  一天到晚就抱着Jetter不放,我倒想问问你,你能听得出来Jetter误差带来的那点音质区别?!& r3 X2 `2 n0 [& ^- T1 P; U9 u
  恐怕得用其价格数以万计的设备才能听得出来这点小小的差距吧?) b* `1 M$ t. o+ G* V' O3 v4 g+ ^
  当真当你有其价格数以万计的设备的时候,你会用PC玩Hi-Fi?呵呵,我不相信……
作者: allenchueng    时间: 2008-10-5 14:00
  Hi-Fi的本意是什么?是用音响设备还原最忠实的声音。# j6 D9 v. q; `, y, k& @
  可是呢,不管你多少钱买来的CD,且不说灌录的过程,灌录之前就已经被效果器、均衡器甚至还有更多这种器那种器的蹂躏得面目全非了……* x" U* ^3 y7 @) n. P8 J. `0 P
  你再多钱烧在音响回放设备上,你也根本不可能听到最忠实的声音!$ u# h( x6 ^! c  u! V: n
  所以,现在的Hi-Fi就变成了“用音响设备回放最好听的声音”,注意,是“回放”,而不是“还原”了。可是这个“最好听”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形容词,因人而异。
- R; y$ o4 U) N9 N  所以,我还是认为:“自己觉得好听就行了”,别盲目跟风去烧Hi-Fi设备……& u. F( r" c# V' f# x5 l
  就像“单反风”似的……害了多少人,想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吧。1 m# |& |. |  i. J0 K

5 s6 y: m. k& Q- F[ 本帖最后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5 14:03 编辑 ]
作者: audew    时间: 2008-10-5 15:43
我眼里只有HIFI,没有PCHIFI{glare:] . P- B1 ~/ |: v( s6 [1 Z) P. f

- e; G! W8 R6 y& `# c7 {+ r) J目前用PC做音源.........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5 20:23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2 23:45 发表 # I1 Q0 \3 e, z$ [

# H7 x/ ]6 u. W9 N1 o. f
9 {- q1 l/ ^) x. G( p我不懂,哪有你懂啊{titter:]你自己说是请教,事实却是你在教课......! L0 r3 V& ]: O2 l. ~& k$ {9 w
1年烧程,开始创新A4直推,不满意没几天换了x-fi
& r  M" A; z' M* t8 Q过了几天听说pc要数字输出才好,搞了台lavry da10解码
" Y5 W  L/ {2 H/ W5 p( ]' i又没几天据说x-fi数字太烂了,96 ...
1 c$ C2 y" y. T* P; P4 r
! y7 U$ U3 M6 y$ U
  K4 X: {# ~$ d' v0 L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像我只能在方向上给菜鸟解解惑。期待能与阁下交流。
作者: wahaaa    时间: 2008-10-5 20:29
原帖由 allenchueng 于 2008-10-5 14:00 发表
2 B. w$ h6 B& I! {7 E5 o  Hi-Fi的本意是什么?是用音响设备还原最忠实的声音。" Y- \% f  z0 B% Z/ P
  可是呢,不管你多少钱买来的CD,且不说灌录的过程,灌录之前就已经被效果器、均衡器甚至还有更多这种器那种器的蹂躏得面目全非了……
! m4 a, [0 m; x4 [2 g( c; j' k  你再多钱烧在 ...

9 T5 g5 b; |$ i( H' n7 Q
6 r+ z! f3 {- Y; z6 n! |% U; w音乐发烧和各类发烧都一样,在不断探索中不断获得乐趣,有些人越烧越迷糊,也有修成正果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5 20:53
原帖由 yoya2000 于 2008-10-5 08:38 发表
( s- g* n; J2 f9 F楼主的这些问题我也挺感兴趣,于是查了半天资料,终于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大家讨论讨论。PS: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我还没那么多钱来烧。
/ A. ^$ V7 n5 Z: t5 b论点1.
! w3 {; e4 E9 I) ^.   一个老一辈的高手说道"我认为是这样.因俗语话多个香炉多个鬼,传统 ...

# r. ^6 I' W: [  j7 |, Y. {
$ M% i* o+ ]2 D5 d. y* ?; y{happy:] 首先得感谢阁下慷慨发表自己的看法) T6 p+ E( W. {2 _; E5 v  H
但文中的反驳观点并不成立! s9 E$ s- r' A; E" z
原因在于, 无论PC中有多少jitter, 最终只需要关系的是 声卡传出去的部分的jitter.' j5 Y3 y' P% P3 i( x
PC上所有传输都是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会有一个组合及解释过程, 必须等到全部组合完毕及解释完毕后才开始下一步操作, 并不像传统的模拟信号及直接处理的原理, 它们不会等待, 而是来了多少就处理多少处理完后就传走.而PC因全为数码所以不存在此问题, 因为它也不能这么做, 它之所以被称为电脑, 因为它有智能, 它会一直等待直到数据全部到了后再作进一步操作.所以PC首先提出了"缓存, 内存"这一观念, 收到的信号在未处理之前都放在这块地方, 而缓存的响应时间是以纳秒为单位的, 就算这个jitter对音质有影响, 别说人就算用最高端的高科技设备去测量也很难测得出来.这种jitter远比机械结构的传统CD优胜无数倍, 这就是PC的优势.9 c1 M3 i0 j& w8 X7 _
就算世界上最顶级的CD机也做不到千分之一的效果, 这就是数码的优势.+ Q6 B7 A; x" j' h. }" a! [
而根本不需要去担心CD机的JITTER, 主板什么的JITTER, 这一切早已被PC的设计者完美地解决了.- h1 P+ L7 [! j3 f3 `" q
" y9 J7 J& `7 v% c
而传统CD机是读多少就丢给D/A解释多少一条龙下去, 而CD机因为是机械结构, 延迟相当大, 所以对音质的影响是很致命的.
2 Z: _. j5 {" x9 F8 w: G. Y关键是要知道, 什么情况下的jitter才会给音质造成影响# k( P7 |6 G9 e% o# K
那位XX忘了名字了那老外工程师的翻译文中里面所提及的所有jitter, 那是翻译不好, 那老外的意思是说明什么叫jitter, 而不是要说明他所列举的jitter都会对音质造成影响..
2 L# t6 c$ r7 O/ i5 x0 B& R
: i0 f) Y2 B$ B( M补充一点: 就算PC的所有JITTER都对音质造成影响,那也是以纳秒为单位的jitter, 对于什么东西都直接处理的传统CD组合, 也是胜过上千上万倍.' I  `" j; Y, H" w4 r1 \- f
0 b1 k! |% U' r, s, ~6 A
[ 本帖最后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5 20:54 编辑 ]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5 21:02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8-10-5 12:20 发表
0 u0 U$ `, {/ V
: @, T. m  |, l$ ?7 f5 O+ H3 r% C数据从光驱到南桥到北桥到内存到CPU再出来到北桥去PCI槽最后到声卡IO之前,根本不存在JITTER问题,因为数据传输的格式并非音频信号,跟其他硬盘光驱上出来的数据一样,这种模式下光驱读取CD的方式就是抓轨,而不是 ...
( @! J, W6 {- b7 F. E2 V$ s

6 r( U6 l" J$ }1 q/ l& y& \Intel及AMD芯片技术及微机架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 并不是传统音响厂商, CD机厂商可以相提并论的.2 e7 F6 |! n6 \, b9 h
而北桥掌管的光驱搞个数字输出仅是为了方便, 所谓的直通是为了降低系统负担, 如果说那样能提高音质实在是可笑之举.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08-10-5 22:09
原帖由 世界首席靓猫 于 2008-10-5 21:02 发表
! M* z7 T2 r& h; O& S4 T" u$ i9 {
: Q- b; V7 V6 s
- A4 J/ C2 \# YIntel及AMD芯片技术及微机架构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 并不是传统音响厂商, CD机厂商可以相提并论的.! [9 w/ a8 Y: Z9 c  t5 |3 N
而北桥掌管的光驱搞个数字输出仅是为了方便, 所谓的直通是为了降低系统负担, 如果说那样能提高音质实在是可笑 ...
" A( {7 e+ M  P$ G
越扯越远,你还没有理解光驱的IDE或者SATA口传输数据跟SPDIF输出音频数字格式的差别……这里根本没有所谓“直通”与否的问题,但有一点是事实,光驱SPDIF输出用的晶振不是什么高档货,再加上廉价无屏蔽的传输线和机箱内部的电磁污染,徒增JITTER和波形失真而已。
作者: lylby    时间: 2008-10-5 23:38
唯一区别就是音源么~只考虑音源上的差异就行了~
作者: yoya2000    时间: 2008-10-6 04:59
论文写完,哈哈,继续灌水:p) e8 X4 ]1 Z4 t3 G) F4 [3 ?
: u1 P1 D7 N  M3 g" H& l
之前犯了个原则性错误{sweat:]     Metaverse 说的对,光驱用数字播放方式的时候,数据是直接通过那根细细的线传到声卡上去的,没有再到主板上转悠。% d+ u. j6 l& ]! o; p8 v
这里小声说一句,好像我没注意到光驱上有晶振来的,有吗?我没印象了。如果没有,那它的时钟信号应该来源于主板时钟了。8 P  Y" r# H' A% f
不管有没有,现在电脑上用的时钟都不是什么高档货色,就连很贵的专业声卡用的时钟也不见得好的到哪儿去。我记得精确的时钟不止一个晶振那么简单,好像挺大的一个电路。- v) @( G! ^$ g4 Q+ M
, B% B' r9 F" I  b# p7 Y
后面的想到再说。{happy:]
作者: 情歌王子    时间: 2008-10-6 20:03
首先楼主的观点就是错误的,没什么讨论的余地。但是也并不奇怪,纵观各大论坛,认为电脑音质比不上传统HI-FI的,都是刚入门的菜鸟级人物,这是每个人都经历的阶段,没关系的。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6 21:09
原帖由 情歌王子 于 2008-10-6 20:03 发表 " F8 F5 T" ~! y! y
首先楼主的观点就是错误的,没什么讨论的余地。但是也并不奇怪,纵观各大论坛,认为电脑音质比不上传统HI-FI的,都是刚入门的菜鸟级人物,这是每个人都经历的阶段,没关系的。

$ W, I$ i. v6 f! W8 d4 f# f( C7 N0 o6 D/ ^; W, Q8 Y
嗯..一个月前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H4 L& d+ M  e* J* i/ W
并不是刚入门的菜鸟都这样认为, 而是为数不少的文章误人子弟.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8-10-6 22:42
看得我都傻眼了……
# T+ ~9 R  N9 f9 t  F2 l拿张CD盘上PC来放?你还不如买台CD更省事
. B  [! }  w' n# G0 BPC上播放的应该是硬盘里的音频文件
作者: bullet.45    时间: 2008-10-7 00:34
标题: 使用AC97规范声卡的电脑播放CD的音质当然永远都比不过CD机。
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不存在可比性,唯一共同点就是都能出声而已。硬要拉郎配,只能说是男人跟女人比谁的JJ长{lol:] 9 l! |9 O, J! E% [  Y: ?9 |+ v$ X

2 z4 ^" k3 T# P6 P1、CD是16bit, 44.1K取样。先不去讨论是否先天不足;PC音乐(AC97规范)是16bit 48K取样。除非找16bit 44.1K的声卡,或者通过同轴或者光纤直接输出到严格按照16bit 44.1k取样的解码器做解码输出,否则没有任何意义。
% S, u. h$ V0 ?8 Y1 ^" g7 @" y7 D- p8 n4 N9 N- ^6 Y! U
2、所有通过SSRC或者别的什么方法做44.1k~48K取样转换的都是失真。道理很简单,同等长度的节目源,bit率一样而取样频率不同,数据量的大小和播放的码率必定不一样。多出来的数据从哪里来?算法硬加上去的。多加的东西有用没有?天知道。(知道天价的转盘和解码器怎么来的了吧{lol:])
3 U5 U$ P  M9 L, Z$ v& V
6 b. o- X) o( s! S3、大前提都不看的情况下去纠缠什么抖动,误码,只能不断的绕弯子,继续永远的绕,没有尽头。现在器件的发展,这两项指标再容易做不过。1 m- n1 A3 s5 j2 y- `, L6 M6 V/ V
/ r0 j8 h3 I  j1 ?9 ?
那么PC永远都赶不上CD机么?大前提不解决的话,当然是不一样。(或许能通过算法加些味精,更好听也不一定)怨只怨制定声卡规范的那帮鸟人(他们是故意的)
# D1 P' u8 p# p* L9 v
! D. A7 K, X. B: N8 O! P' ~但是等到96K、192K取样的下一代,或者网络直接下载48K取样的母带,就是现任CD的死期,包括所有天价转盘。这些所谓HI-END小厂其实非常害怕。
作者: 冰鱼    时间: 2008-10-7 02:38
原帖由 caojy 于 2008-10-5 03:42 发表 6 N& a4 G! c' O" ?
+ R+ ]9 P) f' K4 A5 ]" e
那你这样试试:用原版和抓轨的在同一台电脑上听听,看有没有区别。前提是你的后端设备不要太节省。多媒体形式的玩意还是不用试了。

, l' [# y4 s, a  z- {
% x3 k; x9 h8 A4 _* `) F这个问题问过一个玩音响的朋友,给我的说法是,有区别,对比过,所以他家里很多正版碟……
作者: 冰鱼    时间: 2008-10-7 02:47
貌似数码和数字是两个概念?如果是的话,电脑处理的是数字…………
; E% c* `$ u+ P# F7 G+ y8 q+ v0 N- o
  g: K/ N8 o8 ^- ?0 H2 U  Q说到Jitter……影响推论应该有的吧,在用的浦科特Premium ,为了改善Jitter问题工作做的不少哦,还有传统音响厂商为Jitter做出的技术貌似也有的,如果说回到电脑内部,硬盘读取,不是还有个寻道时间的参数么?+ o- A0 ^6 d- n
但是,有一点确实可以确定的就是最终声卡输出的品质,这个也是大家关心的事实重点…………
: k6 g1 f3 `( u4 H. W还有一个采样的问题,到底是否真正解决了…………采样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了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7 02:50
83,84明显无知啊,我到觉得你们像刚入门的菜鸟{titter:]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7 03:06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8-10-6 22:42 发表 6 {/ E/ p( a( q8 l7 o! A: L
看得我都傻眼了……
( `# l$ y; L( L( h# P; E, R6 p拿张CD盘上PC来放?你还不如买台CD更省事2 r9 i+ O4 N6 V
PC上播放的应该是硬盘里的音频文件
3 E( M, i3 z9 r$ y$ G

' W% c% N. c5 x0 N96khz及所有和高清扯上关系的CD都无能为力了...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7 03:07
原帖由 冰鱼 于 2008-10-7 02:38 发表 ! F' H7 r% S; n& M7 u& z
0 A2 n9 Y! ?, ?. C; F4 S

, E. r% k7 w/ L8 f. W8 a' }; Y这个问题问过一个玩音响的朋友,给我的说法是,有区别,对比过,所以他家里很多正版碟……
2 t, [0 d1 h$ [; D3 z
+ f# O0 B& n3 b# o; m
抓音轨必然会影响音质..1 [4 S2 k  `, o) c$ H* s
这就是CD防盗版技术在电脑面前最后的防线.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7 03:12
原帖由 冰鱼 于 2008-10-7 02:47 发表
+ Z/ W& E# I  o) G+ d6 P貌似数码和数字是两个概念?如果是的话,电脑处理的是数字…………
. L6 c' o2 }9 g0 r
+ ~" n" I# x+ i1 J4 M3 Z% \说到Jitter……影响推论应该有的吧,在用的浦科特Premium ,为了改善Jitter问题工作做的不少哦,还有传统音响厂商为Jitter做出的技术貌似也有的 ...

( O/ @, E. Y% R) n2 N/ S, N5 c) Z6 Q9 J4 V. a
嗯, 硬盘寻道时间也是毫秒级的. 现在主流的硬盘通常都在6ms下
( d: R$ H3 @; D  S6 O) n解决这个问题相当简单, 碎片整理就OK了.
9 e) k# Z+ W# Q1 D2 N/ X3 ^但硬盘就算存在8秒的延迟, 对最终结果是没有丝毫影响的.9 n/ n6 w7 L" c- |/ P  O  U; p( N

  @* J3 X5 N) x6 Q2 _! n这显然是jitter没错, 但这是不会对音质做成影响的jitter.7 B+ h6 R: M9 {. n2 j0 [

; L+ z  ]( P; r( @& o1 l4 D' ?! S8 H对音质造成影响的jitter只会在与 D/A 或 A/D 时产生的jitter才会对音质造成影响
9 _: d9 v2 I+ P9 T但这种影响也是微小的, 对音质造成影响的jitter我想是 芯片处理速度 +  光电速传输速度 + 以纳秒为单位的缓存 = 影响音质的jitter时间.
; q" X' w, T+ }% a" w. e& W这种时间我想就算用顶级仪器也测不出来吧.
1 H+ i: R/ f. O- g0 w# I8 V. Z. T; E- v( F+ s
但一切都是独立起来的 DAC - 功放 这种架构就必然会造成大jitter.
作者: 世界首席靓猫    时间: 2008-10-7 03:16
原帖由 zyzs 于 2008-10-7 02:50 发表 4 A4 b, u# n. P0 w1 ]4 }
83,84明显无知啊,我到觉得你们像刚入门的菜鸟{titter:]

8 s6 |5 [1 N- T. L( i1 A+ F. K/ `6 ~5 X5 H  N$ Q- G/ h
其实我说了那么多, 只是不想大家还抱着过时的理论不放.* H# R& W/ e9 S( I+ p$ T

% g4 `8 [3 v0 V/ yPC一向给人感觉音质差, 是因为前端及后端都是些请注意称呼用词。.4 X* ~4 x% c9 f0 Z- p
但PC一但HIFI, 音质将全胜传统HIFI.) O% j* [/ I; u5 [2 W
首当其冲的是高度集成下能让所有HIFI发烧友梦寐以求的超低jitter.
2 Z/ Y1 Q# k' P1 a' k
- a& F0 _6 l( H  ~, C& v/ ?5 F+ q2 a# M! t0 x6 A% ~- C
我想, 学习不是光看资料就是学习, 那只是读书.) j1 G/ R, w1 @3 w
学懂才是知识. 过时的理论,就让它埋在历史的舞台下吧.
作者: zyzs    时间: 2008-10-7 03:38
尽情yy,我不挡你们路{lol:] 2 _$ B' T: Z  E; C4 u$ t
这种人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以前我也一样,老拿pc去叫板cd,现在的我低调多了,沉默是最好的方法{lol:]
" d- O# S8 |+ ]  L' \1 n. ppc cd各有优势,别拿自己的弱项去pk别人的强项,这是很没意思的{lol:]
2 Z- e# O6 `3 u8 B3 ^" r. g8 |2 I  J9 W; f
[ 本帖最后由 zyzs 于 2008-10-7 03:41 编辑 ]
作者: loverzhp    时间: 2008-10-7 09:35
不参与讨论。。
作者: robot    时间: 2008-10-7 11:58
:shifty: :shifty:
& D' A) n* r. n) Z7 \+ T3 Q9 B
7 I0 m# t, X( V纯属**贴....6 T2 {* ~1 G- X4 ^) A* R
我告诉你很多CD发烧碟都是电脑做出来的, 明白不?" W% |" c: J2 g' m0 C' B8 Z. ]

( W+ m/ j. Y( N( O' Q总是有人不承认技术的进步, 老是拿几十年前的东西来YY... 唉.B)
作者: tenchi_cao    时间: 2008-10-7 1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aobn    时间: 2008-10-7 12:18
呵呵,完全没有意义的讨论啊。9 ~+ W: L- _% n, v- ^, e- X9 P6 A
不是所有的pc都一样的,也不是所有的cd和功放都一样的,没有针对性不知道该讨论什么。拿我攒的兼容机和上百万的音频工作站比?自己都觉得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虽然他们都叫做“电脑“。
作者: whhwhhwhh    时间: 2008-10-7 12:26
袜子贴呀,。。。。。。。。。我是来打海天牌哪个什么 什么 的
作者: 11G    时间: 2008-10-11 14:22
原帖由 zajara 于 2008-10-1 18:55 发表
. Z+ c% @0 q- i/ v6 s. }! J% p当年也有一批人觉得黑胶唱片要好过cd4 g4 t3 n1 C+ O4 k/ L0 O; o
如果有一天电脑也成了智能家庭的中心,估计这个也不成问题了

+ v9 h; o4 \6 }) s  `当年到现在, 也是黑胶比CD好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