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声明俺不是GUN,俺如果是GUN,儿子木鸡鸡.GUN也请移步.
近来看电影和连续剧,发现自己终于不能忍受普屏,加上看资料不能双开,实在郁闷,于是决定换显示器.俺也经济危机,广撒网多了解发现泡泡上说长城打算在北京再出一次广视角的M247,这一次至少在北京再出500台,北京销售能一次吃进就投产.原来俺也给朋友代购过V247,现在他依然使的很安逸,俺当下觉得广视角的长城要是价格合理就入.其实俺对市场其他广视角面板显示器也很口水,但是口水再多也没有用,哪怕流成瀑布,但是俺同样心有不甘,其他大众一些的牌子,比如DELL,LG等凭什么卖的那么贵?俺能不能试试分析一下24广视角的成本?看看合理的价格在哪里?
什么是价格合理?
俺认为: 价格合理=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润
LCD最重要的成本是面板,占据整个LCD成本的70-80%,面板成本数字的取得,主要见witsview,虽然LG,SHARP,中华映管被告操纵市场牟取30%的暴利而刚刚被罚,即意味着witsview数字很有可能不准确,因为witsview已经吆喝很长时间说面板厂商亏损经营了,但没有其他更准确数字来源情况下仍然取witsview发布的数字为准.
但是,witsview发布的面板价格并没有24英寸VA类显示器用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方法计算或替代出24英寸显示器用面板价格.
好在witsview有LCD TV用32英寸VA类面板价格发布,而且依据友达的TFT-LCD生产流程科普http://auo.com/auoDEV/content/technology/technology_tftprocess_popup_tc.htm,可以认为规模化生产中,LCD TV使用的VA类面板和显示器使用的VA类面板难度没有差别.
32寸TV用VA类面板今年11月出厂平均价200美圆,据称因面板价格跌破成本,witsview预测12月笔记本和17,19寸面板之外的面板跌幅仅在5美圆以内,考虑跌幅较低及人民币对美圆贬值因素,可以在以上前提下粗略认为32寸TV用VA类面板今年12月价格为1400人民币.
但是绝不能用24寸面板是32寸面板面积的十六分之九就简单认为24寸面板价格为1400*9/16=787.5人民币.还有其他因素制约面板价格,最主要的即某代生产线生产的LCD面板如何经济切割问题.各代线经济切割不一样,各厂家拥有各代线数量不一样:5代线奇美最多;6代线LG,友达最多;7代线三星最多.5代和6代线生产的基板适合切割成显示器或小屏幕电视使用的面板.其中5代线基板(1200×1300mm)最适合27寸以下显示器的生产,最多能切割8片22英寸LCD TV用面板,或最多切割6片24英寸LCD TV用面板,或最多切割6片27英寸LCD TV用面板.6代线液晶基板(1500×1800mm)最多可以切割8片32英寸LCD TV面板,或最多切割12片24英寸LCD TV面板.或最多切割12片26英寸面板.7代适合42寸以上LCD TV的使用.
市场上常见的24广视角显示器中,较常见的为6代线生产的基板切割的面板,因为7代更多切割42寸以上LCD TV,5代更多切割26或27寸LCD TV,这样厂商能够赚更多的钞票,那么6代线生产的基板是衡量24寸面板价格的重要因素,可以替代其他代线生产的基板.
以上表明,面板仅仅是基板切割,组合的方式,应该以基板记价.同等质量控制条件下,基板价格相同.
可以估算出6代线一张基板在原料市场的价格:单张基板价格=32寸广视角面板单价*8=24寸广视角面板单价*12
那么24寸广视角面板单价=32寸广视角面板单价*2/3=1400*2/3=933.33人民币
取其占总成本的70%.则最终24寸广视角显示器成本价为1333.33人民币.
推理到此,一台24寸广视角显示器成本价可以基本确定了,连包装,仓库费用,算起来大概1350人民币.但是,它还躺在工厂的库房中,如果算上从工厂到市场的运输成本,各级经销商利润,面板出现坏点等风险的损失,加上大约相当于显示器售价20%税额负担(如果正当纳税的话...想起中关村街问:要发票吗?:P)等,一般来讲,商品最终售价应该是出厂时候成本价的2倍,这样厂商能够在养活自己,渠道和缴税的同时能够有点钞票发展和分红,这样的情况算一个步入成熟期产业的正常情况.
前一段有人还能以1700或1900的价格拿到24寸VA面板的显示器,实在让俺感觉到国货的艰难和洋货的暴利(对不起,俺有了一点情绪,俺检讨).就算这样,长城还是被骂的很惨,同情...同时提问:啥时候国货能痛快当自强呢?DELL不也是空壳么?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俺到底算对木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