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y21 于 2008-12-3 18:49 发表
这个。。。还是得业内来说说
不过楼主说出的2700用在长城那款上很适合{lol:]
还有长城跟其它出广视角显示器的厂商比起来算什么?
屏虽然占得成本大,但是一台显示器就单单一个屏?线路?布局?用料?芯片?技术?外观?效果?难道这都不用钱吗?
原帖由 f7fs 于 2008-12-3 20:09 发表
很有道理,MVA屏幕的长城M247卖1800,说明这个价格下还有赚,假设面板价格占显示器价格80%的话,那么低端24寸MVA面板应该价格大约在1400上下,从最近大陆的BENQ FP241VM卖3999和飞利浦240PW9在香港卖3500上下看,除去税收,高档点的24广视角面板比如AMVA/SPVA成本都不可能超过2000,所以过去6000多的24广角都是暴利了.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12-3 21:00 发表
直接看台湾的小品牌的MVA的显示器就知道了,那个是可以稳定供货的,价格差不多是2000多一点点,在大陆即使多点税和品牌好点的话,那也不应该超过3000,量大的话应该在2500元,这些都是给厂家算了合理的利润,从DELL的产品来看,产量之大,那个卖4000多,5000多的价格简直是抢钱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12-4 08:11 发表
很多人其实不太明白现在电子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
其实即使采购的东西都一样,控制质量的成本在于厂家设计的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部门。
就好象同样一台LCD,大厂出问题的可能有,小厂也有,但是大厂纠错的能力比较强 ...
原帖由 f7fs 于 2008-12-4 09:39 发表
翰视奇28卖1999已经标志着TN价格大战到了最后,再降也不会有多大的空间,厂家现在只能把重点转到广角上才可以开发新的利润支撑点,现在DELL 2709已经大陆卖4999,飞利浦240PW9香港卖3500说明广角大战即将到来.
原帖由 stefxia 于 2008-12-4 13:20 发表
长城最大的问题就是TN和VA混杂,TN占多数VA占少数.并不是每个人都打算买VA,很多人更愿意买1.5K的TN而不买2K的VA,因为很多人都不明白它们的区别.如果都懂,长城就该专出VA型号另外卖个合理价格.
另外,有些东西并不是说黑~~有的产品刚推出,处于形象阶段,对大厂而言不是大利润点,所以精力不放在上面,仅仅是形象.例如2408WFP就是例子,DELL官方价格5K多的东西,你爱买不买,反正我有3K的24...也是借2408推低端24.
BENQ当时那个9999的价格,明摆着就是这东西没货,没生产,纯广告展览,BENQ原本也没打算卖...只要厂家打算把某种产品作为主打,这种产品就会有较好的性价比.否则,成本不能说明一切.而且年初那个DELL门事件的2707,搞不好DELL没有亏钱,而且当作了次广告,何乐而不为.
原帖由 中隐 于 2008-12-4 20:42 发表
同感啊!不过兄弟所说"直接看台湾的小品牌的MVA的显示器",看哪些牌子的?推荐一下,咱群策群力摸清这水有多深.
=================
这个直接去看台湾的论坛MOBILE01就知道了,选择还是比大陆多很多
原帖由 Ricepig 于 2008-12-5 01:37 发表
实际上不能这么算,假如24面板和32 TV是同样基板上裁下来,32 TV的分辨率应该不止720p这一点点。VA面板主要供应的是电视,而且是优先大尺寸的电视,留下一点给显示器。TN则主要供应显示器。而且,反过来说,显示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便宜的TN更加吸引。VA作为显示器本来就不多,产量上不去,价格就下不来了。
原帖由 f7fs 于 2008-12-5 16:19 发表
其实广角的市场还是很大的,长城V247的成功就说明了问题,只要价格下来,销量就可以上去.厂家与其拼杀低端TN,不如去开发点好的广角,价钱合理就行.比如长城TN面板的M247现在1499,卖一台纯利润也不会超过500,如果能够用MV ...
原帖由 Shiny1225 于 2008-12-5 13:17 发表
哎...看来俺在1楼木有表达清楚,分辨率其实就是玻璃基板上晶格多少的问题,有点像鱼网,批量生产的时候密些和粗些的成本差距不是那么大.所以24显示器和32TV面板之间的转产是没有多少技术难度的.
其实关键在中小城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