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个人持不同意见,评“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打印本页]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2 06:53
标题: 个人持不同意见,评“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本帖最后由 古墓雷神 于 2009-5-2 08:09 编辑

个人持不同意见,评“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张广斌先生的原文链接http://www.stor-age.com/stor-age/2009/0430/1365862.shtml

张广斌先生这段话“从笔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808.8GB硬盘的奥妙主要在于盘片。这些硬盘在装配好之后,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时候,发现有缺陷的扇区和磁道过多,导致可用的容量达不到320GB,但还在270GB以上,浪费了怪可惜的,于是就做成了808.8GB”

…按照张先生这种说法,WD808G采用的碟片是由于缺陷而不得不降级处理的,那么按常理来说,性能和WD1T相比应该较差才对吧?事实情况如何呢?我们用测试成绩说话。



看了上面的测试图,WD808G在性能上至少是不输给1T的,张先生的说法恐怕就站不住脚了...

关于硬盘的生产成本,我想绝不是单凭盘片数量和磁头数量就可以决定的,张广斌先生既然说“现在西数1TB绿盘的市价在650元左右,而808.8GB的价格居然低至499元!这么大的价差,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盘片和两个磁头所能节省的成本”,那么如何解释2TB绿盘1400以上的市价呢?恐怕这也远远超过了一个盘片和两个磁头所能增加的成本吧?

硬盘厂家生产不同容量的硬盘,最节省成本的办法就是在同等硬件规格的基础上屏蔽不同容量来实现,至于生产哪一种容量,则取决于市场需要。而WD推出800G硬盘,个人认为完全出于市场细分的需要,而采用与1T相同的原材料和生产线正是最好的控制成本的办法。

个人认为,WD迟迟没有推出单碟500G的1T绿盘,一种可能是碟片良品率不理想,另一种更大的可能则是避免影响三碟版1T的市场,毕竟单碟3xxG的技术比较成熟,正是出量的好时机。产品产量提上去了,还得有良好的市场才能变为利润,1T的市场需求如果低于预期,那么在当前经济低迷的形势下最好的出路就是寻找新的卖点,不妨屏蔽部分容量做成800G填补市场空白。如果800G的销售情况好于预期,那么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双碟新版1T在市场上的推出…这对厂家对消费者都是利好消息…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 13435860519    时间: 2009-5-2 08:10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到时看看如何
作者: nyj    时间: 2009-5-2 10:30
写的不错,有道理
作者: 本性善良    时间: 2009-5-2 10:36
硬盘也有阉割了 呵呵 以后估计会有阉割成1.8G的内存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2 10:41
本帖最后由 拳头 于 2009-5-2 10:43 编辑

屏蔽部分的磁道或部分扇区不会对读写速度产生明显影响,原因很简单,扇区的分布本来就是交叉进行的,在同一个柱面上也是交叉进行排列,所以坏几个扇区甚至磁道也不会让你从读写速度测试上看出来,应该多次测试后看平均速度。
另外价格问题是容量越大价格越贵,当容量较少时的价格差就不明显了,也就是说1T和0.8T的价格应该差不多,而2T和1.5T就会差很多,这个应该是常识。
作者: scowj    时间: 2009-5-2 10:43
楼主对磁盘上磁道的划分还不清楚,屏蔽部分的磁道或部分扇区不会对读写速度产生明显影响,原因很简单,扇区的分布本来就是交叉进行的,在同一个柱面上也是交叉进行排列,所以坏几个扇区甚至磁道也不会让你从读写速度 ...
拳头 发表于 2009-5-2 10:41

真正懂行的
作者: bigseacat    时间: 2009-5-2 10:59
AMD能干屏蔽次品4核,WD就能干屏蔽坏道稍多的盘片,这年头,减低成本,多卖硬盘,很正常的。
作者: a6613281    时间: 2009-5-2 11:09
分析得很好....支持一个....
作者: stefxia    时间: 2009-5-2 1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凡妮娅    时间: 2009-5-2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ing76709188    时间: 2009-5-2 11:29
学习了。。。。。。
作者: senior002sv    时间: 2009-5-2 11:30
本帖最后由 senior002sv 于 2009-5-2 11:37 编辑

以前日立硬盘总起其他硬盘多几个G,是其他硬盘屏蔽了坏道还是日立用更大单碟容量屏蔽下来的呢?这怎么解释?
作者: overthink    时间: 2009-5-2 12:06
反正这样的硬盘我是不敢用
作者: 半根韭菜    时间: 2009-5-2 12:06
…按照张先生这种说法,WD808G采用的碟片是由于缺陷而不得不降级处理的,那么按常理来说,性能和WD1T相比应该较差才对吧?事实情况如何呢?我们用测试成绩说话。


楼主你不懂什么是硬盘吧?扇区屏蔽对速度不会有任何影响,你这话纯属瞎猜。。。
作者: senior002sv    时间: 2009-5-2 12:33
本帖最后由 senior002sv 于 2009-5-2 13:32 编辑

特供中国的东西多了去了,存储这方面还少么?先锋的CH系列,威宝的变色龙,不一样当宝贝捧着?
作者: zhang_fei    时间: 2009-5-2 15:00
本帖最后由 zhang_fei 于 2009-5-2 15:05 编辑

现在来看  当初 wd推双蝶 640G 时候

嘲笑st 的 双蝶 640G 质量不稳定

现在st 双蝶 1TB 大量上市

wd的双蝶 1TB  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 可叹~

(双蝶 1TB  成本应该比 3蝶 1TB 低吧, 看wd黑盘1TB的价格 黑黑 )
作者: scowl    时间: 2009-5-2 15:09
AMD能干屏蔽次品4核,WD就能干屏蔽坏道稍多的盘片,这年头,减低成本,多卖硬盘,很正常的。
bigseacat 发表于 2009-5-2 10:59



不只是WD屏蔽

世界上任何种硬盘都是屏蔽了坏道出厂的!!

因为生产不可能保证100%     就像GPU芯片的SP会做冗余一样    如果生产出来坏了一个    就激光切掉  使用冗余来填补

硬盘生产过程都留有冗余空间     如果出现坏道就屏蔽掉    使用冗余空间    每个厂商都是这样干的

任何手里的任何容量的硬盘都可能是屏蔽了XX个坏道之后上市的

不懂的才在那里瞎叫
作者: scowj    时间: 2009-5-2 15:18
反正这样的硬盘我是不敢用
overthink 发表于 2009-5-2 12:06

聪明人的选择
而那些自己不买又没文化瞎护短误导消费的那些跳梁小丑真丢人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2 15:38
屏蔽部分的磁道或部分扇区不会对读写速度产生明显影响,原因很简单,扇区的分布本来就是交叉进行的,在同一个柱面上也是交叉进行排列,所以坏几个扇区甚至磁道也不会让你从读写速度测试上看出来,应该多次测试后看平 ...
拳头 发表于 2009-5-2 10:41


感谢拳头认真回帖...

继续探讨,屏蔽少量扇区当然不至于影响读写性能,可800G相对1000G,屏蔽掉的是200G的容量,折成扇区数量则是400亿个,如果这400亿个扇区是分散的,那必然会影响寻道速度,如果是持续的,很难不影响数据传输速度...不是吗?
作者: weith_007    时间: 2009-5-2 16:10
此贴要关注。。。
作者: bww    时间: 2009-5-2 16:12
感谢拳头认真回帖...

继续探讨,屏蔽少量扇区当然不至于影响读写性能,可800G相对1000G,屏蔽掉的是200G的容量,折成扇区数量则是400亿个,如果这400亿个扇区是分散的,那必然会影响寻道速度,如果是持续的, ...
古墓雷神 发表于 2009-5-2 15:38


我乱猜一下:
一般盘片,读写性能较差的在里圈,品质较差的好像也是在里圈,如果屏蔽里圈的磁道容量,不但不会使硬盘性能下降,还会是硬盘的平均读写速度提高。
不知是否是这个方式!
作者: visa_fine    时间: 2009-5-2 16:23
808有不奇怪,IBM还出个14.4GB
昆腾还有5.2GB
  在硬盘没到80GB前,都会有个.x的。。。自从80Gb后开始都整数。
凡妮娅 发表于 2009-5-2 11:23


那时候是受单碟容量小的限制,和现在讨论的主题是两回事
作者: itany    时间: 2009-5-2 16:40
我乱猜一下:
一般盘片,读写性能较差的在里圈,品质较差的好像也是在里圈,如果屏蔽里圈的磁道容量,不但不会使硬盘性能下降,还会是硬盘的平均读写速度提高。
不知是否是这个方式!
bww 发表于 2009-5-2 16:12


里圈是读写速度较慢,这个是由于硬盘是恒角速度造成的,数据密度相同,外圈线速度大,读写速度就快
品质和内外圈无关
作者: fishman    时间: 2009-5-2 17:17
感谢拳头认真回帖...

继续探讨,屏蔽少量扇区当然不至于影响读写性能,可800G相对1000G,屏蔽掉的是200G的容量,折成扇区数量则是400亿个,如果这400亿个扇区是分散的,那必然会影响寻道速度,如果是持续的, ...
古墓雷神 发表于 2009-5-2 15:38


你还是没搞懂硬盘是怎么标注扇区存储的。
作者: andre999    时间: 2009-5-2 17:38
这样的硬盘我是不敢用
作者: bww    时间: 2009-5-2 18:50
里圈是读写速度较慢,这个是由于硬盘是恒角速度造成的,数据密度相同,外圈线速度大,读写速度就快
品质和内外圈无关
itany 发表于 2009-5-2 16:40


我是在推测为什么性能比1T绿盘高啊!
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坏扇区,估计盘片根本就不能出厂。
所以坏扇区多一点,虽然不能用到334G了,但也不至于只有270G,为了确保性能,把多余的容量都在内道屏蔽,是否有可能啊?
作者: patrick_4587    时间: 2009-5-2 18:56
鄙视808.8g的硬盘,还专供内地和香港~~靠,消费者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作者: lysine1    时间: 2009-5-2 19:17
lz你自己去买几个用用好了,这种怪容量还"特供"天朝的硬盘我是无胆去买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2 20:51
我乱猜一下:
一般盘片,读写性能较差的在里圈,品质较差的好像也是在里圈,如果屏蔽里圈的磁道容量,不但不会使硬盘性能下降,还会是硬盘的平均读写速度提高。
不知是否是这个方式!
bww 发表于 2009-5-2 16:12


读写性能差的在里圈不错,不过里圈扇区品质如何没有定论吧?

其实我持有的观点和张广斌先生的分歧就在于,张先生认为808G是1000G屏蔽掉问题扇区的缺陷产品推出市场,而我认为是WD为了细分市场需要才推出的屏蔽容量的正常产品。同样是屏蔽,出发点不同决定了结果必然会有差别。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2 20:54
你还是没搞懂硬盘是怎么标注扇区存储的。
fishman 发表于 2009-5-2 17:17


确实不太懂,还请这位具体说说...
作者: ayuankawa    时间: 2009-5-2 2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3 09:45
讨论了半天,大家怎么还都局限在技术层面?我个人觉得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可能大家会有新的理解,比如说,是WD拿来对付HT的640和1T的,从容量和价格都正好卡在中间.....

至于屏蔽是否影响速度,只有在碟片品质不过关的 ...
ayuankawa 发表于 2009-5-2 23:06


我是赞同市场细分论的...
作者: kinglinsf    时间: 2009-5-3 09:57
分析得不错,但个人认为。两种假设都有可能,具体要去问问WD才知了。
作者: scowj    时间: 2009-5-3 10:20
这样的硬盘我是不敢用
andre999 发表于 2009-5-2 17:38

群众的眼睛雪亮啊
作者: zhangyu_m    时间: 2009-5-3 14:03
观望,价格不好,暂时不入硬盘
作者: fuxingchina    时间: 2009-5-3 14: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4 00:13
看未来一两个月市场上会不会出现我预计的情况吧...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4 10:58
感谢拳头认真回帖...

继续探讨,屏蔽少量扇区当然不至于影响读写性能,可800G相对1000G,屏蔽掉的是200G的容量,折成扇区数量则是400亿个,如果这400亿个扇区是分散的,那必然会影响寻道速度,如果是持续的, ...
古墓雷神 发表于 2009-5-2 15:38

厂家对一些随机的坏扇区做屏蔽后,测试软件做寻道时间和随机、顺序读写时不会测出其中的变化。如果厂家对较大的一片扇区进行容量屏蔽,则会看出差别。

1,如果是随机的坏扇区,由于已经被屏蔽,不会因为读写这些坏扇区而导致测试速度变慢。
2,硬盘顺序读写时,在硬盘上实际也是隔一段读写一下(说是硬盘转的快了用这样的交叉音质会让硬盘更爽)。
3,外圈顺序读写速度快,内圈慢

因为上面这几个原因,测试软件进行随机或顺序读写测试时,反正扇区坏不坏磁头都要跳过数个扇区去读写数据,就算它坏了一半的容量磁头也只要读一个扇区跳一个扇区的读下去即可,和没坏时情况差不多。
至于成片屏蔽,比如厂家将外侧屏蔽了,最高顺序读写速度会下降,寻道时间则可能缩短,是最笨的办法。如果是屏蔽内圈,则最低顺序读写速度会提高,寻道时间也短,但如果厂家分成很多个区域去屏蔽,那还是看不出来。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4 14:51
厂家对一些随机的坏扇区做屏蔽后,测试软件做寻道时间和随机、顺序读写时不会测出其中的变化。如果厂家对较大的一片扇区进行容量屏蔽,则会看出差别。

1,如果是随机的坏扇区,由于已经被屏蔽,不会因为读写这些 ...
2,硬盘顺序读写时,在硬盘上实际也是隔一段读写一下(说是硬盘转的快了用这样的交叉音质会让硬盘更爽)。
拳头 发表于 2009-5-4 10:58


拳头说的可是“间隔因子”?

根据几年前微型计算机上阿凡avan的一篇文章的结果,也是当时远望论坛很多网友一起探讨的结果,间隔因子在现在的硬盘上可以忽略了,也就是说,磁头读写操作的基本上是连续的扇区...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4 15:16
这倒是没看到,会不会是低格中不再加入交叉因子而是交给硬盘固件去管理了?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4 15:17
补充,再次搜索avan的文章,他提到间隔因子的设置只适用于内外圈磁道扇区数量相同的古董级硬盘,他得出的结论是,IDE接口的硬盘间隔因子为1...其实我个人看法是,现在的硬盘接口带宽还是远高于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间隔因子即使为0也不会造成瓶颈...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4 15:32
最佳交叉因子在8、9年前的主板提供的低级格式化中还有出现,那个时候的硬盘也已经是内外圈扇区数不同的了,具体是有还是没有恐怕不是讨论能得出结论的,要找找看有没有更直接的证明。
另外接口传送率只能看成硬盘缓存与主机板接口和内存之间的带宽,从磁头到内存之间是不是也这样呢?
作者: 尼莫    时间: 2009-5-4 15:34
不用..继续买1T的...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4 15:42
以前1.44M的软盘的规格是单盘2个盘面,每个盘面80个磁道,每个磁道18个扇区,每个扇区有512个字节,现在硬盘外圈能包含多少个扇区啦?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4 16:24
以前1.44M的软盘的规格是单盘2个盘面,每个盘面80个磁道,每个磁道18个扇区,每个扇区有512个字节,现在硬盘外圈能包含多少个扇区啦?
拳头 发表于 2009-5-4 15:42


现在的硬盘外圈有多少扇区,找不到资料...不过LBA方式寻址决定了扇区编号连续是最大性能的排列方式,如果交叉排列,磁头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

从这个道理上讲,808G硬盘被屏蔽掉的200G容量如果是以缺陷扇区为主的话,测试曲线应该很不平稳...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4 17:43
交叉因子是为了提高当时硬盘处理数据的速度才出现的,当时硬盘处理数据的效率太低...
作者: 拳头    时间: 2009-5-4 21:15
本帖最后由 拳头 于 2009-5-4 21:16 编辑

如果超出数据处理能力,那效率会更低,是否加交叉,恐怕不是我们猜测就能得到的结论,至少要能有那么点数据来分析。LBA的排列方式完全摒弃了物理扇区的概念,所以越是分散的坏扇区越不会引起读写速度上的差异
作者: panada2    时间: 2009-5-4 23:50
被屏蔽的硬盘 早就有

现在才来JJYY~~ 闲得没事吧~
作者: nicegoodday    时间: 2009-5-5 00:22
严格的次品盘,要不咋不整888.8呢?
作者: mya1001    时间: 2009-5-5 04:47
本帖最后由 mya1001 于 2009-5-5 05:02 编辑

咋不明白呢,单碟320的屏蔽了碟片部分内圈而已,所以性能要比ITB好点,尤其是内圈的传输率,两张性能表已经体现出来了,最大传输率差不多,最小传输率差别不小,这个无关成本问题,320的碟片技术成熟而已,良品率高成本就低
作者: 电脑公司    时间: 2009-5-5 05:02
折腾吧!你们!
作者: fuxingchina    时间: 2009-5-5 0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nior002sv    时间: 2009-5-5 08:55
808G按比例系统认出来是750G左右,而且价格卡在500元左右的坎上,有了640G而750G相对买的人似乎不多,如果作为对500元价位的产品填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作者: hifi-bird    时间: 2009-5-5 10:54
这倒是没看到,会不会是低格中不再加入交叉因子而是交给硬盘固件去管理了?
拳头 发表于 2009-5-4 15:16


这个参数是“inetrleaves”,国内一般翻译成交错因子或者交错存取,印象里都是DMA33以前的事情,那时候硬盘的写入速度跟不上硬盘的转速,所以要设置交错因子隔区写入以保证读写的可靠性,在硬盘容量发展过G以后基本都取消了,后来的硬盘扇区都是连续写入的。
作者: hifi-bird    时间: 2009-5-5 11:03
咋不明白呢,单碟320的屏蔽了碟片部分内圈而已,所以性能要比ITB好点,尤其是内圈的传输率,两张性能表已经体现出来了,最大传输率差不多,最小传输率差别不小,这个无关成本问题,320的碟片技术成熟而已,良品率高成 ...
mya1001 发表于 2009-5-5 04:47


同意你的说法,应该就是屏蔽内道进行市场细分的产物。其实这个808最让人起疑的800G附近的容量,单碟320的盘片单面容量160G,理论上5个磁头就够,而这个808偏偏是6个磁头,成本上升而容量却砍掉1/6,在这个硬盘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的时代让人怀疑也很正常。
作者: stefxia    时间: 2009-5-5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6 09:22
个人认为,硬盘的成本方面主要取决于碟片,单碟容量高的碟片所占成本远高于磁头,如果要生产5磁头的800G,还要重开一条工人装配的生产线,得不偿失,反倒提高成本了。不如直接和1T的共享生产线来的经济实惠...
作者: johngoo    时间: 2009-5-6 10:13
看到这贴有点晚,QG不好意思哈
其实楼上不停嚷嚷不消停的
请先去补习一下啥叫“温彻斯特”机械结构硬盘的原理
然后有机会的话,去Seagate无锡和苏州的工厂观摩一下,WD的厂还在泰国,有本事去的也可以,反正我是ST这两家工厂都呆过
最后,只想说一点,硬盘盘片和实际容量是两回事,屏蔽不屏蔽,楼上的几位高手已经说的很在理了
没必要为点无知且无畏的事情争论不休,没有哪片盘体做出来就是100%好的,就这么简单
作者: abc1980    时间: 2009-5-6 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22sun    时间: 2009-5-6 12:17
不只是WD屏蔽

世界上任何种硬盘都是屏蔽了坏道出厂的!!

因为生产不可能保证100%     就像GPU芯片的SP会做冗余一样    如果生产出来坏了一个    就激光切掉  使用冗余来填补

硬盘生产过程都留有冗余 ...
scowl 发表于 2009-5-2 15:09


完全同意该观点~
作者: qhgzdh5404    时间: 2009-5-6 19:26
反正这样的硬盘我是不敢用
作者: 硬件发烧友    时间: 2009-5-6 20:12
中国专供,小心绕道
作者: 古墓雷神    时间: 2009-5-7 10:06
看到这贴有点晚,QG不好意思哈
其实楼上不停嚷嚷不消停的
请先去补习一下啥叫“温彻斯特”机械结构硬盘的原理
然后有机会的话,去Seagate无锡和苏州的工厂观摩一下,WD的厂还在泰国,有本事去的也可以,反正我是S ...
johngoo 发表于 2009-5-6 10:13


感谢XD站出来说句话...

静等市场反映吧,现在持什么观点的都可以理解...
作者: 草食者    时间: 2009-5-7 12:33
让我们等待谜底揭开
作者: thislove    时间: 2009-5-7 19:58
看来吃螃蟹的人不多
作者: bigseacat    时间: 2009-5-8 13:20
该不会这盘和当年的PD805一样吧
作者: ljchb    时间: 2009-5-10 00:43
这款硬盘有没有毛病?
作者: james0258    时间: 2009-5-10 01:26
PERC 5iPERC 5i
作者: 154415433    时间: 2009-5-10 07:43
有多少新硬盘没有屏蔽,好像没有吧,只要价格便宜我就上了
作者: tsciq    时间: 2009-5-10 11:08
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不断证明,中国市场没有被看做一类市场,而是被当作一个大垃圾处理厂,就算产品出了问题,厂家还没站出来说话(何况厂家的态度始终是:不正面对待问题,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呢,JS就先说了:产品质量没问题,是你个人使用问题,中国的JS永远和生产商穿一条裤子的。什么时候JS也能和消费者站在一起,为老百姓撑撑腰。
对中国特供,很值得深思的一种措辞啊。
作者: wxm    时间: 2009-5-11 00:40
本帖最后由 wxm 于 2009-5-11 00:41 编辑

我也倾向于市场论

如果真的是屏蔽掉好的扇区
WD会否把这些扇区作为保留扇区?
如果是 那Glist开始增长的时候 这种硬盘会不会比普通硬盘撑得更久? (因为保留扇区比普通的盘多得多)

有什么办法能测试硬盘的保留扇区?
作者: autorun    时间: 2009-5-13 22:49
要是能开启屏蔽就好了
作者: llt_pclife    时间: 2009-5-14 16:00
我要买808le
作者: thislove    时间: 2009-5-14 17:57
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不断证明,中国市场没有被看做一类市场,而是被当作一个大垃圾处理厂,就算产品出了问题,厂家还没站出来说话(何况厂家的态度始终是:不正面对待问题,能拖就拖,能不管就不管)呢,JS就先说了 ...
tsciq 发表于 2009-5-10 11:08


强顶啊 有些人就是不信邪。
作者: lvhan    时间: 2009-5-14 18:22
90%以上的人(oem)买硬盘 不关注几张碟 只关注 价格
作者: ff0759    时间: 2009-5-15 15:18
怎么一个是3.5测试的,一个是3.1测试的啊。。。我觉得屏蔽的扇区如果是分开的,那么3碟6头可以通过固件调节磁头写入方式来避免性能大幅下降,而且应该测试大量小文件读写速度。
作者: ckdrster    时间: 2009-5-16 05:19
我猜会不会真是按传统方式生产无法满足1TB的需要,比如970G 950G什么的,原先可能直接报废,现在出于细分市场和成本的关系,于是就屏蔽成808,我不相信西数的技术会差到生产1TB的硬盘出来只剩下八百多G,如果这个容量的盘销量足够大,直接用完好的1TB做808G也不是不可能

由于中低端市场远大于高端,这种方式在CPU GPU上大量出现过,比如能开管的R9500、62/6800系列、800SP 4830、X3 7X0、X4 8X0,甚至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E5X00、E2XX0也是完好的CPU强行屏蔽缓存出来的,原因是E5的销量远大于E7 E8,可能每出售100个CPU有60个是E5 30个是E7 10个E8,但生产线上下来的CPU中可能有一半是E8,E8再值钱卖不出去也是固定资产,与其E5缺货E8卖不完不如直接屏蔽做E5卖,同样的1TB销量小于产量但又不能直接降价,直接屏蔽做808卖也是很合理的
作者: linlin050    时间: 2009-5-16 0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