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愚弄听众100年!音响界的十大谎言! [打印本页]

作者: wl00560    时间: 2009-7-5 21:24
标题: 愚弄听众100年!音响界的十大谎言!
http://publish.it168.com/2009/0604/20090604025801.shtml
. r6 ^/ L* C1 |1 i; _8 X
& ^% a1 ?, E, ^大家怎么看?
作者: flz821028    时间: 2009-7-5 21:38
煲机、电源肯定有用,咸菜貌似也有区别,别的不发表意见
作者: batacat    时间: 2009-7-5 21:38
一分钱一分货
5 B( z8 Z$ y) E9 c# c; E一角钱两份货$ z# Y9 n' \  Z: v4 I2 k
一块钱三分货% ?# P: }5 V+ J1 P( y

; Z# D3 k4 G9 k$ C但是不乏有真金
作者: ylziihi    时间: 2009-7-5 22:22
看了这个,我很伤心,我尊重科学,但是科学的最本质原则——实践。( Y9 n& a& e1 W; j* d
作者是空想物理系教授?
作者: luser    时间: 2009-7-5 22:35
学习中。。。。
作者: banboo02    时间: 2009-7-5 22:45
最近很流行哗众取宠 啊
作者: dirwdirw    时间: 2009-7-5 23:11
虽然缺乏点数据,但我同意里面至少50%的观点
作者: 不记得了    时间: 2009-7-5 23:45
虽然缺乏点数据,但我同意里面至少50%的观点2 L. t, q: ?3 Q( d) T7 ^
dirwdirw 发表于 2009-7-5 23:11
/ e7 p1 R/ p& N2 R: i" N6 r
同感。
) e' B/ ]3 g) p, J  v- n; D* C评价确实说的很偏激,不过也不乏正确的观点。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5 23:47
想当然的东西太多
  t7 n% q% c. b. w8 A/ Y5 G) @耸人听闻而已
作者: 不记得了    时间: 2009-7-5 23:49
我的理解是,很多方面,可以把一些很低劣的,影响音质的元素过滤,不过到了一个程度之后的改进无限趋近于0# s5 o9 ?3 v1 Y6 j6 o* ]5 N
就像一条巨大的下滑的曲线
作者: qc2113197    时间: 2009-7-6 00:05
电脑的谎言一点也不比音响差。
" T9 t% R+ b# T) T. d; O- z3 u$ r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 wsxnd    时间: 2009-7-6 04:26
确实有道理......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09-7-6 07:33
扯,至少胆机和石机,模拟声和数码声这要再听不出来就见鬼了。
作者: Ruboking    时间: 2009-7-6 08:06
看了第一条我就想抽作者一巴掌了
作者: zajara    时间: 2009-7-6 08:27
别的不说,就一点,吹得神乎其神的人,谁敢出来盲测?
作者: yqlfree    时间: 2009-7-6 11:07
本帖最后由 yqlfree 于 2009-7-6 11:08 编辑 . X4 M; n6 d" H0 b+ @5 f
% K* G% ?6 b1 T, T3 ]) w
胆机我不同意,不同的设备音染不同,这个模拟起来很难。
7 k0 P7 C* I- p9 L9 X4 m4 j0 L% ?6 R) w
喇叭单元确实需要适当的磨合,煲线材纯粹扯淡,那是因为线材老化造成的听感差别而以。6 s( H! m5 f) B. j  h
5 [& ~- Y& q; X$ z" O
线材我只能说天价线材稳定性比较好,时间久了依然能保证良好的音质。但是说实话,如果线材参数一样的情况下,其实音质应该是一样的,同参数天价线材不会比怪兽线之类的高档音频线音质好。当然,国内那些垃圾线不在讨论之列。线材也是有一个度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是纯粹烧钱了。
5 |1 G# ?, a5 r/ j. ^
0 `3 I! D5 |5 v$ V电源净化其实还是有作用的,就像计算机超频和电源好坏有关一样,但是这个有一个度,如果为了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提高上一些极贵的净化电源完全没必要(钱多的除外)。当然天价电源线纯粹是骗钱。  m; y3 T8 a9 s% l
$ U# _, [) f8 h
至于数码问题,个人支持数码,使用简单,后期处理容易。
+ c$ `6 r2 F9 C6 i( \! t% x8 ?  C3 E" h; [9 G5 D8 n
CD的失真主要原因是机头和数据处理上的问题,其实音频CD和数据CD是一样的,不存在某些人说的音频CD要求高的问题。只要读取不出问题,解码正常,用浅蓝刻的盘和用PHOTO-R EX刻的声音是一样的(当然后者刻录质量要高,可能会影响读取成绩从而影响音质)。
9 |' N* k  L$ x
9 _" I0 y: L0 g6 {: z  k其他我都同意,特别是金耳朵,绝大多数金耳朵都是善于表达自己听到的声音而已,这有点玄学的意思。至于那些听得到超声波的人,我觉得他们听到的这些本身不是音乐作者想让人听到的东西,所以他们听到再多也不影响我们欣赏音乐。
作者: zerozhong    时间: 2009-7-6 11:23
胆机我不同意,不同的设备音染不同,这个模拟起来很难。
2 Q& D4 I7 M) W3 p6 Z
, r3 e- I8 R' R- G" _喇叭单元确实需要适当的磨合,煲线材纯粹扯淡,那是因为线材老化造成的听感差别而以。
9 ~- {7 y  e" A- x6 a' Z4 A
+ P" p" t2 z% k1 g) g0 N线材我只能说天价线材稳定性比较好,时间久了依然能保证良好的音 ...2 u/ L; `" F2 W' p1 [; Y3 R
yqlfree 发表于 2009-7-6 11:07
' n3 {3 C& A0 Y. p  [, Z2 d" K
基本赞同LS意见,很多HIFI老拿音乐味说,很多情况下说的就是胆机那种声音,说着CD音源是最好的,WAV是仅次于的,FLAC是微损的。。。
作者: fallen686    时间: 2009-7-6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屺草    时间: 2009-7-6 11:47
没试过,所以不知道啊!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9-7-6 12:14
这篇文章简直是哗众取宠啊!
, ^+ k4 a" L1 `* Q( Y: }3 ~/ a# d6 Y7 S' Q
听不听得出区别,关键在于个人的耳朵
8 l# w; ~. i2 B* Z8 j1 _$ [+ w$ o7 X8 F& J& B' G: c
同样一个声音,有人能听得到,有人听不到的..3 X4 _" H- t" ]$ v2 [" H
/ `" J. f& Y6 S
还有,胆机、石机音质据然区别不出来,这个耳朵也太木了吧!
作者: ff0759    时间: 2009-7-6 12:22
文章作者打算学爱因斯坦,在脑子里实验自己所说的东西,至少数码声不像他说的那么完美,0和1是不会出错的,不过干扰在录音转换之前就发生了,而且数字音源,即使接的数字音箱,也有还原失真:喇叭不是往外播放0和1的。
作者: huwkgodfish    时间: 2009-7-6 12:36
YY文章了  耳朵收货 不是所有人都是每天YY出哪个好哪个坏  都是自己听出来的
作者: 93blue    时间: 2009-7-6 12:37
对于木耳多来说,音响就是一门玄学   
作者: ramiel    时间: 2009-7-6 12:52
就第6条就可以当此文FP了,煲机的效果猪耳都能听出来的
作者: jjx01    时间: 2009-7-6 13:02
第六条估计没几个人仔细看它说了啥
作者: rainyboy    时间: 2009-7-6 13:28
赞同其中60%的观点,部分持保留意见。) S" ~" h; O' B  N1 ~
就拿第一条来说吧,天价线材确实是骗局,但是烂线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作者: wolink    时间: 2009-7-6 13:36
关于第一条:我想说一下,所谓天价线绝不包含几百或者说百十元的线,包括信号线、同轴线等等。一条好的线材,接头、焊接、导体材质、导体物理结构、屏蔽等等因素都会对声音产生影响,一条单晶铜线,比铝线好,这是事实;一条垃圾的几元信号线比百十元的信号线差也不是听不出来。
2 l& F7 o) w# L# P9 c- D9 p' m3 W) f+ a但是:所谓几千元的比一两百的强多少?恕我直言,我是没听出来,甚至可以说劣化,我的hd650耳机买来后听从商家所言买了一根400多的替换线,低频下不去,高频衰减十分厉害,比原装线差远了,哎……上当。当然,我是举个例子,我也听过几千的线,在同样一套系统里,发挥的作用很难说是好是坏,有些改变未必是好的,况且,有的线未必有改变。8 ^" ^1 u% ^+ o' w; x( \# K
说真的,改变音色,玩电容,玩运放,甚至你玩电源部分,玩啥不好,非花大价钱去玩线,得不偿失。
# o, [8 v8 x/ p) w9 I! q, t( v我心中的完美线:几百元能买到,完美忠实的将信号从音源传递到功放,别给我改变啥音色,我不稀罕!; x# \7 ^7 t; J5 V& ~4 m7 ~
另外电源线:够粗,能跑足够的电流不至于产生压降,材质够纯——单晶铜就好,绝缘优秀——兼顾避震,没了……人家用几千的,我觉得我的百十元的魔声(怪兽)就很奢侈了。' x$ C  N7 ~5 u
一家之言。
作者: wolink    时间: 2009-7-6 13:40
另外,关于电源线……呃……哎……
" L5 ^* J  n3 U1 a% \2 d算了,我是没弄明白,换一截电源线能改变啥,原理在哪儿?反正我也换电源线了,便宜实惠的,心理感觉良好,耳朵没听出来……# c8 k0 l% |1 f% i
不过垃圾电源线要不得,真能有区别,甚至有发烫……
- n) k  A& X/ ]- f" B  |, g总之啊,垃圾要不得,几千上万的东东……自己判断吧,我是认为骗死人没商量的
作者: wolink    时间: 2009-7-6 13:57
还有个骗局:好多玩胆的人迷信所谓的古董油浸电容,说什么有味道,扯淡,纯粹的扯淡,先不谈那些电容这么多年锈迹斑斑电气性能到底如何,也不谈那些电容或许根本就不是为音响系统设计,咱只谈一样:古董油浸电容的油为强致癌物,一旦泄露,天……玩它是找死。在欧洲,持有这些电容,光处理费用就够让人破产了。, R/ W4 M  B2 t$ i3 P! n7 I6 ^/ E
再说了,这电容就比战神 铜管或者银箔声音好?拜托玩油浸的先将市面上的好电容接上听听,总会找到适合你的,虽然好的电容也不便宜,最起码安全,不是么。
作者: Ranma    时间: 2009-7-6 14:13
文章写的实在是糟糕,尽管我也不相信几千上万的线比一两百的线能有可感知的变化。
作者: kim.lee    时间: 2009-7-6 16:08
很多东西对最终出来的声音都是很有影响的,但是影响是好是坏这个很难定义,比如胆鸡,可能他对声音的影响是坏的但是人耳朵喜欢这个坏的影响,没办法了吧
1 L; S! s) f$ Y0 Q3 i- O$ l+ @. o! {- e4 a0 [, p6 G
这些东西到底好不好,看专业音频领域里到底用不用就知道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6 21:26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09-7-6 21:27 编辑 & }$ e& `9 U7 `+ F/ }
还有个骗局:好多玩胆的人迷信所谓的古董油浸电容,说什么有味道,扯淡,纯粹的扯淡,先不谈那些电容这么多年锈迹斑斑电气性能到底如何,也不谈那些电容或许根本就不是为音响系统设计,咱只谈一样:古董油浸电容的油 ...
7 X7 b. D% _( ^+ V* E) a$ jwolink 发表于 2009-7-6 13:57

. m& e) c# @: T4 R- x/ L" x古董油浸电容当然比不上金箔银箔
) `5 v( C8 D3 ~这些二手电容的意义只是给那些买不起jensen等高档电容的人另一种选择8 C( Y& X; \" a( Z$ u' c7 q/ M: h
致癌物的存在当然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 i3 `! m$ j, G/ |" D) Sps:根据我的经验和某些电容的厂家文档,电容的确是要煲的
作者: ss27    时间: 2009-7-6 21:45
见识一下,不发表任何意见
作者: wensiqi84    时间: 2009-7-6 22:52
对于煲机 煲音箱耳机 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与其说音箱或者耳机背煲好了 不如说你的耳朵已经适应了那种声音  完全是浪费电
作者: Timme    时间: 2009-7-7 01:13
这文章虽然说的很科普但是接近100%是对的
作者: H3O    时间: 2009-7-7 01:27
不知道是悲哀还是高兴,或许对这些麻木了,看完没啥感觉!
作者: superray    时间: 2009-7-7 02:18
盲听才是硬道理
作者: caojy    时间: 2009-7-7 0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001sonny    时间: 2009-7-7 18:07
里面的观点我基本同意,褒机么,从来就是伪科学,纯粹是褒耳朵,让耳朵习惯这个音响的声音。比如新买的鼠标,一般要用一段时间才顺手,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noend440    时间: 2009-7-7 18:20
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了一些人,但不可能永远地愚弄所有人!
作者: sopato    时间: 2009-7-8 01:05
我基本同意这篇文章的所有观点,一切的一切都是商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掏出更多的钱买你自以为更好的东西。
9 h0 f' P9 U% T5 d/ r( {& k4 N4 T小傻瓜们,你们就一个个心甘情愿掏钱去买根本不值那个钱的东西???
作者: sopato    时间: 2009-7-8 01:16
最糟糕的部分来了,那些自命为“金耳朵”的偏激的主观评论者,Hi-end音响沙龙的销售员和音响俱乐部的主要成员等等,当他们比较两台放大器的时候,经常使用他们那虚伪的高手般的听力来胁迫你:“你听到了没有?” 你好像必须要听出那两者有巨大差别,而其实金耳朵自己都听不出有什么差别。他们就是说他们听到了,他们知道你信赖他们的金耳朵。感觉太糟糕了。

2 K1 V# t# a! X  Y# O; v6 H9 c: _) f; G5 L/ ^2 H( T' f  f
我觉得楼上很多就是那些自命为金耳朵的人了,呵呵,你们就继续YY呗,当然也没人阻止你们继续YY下去,那是你们的权利。
5 k+ U( o( I6 Z) s. p. o我也有保持自己观点的权利。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9-7-8 01:25
那个作者水平太次了
. ?3 v, w8 v* C8 S+ q0 u: }) |! W5 t7 I9 `6 ^! u# d
配图把集成功放板写成了晶体管功放板...
作者: roger243    时间: 2009-7-8 02:48
声音好坏是由的,但是好到一定的水平后,再上去就是糊弄数据了!因为已经基本听不出区别了~
作者: dsd1    时间: 2009-7-8 17:03
作者是空想物理系教授?
作者: deepabyss    时间: 2009-7-8 21:08
反正不相信用几K的电源线接墙插会比普通主流0.75方的国标电源线好
作者: deepabyss    时间: 2009-7-8 21:09
其实肯定百元线材会比个位数价格线材好  再高还要体会出来就真的需要"金耳朵"了   文章比较主观  但有些的确讲的不假  个人认为
作者: cetusli    时间: 2009-7-8 22:33
本帖最后由 cetusli 于 2009-7-8 22:36 编辑 + F/ U; j& e9 ^2 e
+ T9 E* O  n. v
基本同意文章的观点
% G  h1 _- }3 ]3 F: @( @" G; e9 y/ c0 x( \2 M; E, l/ ^1 v
音响这个东西和电脑不同,电脑主要配件的性能指标,是可以用评测数据说话的3 z; I1 q* S% V& u: B: q& {2 V! J9 z
而且长久以来,包括用户,包括厂商,包括第三方媒体,都比较一致地认同这些测试手段,而且这些测试结果,可以被其他人用同样的测试简单地重现
% F2 B4 ?7 m' u! Q( k6 N9 B# U所以电脑这个行业在这个方面是比较健康的3 y( `) x0 x& H. j" L) @$ P
/ f( W# X' p, x( B8 M: V
音响这个东西,太主观,就从音响行当拒绝双盲测试,就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基本没有多少客观的东西
! o! c% G# L% u5 k( K. P9 E既然都是主观感受,那就没有任何科学意义* T  o3 m7 t" I. H
以上仅对“天价”器材而言
6 Y1 H& I$ C1 q! r0 `6 Z
* j, {- `; \% E5 l) R$ b) ~9 p最后多说一句,仅仅是对“天价”,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所以主观上的争议在音响界是从来不可避免的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09-7-8 22:47
有部分是实话,比如CD碟处理~~但也证明此文作者认识有限,尤其是胆机部分~~很多时候,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一知半解又自以为是还大放厥词。
作者: icepk    时间: 2009-7-8 22:47
一切依据就是实践,来个盲测,就知道区别了,^_^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8 23:26
有部分是实话,比如CD碟处理~~但也证明此文作者认识有限,尤其是胆机部分~~很多时候,无知并不可笑,可笑的是一知半解又自以为是还大放厥词。  M5 v" ^, n, X4 K6 Y( S
Metaverse 发表于 2009-7-8 22:47
2 s; W' Q* k; }: Y5 R( B
楼上还有好多人认同呢!
* Z# W8 m$ ^- ^( ~5 ~想当然比实践容易多了
作者: ddddfffd    时间: 2009-7-8 23:29
煲机是对的因为箱体及喇叭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应力或变形,煲的意思就是一种中和,至于方式很难说,对于不同材质,应该煲的方法也会不同,电源也不一定尤其对于我们的国情电源是一个调整的过程,线材我认为是有影响的如果不是那样,很多机房也不会弄包银线做地线了,只不过天价和普通的怪兽区别不大,至于其他的我就不提了,高手们谈吧
作者: zkxyy    时间: 2009-7-8 23:32
快成【请注意文明用词】贴了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8 23:51
包括斑竹在内,很多人看文章都不仔细: P. N* _2 a! S2 ^! m

7 Q8 U: J- s  Y. j/ l1:线材,文章作者说了,最起码线材的电气性能要优秀。反对的是天价线材,而非赞同几美元的线材。
  A4 V) _* t0 n( P2:电子管,失真、损耗和不稳定/持续。。。。。带来了很美的声音?这和高保真背道而驰。电子管的味道讨好一些人的胃口,更多的是炒作。。。。。
# E! c8 v8 l6 A  s9 z3:Digital vs Analog,我想。。。。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好比计算机和算盘。。。不能拿早期的计算机比算盘慢就说计算机差,对吧?何况digital技术已经这么迅猛了。。。。。连和 声音 一样挑剔的 照片,已经基本全用数码相机了。。。。这条也没什么好争论的吧。。。$ D2 o2 e; y1 s( t" Q
4:ABX测试。。。。这个似乎没什么好说的。。。。5 |, b8 K7 j4 F& l" ^+ S0 C
5:负反馈 似乎是 香炉。。。我觉得还是有负反馈的好。
; Q, p5 s. J% `) ~- n/ h, Z6:煲机,作者抨击的是 功放 线材等的煲机,而非喇叭单元。电容,晶体管都不是很容易老化件的部件。所以确实没意义。可能电子管需要煲。。。。
' Y3 W8 U; }( s: c0 E6 Q7 R8 E7:双线分音。。。。。这个好像没什么好说的,YY一点吧。。。
' f" U. x# W6 t6 P( q& N3 o+ M7 w# L8:这里标题为电源处理器的谎言,实际主要抨击 电源线的高烧。。。。2 n' ]& N) }$ ^* _
9:CD处理的谎言。。。。不可否认,各种空白CD盘有jitter的区别,但黑胶盘确实没意义。。。最多YY而已。。。! h" b3 F' S3 \3 W+ v- v' b# {: g
10:金耳朵是什么。。。。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8 23:55
本帖最后由 黑真PIG 于 2009-7-8 23:59 编辑
3 t5 s' E" L1 K) a
* L6 D9 A1 @0 {- h1 m怪只怪译者没考虑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导致可怜的作者被骂。。。。, x" r4 F& E4 M% r/ ^
1 D! ]4 l& [) w+ f
作者主要被骂的几点,信号线材,胆石之争,煲机。。。。。仔细看看文章就知道,全是本贴里的很多人想当然。。。。。。( K( [$ d( }: B3 a
第一条,居然有人拿出2元的AV线来骂作者。。。。。。  l- f2 `8 e: ^  F2 T+ z+ z
第二条,优秀的胆机,热机状态下和晶体管的机器,本身区别不大。。。。可目前这个时代,胆机如果不做出“胆味浓烈”来,就是垃圾机了。。。。
( f2 t0 e" C8 {9 w; K# m第三条,煲机。。。。CD机也好,功放机也好,热机之后,新机和几个月之后真没什么区别。。。。
作者: song_bird    时间: 2009-7-9 08:04
确实有道理......
作者: seraphmm    时间: 2009-7-9 09:24
这个,有个度的问题吧
作者: 杜宇    时间: 2009-7-9 10:17
至少关于CD处理的那个有问题5 Y9 S+ N8 l( a9 Y) Z* ^
因为是存在时钟谐振的问题的
作者: dylenqiqi    时间: 2009-7-9 11:24
那些一个劲的骂作者的,那些所谓的什么高手的,去做盲听测试吧,看看你是不是金耳朵!2 n$ p& n* Z9 k& p4 o' ?; ~
否则,不要在这里装高人!
作者: wingkean1979    时间: 2009-7-9 11:55
包括斑竹在内,很多人看文章都不仔细( s, L: S! f8 R' ?) ^9 [

: f4 o" K3 [8 r! X1:线材,文章作者说了,最起码线材的电气性能要优秀。反对的是天价线材,而非赞同几美元的线材。
# f7 x* Y: P' V/ E3 {2:电子管,失真、损耗和不稳定/持续。。。。。带来了很美的声音?这和高保真 ...0 [' i1 L9 h* j) W/ L" f2 d. q2 X; ]
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8 23:51

. v+ e6 t: e9 ~6 c$ \4 O赞同,仔细看了,可怜的作者。
作者: whateveru    时间: 2009-7-9 11:57
就第6条就可以当此文FP了,煲机的效果猪耳都能听出来的: ^% {" q+ m! }, e1 s
ramiel 发表于 2009-7-6 12:52

# ?# ^' _4 V) e# D  |9 Z% }# j" B7 a3 @% e+ k' @4 B* G+ L0 j. J
你个文盲 ( d4 r; i3 c) T9 u$ x
"不过,喇叭等设备的确是需要一段时间运作以达到最佳表现的"7 ]- e" v+ K8 [7 L/ x
这一段没看到吗?
作者: jjx01    时间: 2009-7-9 11:58
很多人回贴不看贴的..., m! M& A  B. X! V

+ N- s5 \* t6 r; R2 f- x0 G0 q4 |) U电容要煲?这个比较神奇了
作者: whateveru    时间: 2009-7-9 12:03
那些一个劲的骂作者的,那些所谓的什么高手的,去做盲听测试吧,看看你是不是金耳朵!
2 b- Z6 y; b1 f! k否则,不要在这里装高人!0 p" ~7 r- U! x# e, E, [
dylenqiqi 发表于 2009-7-9 11:24

) W  G/ s0 M/ y, H  v3 z, P! o+ K8 F1 L9 Y2 n+ I0 k; }/ K
对头,这些早就过时了,怎么在大场合用线阵列才是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作者: surix    时间: 2009-7-9 12:10
1# wl00560
# h9 Y1 u& N+ V, X$ B' \, b
! C) J; U  _0 g, j$ c哈哈,对音响不发烧,顶一下
作者: zkaikai_kai    时间: 2009-7-9 14: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9 16:53
很多人回贴不看贴的...3 F5 }2 s; s) x; v) Y! L

% L  `4 D/ k7 |0 u电容要煲?这个比较神奇了! |  W; t, B3 _7 \
jjx01 发表于 2009-7-9 11:58

  Q; F$ m% h* b! I# D& x嗯,很多人认为电容也要煲的。。。我认为这玩意“热机”即可。。。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9 22:34
嗯,很多人认为电容也要煲的。。。我认为这玩意“热机”即可。。。; z% G# s' D3 v4 ]. p- c0 `
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9 16:53

+ B0 g8 W4 C2 r找找看三洋固态电容的厂家资料看看——建议煲100小时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9 22:40
包括斑竹在内,很多人看文章都不仔细
" K& b1 C+ Y( j0 T" n# _1:线材,文章作者说了,最起码线材的电气性能要优秀。反对的是天价线材,而非赞同几美元的线材。  c. |5 o% J5 F$ N$ F' o
+ O- X$ d4 @$ e/ F* t- _0 W [  ~" r( A4 z0 c3 `% k- N1 l, ( {$ P; z& D" m' _6 n$ x
6:煲机,作者抨击的是 功放 线材等的煲机,而非喇叭单元。电容,晶体管都不是很容易老化件的部件。所以确实没意义。可能电子管需要煲。。。。
0 z; v6 M6 b9 \2 ve8 w! }* b$   c3 H
! p7 _8 G" p; d8 I/ A% A10:金耳朵是什么。。。。
" {3 Z. v) \9 N) S9 Z' d+ J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8 23:51
! k' Q# E4 r; d2 g0 [4 u1 O
1。上面的评论包括作者在内都是空对空
% u/ g- _: u: f6 o* e- l* X" S电气性能优秀怎么界定?多少钱的线材才算合理价格范围?没有定量就只能比拼口水了8 q' \% D4 `" Z+ L" Y$ U
你说2块我说2000块,那个更靠谱?2 C0 W! G* ]- M0 S: c
6。电容需要煲是厂家说的,总不至于用户比生产者更熟悉吧?6 A$ U1 m# \; z0 j
10。金耳朵确实存在,就像金鼻子确实存在一样,某些人的听力的确比普通人好,这点是事实
0 J8 E, Y- g2 A& h; {当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听力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2 Z3 h; s1 Z" Y, N所谓的金耳朵,只是比普通人更留意去听,并且经过了训练
7 {. ?+ e* h! m, M: N所以他们会留意到一些普通人听到却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9 23:08
本帖最后由 黑真PIG 于 2009-7-9 23:13 编辑
" N, J3 ]0 a  c8 |/ D
1。上面的评论包括作者在内都是空对空6 G& l/ R( ^/ P  \  W0 L2 }
电气性能优秀怎么界定?多少钱的线材才算合理价格范围?没有定量就只能比拼口水了- o- z2 t% i5 @
你说2块我说2000块,那个更靠谱?
7 x: W/ z$ D; ^+ N) {9 f$ V- i) ^6。电容需要煲是厂家说的,总不至于用户比生产者更熟悉 ...
1 S# S; T, l' f5 s6 h% _  z2 F3 |6 K酷风 发表于 2009-7-9 22:40
# r/ L7 }' M' F6 f6 ]* C
1:天价是一个俗称概念,来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就没意思了。好比怪兽线和梨子线。。。就是一个性能优秀的信号线和一个天价线。! e6 u# |6 W3 O0 W; c& [7 h
6:电容,新机器,热机即可,不存在煲的说法。 二手/库存的陈旧电容(机器),一般也就几个小时就进入状态了,何来煲一说?. K2 G  \+ A" R! {
拿三洋固态电容来说,还煲。。。。。这本身就很可笑。。。。。三洋固态电容一般不会用在音频模拟信号上,非音频设备,“煲”又存在什么“大”意义?! P$ ], V1 j0 O5 i4 u1 c, R$ M
10:金耳朵是浮云,没听说哪个大音乐艺术家是金耳朵的。
作者: gdhany    时间: 2009-7-10 00:15
非常赞成文中的所有观点。看了这么多的年的hifi论坛,还没见到敢盲听的,就足以知道那些所谓的金耳朵是什么货色了
作者: gdhany    时间: 2009-7-10 00:16
非常赞成文中的所有观点。看了这么多的年的hifi论坛,还没见到敢盲听的,就足以知道那些所谓的金耳朵是什么货色了
作者: dirwdirw    时间: 2009-7-10 07:22
本帖最后由 dirwdirw 于 2009-7-10 07:25 编辑
. U& h9 V9 T* L1 j* G8 I
# Q+ U, f" L' H% F68# 酷风 ' l/ `) u& ?' B; J2 S. C- V8 \

$ @, v5 I  _' j+ y( ~& C2 M2 @) {8 L
* }& X3 }4 r7 C6 S8 F3 onokia等厂商的说明书还让你把新手机锂电12小时深度充放若干次以激活电池
# u  \& `) q. Y) Q' G4 k7 |$ t; c* `" I+ u9 j. {! c
+ {( f/ |6 `4 q7 X0 u$ J
这说明了说明书跟科学真理有偏差的时候
作者: dirwdirw    时间: 2009-7-10 07:24
1。上面的评论包括作者在内都是空对空
0 ]1 J0 U2 J+ T& F电气性能优秀怎么界定?多少钱的线材才算合理价格范围?没有定量就只能比拼口水了
3 u% @( E+ Z3 b( @- L你说2块我说2000块,那个更靠谱?2 ^' b# @9 m( O# g7 c2 d/ R
6。电容需要煲是厂家说的,总不至于用户比生产者更熟悉 ...
; D) w, X# X4 {3 a. n" |酷风 发表于 2009-7-9 22:40

) a& v9 B$ m" l) f5 t" X* S& o; S; z  u' r
, m- o0 V6 {' D, N) [
这种科普文,没数据空对空倒也正常
& R. q  `# u2 A; t音响玄学评测文,不也是个人感受,不也是空对空?
作者: 柳鲲鹏    时间: 2009-7-10 07:37
骗普通人是可能的,但是某些人的耳朵,那是……
作者: jesseking    时间: 2009-7-10 10:11
谁能告诉我hi-fi不进行双盲测试的原因呢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10 22:14
1:天价是一个俗称概念,来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就没意思了。好比怪兽线和梨子线。。。就是一个性能优秀的信号线和一个天价线。
) ^% [# g$ q; _8 r6:电容,新机器,热机即可,不存在煲的说法。 二手/库存的陈旧电容(机器),一般也就几个小时就进入状态了,何来煲一说?
& p' D& P/ ]" p( A拿三洋固态电容来说,还煲。。。。。这本身就很可笑。。。。。三洋固态电容一般不会用在音频模拟信号上,非音频设备,“煲”又存在什么“大”意义?3 s# Z. k! X' t/ 1 Y. n
; S3 V) ^4 g& `1 {; E8 W/ {6 x10:金耳朵是浮云,没听说哪个大音乐艺术家是金耳朵的。& g1 C6 V9 ^1 v( w& ]
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9 23:08

$ e" q' i" w7 M$ P1。既然没有定义就没有争辩的空间,可以说作者在这点上已经永立不败之地了2 ^4 Y; s8 Y+ W, h& z/ Y
6。显然你没有看过相关的文档,三洋固态有段时间是被推崇为极品音频电容的,我也曾经因此而试用过
* a2 Y0 A7 n7 C! J况且从我diy的经验来说,区区几个小时根本不足以令到电容的声音稳定,可以说越是好的电容需要的时间的越长' u# U) m% t; y7 y3 z, K3 R& `
10。大音乐艺术家倒是没有听说过有谁是金耳朵……但是有人怀疑过他们不是金耳朵吗?
9 y9 l! _' O* l至于听力上的差别,听说过绝对音准吗?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10 22:14
谁能告诉我hi-fi不进行双盲测试的原因呢8 `: R3 R2 I2 x5 D; [6 J$ {* B
jesseking 发表于 2009-7-10 10:11
0 o1 x0 \; R' }
谁说hifi不进行双盲测试了?
( E9 T% ?; X5 c9 x! t* d如果从来都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测试,你怎么会知道有这样的测试存在?
作者: wensiqi84    时间: 2009-7-11 15:08
77# 酷风 如果我没记错 绝对音准指的是  随便在钢琴上按一个键  然后又绝对音准的人  就能说出是哪一个键   这种人少之又少     但是这个关音色还有HIFI什么事  晕
作者: Leading    时间: 2009-7-11 15:19
本帖最后由 Leading 于 2009-7-11 15:22 编辑
3 T# o. ?9 L: P/ M; F* J& `
0 m; ^- Y# u& @, \4 B- w' j绝对音感岂是某些“金耳朵”能相提并论的……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东西
) b) Q! S" e4 Y$ i) n) s+ v$ a; Y2 @两者也不是同一类型的东西,一个是学术,一个是玄学术
作者: iKURAK_YJ    时间: 2009-7-11 16:23
感觉酷风在东拉西扯
作者: ihf    时间: 2009-7-11 20:21
原文说的都是基本正确的,那些拿2元烂线等等来说事的纯属无聊找事的。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11 22:04
77# 酷风  如果我没记错 绝对音准指的是  随便在钢琴上按一个键  然后又绝对音准的人  就能说出是哪一个键   这种人少之又少     但是这个关音色还有HIFI什么事  晕
% }# P' }7 e  m+ B  L+ y& M+ X- Gwensiqi84 发表于 2009-7-11 15:08
- V  B. p1 b0 N% j) E% K$ [2 S
我举绝对音准为例是要说明人的听力的确有区别5 g4 _4 x4 {5 U; D
至于金耳朵,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更多在于是否经过学习和训练,听力的差别并不是那么大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11 23:52
1。既然没有定义就没有争辩的空间,可以说作者在这点上已经永立不败之地了& n1 }3 L/ r. \9 j) Y1 p  r
6。显然你没有看过相关的文档,三洋固态有段时间是被推崇为极品音频电容的,我也曾经因此而试用过
! ^3 X; a( u6 L5 |况且从我diy的经验来说,区区几个小时 ...
. j; _9 z8 O/ Y; t* z3 y酷风 发表于 2009-7-10 22:14

5 }1 Y' A% m  O1 a
1 U9 z' j( \. z" }/ B4 r- f. k1:怪兽线 就是一个典型的优质,价格合适的咸菜。这便足够了。如果你非拿2元的线材来说线材影响很大,那很好笑。就如同说豹子之间跑步差别很大,有的跑的飞快,有的豹子只能等死。我说健壮的豹子都跑得很快。。。你在那较真什么才叫健壮的豹子?0 B9 J$ T  C% _) v' P; a5 F

! c/ {& v9 _: q& E. K6 `6:ok,即便热机运行对电容影响很大,那么一个良好的音频设计电路,未达到良好运行状态的电容,对音频效果影响有多大?% F7 M1 h- y" _2 s! x/ H7 L

2 L* @& M- P2 @: l10: 金耳朵 和 天价线 一样,连天价你都在那没定义,却能定义金耳朵了。。。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11 23:56
77# 酷风  如果我没记错 绝对音准指的是  随便在钢琴上按一个键  然后又绝对音准的人  就能说出是哪一个键   这种人少之又少     但是这个关音色还有HIFI什么事  晕
( M6 E' N* C" w; y8 vwensiqi84 发表于 2009-7-11 15:08

" |: L8 \' F  X0 t& Q6 S绝对音准,钢琴不过那么点按键, b3 x- {" u+ Q0 @
"金耳朵"通常可以一耳朵听出音箱播放出的"几十架钢琴"之间的区别和缺点。
作者: audew    时间: 2009-7-12 08:36
这篇文章很考读者的水平
作者: gfony    时间: 2009-7-12 09:23
82# ihf 6 d1 ?2 r3 |5 o  b$ O0 e3 I; m
我还就觉得2元的线和天价线没区别,如果你家插座布线是普通2.5平方线的话,我的理解是你所用的线只要不低于系统里最次的线就可以,电源线不会处理没进入电源处理前的信号,电源线足够粗要承担大电流的说法也是瞎说,要烧也先烧插座里的线,
作者: sd-iori    时间: 2009-7-12 10:31
绝对音准,钢琴不过那么点按键
  \, g. W6 Y) d! d; D"金耳朵"通常可以一耳朵听出音箱播放出的"几十架钢琴"之间的区别和缺点。% ]7 h3 e& a0 Y! V
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11 23:56
1 G+ r3 v/ T- f4 s- ?  p
能听出钢琴区别,,不奇怪啊,,( i# a) U+ }0 k* W8 E

7 y  J- ]) \5 b每个钢琴,,移动后,,都要重新校音的,,,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12 22:40
1:怪兽线 就是一个典型的优质,价格合适的咸菜。这便足够了。如果你非拿2元的线材来说线材影响很大,那很好笑。就如同说豹子之间跑步差别很大,有的跑的飞快,有的豹子只能等死。我说健壮的豹子都跑得很快。。。 ...& t  N+ d( q' v4 S
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11 23:52

+ ~" G+ X9 O; ?, b1。关于线材的问题,价格如何才能算合适?200一套的音箱和2000一套、20000一套的,是不是一样的价位?1 e" b- q& M/ y- Y: m
之所以说作者耸人听闻,很大原因就在于他提出毫无错误的废话。谁都知道音频的东西提升与价格不成比例,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更加是听不出提升甚至是没有提升,但作者故意采用这样的标题,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说明情况。8 p; w$ y5 N8 f/ l' L# x  _
6。电容在run前后对音频的影响?这个我没法回答,我只能说我能听出差别来,但差别有多大,如果能够量化的话,相信你早就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的数据了。如果你真的对这个感兴趣,不妨自己diy点东西,然后对比一下run好之前和之后电容的差别,比在这里空口打口水仗有意义得多了。% E8 @7 D# o* o9 Z( G9 J
10。关于金耳朵,与天价线的问题不同。我所说的,是的确有人能比一般人听到更多的东西,这也就是常说的金耳朵,而这样的金耳朵,其实主要不是由天生的听力过人造成的,更多在于后天的学习和培训。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金耳朵,但这不等于他们现在就已经是金耳朵了。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12 23:21
1。关于线材的问题,价格如何才能算合适?200一套的音箱和2000一套、20000一套的,是不是一样的价位?/ R$ V# g% s- P: j
之所以说作者耸人听闻,很大原因就在于他提出毫无错误的废话。谁都知道音频的东西提升与价格不成比例,到了一 ...% {2 C* M& y1 Q. E2 l, }
酷风 发表于 2009-7-12 22:40
0 w4 e$ x- Y2 v! `2 ~, Z
10:金耳朵连 ABX盲听 都不敢上。。。。谈什么金耳朵?
2 _- z) s0 ?1 J2 `# @, W7 _( g3 \. b' n( O- N, e: B
回到问题1上,天价线材指的就是线材,和机器无关。
9 y5 _* P3 ]) j
, v) U5 V0 w( c. O5 ~; V2元的线材 用在20000一套的音箱 和 200一套的音箱上,都明显影响音质。. w; C$ d# ^; V: _& p( z5 p

+ E. W6 U# a- ~6 C* E2 L9 a如果非要我说,信号线,超过150美金即可称为高价,超过500美金即为天价。
- p. Z1 J; N' y6 Q
' Y; |; t- ?# e- v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听出7000美金的天价线材和几十美金怪兽线的区别,请你联系James Randi进行盲听,奖金有100万美金之多。9 {; z; ?0 e0 f+ E' _+ ~
9 L; T7 r5 W8 ]7 u
# c1 S+ G. Y- |: ^" s+ x
问题6:你自己ABX测试吧,不要拿陈旧电容来说事。
作者: fuchuan    时间: 2009-7-13 12:57
稍微玩过下音响的人,看了第一条就知道是FP了。线材当然会带来不同的声音体验,否则那些线怎么卖得出去?!至于那个超级贵的线能好到什么程度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作者: Leading    时间: 2009-7-13 14:45
一切YY理论在盲听面前都是纸老虎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9-7-13 16:35
前段时间,有些人在鼓吹什么山寨文化,以为模仿别人的东东很NB...8 l9 e7 T# T. `. R

1 H# p8 E+ S6 I5 W# X! c9 J8 _这里就有个例子:5 f  g1 r7 [% h2 i

, B6 j, y7 K2 ~+ u国外某厂的名机,国内某山寨厂买回来一台,然后解剖之,模仿原线路,制作了一台# f; b, h+ a: ~4 z& f& O: x

! N6 t/ m: W/ E9 ^当时在实验室用了什么正弦波、方波等等测试,一切都OK
6 p. o6 Q% x/ T5 x9 a! K3 |5 Q& H0 G6 [
拿到听音室,一下子就给原厂机给PK下去了..." k1 V$ E1 u/ f- j
6 f& c: C, C6 n$ x# E9 e3 P/ ?1 t
因为声音这玩意,不是简单的用0、1数字就能记录的~* h& w- t' V( j1 M/ [

- z4 v$ g0 V3 y2 ]- @) P/ r+ F. c) G听说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争吗?有好事者曾做过品尝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一样
7 S8 ?7 ?( s8 p8 Q, D: W0 U. R3 k3 x3 K
然后事实上,两者的味道在世界各国的消费群体中普遍认为不尽相同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9-7-13 16:44
本帖最后由 大地飞鹰 于 2009-7-13 16:47 编辑 ( O- e' m5 \  W: d' ^' S6 q& ^0 s

- I) |1 o! i# R% H事实上我们说的高保真,和字面上的高保真是有区别的8 n. D! U( D& h* C9 i

& D# O$ \( e  d" [) Z- ~“每次取下耳机,关掉音响,才发现这世界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的HI-END,感觉是如此的美好,任何设备都无法模拟还原重放。”
作者: 酷风    时间: 2009-7-13 22:23
10:金耳朵连 ABX盲听 都不敢上。。。。谈什么金耳朵?  ?, N; _$ g- w, P
3 c2 W( Y4 N) i( R) G( |. n. P" L: J! ]# I' n
1 p" L) k7 U- K/ U7 |回到问题1上,天价线材指的就是线材,和机器无关。# m% n$ M9 ^5 B+ @1 |8 E" U; R* G5 q* k$ G! h2 _

- Q) |1 Z4 n! l- O/ }2元的线材 用在20000一套的音箱 和 200一套的音箱上,都明显影响音质。& s) ]' S. Y* ]( o; s1 o: d* [
如果非要我说,信号线,超过150美金即可称为高价,超过500美金即为天价。
9 {/ n* ]. j! s/ N
; U  d, |& \3 w, M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听出7000美金的天价线材和几十美金怪兽线的区别,请你联系James Randi进行盲听,奖金有100万美金之多。7 C$ V0 b+ @8 g% p, o$ U
/ : Q/ s
) F& u! d0 D3 X( A: z. M. u( V: {0 t8 |8 u. p2 [% ?8 F
问题6:你自己ABX测试吧,不要拿陈旧电容来说事。
4 B0 s2 T: E/ M黑真PIG 发表于 2009-7-12 23:21

4 l* g7 J. _" F3 U% B) f10:你确定没有人做ABX盲听吗?那这种说法又是怎么出现的?8 m9 t; i. M+ `  O/ I; w" W
1。150美金的线我没有用过……我只知道我自己1xx rmb diy的线与商店购买的100rmb成品线有相当差距
/ j7 u3 ?' c$ D6 b6。我自己对比过,新旧电容都试过。既然你没有对比过,又凭什么在这里评判?
作者: ihf    时间: 2009-7-14 00:07
版主耳朵如此之好,看来有信心去通过怪兽线和天价线的盲听测试罗?
作者: yqlfree    时间: 2009-7-14 00:13
1。既然没有定义就没有争辩的空间,可以说作者在这点上已经永立不败之地了* e, X& o3 M/ |
8 P: R+ v6 r- D1 l: A3 b# O6。显然你没有看过相关的文档,三洋固态有段时间是被推崇为极品音频电容的,我也曾经因此而试用过
: X1 T% K8 q3 I4 b& A- 3 j4 ?2 z/ U- a# C! E) N- K况且从我diy的经验来说,区区几个小时根本不足以令到电容的声音稳定,可以说越是好的电容需要的时间的越长  P. ^! ?! M( m0 ?  V; y
# I5 @) L/ m% n( y' }+ {10。大音乐艺术家倒是没有听说过有谁是金耳朵……但是有人怀疑过他们不是金耳朵吗?" |$ i& Y7 c3 O! i, @/ `$ f( I( [8 C6 d- A" Q9 u: @0 h
至于听力上的差别,听说过绝对音准吗?酷风 发表于 2009-7-10 22:14
5 A# F* n  T0 ]! ^' W1 P

4 s% N' \5 o" E9 r1 V  n绝对音准,貌似柯南剧场版里面说得很玄阿 5 [$ Y. P. D! q6 m5 G! G- q

* d; Y8 N/ u' j% K7 c% Y+ D贝多芬失去听力也写得出《合唱》,我一直在怀疑,那些金耳朵听到的细节是不是真的是作者想要听众听到的东西,如果作者想要听众听到,但是绝大多数人又听不到又有什么意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09-7-14 00:22
10:你确定没有人做ABX盲听吗?那这种说法又是怎么出现的?/ m% ]" e! G" m$ ]* D7 v" Z+ l+ a  w; {
1。150美金的线我没有用过……我只知道我自己1xx rmb diy的线与商店购买的100rmb成品线有相当差距
: Y" @3 ?2 m$ s, Z2 ^2 F6。我自己对比过,新旧电容都试过。既然你没有对比过 ...
$ {' c0 c5 n9 Y: E. e酷风 发表于 2009-7-13 22:23

$ ?: o) k7 x, b( [9 d+ X5 m各级厂家和经销商利润税收去掉50-60%, 线的电气性能能否达标都是个问题。
作者: Ranma    时间: 2009-7-14 09:04
我不相信什么金耳朵,有本事用示波器直接对比波形。
作者: dozerabbit    时间: 2009-7-14 10:46
夸张了,不过是想挑战下固有的理念。
作者: windyboy    时间: 2009-7-14 10:47
关于电容的问题,究竟是不是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状态,也就是所谓的run in我觉得应该是可以找到事实根据的。
0 O7 i$ I# }8 l/ M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测一下输出的波形对比一下,如果有听觉可以分辨的差别,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好争论了,只能说有人能听出来,有人听不出来,反之则是心理作用。
" i9 B: B& U/ j5 V8 y: Q5 z1 w但按照我的物理知识来看,除非是电路有延时问题,否则,只要正常工作,几分钟之内肯定可以run in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