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many core 互联和GPU 架构 [打印本页]

作者: tomsmith123    时间: 2009-8-16 11:44
标题: many core 互联和GPU 架构
从内部互联的角度,CPU 和GPU 的差距是显著的,CPU 的双核多核,理论上都没有内部互联,而通过共享cache 来交换数据,好处是简单透明,坏处是没有显式的数据交换,共享内存来交换数据,就要考验MC 和Cache 的数据共享机理了。AMD 04年推出的HT,到现在尚没有开花结果,期望QPI 能有广泛应用。
GPU 的互联其实也不很早,从US 开始,GPU 内部的组织,如同CUDA 的Cluster 描述,就是一个类似cluster 结构,互联的成本越来越高,Larrabee 的ring bus 可能是其在GPU 上折戟沉沙的关键原因。
相比较而言,CUDA 的层次结构,要好很多,这样在TPC SM 各层如果能够动态从组,有可能形成更加灵活的通用计算平台,这样可以极大降低CUDA 可编程性的困难。现在AMD 在做GPU 的multi-core,而从基础架构看,nVidia CUDA 架构更适合multi-core 设计,看nVidia 什么时候动手了,我想产品上应该至少在开发状态了。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9-8-16 13:36
目前还没有看到 Larrabee 的游戏实测数据,怎么会那么快就能判断出它折戟沉沙

Fermi 在层次架构的改进会是比较大的。

还有就是,我觉得在 GPU 上以多核为目标似乎有点画蛇添足,实际上做一个简单的 scheduling 或者增加一个简单的 CPU 就很足够了。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9-8-16 15:37
这放在这个版有损本论坛形象啊
作者: tomsmith123    时间: 2009-8-16 15:42
2# Edison
内部数据吧,Larrabee 24C能够达到GTX280 的游戏性能,就很满意了。
作者: tomsmith123    时间: 2009-8-16 15:46
2# Edison
这里的多核不是目标,而只是手段,片上互联的成本,如果能够以相对简单的层次化网络替代,可以把效率提高而成本相对不高。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9-8-16 15:54
以目前来说,多核 GPU 的好处可能就是可以"暴力"的方式跑多个 kernel 而已。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