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关于Matrix RAID 寻道时间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WAP2    时间: 2010-3-16 08:50
标题: 关于Matrix RAID 寻道时间的疑问
两片6400AAKS用主板自带的intel matrix raid组RAID0+1,外圈80G作RAID0部分,寻道7.1ms
操作系统使用中没明显速度感受,想问各位这种寻道带来的是理论数值还是实实在在的寻道速度?
如果是实际寻道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话,那些个高价的猛禽盘不是失去了意义吗
作者: once375ml    时间: 2010-3-16 09:52
你能感觉到毫秒级的时间 ??
作者: Sirlion    时间: 2010-3-16 10:20
回复 1# WAP2


    这仅仅是测试数据的提升,不是实际的提升


实际上本来这个部分的寻道和持续就是那么快,可惜传统测试软件都是整盘测试的

于是你只能得到平均值,但是matrix raid可以把这一部分分割出来单独进行测试

所以你得到了这部分本来的值,这就是为何matrix raid只是好看而没有用
作者: noyouwenti    时间: 2010-3-16 10:34
lz,组intel matrix raid,怎么选择外圈内圈啊?
作者: WAP2    时间: 2010-3-16 10:38
本帖最后由 WAP2 于 2010-3-16 10:56 编辑

回复 3# Sirlion

那就是说只要前段分区使用空间一致的话,那么这个80G的RAID0的使用性能其实是和两个硬盘全盘容量作一个RAID0卷的性能其实是一样的,对吧?

也就是说,只是测试软件针对的测试对象发生变化导致的寻道时间的变化,但其实这种组RAID方式的单就寻道速度而言并没有得到提高,俗话就是“只是好看不中用”
作者: Sirlion    时间: 2010-3-16 10:42
回复 5# WAP2


    恩,如果是迅猛龙的平均7ms,外圈的寻道可能只有2~3
作者: WAP2    时间: 2010-3-16 11:07
回复  WAP2


    恩,如果是迅猛龙的平均7ms,外圈的寻道可能只有2~3
Sirlion 发表于 2010-3-16 10:42


那也挺郁闷.......难道就是说大容量硬盘的前段空间,其平均寻道性能都堪比万转盘了吗?那还有生产小容量的万转盘的必要?
作者: Sirlion    时间: 2010-3-16 12:08
回复 7# WAP2


    本来就是大盘割下来的,我之前就发帖说过万转根本不值钱
作者: WAP2    时间: 2010-3-16 12:29
回复  WAP2


    本来就是大盘割下来的,我之前就发帖说过万转根本不值钱
Sirlion 发表于 2010-3-16 12:08


我也有这种感觉!

。。。。。。听说有人使用希捷SeaTools软件将Barracuda XT的容量调小,借此在测试中获得更高的性能数据。杨建初先生表示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情况。其实在企业级应用中,早就有只使用硬盘开头(即外圈)部分容量来提高性能的先例。一方面,硬盘外圈的持续传输速度高于内圈;另一方面,只访问盘片上的部分区域也有助于缩短平均寻道时间,提高随机访问的性能。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将应用集中存放于容量相对较小的第一个分区中来实现。笔者记得部分硬盘厂商提供的工具软件有“设置容量”的功能,即放弃后面的空间,通常是为了较早的主板BIOS限制不支持大容量硬盘而设计的,若是将此功能用于评测以获得“高性能”就显得比较无聊了,因为从理论上来讲,每块硬盘都是可以这样来“提高性能”的。

文见http://www.stor-age.com/stor-age/2009/1111/1513857.shtml
作者: mikeee146    时间: 2010-3-16 13: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onylv    时间: 2010-3-18 12:23
是,是,是,ls所言即是,寻道与内外圈不是同一概念问题。
作者: dvd6    时间: 2010-3-18 20:31
实际上跟分个80G的C区出来一样快
不过万转的I/O性能还是强不少吧,多任务时体验出来
作者: nbk_LXu    时间: 2010-3-19 00:54
真要体验IOPS,还是15K吧。。。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