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关于低端CPU散热器 我的看法 (原创枪文)更新链接 [打印本页]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8 20:40
标题: 关于低端CPU散热器 我的看法 (原创枪文)更新链接
本帖最后由 touchyue 于 2010-4-19 15:19 编辑

任他高端风起云涌,唯我低端稳如泰山

    影响CPU散热器性能高低的三个主要因素:1.热容量。2.导热性能。3.热量散发速度。前两项取决于散热器所采用的载体材质不同而不同,后一项则受到散热器外形,风扇,温差等外围因素所影响。这三者分别是越大、越强、越快、性能则越好,缺一不可。

    目前市场上的散热器主体主要由铝、铜,热管所组成。我们来对比下三种材料的比热容和导热性能。铝,比热容为0.88,导热率为211.9。铜,比热容为0.39,导热率为393.5。热管由于受到制作工艺,制作材料的影响,所以无法用一个固定的参数来衡量它的性能,一般认为热管的导热性能比银,铜,铝等普通金属要强几个数量级。但正是因为其导热性能强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它的比热容不可能大,通常要比普通金属小很多。我们重点对比铝和铜的差异。

    大部分人往往简单地认为铜作为散热器的材料其散热性能比铝强,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铜的密度比铝大,前者为8.9,后者为2.7。大了3.3倍。也就是说在相同体积下,铜的质量比铝多了3.3倍,它的载热能力也多了3.3倍,其热容量为0.39*3=1.17。(注意容热量与比热容的区别)

同体积下热容量铜与铝的对比 1.17:0.88≈1.33:1   导热率铜与铝的对比   393.5:211.9≈1.86:1

同质量下热容量铜与铝的对比 0.39:0.88≈0.44:1   导热率铜与铝的对比   393.5:211.9≈1.86: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确实,在同样的体积外观下,采用铜材质的散热器不论是热容量与导热率都要高于铝质散热器,铜散热器性能强于铝散热器。是的,你们看上去像是胜了。但可惜的是买东西并不按体积算钱,人家是称斤卖的,谢谢。目前铜的市场单价约为铝的3倍,换算过来就是你花了3*3.3=9.9倍于铝材料的价格的钱买了性能还达不到铝材料两倍的产品。(我指的是材料成本,和实际市场价不同。拿OC3的青鸟3和金蚂蚁举个例子,青鸟3铝成本约为3.5元,批量生产成本+运输+厂家利润,平均大约加10元一个,代理再赚个几元,买家买到手一般是20元左右。金蚂蚁铜成本约为35,因为比属于青鸟3高端的产品,所以厂家的利润会控制在青鸟3之上,批量生产成本+运输+厂家利润,平均大约加12元一个,代理同样在上面会多加利润,一个大概加10元左右的利润,买家买到手一般是60元左右。我说的是电脑城的情况,网店就不同了,因为不需要店面的成本,所以少赚点也无所谓,大概成交价会比上面的略微便宜一点。实际上买家大约是多花了3倍的钱,同样买了性能达不到两倍于铝材料的产品,值得吗?)在铝质散热器已经能满足目前平台散热需求的时候更换铜质散热器,多花的钱以及多出来的3倍重量除了可以用来拉动内需以及自我YY之外,在我看来只是增加主板的负担,有害无益而已。(米人除外)铜质散热其实更适合1U,2U服务器,笔记本等这些对于空间体积要求较高的狭小环境散热使用。(实际上也是如此。)

有事出去趟 未写完明天继续……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8 20:42
本帖最后由 touchyue 于 2010-9-2 11:26 编辑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395605-1-1.html 这是我前几天发的一个帖子,问大家20元能买到最好的散热器是什么。我总结了下大概两种答复:1.类似青鸟3的那种鳍片式的散热器。2.选尽量重的散热器。

    好的,请上我们今天的几位散热选手,第一位,酷冷猎鹰散热器(手头上没有青鸟3只好找了个类似的呵呵)。第二位,AVC传统太阳花全铝实心散热器。以及一位特邀嘉宾,红海MINI版散热器。先上体重对比照,   
[attach]1264004[/attach]
    猎鹰 221g AVC 406g 红海MINI 298g
    这是比较典型的三种类型的散热器,鳍片挤压式,传统太阳花式,铝+热管式,可惜的是手头上没有合适的全铜散热器,算是本次评测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评测平台
    主板 INTEL945G
    CPU  奔腾D 920
    烤机软件 EVEREST平台稳定性测试
    测温软件 EVEREST自带温度显示
    早期的B1步进PD920也算是个小火炉,比现在酷睿核心的CPU无论是功耗还是温度都是远远超之于它,没有一款合适的散热还真镇不住它。接下来将由它来对付猎鹰、AVC、红海MINI的轮番挑战。
    平台在进行满载测试前均开机进系统待机5分钟进行预热
    上猎鹰平台以及测试图
[attach]1263984[/attach] [attach]1263985[/attach] [attach]1263986[/attach] [attach]1263988[/attach]
    看来猎鹰应付PD920还是略显吃力,待机47还算正常,但一满载就显出疲态了。在风扇恒定2500转的情况下满载温度达到了71摄氏度之高。因为是下压开放式散热,所以散热风力也能照顾到主板北桥,主板北桥的温度一直控制在37度。
    接下来是AVC的太阳花散热器
[attach]1263990[/attach] [attach]1263991[/attach] [attach]1263992[/attach] [attach]1263993[/attach]
    待机48度略高于猎鹰的47度,但这是带4针PWM的风扇在转速在1150左右的情况下达到的,十分静音。满载后温度上升风扇转速也有变化,在2300-2600范围变动,温度控制在60度左右,还算不错。同样是下压式开放散热,AVC的主板北桥温度控制在34度,比猎鹰效果更明显,虽然说理论上效果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或许是因为猎鹰CPU温度控制不到位,吹出来的风温度较高,影响了北桥的散热。
    最后是特邀嘉宾,红海MINI版散热器
[attach]1263999[/attach] [attach]1264000[/attach] [attach]1264001[/attach] [attach]1264002[/attach]
    由于它并不是采用4针PWM温控的风扇,风扇转速一直维持在2150左右,不过得益于默认较大的风力以及热管的导热性能确实比较优秀,在负荷不大的待机情况下,温度控制在44度,满载后由于热管的有效导热温度上升比较缓慢,但最后也达到了59度。由于采用了塔式散热,不过风扇与散热片之间缝隙较大也能有部分风力吹到北桥,但温度仍是三款散热中最高的,达到了38度。如果缝隙再小点漏出风力则更小,温度会更高。但即使如此塔式散热对机箱风道的有益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在装入机箱后,受环境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

总结。
    经过测试,很遗憾,酷冷的猎鹰是效果最差的,或许是受到其略轻的分量影响,热容量大大小于其余两款散热器,导致在受到较大负荷的时候受限于自身容热能力,无法良好的吸收散发CPU的热量,导致了其较高的温度。
    AVC是这次评测中份量最重的,也是唯一一款带4针PWM的散热器,其转速可以在1100与4000之间调整,算是同时拥有静音与性能的产品。同时得益于其较大的热容量,如果用于酷睿平台,相信能在较低的转速下同时取得良好的静音与散热效果。不过必须一提的是其最大4000的转速不容小视,无论是散热能力与噪音相信都能让你大为惊叹。(笑)
    红海MINI之所以列为特邀嘉宾是因为它的价位不属于这个层次,它归更高的价位档,只是顺便拉过来做个对比。这三种散热器其实就是低端散热器里三种成本的不同分摊,猎鹰的外观花俏做工精细,AVC采用传统工艺量大实惠,红海MINI应用热管,技术更高,成本也更高。但是事实证明在低端散热里采用热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与价位低其一档的AVC散热器做个对比就会发现其实优势也并不是那么大。
    猜想:昨天的文章已经得出结论低端散热器的最佳材料一定不是铜,经过这次评测证明最适合低端散热器的材料其实是铝,是全铝!在这个价位,我们不需要花俏的外观,也不需要摆设大于实际意义的热管,而是份量决定一切。呵呵,今天结束。
    我理想中的散热器是利用导热性能强类似于热管的材料把热量传导到机箱上,利用机箱强大的热容量和超大散热面积完成全静音散热。不过目前技术和条件都受到限制,不能生产出软性的导热性能强的东西,或者用硬性的热管但主板上CPU插座位置不一致无法统一生产,还有就是现在普通的机箱缩水厉害拿在手上轻飘飘的热容量明显不够。
    最后提一下,现在主板除了一线的几个大厂出的板上带的温度显示比较灵敏及精准外,别的很多二线的都不准,测试本来打算随便用块主板,结果第一块冠盟945GC CPU温度一直显示为22就没动过,主板温度从30一直到100百多之间乱跳根本不准,SOYO的945GC CPU温度倒是还好,能动,但主板温度显示一直显示37度,从开机到待机,到满载,甚至我把CPU散热器风扇拔了,没风吹到北桥散热器上,都烫手了,温度还是一动不动。还有片七彩虹也是类似情况。最后拿了块INTEL的原装945G就没问题了。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8 20:43
占楼 待编辑 今天写多了  明天继续
作者: xiwang911    时间: 2010-4-18 20:57
占楼。。。等后面的文章。。。有兴趣
作者: taboo    时间: 2010-4-18 21:15
我用的就是青鸟三,cpu是E8300 oc到3.6g(不会超+内存一般......),室温20度,现在cpu温度是27度
作者: snowincloud    时间: 2010-4-18 21:18
占座,所以说塞铜或者铜热管、铝鳍片是最佳组合
作者: 飞鸟真    时间: 2010-4-18 21:29
没错,现在再也不信纯铜的了,忽悠人。
作者: zjh988    时间: 2010-4-18 21:38
流行热管了。。。。。。。。。。。。呵呵
作者: jacktison    时间: 2010-4-18 21:59
纯铜主板是吃不消
作者: yfs123yfs    时间: 2010-4-18 22:39
呵呵
有深度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00:28
自己顶一下 明天上一篇自己瞎写的评测
作者: zidane1980    时间: 2010-4-19 00:41
铜有更好的利用方式
现在都搞热管了,就连性能折中的铜铝结合都快被淘汰了.
作者: netflasher    时间: 2010-4-19 00:59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是,am2的原装散热器的基础上,底座里再埋几根热管,出来以后再做个东海之类的散热片,散热效果应该不错。
也可以理解为那个双鸿的散热器,把底座那部分加大。
作者: xzgjw0    时间: 2010-4-19 01:49
现在再也不信纯铜的了
作者: ITCK    时间: 2010-4-19 08:00
青鸟3相对于其价格,效能算很高的。而且可以稍微降低风扇转速到1.8K左右仍然可以保留一定的性能。
不过那低成本的风扇还有稍微简陋的扣具就没有办法了。都是成本的妥协。
作者: 傲剑    时间: 2010-4-19 08:26
青鸟3的确是低端卖的最火的
作者: 吗都要    时间: 2010-4-19 10:16
纯铜就是吸热快,散热慢~~~~~···说白了,就是没有强力的风扇~~~就是一**~~~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0:28
同体积下铜还是较铝有优势的 同质量下则未必
还有青鸟3应付目前的酷睿与AMD等CPU都还够,但如果遇到更高的发热源就施展不开了 呵呵 一会上更新文章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0:55
二楼更新编辑
作者: yinshubin-YY    时间: 2010-4-19 11:42
支持这样的原创“枪文”。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1:57
本来考虑加入极限完全无风状态下的载热测试 看看哪个先死机 试了两个后发觉貌似闻到塑料的糊味不敢再试第三个了 呵呵 最后放弃
作者: tedsun    时间: 2010-4-19 12:12
看来结论是原装风扇最好。。。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2:23
早期INTEL奔腾处理器的原装确实不错 至于有人说LJ应该是买到了假盒装的产品 假盒装和原盒的散热器差距还是很大的  至于现在的原装散热器…… 确实无法恭维 那薄薄的1.5CM高的散热片呵呵 INTEL的CPU功耗下降了散热器也缩水了 毕竟少一分成本多赚一分钱 呵呵
作者: coolbo    时间: 2010-4-19 12:34
恩,技术贴O(∩_∩)O哈哈~。
现在很多散热器都是在卖外观,做得够YY,不愁没人买。。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5:18
标题: 斯蒂芬
本帖最后由 touchyue 于 2010-9-2 11:26 编辑

规划局所得税法
作者: chemjn    时间: 2010-4-19 15:39
AVC散热器的扣具不是被人批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主板变形吗?
作者: player52    时间: 2010-4-19 15:40
本帖最后由 player52 于 2010-4-19 15:56 编辑

合理“gun”!!

不过,我觉得红海mini才40的价格,是划算的。按照我的经验,对于整体散热,还是完全依靠机箱的风道。在合理搭建风道的条件下,很明显是侧吹散热效果最好,其实最怕就是无法兼顾北桥和供电,但用普通的风扇捆绑很容易解决。

而且,另外一个关键点,在于扣具。我非常反感intel原装散热器类的扣具,安装拆卸困难不说,还会导致主板变形。无论如何,我个人认为,加个20元,换来更安静,更科学,安装更方便的散热,是完全合理的。

于此同时,我也同意,全铜的做法是不划算的,所以我从来不考虑红海豪华版之类,当然,买高端散热的不差钱,我是穷人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5:42
任何扣具 包括底座+支架都会让主板产生轻微变形 AVC的这款我试了下 松紧合适 影响不大 呵呵 不信的话我到时候再上个图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15:44
对了 如果后果真这么严重 INTEL的原装风扇就不会采用这种设计了 他们不差那一元的本钱 为了省一元导致主板损坏 会被人骂死掉的
目前的事实也确实说明还没有人以为这种扣具让主板损坏的
作者: zidane1980    时间: 2010-4-19 20:01
对了 如果后果真这么严重 INTEL的原装风扇就不会采用这种设计了 他们不差那一元的本钱 为了省一元导致主板损 ...
touchyue 发表于 2010-4-19 15:44


用这种原装风扇的主板坏倒不一定,不过变形是绝对会的。
虽说有人在意有人不在意,但是品牌机厂商决没有用这种扣具的。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19 21:01
明天上个安装图说明
作者: dalao123    时间: 2010-4-19 22:33
我也觉得买散热器还是AVC等大厂厚道,新兴品牌往往炒作得厉害罢了
作者: 35918    时间: 2010-4-20 08:44
支持这样的原创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0 11:02
谢谢支持~~~~~~~~~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1 10:58

作者: ibm0002    时间: 2010-4-28 01:29
支持楼主的评测
作者: fangdejun    时间: 2010-4-28 09:10
要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作者: 上山打老鼠    时间: 2010-4-28 09:20
以前Intel原装散热就有铜心铝片的,一般都是铜传热,铝散热

lz那个主板是Intel原装么,右下角空了好大一块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8 09:22
这个算法真是有点傻……衡量导热能力你算热容干嘛?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8 21:00
比热容的意思是单位质量的物体,上升1K温度吸收的热量,这跟导热能力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橡胶比热容比铝高n多呢,岂不是做散热器的好材料。流体散热的时候才会考虑比热容。
导热系数才是衡量材料导热能力,表征了材料传递热量的能力。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8 21:17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28 21:28 编辑
比热容的意思是单位质量的物体,上升1K温度吸收的热量,这跟导热能力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橡胶比热容 ...
Ranma 发表于 2010-4-28 21:00



    都有关系。不能说就绝对没关系,橡胶虽然比热容高,但是导热能力差,吸收和散发热量的效率就差。所以也就不合适了。
作者: PC的i    时间: 2010-4-28 21:26
不错不错,写的不错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8 21:47
    都有关系。不能说就绝对没关系,橡胶虽然比热容高,但是导热能力差,吸收和散发热量的 ...
HD6870 发表于 2010-4-28 21:17

你不妨随便找本热力学的入门书籍看看。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8 21:58
你不妨随便找本热力学的入门书籍看看。
Ranma 发表于 2010-4-28 21:47



    你来给我说说就行了,何必麻烦。。。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8 22:00
你来给我说说就行了,何必麻烦。。。
HD6870 发表于 2010-4-28 21:58


没问题,热传导基本公式,Q=K×A×ΔT/ΔL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8 22:08
你就说清楚热熔跟导热到底有没有关系就可以了,热容不就相当于一个缓冲吗?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8 22:16
没问题,热传导基本公式,Q=K×A×ΔT/ΔL
Ranma 发表于 2010-4-28 22:00



    喂,你别不说话啊,没有热容(或者热容极小)散热器跟cpu之间的温度马上等温,没有温差怎么传导?比如热管,传导很快但是热容极小。
作者: yao523    时间: 2010-4-28 22:44
青鸟3效能很高的!基本上在20元左右没有对手!!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00:04
喂,你别不说话啊,没有热容(或者热容极小)散热器跟cpu之间的温度马上等温,没有温差怎么传导? ...
HD6870 发表于 2010-4-28 22:16


比热容高只是使吸热块内能提高,并没有提高CPU到吸热块的导热效率。
CPU尽可能高效的传导给吸热块,吸热块尽可能高效的传导给鳍片,然后通过辐射,风扇对流,与空气完成热交换,最终的目的是让CPU尽可能低温尽可能更快的传导出热量,而不是追求散热器的低温,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显浅的道理会这么难理解吗?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00:09
比热容高只是使吸热块内能提高,并没有提高CPU到吸热块的导热效率。
CPU尽可能高效的传导给吸热块,吸 ...
Ranma 发表于 2010-4-29 00:04



    显然散热器温度上升越慢,热传导更高效。并不矛盾嘛。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00:16
显然散热器温度上升越慢,热传导更高效。并不矛盾嘛。
HD6870 发表于 2010-4-29 00:09

我不太能明白你的想法,但是你的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不成立的,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
并且散热器跟CPU温差小,其实是好事,当然仅指热传导部分,理想状态应该是鳍片与环境温度一样。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00:28
我不太能明白你的想法,但是你的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不成立的,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
并且散热器跟CPU温差 ...
Ranma 发表于 2010-4-29 00:16



    那是我用词不专业。我的意思是热容大散热器温度上升慢。那么就有充足的散热时间而已。比如热管传导率高热容小,直接面对空气也不行吧。但是假如热管本身比较“肥大”热容大。那么散热时间就充分而已。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00:40
我不太能明白你的想法,但是你的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是不成立的,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
并且散热器跟CPU温差 ...
Ranma 发表于 2010-4-29 00:16



    还有,我同意你那个cpu温度跟散热器温度一致最好这个说法,我的意思就是这时散热器温升慢,那cpu的温升也就慢了。
作者: smin    时间: 2010-4-29 09:09
学习了
我用原装的
作者: laziolzio    时间: 2010-4-29 10: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ziolzio    时间: 2010-4-29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9 13:06
比热容的意思是单位质量的物体,上升1K温度吸收的热量,这跟导热能力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橡胶比热容 ...
Ranma 发表于 2010-4-28 21:00



    这帖子的主题并非导热能力 而是散热能力 导热不等于散热 导热能力是个简单的参数 而散热能力是把各个参数条件综合后得出的结论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9 13:16
本帖最后由 touchyue 于 2010-4-29 13:20 编辑

其实可以设想下 要是散热器的导热能力很强 但热容没有或者很小 那散热性能会强吗 显然不会 为什么 因为确实如上面朋友所说 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 只要一秒温度就上升到80度 与 需要10秒温度上升到80度 效果是截然不通的 前者的散热时间仅仅只有一秒 而后者则有10秒的散热时间 显然后者散热效果要好 就像80度的水放在那一分钟后温度会下降一两度 而放10分钟温度就会下降十几度一样的道理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13:16
这帖子的主题并非导热能力 而是散热能力 导热不等于散热 导热能力是个简单的参数 而散热能力是把 ...
touchyue 发表于 2010-4-29 13:06

散热就是热量的传导过程,首先是CPU至散热器,然后散热器至空气。一是热传导,一是对流和辐射之和,通常来说传热一共也就这三种形式,你所说的散热能力是什么玩意儿?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9 13:21
理由在你上面的回帖里 你看看吧 呵
作者: hjspeeder    时间: 2010-4-29 13:23
用过青鸟3,效果不错,就是声音比较大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9 13:27
回复 60# Ranma


    你忽略了散热时间
作者: 随缘1180    时间: 2010-4-29 13:50
看来还是热管好…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13:51
回复  Ranma


    你忽略了散热时间
touchyue 发表于 2010-4-29 13:27


你不知道瓦特这个单位的意思吗?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29 14:17
你不知道瓦特这个单位的意思吗?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Ranma 发表于 2010-4-29 13:51



    死读书却无法活用 阁下就是个例子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14:26
回复 66# touchyue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还要装博士。
作者: shuiwazi    时间: 2010-4-29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errace    时间: 2010-4-29 14:56
青鸟3效能很高的!基本上在20元左右没有对手!!
yao523 发表于 2010-4-28 22:44

入了2个冰龙 压2个 FX5000
作者: shuiwazi    时间: 2010-4-29 1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15:15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29 15:17 编辑
回复  touchyue

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还要装博士。
Ranma 发表于 2010-4-29 14:26



    别吵了。这方面你大概是专家。那么应该帮助别人弄清楚问题。

我上网翻了一下,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你那个公式只是计算同质物质的热传导率吧?就实际情况来说,是不能用这个公式的吧?因为最终热量必须散发到空气中去。而铜的高传导率和它跟空气的交换率是不一样的,怎么能用它来计算?

热容跟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大体积的同质物体热容大是肯定的了。由于铜和空气的导热率不同,那么在空气能把相同单位的能量带走之前,光靠铜的高传导率是没意义的,还必须在这个时间内能积蓄一定的热量,直到热交换面积和物体热容,温度达到一个平衡。

我们指的时间是这个交换的时间,而不是同质物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导的功率的那个时间。

用词不专业请见谅。
作者: 凯歌嘹亮    时间: 2010-4-29 16:39
太长了············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16:49
    别吵了。这方面你大概是专家。那么应该帮助别人弄清楚问题。

我上网翻了一下,觉得 ...
HD6870 发表于 2010-4-29 15:15


呃,基本上来说,有三种最基本的传热方式,1,热传导,2,辐射,3,对流,任何热力学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三种形式分析。CPU到散热器,热传导起主要作用,辐射跟对流基本上可以忽略,散热器到空气,对流起主要作用,温度高的话辐射也要计算,因为空气导热系数很低,单纯的热传导很弱,可以忽略。
然后,你在慢慢往上套,慢慢分析,大概就明白了。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17:30
哦,套用专业的说法就是。加热单位体积的物质所需要做的功跟物质和空气对流所释放的能平衡时,温度不再变化。

而这里的单位体积的物质,随体积大小温度高低不同,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要做的功也不同。总的来说就是热容越大,加热所需要做的功就越多。。。换句话说就是功率不变,加热越大的同质物体到相同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而时间越长,对流所能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29 20:03
为什么总是要强调散热器能容纳更多的热能?风扇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大于散热器从CPU吸收热量的能力,CPU散热的目的是把热量传导到空气中,而不是保存在散热器中,散热器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并不需要散热器来给CPU保温。说的离谱一点,就是橡胶之类的东西,那比热容还大呢,温升还慢呢,容纳的热能还多呢,但是它适合做散热器吗?铝的导热系数小,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把热量从CPU传到散热器,那么热量在CPU上会”减少得更慢“,比热容高,散热器能容纳多少热量,根本就不是问题的关键。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29 20:18
“CPU散热的目的是把热量传导到空气中,而不是保存在散热器中。。。”

事实上是先保存在了散热器中然后再跟空气交换。显然你不能忽略了这个过程的全部。举极端例子没意义,比如热管直接面对空气。。。
作者: kai234cn    时间: 2010-4-29 22:37
我在一个平台,用青鸟3和红海迷你,青鸟比红海要高几度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30 09:01
“CPU散热的目的是把热量传导到空气中,而不是保存在散热器中。。。”

事实上是先保存在了散热器中然后再 ...
HD6870 发表于 2010-4-29 20:18


即使是热管直接面对空气,相同散热面积下,依然会优于导热系数低材料做的散热器。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6:08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30 16:22 编辑
即使是热管直接面对空气,相同散热面积下,依然会优于导热系数低材料做的散热器。
Ranma 发表于 2010-4-30 09:01



    那不一定,这个得计算才行。比如我们来举个例子。同样高度的一个直径25毫米的热管和一个直径25毫米的铜柱同样覆盖在器件表面。空气30度,器件工作温度极限31,温升快的热管比温升慢的铜柱的器件先爆掉(假想热管拥有极高的导热率,但是没有热容或极小)。因为散热面积小,空气来不急带走热量。此时看的就是热容了。

再举个实际点的例子,比如水冷,水的导热性比铜差多了,但是热容极大温升慢,可以先把水冷头的热量吸收掉,然后再散发到空气中去,这个时间差就靠热容量来制造。

总的来说,就是散热器的热容量和空冷面积会在某个温度平衡。器件功率恒定,那么再加热不能使散热器温度再提高,而空冷也不能使散热器温度进一步下降。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6:29
上边的描述,其实简单点说就是那热管虽然有极高的导热率,但是它跟空气对流的交换率却是看空气的。。。

也就是传导和对流的速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30 16:30
    那不一定,这个得计算才行。比如我们来举个例子。同样高度的一个直径25毫米的热管和一 ...
HD6870 发表于 2010-4-30 16:08


唉,流体散热是属于对流范畴,跟单纯的热传导是两回事,对流很难定性分析。热管,水冷,都要考虑工质的比热容,这根本不搭界。我觉得你最好先找些资料学习一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这样讨论太费劲了。BTW:之所以用热管导热,也是看中了热管的高导热性,热管的有效导热系数比铜高几百倍吧。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6:32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30 16:35 编辑
唉,流体散热是属于对流范畴,跟单纯的热传导是两回事,对流很难定性分析。热管,水冷,都要考虑工质的 ...
Ranma 发表于 2010-4-30 16:30



    我知道了,我的意思是传导跟对流是不能单纯用物体的内部导热率来计算的,意思是一样的跟你。你的意思是尽快的传导出来,我不反对。我在说对流和传导的时间差怎么制造。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6:36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30 16:46 编辑

。。。。。。。。。。。。。。。。。。。。。。。。。。。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30 16:40
    我知道了,我的意思是传导跟对流是不能单纯用物体的内部导热率来计算的,意思是一样的 ...
HD6870 发表于 2010-4-30 16:32


你只要考虑热平衡的时候情况就可以,不要乱七八糟的想过程。
热传导的单位是W,你还考虑什么时间?
作者: aling    时间: 2010-4-30 16:44
热容大的材料做散热器能更好的应付CPU瞬间的温度大幅度变化。。。但对于“散热”没什么帮助的。。。
相反热容小的材料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更高。。。因为与空气温差大,对流散热就会更快。。。
再者,热容小的材料做散热鳍片的话更容易达到“均热”的效果。。。均热会直接影响散热的面积。。。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6:45
本帖最后由 HD6870 于 2010-4-30 16:47 编辑
你只要考虑热平衡的时候情况就可以,不要乱七八糟的想过程。
热传导的单位是W,你还考虑什么时间?
Ranma 发表于 2010-4-30 16:40




    这个w只止于物体内部吧?实际散发出去的w还是看对流过程的w吧?你不能说铜300w它跟空气也300w啊?难道热管1000w它跟空气也1000w?

我只是不明白请教你一下
作者: Ranma    时间: 2010-4-30 16:56
    这个w只止于物体内部吧?实际散发出去的w还是看对流过程的w吧?你不能说铜300w它跟空 ...
HD6870 发表于 2010-4-30 16:45


我前面说过了,散热器跟空气之间的换热,热传导当然是算空气的导热系数,那是很低很低的,它们之间的热交换,主要是靠风扇的强制风冷,通过对流来换热,温度足够高的话,还要考虑辐射。
这个跟CPU与散热器之间的热传导完全不一样。
作者: HD6870    时间: 2010-4-30 17:05
我前面说过了,散热器跟空气之间的换热,热传导当然是算空气的导热系数,那是很低很低的,它们之间的热 ...
Ranma 发表于 2010-4-30 16:56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对流带走的热量和散热器的从cpu吸收的热量会在某个温度平衡。达到这个平衡和热容量就一点没关系?

比如两个散热器,一个底厚,一个薄,翅片面积一样。会不会底厚的好点?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好。
作者: jasmine    时间: 2010-4-30 17:17
现在都搞热管了,就连性能折中的铜铝结合都快被淘汰了
作者: 马由    时间: 2010-4-30 17: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imajiao7    时间: 2010-4-30 21:49
学习了 不错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4-30 22:59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对流带走的热量和散热器的从cpu吸收的热量会在某个温度平衡。达到这个平衡和热容 ...
HD6870 发表于 2010-4-30 17:05



    绝对有关系的 厚的肯定好 只是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从理论上彻底证明 某人却总是喜欢从理论出发 但一直刻意回避现实问题 如果热容不重要 有无皆可 性能一样 那么那些实心的CPU散热器完全可以做成空心 成本更省 厂家何乐不为 人家又不是傻子
作者: 水太婆    时间: 2010-5-1 21:19
技术帖。。。。来学习
作者: wlrwyk    时间: 2010-5-1 22:05
感觉20元左右的寿命不是很长 差不多1年多久停转了
作者: fengguigui    时间: 2010-5-1 22:19
看的好累啊…………
作者: xp2500    时间: 2010-5-1 2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eyuanxun    时间: 2010-5-1 22:59
avc的底端还是相当不错的~~
作者: kaikai11444    时间: 2010-5-2 09:07
先声明,我对各种散热系数不是很懂,但是可以告诉LZ各位专业人士。在机箱内部环境通风很差的情况下。什么热管、散热片之流的散热器散热效果都是一样,只有在解决了机箱内部空气畅通的情况下热管散热器的效果才能明显,要么像我一样,机箱一直裸奔,上个青鸟三的散热效果不比某些热管散热器差,还省了N多钱。
作者: tgbujmh    时间: 2010-5-2 13:03
加不加机箱风扇对散热很关键,热量排不掉,你热管再强也没用~~~
作者: EDVIN    时间: 2010-5-2 21:38
现在的青鸟都是标称20dB,是不是真的20就不知道了,不过不靠近听还是听不出声音的。
作者: touchyue    时间: 2010-5-3 20:11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