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平民之王的腾卓120全铝机箱一出场便引起网友热议,其材质及工艺并不因为其号称平民的价格而马虎。如今上市在即,特推出一系列最终版图集。今天还特别图解一下安装过程以飧读者。由于这一切还是属于内部资料,所以不带有任何商业修饰,原汁原味的现场安装图片,呵呵。
下面还是先看看外观:
[attach]1371122[/attach]
这个是很多网友询问的不带显示模块的版本,自然也没有那三个控制键了,适合于喜欢面板面板干净利落的朋友。
再从不同的角度看看:
[attach]1371126[/attach]
[attach]1371127[/attach]
看看PP
[attach]1371136[/attach]
[attach]1371137[/attach]
看看侧面及脚垫
[attach]1371142[/attach]
再发个LOGO图:
[attach]1371146[/attach]
下面看看机箱内部:
[attach]1371149[/attach]
[attach]1371148[/attach]
装机正式开始:
首先说一下硬件要求。由于本机箱是MINI ITX机箱,所以在硬件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具体为:
*必须使用分离式DC-ATX电源;
*支持17*17的mini ITX主板;
*支持2.5英寸的硬盘;
*支持吸入式笔记本光驱,如果要使用出仓按键,需购买按键在左边的光驱;
*CPU散热器高度应低于5CM,建议使用3.5CM以下的散热器;
*支持半高(即刀版)独立显卡。
以上条件看起来比较苛刻,但实际上这些配件现在看来都非常普遍了,所以要购买齐全还是不费劲的。
本次组装选择的主板是目前比较主流的785G主板,为杰微MINIX 785G-SP128M,本来想选择H55的,但考虑其它机箱已经有过相关评测,因此投入了AMD阵营,而且很想知道AMD的CPU在这个小箱子里面发热情况究竟如何,故此选择了这款主板。
选择CPU的时候特意购买了可以开核的400E,可惜发现这款主板不支持开核,有点遗憾,好在这不是我的目的,也就作罢。
散热器和风扇的选择也是有条件的,AMD原装的风扇那个头吓得死个人,因此也就选了现阶段性价比比较高的刀仔版。
下面是装好了CPU和散热器的图,裸的咱就不上了:
[attach]1371163[/attach]
同咱的熊掌比一比:
[attach]1371167[/attach]
下面再说说硬盘。很多兄弟一说到笔记本硬盘马上就联想到高价格、低性能、低容量。当然这个如果在2年前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最近2年随着MINI ITX事业的发展以及在人们追求电脑小巧化心态的推动下,MINI配件价格和性能已经基本与常规配件持平了。下面我展示的这款全新的250G的2.5英寸硬盘只花了我270元,而且是7200转的,甚至比3.5的还便宜。相应的内存和光驱都差不多,在此就不多说了.
[attach]1371172[/attach]
至于其它的配件,就在安装的时候再慢慢介绍。
首先安装硬盘,因为空间小,侧面的东西可以先安装。本机有专门的硬盘安装孔位,如下图:
[attach]1371177[/attach]
螺丝上好后就是这样:(顺便提醒一下,请先把硬盘的串口(或IDE)线和电源线先插好再安装,否则可能因为硬盘太薄安好后线不好插,我就是这样,搞得又要拆下来)
[attach]1371178[/attach]
这是我后来拆下来连线的图片:
[attach]1371179[/attach]
然后装正面的东西。本机箱面板后面有三种配件:电源开关、LCD显示面板、遥控电路板。电源开关本来就已经安装好了,LCD显示面板和遥控电路板也是属于选配配件,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决定是否需要。LCD面板可以设置报警温度、显示当前温度、风扇转数,手动控制风扇转数,以及电源及硬盘指示灯。遥控电路板支持WIN7媒体中心、自定义控制等常用功能,还支持一键开机及关机,非常方便。
下面是遥控器模块展示:
[attach]1371181[/attach]
[attach]1371182[/attach]
这些配件均有相对应孔位,装上即可,没有任何窍门,这是安装好之后的样子:
[attach]1371184[/attach]
下面安装DC-ATX电源板。由于暂时未能提供与本机箱匹配尺寸的电源板,所以用以下120W电源板代替安装:[attach]1371185[/attach]
[attach]1371185[/attach]
此电源板带过压保护,额定120W,性能非常稳定。但与此机箱孔位不符,有点长了。电源板市面上很多,大家可以选择长度低于120CM的电源板(短得比较容易安装),可以通过机箱侧面的网格固定起来,不会有任何影响。
这是安装好电源板之后的图片,长了,挡住了风扇口,有点遗憾。(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任何产品,在没有标准的时候,都会显得非常无奈。这个DC-ATX板由于没有相应规范,会造成很多不方便,这对生产和消费方来说都是一样。所以对于这个不能完全匹配的孔位请大家理解。)
[attach]1371188[/attach]
下面安装主板,同样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对齐孔位上螺丝即可:
[attach]1371189[/attach]
主板上好之后就是连线的问题了。连线的问题有几个比较复杂的地方,一个就是遥控电路板的连线,另一个就是LCD显示面板的连线。尤其遥控电路板的连线,这涉及到你能否遥控开机的关键。不过好在有详细的说明书,因此也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只发几张连线的图片就行了。
[attach]1371190[/attach]
[attach]1371191[/attach]
接下来是什么呢?光驱。由于光驱是采用吸入式的,所以对大多数朋友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这就是吸入式光驱的外观:
[attach]1371199[/attach]
我这个是先锋的带光雕刻录的DVD,标签被撕掉了,乱贴的一张。大家看清楚,图片中黑色箭头指着的地方那就是出仓键。本机箱支持的出仓键就在这个位置,请购买的时候看清楚。
不忘让大家看看光驱架,这个光驱架也是纯铝的,非常轻。也许有朋友会说纯铝的浪费,或者炫耀,其实不是这样的。之所以设计成纯铝的主要还是为了减轻重量,因为光驱仅仅靠面板壁的有限螺牙固定,设计成铝的而不是铁的可以有效减轻这些螺丝牙的压力,延长机箱的使用年限。
[attach]1371200[/attach]
[attach]1371201[/attach]
另外购买光驱的时候别忘了配上一根对应的线如下图:
[attach]1371203[/attach]
同样的,在安装之前请连好连线,否则你就等着返工吧。
[attach]1371204[/attach]
然后固定在卡位上,拧紧螺丝即可。拧紧之前请看看光驱的按键还在不在孔上,否则你又要返工了。结果如下图:
[attach]1371205[/attach]
装机过程就是这样,在盖上盖子之前请通电试试,顺便看看这硕大的适配器:
[attach]1371206[/attach]
一切OK,盖上盖子。正式开机,显示器清晰地显示着机箱温度,风扇转数及风扇风力强弱,60为设置的报警温度,如果达到60度,则会出现嘟嘟的蜂鸣声警世,以方便采取相应措施。本机箱的硬盘指示灯也在这里显示。
[attach]1371208[/attach]
下面是几个简单的测试项目:
首先测试光驱出入仓,一切非常正常,由于孔位固定,想不正常都难,呵呵。
[attach]1371209[/attach]
放入的刻录的CD,读碟正常:
[attach]1371210[/attach]
播放高清《珊瑚》片段:
[attach]1371211[/attach]
[attach]1371212[/attach]
播放高清的CPU占有率仅为6%,牛!
[attach]1371213[/attach]
播放近一个小时之后,看看机箱内部散热情况
[attach]1371215[/attach]
光驱口的那点红点是光驱读碟时指示灯发出的光
重新启动在bois中查看温度,非常理想:
[attach]1371214[/attach]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也比较杯具了,连游戏也不怎么玩了。对于大型的3D游戏,本人一直停留在quake3阶段,10年前的东西,我偶尔还玩一玩,其他的基本也不碰了,怀旧型的。所以在此就不发表游戏测试了,反正这又不是测试主板或CPU的帖子。有兴趣的兄弟自己慢慢整吧。
下面来一张全家福(电视机是LG 47吋的,键盘鼠标是雷柏8100无限套装,遥控器嘛,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遥控开机):
[attach]1371217[/attach]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