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用HIVI的1080对比了一下三种线材 [打印本页]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6 21:43
标题: 用HIVI的1080对比了一下三种线材
昨天自己要装一台新台式机,也顺便帮人装机,于是入了一对HIVI的1080MKII
9 f8 R1 c' B3 y# G0 j( K今天拆开,接到我现在的台式机的1212M上,简单验了一下货。
: M8 _7 X2 Z+ C7 e, ~: y先在这里BS一下HIVI,如果不是原配的3.5转RCA线太差劲太离谱,简直就像市面上2块钱的线,我也不会想要试试其他的线了
* q( c) k! j7 k- c" \除了原配的线,顺手找出了另外两条线:
1 S4 A& v% X4 F5 N, o. O一条是秋叶原的,价格忘了,可能是10元左右吧,粗细度……和原配的比起来就像是巨无霸了+ y  ?  A+ j% G+ A; X8 r. U
另一条是我当年去小博士那里试听1212M和CT4700EXT的时候专门在百货公司99元买来3米长EZE的OFC线,接头挺漂亮的,但线就不算粗了
' F7 b* ^" D$ y8 U# F# u8 i2 P先用的是EZE线,因为这线比较长,好接。
9 y8 l0 k* }7 Q4 Z8 U% I3 I用这线接上去听,发现这音箱的效果还可以
# {! e; _% W5 m然后换上原配的线,同样一首234kbps的vbr,一开声就马上发现有差别了:原配的线低频要厚很多,但声音散% F' F7 D9 J# S; W
于是把秋叶原的线也换上去,三条线的差别很容易听出来。
3 B7 p+ M! i, g* d4 X# _3 K2 o对比了一下,以下是简单对比的结果:
) H9 G) C/ q, e7 g0 |EZE的线解析力最强,也最耐听,但因为低频的量相对少,而且音量偏小,所以听音乐效果好,但不太适合拿来看电影和玩游戏
$ J) A& w) q- o/ D秋叶原和原配线的音色相对接近,原配线的高频显得冲了一点,频段之间的衔接不太自然! `( x8 M% k7 Q8 Z! l& i8 a
秋叶原的低频量稍微少一点,也没那么散,当然,场面大的话会容易乱,这点比EZE的差不少1 m! F7 l  z9 e8 v2 l8 L: B8 o
总的来说,三条线听音乐EZE的最好,看电影玩游戏秋叶原也可以,而原配线与另两条相比就一无可取了
' S* |; o  E# ^7 u1 E( f这是我第一次听1080,也是第一次在这种档次的箱子上换线材,我个人得出的结果,是100元以下的线材,在500元以上的箱子上都可以明显听出差别! F+ c* z% c/ w
! s. T" h* m7 l( t1 n

作者: 乔治亚斯    时间: 2011-6-27 08:57
可恶的米酷。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让你败家。
作者: audew    时间: 2011-6-27 10:00
这贴有点强
作者: huwkgodfish    时间: 2011-6-27 12:04
咸菜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区别的,但是那种动辄几千的咸菜就YY乐
作者: knightmaster    时间: 2011-6-27 18:18
我只能说楼主耳朵特殊。 我欢乐几条线的结论是原配线是声音最好最合适的, 最好剪掉线控后.% ]9 c7 N: {& O- c4 p3 P
+ d: L$ f" }9 b% q# e7 g# x0 E
HIVI的线细没错, 手感很软但做工质量绝对是好的,不信你剪了看看,  
# k0 U/ p& F7 S" |2 Q3 z; l1 W+ ^  t& Z; t
再看看淘宝上hivi线卖多少钱  秋叶原的卖多少钱
作者: shar    时间: 2011-6-27 21:15
我一直认为 信号线遵循的是木桶原理 ,你功放和箱子里的线只有那么细 你外面的连接线再粗有什么用?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8 00:29
knightmaster 发表于 2011-6-27 18:18 ' Y9 o$ f' x) k% r& f7 ]5 `5 V2 a
我只能说楼主耳朵特殊。 我欢乐几条线的结论是原配线是声音最好最合适的, 最好剪掉线控后.
6 T3 v  \  g* [2 t- ~- x  W
, k# K2 U0 N) S) c6 S% [HIVI的线细没 ...

3 N9 u5 q, e( y9 f7 x2 {怎么我这对音箱没线控?' P: D6 U! t1 W5 k: X3 k/ l- h
难道是假货?:funk:
+ R5 j4 X1 D3 Q1 B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8 00:29
shar 发表于 2011-6-27 21:15 4 b# P! s1 c4 O; P  B* D
我一直认为 信号线遵循的是木桶原理 ,你功放和箱子里的线只有那么细 你外面的连接线再粗有什么用?
4 N. I# Q' M' ^+ G% J1 h6 m% b4 @* E
理论大师你好!6 `5 Y! H5 d4 D9 Z
可否从云端下来,到现实生活中做个小试验?
9 R7 G2 H# V) O, N! u4 F
作者: 000000yyy    时间: 2011-6-28 00:40
回复 shar 的帖子$ @  {( B7 B( @8 N' C# _1 P
- q: n- Y. ^5 A4 N
粗细没太大关系,而且机内线短,损耗小,不说咸菜可以改变声音,但是换线,你跑业余的rmaa,你会发现某些测试的图会有区别的,电源线也是如此,至于人能不能分辨另当别论
- E" ^# ]5 h4 l6 V+ V  ^) F  L  _. F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8 00:47
乔治亚斯 发表于 2011-6-27 08:57
0 k) F  t1 i  q+ s. n8 ~) u可恶的米酷。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让你败家。

4 }9 F. ?, C+ l! }+ j# d: M把你的C3的线全部换成纯银看看{:5_212:}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11-6-28 01:22
信号线么……那条以前订做的音乐丝带镀银线现在闲置很久了,除了M-audio的卡搭配用比较好之外,配其他高频不暗的卡都会高频飙声音瘦,跟古河OCC完全是相反的走向,无论是A5还是702系统,其他环节不变的情况下换线非常容易分辨出来……也不知道究竟是线本身的问题,还是焊接和插头接触的问题,还是配搭导致系统神马参数改变的问题……
作者: 乔治亚斯    时间: 2011-6-28 07:53
酷风 发表于 2011-6-28 00:47 ! n$ _/ A4 \4 Y; H1 q
把你的C3的线全部换成纯银看看

# A# @6 H5 L; @& Y, T; @C3只看电影,凑合了。线材无用论者肯定是没实验过了,或者器材太那个啥,你懂的
作者: knightmaster    时间: 2011-6-28 12:47
本帖最后由 knightmaster 于 2011-6-28 12:48 编辑
9 L8 @+ `& i4 T( U
酷风 发表于 2011-6-28 00:29
0 u, U3 `: d+ b1 o8 R1 G  A怎么我这对音箱没线控?+ T4 ?6 f/ l' l8 E  O! f* I2 N0 p
难道是假货?

5 D& Y# V7 U1 J
( B* x/ i! j2 C6 v8 @/ F有的型号箱子有  有的没有吧
8 }8 N% X# T: `/ z  M) O( y
- v# r* V1 N# V4 M$ T听感不好,也许是现在HIVI开始在配线上偷工减料了
' M$ ?: |& y0 Z0 m$ S
作者: renior    时间: 2011-6-28 17: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不记得了    时间: 2011-6-28 18:02
弄了根秋叶原Q-881的线4N铜镀银接DAC,感觉比鸡线好很多,背景干净了很多,通透,不过低频感觉也是量少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9 00:04
Metaverse 发表于 2011-6-28 01:22
* N. u/ T; r) x1 |$ r9 d) G信号线么……那条以前订做的音乐丝带镀银线现在闲置很久了,除了M-audio的卡搭配用比较好之外,配其他高频不 ...
! |9 l% s6 L8 N
镀银线的高音就是这样飙的了,我听了一分钟不到就受不了了
9 |0 h9 P& i: t7 {/ c7 Q! h还是OFC的线最稳妥,而且经济实惠2 e# o: b) j. T( q' I

作者: 恰骋    时间: 2011-6-29 20:22
用10块的秋叶原漂过....
作者: kevinleung    时间: 2011-6-29 21:28
有那么大的分别吗?我用的是贝尔金的3.5转RCA
作者: H3O    时间: 2011-6-29 23:11
本帖最后由 H3O 于 2011-6-29 23:13 编辑
% q( U3 v% \9 g6 u0 V; b4 d
( U( n! l- p$ Q) `& I6 f又是什么理由?: V: N5 H- _' }6 Q- z) l# y

作者: H3O    时间: 2011-6-29 23:13
几百块的有源箱,原配线本来就是渣得不得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6-29 23:19
kevinleung 发表于 2011-6-29 21:28
$ W+ f2 q* q6 L有那么大的分别吗?我用的是贝尔金的3.5转RCA
1 {% i& Y' B8 p5 g3 Y, g! j' \
你对比一下原配的线就知道了
作者: agooday    时间: 2011-6-29 23:45

3 H8 E& I9 A- }5 ?! ?    这么一说,我想把HD50的线也换一换了 :funk:
作者: qaz12wsxcn    时间: 2011-6-30 16:34
这档次的有源箱楼主能听出差别确实很牛,我有点趋向跟楼主想法一样,但是在低档的有源上我真还没试过,前阵子弄个对秋叶原的单结晶换掉了手焊的怪兽线,高**刺少了些,其他变化很细微不好形容,我这里是功放+音箱
作者: 白狼王    时间: 2011-6-30 18:10
其实线材也是厂商用以划分产品等级的小工具
作者: lslx    时间: 2011-6-30 18:45
为么我的秋叶原50块,被坑了吗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 01:10
lslx 发表于 2011-6-30 18:45 , M( S4 w4 D, {/ Q( J; s
为么我的秋叶原50块,被坑了吗

1 s8 d+ B3 s4 R( {型号和等级不一样吧?
5 F/ q9 s: D2 N0 T我这条是最普通的线
: R5 S* {$ C" I, B; H6 x$ A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 01:11
agooday 发表于 2011-6-29 23:45
0 W6 o! n* g6 r. L9 k这么一说,我想把HD50的线也换一换了

+ k- v( d6 e/ Q/ J+ `因为所用的设备不一样,而且不同的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 O. n8 e& E& C* x# t% Y8 q: H所以不一定都能听得出来的
$ u: @1 e/ s4 V8 m" p. o5 ^% d最好你能找机会对比一下,这样会比较稳妥
! I  w( d( Z2 O, Z6 D
作者: 独步寻花    时间: 2011-7-1 12:43
现实生活中果然有金耳朵……{:5_209:}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2 01:03
独步寻花 发表于 2011-7-1 12:43
% t* i* r+ R/ D9 P1 Q9 S% I现实生活中果然有金耳朵……

% R, \, h% L; ~3 U% K! C7 F* [& J2 I( c( k, G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在噪音很大的环境下工作过一段时间% H: n6 C' Y9 E$ e6 e
听力其实已经有点受损的了
6 `9 a& @+ }9 ], Y5 I% _( p我能听得出来的东西,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出来
) \3 g4 j5 p7 X' r9 `只不过他们没有留意,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分辨而已) S& K8 w8 V2 f0 e3 x2 J, s

作者: agooday    时间: 2011-7-2 12:19
酷风 发表于 2011-7-1 01:11
5 U% r4 r9 b. h, v因为所用的设备不一样,而且不同的人的感觉也不一样5 C& t; x6 |( b  K, C7 i8 `# A3 \
所以不一定都能听得出来的
/ U+ P3 Y; a# t4 [- b最好你能找机会对比一下 ...

2 S; t1 @8 p/ w1 q, O
! R3 m, |$ O& \( K$ D. B" L/ g$ o& _    好的,谢谢建议
$ r/ b- \7 O; }( B
作者: bill_max    时间: 2011-7-2 17:14
很好
作者: 独步寻花    时间: 2011-7-2 17:18
回复 酷风 的帖子
! @/ H% l" ?1 q4 g  h# {- ~  i- M# A2 C$ i2 }
斑竹,膜拜了!请问一些论坛多有讨论的APE、FLAC、WAV三格式之间在听觉上有什么差别?
4 D( P& @# E6 D7 K8 Q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2 23:59
独步寻花 发表于 2011-7-2 17:18 5 i* V& ?' g+ m& t
回复 酷风 的帖子
$ |& S4 C' Y7 k2 P  c( W/ G6 v1 T& a$ k) D. E' [6 f  i
斑竹,膜拜了!请问一些论坛多有讨论的APE、FLAC、WAV三格式之间在听觉上有什么差别?
7 V) D* \- C/ Z- p2 D9 c* P+ }% |8 V! J
我没对比过) Q6 q3 t$ c1 [! d& {
按看到的一些说法,FLAC和WAV没人说有差别,但APE就有一些人说差一些
( K1 J. @- A; G/ b" ^- k我个人更喜欢存FLAC而不是APE,就为了更安全,APE有不少人说放在硬盘上不用都会坏
4 v. Y* r0 b! D7 k/ j$ O
作者: yosh    时间: 2011-7-3 02:41
心理作用大于实际。
作者: wszd    时间: 2011-7-3 17:13
yosh 发表于 2011-7-3 02:41
* s: H( W; y# J: \5 i心理作用大于实际。

* p6 W! \( r: O9 f0 V6 _' v我想说,这句话用于楼上自身,其实也很合适& n/ s& a1 G( l

作者: SANDYLOVE511    时间: 2011-7-3 22:52
看看1080内部那恶心的变压器吧!换再好的线恐怕也只是心理作用!!!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5 00:02
SANDYLOVE511 发表于 2011-7-3 22:52
8 M1 y4 l: e% z, {  v  C$ N: F看看1080内部那恶心的变压器吧!换再好的线恐怕也只是心理作用!!!
- r0 g8 b1 W8 F
看看中国城市里的公路吧,开再好的车也是白搭
1 d+ p: Z) F' P3 P& e& P自行车就够用了
+ L3 e! e5 ?( M  ~! x8 N# M
作者: kiven_chen    时间: 2011-7-6 15:34
最后一句我觉得很不可思议,100元的线,500元的音箱。
, u! {* ]- @+ P3 p* y. u1 f7 ]效果很明显吗?
) M# h3 g2 ^+ X. H6 C  O同样的600元,我的选择是580的音箱,20的线。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6 18:16
不要老跟酷版来数字游戏了,他刚好买到这些线,并顺便试了,如果他用200元的箱子试10000元的线然后告诉你,原来200元的箱子对线也敏感,那酷版收获的砖头能起大厦了吧。
2 z* y0 I+ g# C8 e请大家要理解别人说的话哦。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7 23:02
kiven_chen 发表于 2011-7-6 15:34
* ]( u7 U4 L9 H+ n5 q最后一句我觉得很不可思议,100元的线,500元的音箱。( ?- P0 ]: E* m, W5 e% V! \% {5 p
效果很明显吗?
" J( B* T' d: `. k) ?7 @" K( F4 b2 P1 @同样的600元,我的选择是580的音箱 ...
6 z6 V; |7 g; Z! N$ [1 q( A
按我试听的结果来说,的确明显,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 r" ?/ {( O2 B2 Z当然,如果把这笔钱用在声卡或者音箱上,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 V! n: f. @3 s2 M就是个人的选择了,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 W) P! ~5 k8 f2 \) s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7 23:04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11-7-7 23:05 编辑 : n5 H3 G9 j: s
一生相随 发表于 2011-7-6 18:16
* S; P- m3 k' ], b6 Q5 |不要老跟酷版来数字游戏了,他刚好买到这些线,并顺便试了,如果他用200元的箱子试10000元的线然后告诉你, ...
) m9 u3 ^( `/ ^6 ?2 |

1 a) S2 j+ d# b4 e  j{lol:]
% X" R! E2 y  z% S8 L- i谢谢你的解释,的确就是那么一回事1 r1 F' I: o$ W' M- B
要不是hivi的原配线看起来实在太不像话,我也不会想到要这样对比一下的2 ?$ O2 z. K8 _! B# [
当然,如果你给我提供一条10000元的线,我愿意自费买一对200元的箱子来试# W3 @, e/ l7 }" p# {

3 b9 u! c# X/ K: W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8 09:23
我也很想有10000元的线{lol:]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9 01:35
一生相随 发表于 2011-7-8 09:23
* t+ ]. V9 c! L; z& ~我也很想有10000元的线
, L, x3 T' K* S- \. w3 u- O) t
:({cry:]
作者: avjack    时间: 2011-7-9 08:01
金子做的啊。。。还1万。。钱多了烧的。。。。
作者: danveryu    时间: 2011-7-9 13:51
安捷伦逻辑分析仪的原装测试线不要10000块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9 14:32
小弟甘败下风:funk:
作者: aska    时间: 2011-7-10 20:16
HIFI 的东西太多玄乎了, 1 G- H3 f% p- o# J3 \
主观感受过多 ,盲听测试能分辨出的不多。
作者: bdpqnumw    时间: 2011-7-10 22:01
耳朵好才是真的好,趁着年轻多听听音箱,少听耳机,线的做用是有一些用的,但等了年老了再好的声卡线材就都瞎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0 23:25
aska 发表于 2011-7-10 20:16
( J0 h/ ?( z$ j8 A7 s& P0 WHIFI 的东西太多玄乎了,
. |2 G* R4 T$ e0 s6 Z主观感受过多 ,盲听测试能分辨出的不多。
+ \6 B3 `( _6 Z
我只确保自己能听得出来,不保证其他人也能听出来4 }+ l; z! Q/ Q+ N2 u2 h
事实上,听不出来的人没法装听得出来" s! N5 L# q3 q: G7 O
听得出来的人硬是说他听不出来,谁也拿他没辙. g. ]+ l- T" G( X3 K, U! `1 e

作者: wszd    时间: 2011-7-10 23:41
本帖最后由 wszd 于 2011-7-10 23:43 编辑
% t7 P$ a6 `) B# g& b4 s2 o" |
酷风 发表于 2011-7-10 23:25 . j9 I% U7 }! X9 A
我只确保自己能听得出来,不保证其他人也能听出来
2 k" w/ _2 u$ D: M# {( L4 ^% t# ^事实上,听不出来的人没法装听得出来: _+ P+ I0 ?4 I/ {/ K& d7 t' {" S$ v/ W
听得出来的人硬 ...

) I: ?7 Y, C& l事实上,大多数怀疑论者都是在用"理论"说事,真正去试听过的都没有几个吧.虽然线材只是音响器材中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系统其作用强弱也有较大的区别,但认真尝试过的人应当都会肯定它的作用。. I$ P3 ^. y! k' E0 L
但是现在的理论家太多,又有众多的数字游戏可玩,比如9999元的器材+1元线材和9999元线材+1元器材这样的游戏。看了实在让人生厌。0 i7 k" B( h7 K
说白了,管他信不信呢,爱理论的去“思考”理论吧,我只享受我的音响。
- L* s5 }6 C: v( M. ~2 b+ sPS:此号只发9贴,从此只看不回, q3 S5 ^. Z1 ^! N! K

) j1 L3 p& X  k8 _% e2 K! G4 i1 L( H
' ]' d9 p9 [& C/ k- h2 A
7 h( t8 Z. Q& |4 A
作者: 左岸    时间: 2011-7-11 1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11-7-11 14:34
本帖最后由 Metaverse 于 2011-7-11 14:36 编辑 4 x* G, M- I0 e

2 G' d1 y( q3 ]- N3 X# X
8 z  \. V3 O. y1 |, h4 B. R+ Q' w2 k; L3 I/ K9 g9 E# l8 ^
wszd 发表于 2011-7-10 23:41   l, J: s. \& g, y6 ]; i8 w
事实上,大多数怀疑论者都是在用"理论"说事,真正去试听过的都没有几个吧.虽然线材只是音响器材中的一个环节 ...

: `. v' }/ J' {$ l1 k
3 }& d$ s% V$ V9 [0 |" b4 T- r$ [
' D2 V5 f1 @& h/ \% J, T4 v, F( X理论在其适用范围内是没错的,或者说精度足够。只是,线材,还有和器材链接后组成的系统,很多东西不是简单的由某个环节就起决定作用改变了音色,也就不是可以随便用某条定律就能简单解释。通常理论派和实听派争论的焦点在于两个地方:
! r- ^8 G' t, ?2 c1 s  d4 T; |7 w( T5 C5 f
1、线对音质音色的影响,究竟是否真的存在;2、如果1的答案为是,那么线对音质音色的影响大小,究竟人耳听不听得出来。$ a- D" G# M2 b  `
3 ?% [! f8 c' M# x3 t
剥离来看。8 c. ^7 k) ?( Q5 u+ H; _* t' F

# a$ J9 @& H! Y! |4 S" `对于1:# B" {  @* `' [, Q
9 c0 @, h( F% j4 w  R
绝大部分人都无法通过仪器去测量;小部分人可能有条件进行实验,他们所设计的实验必须遵循严格控制变量、分组对照、大量可靠统计数据等条件,测量的对象绝非仅仅是阻抗,还应该要有其他更细微的参数,具体可能深入到金属原子结构那个层面的东西。这种专门针对音频信号线的实验研究,还没见过真有这样报告或论文在国际上权威科学杂志发表过,想必科学家里也没几个人那么EGGACHE,即便想做也未必会拿资源去浪费。。。. X+ f4 N( |$ r/ |' K6 [1 S& S8 @
/ ^7 H3 o) I* f# G6 ]: A$ x; r8 d
对于2:
: j$ [' f. E4 k1 l" s" ?2 ]7 C" i9 l3 d% s: h
这个相对比较好回答。如果一个人听觉正常以及对各种不同特点的声音有辨识能力(就一般人的水平,也许说不出乐器的名字,但能分辨各种乐器音色的差别),测试系统有一定档次(比如几K近W到几W的监听系统),是中性音色,没有明显过于厚暗或者太亮薄,说同是XX牌的4N OFC和6N OFC你听不出差别,或者同是XX牌的OFC和OCC你也听不出差别,又或者同档次且工艺很接近的XX牌和YY牌的同样是OFC你也听不出差别,都不奇怪,因为各个因素的差异影响非常小,几个变量一叠加,差异一叠加宏观上就可能差不多“抹平”了。% @/ F' S0 I5 n. w, @( V9 N
0 Q! o* }; w' O9 H8 z# @: g
后面待续。。。
! q7 B. B3 z. i7 r* H& y& Q
$ m# w) {  k) `" [4 S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11-7-11 15:04
本帖最后由 Metaverse 于 2011-7-11 15:05 编辑
9 w: B- T9 `" L5 Y+ O6 P' P" u1 i( A8 N9 y

! n& z& l8 W+ P; h' k" O) C  q+ I1 G+ ]: }
回复居然有字数限制。。。
5 H/ a1 ~: E- {4 E0 {$ K
0 |8 O6 L( @" p' L# b4 V但是,如果换成XX牌的OFC和ZZ牌的镀银线,两者不同点比较多,那个差异有可能非常明显,即便像我这样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盲听都能听得出来(我的听音能力,参见前面第一个括号里面的字)—— 我做过一个不那么严格的实验,我的4个朋友(都是单独的一个人)几次来找我,我先放几首录音质量很普通的流行歌,听完之后趁他们走开的时候将连接卡豪华到 A5的古河OCC单晶铜线换成音乐丝带无氧铜镀银线,回来之后重复播先前的音乐,然后问他们觉得有什么分别,结果4个人里面有3个都说“高音变大声了,歌手的齿音更扎耳”,其中一人还听出“低音好像没那么震撼”。这4个人都不玩HIFI之类的东西,也就平常的听听流行歌,他们一样能听出两条线带来的差别,可见差异之大。' g) h" q- Z# N# h6 d
* s; G# c6 i: E2 R
不同人的听觉和辨识能力不同,测试器材不同,听不出差别很正常,但不能因此而判定其他人就听不出来。听觉本身也是一种测量手段,其意义在于:这样的精度足够决定你在什么样音频玩具上砸多少钱,但不足以完全以此判定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只是一个可能必要的判别条件而已。
5 X: @. N, k" k7 J( }/ V
8 r; J2 |: N$ o  X1 r  i想纯靠理论去推出结果,不是不行,但需要有足够精度的能描述整个音频系统的模型,而理论总是简化的,干这事的困难,也许不在于没有合适的理论,而是在于复杂性大得吓人。对于某部分死理论派,54音频系统的复杂性仅仅以简单的理由就判定线材的差别不存在或者人耳根本不能分辨,自己又拒绝亲身实验且不承认别人的实验,这等于是预设了结论然后将其置于不可证伪的境地:“我听不出来,也不需要实验,你们听得出差别的都是心理作用”——说白了就是流氓逻辑,跟“心诚则灵,不灵是你不诚”的鬼话一样8 ]9 `% n, L, j1 a: ?& O$ P0 ?4 H

" ?4 c6 ]+ C! C& H4 A% l讨论线材的作用,一个不能忽略的条件是:这是接在系统中的一条独立但完整的线,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段材质。信号线带来的效果,好与坏并不完全跟其价钱成正比,甚至不一定呈正相关,越贵的线也许工艺成本越高,但对音频信号方面的作用并不一定明显。" C- [5 A% c% K8 d  i9 ?( T

( O, g$ e! n8 H7 P# n) h* R天价线材水分暴大,投入显然跟收益相比显然不值,本句乃个人无真凭实据的猜测
2 J- ^' ^$ T% D  R
, ^/ o, p, H+ v" a8 L( ^( Q
作者: 独步寻花    时间: 2011-7-11 21:55
楼上的这样问朋友“觉得有什么分别”,本身就不妥。倘若回答“没差别”,又怕被你说是啥瓜,不懂音乐;倘若回答“没差别”,又怕被你说是无知。难啊!!!{titter:]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1 22:49
左岸 发表于 2011-7-11 10:42 3 l1 X. x2 [% Q- G( Y! ^
欢迎酷版来我家试听各种咸菜,盲听能分辨出80% 我把整套系统都送你~~~

+ k: G- t0 p" D' {; |/ V0 H先说说你有什么咸菜,配什么系统,包不包来回机票和5星级总统套房吧!{titter:]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1 23:04
本帖最后由 jzzjzq 于 2011-7-11 23:06 编辑
+ P6 L) G' `% z
* v9 A7 s, H5 ]回复 Metaverse 的帖子$ A4 h- t1 H) F# T% s; S  g
% a5 L- P9 p0 ?$ v" p% a, V; \
嗯,感觉说的已经很到位。赞同
( n  C9 J+ L! s/ X6 d8 `$ o”想纯靠理论去推出结果,不是不行,但需要有足够精度的能描述整个音频系统的模型,而理论总是简化的,干这事的困难,也许不在于没有合适的理论,而是在于复杂性大得吓人。对于某部分死理论派,54音频系统的复杂性仅仅以简单的理由就判定线材的差别不存在或者人耳根本不能分辨,自己又拒绝亲身实验且不承认别人的实验,这等于是预设了结论然后将其置于不可证伪的境地“
* ]1 c. ^  f# i3 x2 Q9 |. m: a2 ~" k4 _这一段写的相当精彩,谢谢。$ Q$ P5 G2 q& T3 R) l4 i

作者: bolix    时间: 2011-7-11 23:26
有精密电桥的话测试下几个参数吧,内阻,感抗,容抗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1 23:39
bolix 发表于 2011-7-11 23:26 / z) N& S1 p3 ]1 A  x" d$ K0 W
有精密电桥的话测试下几个参数吧,内阻,感抗,容抗
% r  a1 E- O; Z  Z4 p  D
何必呢,直接找条线听一下不是更直接?一定要理论上相信了才能去做个试验的话,这世界就不会有理论产生了。。。其实你也可以从参数上来判断下放大器、音箱或音源的声音应当如何,如果你够严谨,你会发现你需要更多的参数。# J3 y0 G6 r7 F+ d. F
& z! [; I& b# [4 R6 {
9 c3 U- b( j! C6 k

作者: bolix    时间: 2011-7-11 23:47
现在说线材呢,别扯其他的
: ?6 H2 q" u9 B7 M线材要说影响声音,除了外观和价格,不就这3个参数么(其他什么外皮,屏蔽层什么的影响有,没那么明显了),这就是现成的理论呵,发烧友还有套蛇皮抗震动的说法呢请问你赞同不?
9 y" E" R0 T0 l! W2 N. S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11-7-12 00:54
以前我算过下20-20Khz几个不同频率下直径为0.1mm线芯的趋肤深度,想看看线芯粗细对各个频率的衰减速度究竟有没有影响,但不知道那个参数搞错了,得到的结果都是负数{sweat:]
作者: cqhjackie    时间: 2011-7-12 08:34
线材不要折腾了,没意思!把旧的箱子卖掉,再加上你想烧线材的钱,可以买套档次再上一个台阶的箱子了!
8 E  r  ^. u, q( U如果要折腾线不如自己拆开来换有源功放板!这个比线更有意义吧!$ Y2 Z8 p. M! x9 H8 \

8 ~3 Q7 K0 d# Q% T7 A& F版主最近也在作线材生意啊?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12 10:43
难得51楼有这等好事~~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2 11:26
cqhjackie 发表于 2011-7-12 08:34 7 r/ y# E( v* i9 @9 B/ ^
线材不要折腾了,没意思!把旧的箱子卖掉,再加上你想烧线材的钱,可以买套档次再上一个台阶的箱子了!
9 c! j1 F* F; A# v! r如果要折 ...

3 b: c  m5 k) ]; e按你的思考方式,我发现你主要是卖箱子和有源功放板的,纯推测。。。
) o/ f' R9 r6 u* D! C8 h
作者: 拖鞋    时间: 2011-7-12 22:26
酷版版真难为你啦~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3 00:23
bolix 发表于 2011-7-11 23:47 # \5 u2 P7 i, R. P8 f" w
现在说线材呢,别扯其他的0 P9 c: S1 F* k/ S$ q6 i8 t' X
线材要说影响声音,除了外观和价格,不就这3个参数么(其他什么外皮,屏蔽层什么 ...
; c: L3 D5 Y9 N( I
如何确定只有这三个参数?
: Z# r* h* `3 J经过哪些试验验证了?不要说是计算出来的1 u  R/ P, r* n0 E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3 00:25
cqhjackie 发表于 2011-7-12 08:34 9 c, S; c) I+ B! Z! ]- Y3 |4 l, ?# o( s
线材不要折腾了,没意思!把旧的箱子卖掉,再加上你想烧线材的钱,可以买套档次再上一个台阶的箱子了!" v! K9 ~8 n0 s; L
如果要折 ...

) k( g( I! T' L把新买的1080箱子二手卖掉……加上10来块钱的咸菜钱……
8 B4 g/ H$ \+ G" @0 ^! Y你觉得能买到什么档次再上一个台阶的箱子?
0 R5 e3 x+ z+ d8 `5 T- s. L7 L, b9 C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3 00:26
拖鞋 发表于 2011-7-12 22:26
& C' a  {# H6 D4 F4 n  B0 ?9 w$ J酷版版真难为你啦~
7 P% k. U/ f) f- ^7 n9 J! a
:loveliness:
, V7 K) @0 y# R8 b& z活跃一下气氛也挺好的……
4 ]2 `9 {0 ~* o, F/ v; U
作者: 猫扎特    时间: 2011-7-13 13:30
又见【请注意文明用词】贴。。。: @4 v0 j* I5 f5 A6 C0 v1 C+ h. r! ~
2 [9 ~' c$ R( m( w! d8 Y
看到版主这么有爱的对这么“昂贵”“发烧”的音响改来改去再得出一个结论感觉版主很可爱啊~~~哈哈# d6 c4 c2 R4 O2 k" @

! I( M5 s& [% X  D/ Y. [' q' b哎~搞电子的(本人是搞功率集成电路的。包括你们用的音频放大IC。)看着一门简单的课题被搞成玄学,还成了世界第九大未解之谜。(52、53l)和我们做半导体经常用的量子理论都要联系上了是不是?(不可测定,不可预知)。哇卡卡卡
# [2 ]! z! F% v: P5 V
. s( y! m! ~' @! m换线声音一不一样?不一样啊,我没说一样啊。晾衣杆和金线能一样么?那**都是铝线、银线声音不一样呢?屏蔽层啊!屏蔽层接地了没有?介个不是电容么。。。我这个汗啊。。。/ R, \( l" a# v. [* k; f6 l
1 d4 i/ }+ l9 t
听着被调制失真的声音还一个劲说好。。。我这个汗啊。。。
3 Q- l* d8 T8 y! y
' N2 O  g) S7 Q3 R; o话说,斑竹大人,坛子里的5角太多了,您咋不管管。; m. t; ]; W6 v" }# U0 b
: b. r2 ?) @% s, X3 C' m/ z

  J, W9 Q& i% D# B* V3 r3 K) q
, {* i  d/ }, u3 u. F- I: I9 a' h
作者: 猫扎特    时间: 2011-7-13 13:39
确实啊,一套好的音频系统设计起来谈何容易呀。当时搞一个D类放大器,调试各个管子间参数,三个高工干了半个月,天天熬夜做。唉。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表达。心情就像19世纪大夫告诉病人吃人血馒头治不了痨病一样。。。。得。。。你们又要把我划到理论派去了。。。0 U* V  b" P5 F- k. Y. I" k
* X$ g  Y1 b5 ~' _
献上小图一张,猜猜这是什么?
0 U4 |( D0 ]( V8 X& C6 {[attach]1577492[/attach]
- O, h$ |+ g* U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3 23:13
虽然不同意楼上的观点,但我仍然尊重你发表意见的权利。
; c+ l  u6 t9 K$ @$ t; m对于把自己从事的技术专业,说成很简单的,我大多将其划为思维较狭隘,或是故意装X的类型。2 y2 }0 c% }/ @- b* I
可以说自己的技术专业很简单的,不是该专业的精英,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很多未知要探索;也不是入门者,因为他们知道太多东西不明白;只有重复做着某一小块并把目光只放在这一小块上面的“成功人士”,会认为技术专业很简单吧。
作者: danveryu    时间: 2011-7-13 23:39
虽然楼上的说尊重楼上的楼上发表意见的权利,不过同时楼上也扣了一顶大帽子出去。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4 00:36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11-7-14 00:38 编辑 9 W% |: @) x+ h
猫扎特 发表于 2011-7-13 13:30 - U; x& t6 S( j* }) T6 L
又见【请注意文明用词】贴。。。
7 e; D, {# Z; z* B; r- H8 ?! f8 d* i! w# Y
看到版主这么有爱的对这么“昂贵”“发烧”的音响改来改去再得出一个结 ...
3 L3 S$ V: U/ M$ T+ Y& y9 r# }
. z8 X' c. z: j1 U3 C% ~
上次有个类似的贴子你也讨论的很热火3 A* A3 a' A( `+ z0 H( `7 `
可惜,从来只见到有建立在简化理想模型下的理论结论横飞,没见到有实际试验的结果' w' j- K4 I6 h" l1 [
多讨论了几句,我还差点以为我们都已经生活在matrix里面了呢……
9 M$ w, p5 h4 S% r9 s* J# L6 w2 h* y* V. _+ |: U9 w( R
至于那些5角贴,只有很隐晦很容易误导人的我才会干预,如果那么明显的都看不出来,还是别上网算了' f- W5 D0 C5 M! t
其实这些贴子,当作新产品信息来看看也蛮好的
& ], q8 f& |  b) s4 A3 X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4 01:36
danveryu 发表于 2011-7-13 23:39
; W/ b2 r0 c9 `0 ]  \% |虽然楼上的说尊重楼上的楼上发表意见的权利,不过同时楼上也扣了一顶大帽子出去。

+ _, W+ {$ K- t" V! O! f呵呵,我不也同样捍卫自己发言的权利不是{lol:]其实这个贴到现在己接近没有营养了,我明确的表明我的观点如下:
5 s/ y, }% U: g" s: ]不要因为简单的阻抗理论就否定或肯定线材的作用,通过实践去体会是可行且有效的方式。线材只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它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故此在不同的系统上表现或许会相差很多。' ~6 n  `$ y" [" {' a
虽然我个人在系统上实践的结果是认为线材的效果相当明显,但我也接受试验过的朋友否认线材有作用。我反对的只是完全不试验即用残缺的理论否定线材作用的不尊重事实的行为,并对用“心理作用”抹黑他人的说法深恶痛绝。
0 X% i, x; k5 U, P5 [: A4 h- t1 u; [5 E
PS:个人也是学电子出身,虽然现在工作不直接与电子挂钩,定量计算分析能力己退化很多,但可以肯定基本定性分析能力还是有的。因此,个人历程也是经历了从相当的怀疑到一定程度的肯定这样一个过程。己实践的部分包括信号线与音箱线,及机内小信号连线,均发现有较明显的结果。电源线还未涉及,故不做预判。$ f3 n7 O; {5 u, p0 c* I6 `

作者: 独步寻花    时间: 2011-7-14 11:21
虽说否定线材的作用不可取,但个人的设备是否体现得出这些变化,个人的听觉是否分辨得出这些变化,这就好难说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5 00:48
独步寻花 发表于 2011-7-14 11:21
: I% [: m8 t  a) ~3 y" W5 f5 d8 F虽说否定线材的作用不可取,但个人的设备是否体现得出这些变化,个人的听觉是否分辨得出这些变化,这就好难 ...

) r* C) E" C. G1 ^. c4 m1 A$ r的确,所以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6 j/ _, i0 U: J% [% |- L3 p; s- P3 ?有没有用,还是要本人试过才能确定/ B; _, G6 q1 |

作者: 猫扎特    时间: 2011-7-16 23:36
回复 酷风 的帖子9 {. o& I* J6 c

' ^& @% B* m9 g, T一说到这里就说没试过。没试****啊。老纸家里90年代开音响器材店的,弱弱的认为还是听过几套吧。
+ d- w2 w" W9 R9 Z
/ Y! G; L$ G/ Q2 w曾经和一个成都小有名气的音响器材店老板聊,他跟我说,某某牌子的耳放效果好,某某的就是不好,是因为调音调的好。恩。我顿时进入失语状态。, k, _& w) |6 D
! S* _" O. V3 Y+ ]/ n
无知无畏啊。# N( g+ J8 N/ }+ c: `* u* n/ k- r8 g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17 11:39
从前有个厨男外卖了只菜鸡,回来分3份,用3种不一样的咸菜伴吃,吃出了3种味道,于是说“咸菜对鸡的味道也有影响”。
+ B3 G3 c# f' J有某养鸡的听了驳之:“不同的咸菜味道1不1样,不1样吖,我没说过1样啊。烂白菜和嫩白菜做的能一样吗。咸菜上的盐混进去了吗,介个不是咸么,我这个汗吖;吃着被掺了味的菜还1个劲地叫好……我这个汗啊……”; z) b3 x8 c. r) @$ @5 h# C# T

8 ~* V6 g' [- T" c4 V# A/ Q哥打酱油路过,笑了,只有酱油拌吃才是最好味。
作者: usavior    时间: 2011-7-17 15:02
换成我,是木耳,估计听不大出来。
作者: jzzjzq    时间: 2011-7-17 15:51
一生相随 发表于 2011-7-17 11:39 % O4 z% z+ t: k) H7 Y
从前有个厨男外卖了只菜鸡,回来分3份,用3种不一样的咸菜伴吃,吃出了3种味道,于是说“咸菜对鸡的味道也有 ...

7 ?1 M& c' z: e4 X不知所谓。鸡本身也有味道,请别吃
作者: 一生相随    时间: 2011-7-17 16:08
我的说话这么难理解吗{sweat:]
作者: rawolf    时间: 2011-7-17 22:14
线材影响还是很大的 暂且不说素质上有多大差别 但是听感的改变应当是很容易听出来的 我用的功放箱子都不怎样全是洋垃圾  但是不同的喇叭线区别就是天差地别  让我郁闷的是38块专门买的所谓天龙原配音响线 看上去很粗很漂亮 解析力也不错 但就是一点味道没有而且高频很冲很刺 音乐味比之前爱华超细的原配线差很多 爱华的解析是差但听起来很有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个MIC一个MIJ的原因、、、、、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7-18 00:28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11-7-18 00:30 编辑
( _' X+ U: _% R! D+ r
rawolf 发表于 2011-7-17 22:14 0 C. L5 X0 s8 f' d) V5 b
线材影响还是很大的 暂且不说素质上有多大差别 但是听感的改变应当是很容易听出来的 我用的功放箱子都不怎样全是洋垃圾  但是不同的喇叭线区别就是天差地别  让我郁闷的是38块专门买的所谓天龙原配音响线 看上去很粗很漂亮 解析力也不错 但就是一点味道没有而且高频很冲很刺 音乐味比之前爱华超细的原配线差很多 爱华的解析是差但听起来很有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个MIC一个MIJ的原因、、、、、
不是说越粗的线越好,甚至不是素质越好的线越适用的,要看整体的搭配
2 ~. P4 W8 F  U' b3 \* u就像我试的三条线里面,99元的OFC明显是最好的线,但如果真的用这条线,以后的高音会比较飙,低频偏少9 u9 N  T$ ^# ^: n
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你的其他设备高音已经比较猛了,所以配上这样的线就会显得过了,原配的线可能是出场之前调配过,所以更适合
9 e9 l1 q. J; _
作者: leepauling    时间: 2011-7-18 00:34
话说你家箱子出的声音是水电、火电还是核电味?
作者: sexding    时间: 2011-7-21 09:54
其实将里面的滤波电容换小日出的,你也能听出不同味道,(同样参数下)
作者: dogskin    时间: 2011-7-23 22:55
只要音箱和音源不是太差应该能听出来. o2 ]$ @$ R* _$ U6 U4 x
5 t" |9 X! _7 O2 D! ~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