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看到了一个坛子的帖子...太扯了,给大家扫扫盲.. [打印本页]

作者: tomeschen    时间: 2011-10-5 21:19
标题: 看到了一个坛子的帖子...太扯了,给大家扫扫盲..
音乐后期母带时是要切频率的.....不是声音越大歌曲的音质就越好.....mp3.aac.等一些格式,和flac,ape等一些无损格式的差别一般的设备是分辨不出来的...大部分人觉得音质不同是因为心理作用.........还是有好多人分辨不出的...............................不是说你有个好耳机就OK了...播放器的解析能力很重要.........我建议不要盲目追求无损,在无损也不是CD,想要追求好音质就去听cd.........数字格式永远都有数字味儿~苹果的aac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人了。当然苹果的设备解析的最好...............7 c# l7 l8 L5 z% e/ E2 z, H0 u: R- a
     现在是数字时代,音乐都是计算机软件的产物,pro tools录制,混音,母带,各种效果器,本来就不是自然的,所有你听到的都是制作人想让你听的.....
" p* {* M7 U+ t
作者: 华子石    时间: 2011-10-8 15:18
LZ的处女贴,沙发兼帮顶……
作者: angelbaby    时间: 2011-10-9 00:18
shizym是这样吗
作者: chao1414    时间: 2011-10-9 10:58
LZ你自己先扫扫盲吧,其它不想多说了。。。
作者: eternal0    时间: 2011-10-9 10:59
扯了一大堆,没搞明白楼主要表达什么。
作者: you_xi    时间: 2011-10-9 11:46
lz只说对了一半,流行音乐通常是乐器、人声分开录制的,$ P2 z4 K9 q! Y& d7 V: I
后期加入音效剪辑而成的。
; p/ e7 j' @: A$ V$ k+ K因为不论录制人声还是乐器都在理想的录音室进行,  ?6 p4 Z2 [: b2 L: N  a
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回响和杂音,录音师的水平反而成了决定因素。' ]8 i! F5 C( @) |+ e" w
这也是流行音乐用好的设备听变化也不大的原因,因为大部分都是人工修饰过的。
7 B) `4 M1 \1 v; L1 i但古典音乐的录制则不同,基本是现场录音后期处理很难而且也不可能太多。
9 V1 L) W& {, K3 ?8 t6 h所以好设备和差的设备听古典的差别非常大。
作者: ThorCascades    时间: 2011-10-9 12:16
大部分其实没错,不过所谓数字味儿没道理,CD照样也是数字的,而且因为格式问题,只会比磁存储和闪存更差。
作者: bighippo    时间: 2011-10-9 17:30
起码追求下能听到别人想让你听得,没错吧。6 b& j5 H! M( o6 ?$ l0 a1 @
差的设备你听到的不是制作人想让你听得,对吧。
! w$ q, t+ V) n) g: R5 m, t& g$ @+ @: I, H8 P% y+ j& N" k
总是看到有人说ape,flac比cd差,但都说不出所以然,不能服人。cd机将cd盘读取那部分换成直接ape输入,其它不变,是不是音质也不一样呢?
作者: ppzzzcly    时间: 2011-10-9 18:50
黑胶唱盘、磁带、CD,那CD对比唱盘和磁带的,按照楼主的理念,不就更加“数码”; \1 X7 X& i8 U, A: [9 ^7 d
楼主是否先去百度查询下CD的格式?- s0 i/ b) z# k- U+ e
别乱扫,什么盲不盲的,自己挖坑,自己跳进去?
- n+ {8 r) o3 D) LHIFI都是主观性的,好不好听,各人各异,自己喜欢就好,听得顺耳就行。
作者: FlyelemeNt    时间: 2011-10-13 22:01
楼主本身就够盲的了
作者: zxl7288436    时间: 2011-10-13 22:10
CD本身就是数字格式的···LZ这水平还扫盲
作者: 我有点坏    时间: 2011-10-13 22:34
LZ头像很给力啊
作者: 弱虫    时间: 2011-10-13 23:30
电平低,声音小?
作者: 光辉的晨星    时间: 2011-10-14 0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egendandylee    时间: 2011-10-14 10:03
LZ说的对,对于大众来说,苹果这类东西音质也许是够了。但LZ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能来这个区的,都是大众以外的小众,对于音质多多少少是有点追求的,在这些人耳朵里苹果就是个LJ。. g) [" z6 D$ N) c8 m% h; L
还有苹果解析度高?笑。。。。就随身设备来说,如果你知道我们圈内人直接从代工厂多少钱能拿到苹果,多少钱拿到艾利和,多少钱拿到台电,也许你就知道苹果到底是什么了。
作者: ghostff8    时间: 2011-10-15 22:58
无损就是 无损。 CD也是有损 。要无损去听黑胶片。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10-18 22:41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15 22:58
7 N' c4 B8 u+ }) F5 w" S无损就是 无损。 CD也是有损 。要无损去听黑胶片。
- T3 v2 e! z! w$ w) u
黑胶一样有损……而且有磨损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1-10-19 09:52
听音乐这回事,你听出线材有差别,听出音源不同无损压缩有差别,别人说你心理作用,你就没辙了。
作者: ghostff8    时间: 2011-10-19 19:26
黑胶一样有损……而且有磨损
我跟你说的是音源 ,你跟我说的是器材。照你这样说那就没有无损的了 。
作者: maliao    时间: 2011-10-20 11:42
占有第一次。。。
作者: krtek    时间: 2011-10-20 14:20
you_xi 发表于 2011-10-9 11:46
: y+ J/ y" t% m3 ulz只说对了一半,流行音乐通常是乐器、人声分开录制的,
" ~! ^, @. o5 H3 \' b后期加入音效剪辑而成的。, z: x" D6 o+ [. b
因为不论录制人声还是 ...
# P1 O8 F4 t/ W& o* Z5 n5 A7 O
非常赞同。高晓松为曾轶可制作的首张专辑我觉得挺好听,正好印证了你的观点。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1-10-20 16:23
不要总是空想,要实践。
作者: 蒙大拿    时间: 2011-10-21 15:29
最好是有一双好耳朵,消帮,冼星海,聂耳,莫扎特,板刀面,欧打错字了,是板刀粉。 有他们那样的耳朵,当然后来板刀粉聋了,但那是后来的事。 没有好耳朵什么好设备都没用。相信我,大部分人的耳朵是分辨不出高档和中档设备的差别的,只有心理作用,自我感觉。甚至有不少人分不出高档和低档的差别。 ; G/ k* i; f" B

作者: doocoo    时间: 2011-10-21 15:36
苹果木有好的音频设备,不过苹果平台上确实有些不错的外设~minidac duet之类
作者: lbsis007    时间: 2011-10-21 20:02
蒙大拿 发表于 2011-10-21 15:29
. \3 ~( M9 G' L! I最好是有一双好耳朵,消帮,冼星海,聂耳,莫扎特,板刀面,欧打错字了,是板刀粉。 有他们那样的耳朵,当然 ...

/ h* D6 G7 X  l* H' M赞同,我听高档的音箱就觉得细节太多了,高音太锐利,不舒服,但一堆朋友总说,好啊好啊,不愧是多少钱的……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10-22 00:54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0-19 09:52 - F+ ?2 p: K, T# \3 t7 f# o# {
听音乐这回事,你听出线材有差别,听出音源不同无损压缩有差别,别人说你心理作用,你就没辙了。

/ Q) O2 ]0 T; F/ L5 X! N上次我就说过了,听不出来的没法装听得出来
  d: M- P. _  z听得出来的,硬是说就是听不出来你也拿他没辙$ {; h; D; t; u7 j; y. s" ?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10-22 00:55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19 19:26
- x' |6 C% H: L/ X2 c; N6 q" `我跟你说的是音源 ,你跟我说的是器材。照你这样说那就没有无损的了 。

/ f, t4 b* ~" j黑胶是模拟的……模拟的怎么可能会是无损的?
作者: ghostff8    时间: 2011-10-22 01:11
黑胶是模拟的……模拟的怎么可能会是无损的?
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殊频段,不算无损鸟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1-10-23 22:51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22 01:11
" }1 j, R: S& F9 d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 ...
* e2 R( |( P; D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本来就不可能有无损音质出现,所谓的无损都是相对而言的
. y& V' f9 i0 O* \( V对于高频来说黑胶当然远胜CD,但对于中低频来说反而比不上CD
作者: Metaverse    时间: 2011-10-24 00:43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22 01:11 ( w) X! ~* H3 ^
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 ...

3 L, b; h# h# Q' A; F: l2 t黑胶是模拟复制,压片本身是第一次损失,根本就不是无损,而且碟片每听一次就磨损一点,越听得多音质变得越差。
2 A' n; X  u. Z4 Y7 M% n' r$ a/ a
CD从模拟母带采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有信息丢失,往后如果有降低采样率的转换会有数据损失,而压片过程和播放从数据上说就是无损,只要碟片本身的精度不影响数字信号的读取,播放和复制多少次也是无损。* b$ A5 q' k8 N2 b3 z
/ A2 N6 o& g& K3 |0 d
尽管黑胶是所谓连续的信号,以纯模拟方式复制和重播,而CD是离散的数字,但考虑从还原信息的精度来看,黑胶不如CD,当然,部分人觉得模拟复制过程和模拟播放方式带来的某些失真好听,那是另一回事。
作者: bf18888    时间: 2011-10-24 17:38
酷风 发表于 2011-10-23 22:51 0 `& d1 X2 F0 L% E. m2 e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本来就不可能有无损音质出现,所谓的无损都是相对而言的0 S$ c4 q  O+ W1 F
对于高频来说黑胶当然远胜CD, ...

$ z; T* z$ z2 O% j+ ?# u" O终于说到点了,无损都是相对而言。flac、ape的无损是相对CD而言的,没有绝对是无损。而且以前的LP是开盘带模拟录音,模拟系统处理、剪接。现在的LP,就是用做CD,SACD的那套东西录音、前期制作,最后压成LP而已。
作者: hl1979    时间: 2011-10-26 14:26
怎么说捏,有一些道理,但是也不尽然。
作者: danveryu    时间: 2011-10-28 09:21
模拟信号从音轨的物理信号转换到电信号,以及电信号的放大同样都是个有损的过程。
* W7 ]# B% F/ `所以虽然数模转换有“数码声”,但黑胶也同样有“模拟声”。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