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ATX 输出实测(空想即将变为现实的阶段) PCB 打样归来 [打印本页]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1-29 22:40
标题: ATX 输出实测(空想即将变为现实的阶段) PCB 打样归来
大概是两年前吧,xbitlabs 开始采用 AVR 单片机 +  ACS713-30A 实现了对 ATX 输出的在线监控,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测试方式,这样在上位机透过 USB 就能把显卡、CPU、硬盘等部件的耗电曲线记录下来。

为此我一直都在尝试弄一个相似的方案,直到上个月,和  xbitlabs 的 Gravic 交谈后,获得了他们的原理图、电路板图、单片机固件以及相应的上位机程序,本来想直接从俄罗斯定一套回来,不过 Oleg 一直都没有回复(他做了 n 套)。

与此同时,我也在试图消化这个方案的原理,包括重温已经扔掉了 n 年的单片机开发,对整个 Ateml 的 AVR 家族进行了比对,阅读了大量的 AVR 开发资料。

基本上现在在同时进行两个相关的 project,一个是直接克隆 xbitlabs 的方案,另一个是拿现成的模块自己拼凑(这个方案可以实现比 xbitlabs 高得多的精度,准确度得看电压基准,这个比较麻烦),只要达成的话,PCINLIFE 今后在测试显卡耗电方面将会比现有的方式更进一步。

附图,上位机程序(xbitlabs 文章里的是 1.0 版):

[attach]1701457[/attach]



作者: gtx5    时间: 2011-11-29 22:44
[attach]1701458[/attach]................
作者: 南京小钱    时间: 2011-11-30 10:23
Excellent Job!
作者: zxl7288436    时间: 2011-11-30 17:18
不错不错,期待尽快弄出来
作者: jollyg    时间: 2011-12-1 18:43
本帖最后由 jollyg 于 2011-12-1 18:45 编辑

玩家堂金手指处测量那种方法准确否?


在许多的测试中,都是用平台的电源输入功耗来比较显卡功耗的大小,但是这样平台的功耗会因为其他配件的不同而不同,为了精确的测量显卡的实际功耗,我们在研究了显卡的外接输入供电的构成之后,决定用卡钳和电压表来直接量取显卡各个部分的供电电流和电压,可以根据每路的供电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相加得到的结果来较精确的求出显卡的单独功耗:

显卡外接供电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可以直接用万用表直接读取和用卡钳在6pin的导线上方便的测出,对于PCI-E插槽上的电压和电流我们需要一些特殊工具才能进行测量。


作者: 乐极生悲    时间: 2011-12-1 2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1 21:58
采用万用表也可以做到数据收集,但是 n 路表以欧姆法则方式一起收集电路有些麻烦(软件能不能做到多开是个问题,多个 串口中断开动的话,CPU 占用率也暴涨),用 USB 钳表的成本更是更高了。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9 18:54
哇哈哈,就差那个 CPU 了。

[attach]1712094[/attach]


作者: bill_max    时间: 2011-12-9 18:58
恭喜爆菊
作者: soloparadise    时间: 2011-12-9 20:58
啥时候有成品啊?
作者: shar001    时间: 2011-12-10 14:45
精神可嘉!!!!!!!!!!!!
作者: xxxyyy    时间: 2011-12-11 12: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dlbh    时间: 2011-12-11 18:44
用线性霍尔来串联采集,电流大时系统会受影响的,感觉PCB的连线还是小了,用互感发测量,线路性能就没损失了。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11 19:09
我对这个不是很熟悉,测直流电流互感器似乎是不行的吧,霍尔传感和取样电阻(欧姆法)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取样电阻容易受温度影响,霍尔容易受磁场影响。


作者: panjanstoneborg    时间: 2011-12-11 23:25
真是让我等学电子的大学生羞愧啊
作者: scim    时间: 2011-12-17 16:44
ACS芯片的精度是大问题,以前用05A的型号,误差接近5%;大电流版本的型号测小电流的话就更蛋疼了,不差钱的话建议直接上LEM的型号,精度1%没问题的。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17 16:55
scim 发表于 2011-12-17 16:44
ACS芯片的精度是大问题,以前用05A的型号,误差接近5%;大电流版本的型号测小电流的话就更蛋疼了,不差钱的 ...

我对这个还只是刚刚接触:)

LEM  似乎没合适的型号吧:
http://search.digikey.com/scripts/DkSearch/dksus.dll?KeywordSearch&FV=fff4001e,fff801ed,fffc018e&chp=0

按照 xbitlabs 的说法,上面这个 layer 的精度是 3%左右。

datasheet 里说给地(上面的设计其实就是拿 usb 的 地)接上 50-100nf 的电容做滤波应该可以降低一些干扰。

现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那个 MCU,不好找,只好直接到国外订购, 50 大元一个,X。
作者: kmcool    时间: 2011-12-17 19:42
电子工程的表示这事无压力 只是不太想去折腾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 看个总功率足以
作者: scim    时间: 2011-12-17 21:26
Edison 发表于 2011-12-17 16:55
我对这个还只是刚刚接触:)

LEM  似乎没合适的型号吧:

LEM都是大东西,好处是直接将ATX的导线穿过测量孔,如果电流比量程小太多可以多穿两三次放大下输出值,缺点是又大又贵。。不过我说的是整体误差,ACS校准下初始误差后其实线性度还OK了,就是30A这个型号,测2A和测20A的精度差别肯定是差很多的,所以测满载功耗很OK,测控制的话就orz了。。恩,MCU价格有些坑爹了,一般MEGA128或者更低的型号就能干这个活,二十块倒是合理,相信E大更加烦躁的是要等待吧^^
作者: scim    时间: 2011-12-17 21:32
是“空载”不是“控制”,不知为何改不了帖子,一进去文字就自动消失了。。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18 12:09
我这里用的是 Atmega32u4,内建 USB 的,国内基本上没有零售,说货都在香港呢,只好找一些代购网了,贵死了。

其实下位机程序也就是几个 KB 而已。

作者: Romeo    时间: 2011-12-19 18:15
ADMIN技术帝
作者: flu_flu    时间: 2011-12-19 21:36
这个要严重关注了,GZ技术帝。
作者: insect2006    时间: 2011-12-20 16:04
本帖最后由 insect2006 于 2011-12-20 16:04 编辑

上位机的界面不错,楼主自己写的?
作者: insect2006    时间: 2011-12-20 16:05
另外求PCB打板厂家。。。
作者: Edison    时间: 2011-12-20 16:05
insect2006 发表于 2011-12-20 16:04
上位机的界面不错,楼主自己写的?

这个就是 xbitlabs 的,不是我写的。

基本上目前就是纯 clone。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