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删除!!!!!! [打印本页]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0 15:00
标题: 删除!!!!!!
本帖最后由 EyeRain 于 2015-6-16 12:03 编辑

删除!!!!!!
作者: terribleet    时间: 2011-12-10 16:11
技术贴科普贴必须要顶啊!
作者: chutaishan    时间: 2011-12-10 16:30
果断收藏。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1-12-10 16:42
学习了。 不过有些东西加入了主观意识。
作者: terribleet    时间: 2011-12-10 17:54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2-10 16:42
学习了。 不过有些东西加入了主观意识。

纯粹想了解一下楼主的言论有哪些地方主观了,坐等大眼解释
作者: 水雾夜    时间: 2011-12-10 18:08
占座学习
作者: baihui    时间: 2011-12-10 18:26
就凭lz的注册时间都应该支持一下!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1-12-10 18:34
terribleet 发表于 2011-12-10 17:54
纯粹想了解一下楼主的言论有哪些地方主观了,坐等大眼解释

关于
6bit面板和8bit面板差距不大,EIPS和好一些的TN比(例如三星的新款BTN面板).颜色上面是完全无优势的.红绿蓝黑白都如是.都是半斤对八两等。 这些说法很容易混入主观感觉。 就象手机的wm6.0系统只支持6万色,安卓没有6万色限制,支持16万色以上,如果你问100个人感觉6万色和16万色有没有差别,会有很多人跟你说没有什么差别,也会有很多人说差距明显。这个就是主观感觉。当然这个文章这样说也没啥,我挑骨头而已,呵呵。
作者: eve    时间: 2011-12-10 18:35
学习了  楼主给推荐个显示器吧 家用看网页  2000以内
作者: louthn    时间: 2011-12-11 00:04
标记一个,以后慢慢看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00:50
如果要看起来效果好。最佳的选择是契合视频标准的色域。
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广色域,当然也不是SRGB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00:53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1-12-11 00:53 编辑

所谓6比特足够 那是建立在亮场景的前提下的。
U571那种暗场景你试试?
别说6比特了 8比特都够呛。
因为那时候,实际有效的发色数都会极大的缩水。如果不留够余量,会死的很难看

作者: NOKIASIMON     时间: 2011-12-11 00:58
本帖最后由 NOKIASIMON  于 2011-12-11 00:59 编辑

屏闪怎么看还是不明白

5D2看屏幕?取景器还是LCD看?好点的相机只有5D2了,还是用DC看?

苹果27LED貌似也是72色域吧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01:22
NOKIASIMON  发表于 2011-12-11 00:58
屏闪怎么看还是不明白

5D2看屏幕?取景器还是LCD看?好点的相机只有5D2了,还是用DC看?

lcd看.就跟用DC拍crt.看出闪烁的原理一样.
led背光不工作在100%的时候.实际上是闪烁的.所以能看到滚动的波纹.
楼上可以试试.一手拿相机.一手从100%往下降亮度到0.观察DC屏幕的变化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02:40
bull 发表于 2011-12-11 00:53
所谓6比特足够 那是建立在亮场景的前提下的。
U571那种暗场景你试试?
别说6比特了 8比特都够呛。

色深的问题比较主观.
如本文题目.讨论的都是低端的广视角.10bit那类就不说了.主要说8bit和6bit吧.

首先说电脑的常见应用.大家的常用环境是32bit色.其实就是8bit色深的.是最理想的选择.
可对于主流液晶来说.除了高端IPS.其它几种面板现在还没有将一种颜色分成256级的控制能力.
这就使在液晶代替crt的这几年里,8bit转6bit的算法发展的异常迅速.
而且效果出乎意料的理想了.
老液晶色彩过度时严重的色阶色斑色块相信很多朋友是记忆犹新的.
现在的6bit液晶则基本看不到这种现象了.(当然.便宜货依然不行)
8bit和10bit面板.颜色精度是高了.也是有相应的代价的.就是液晶的响应速度要大幅下降.

成本 速度 技术 用户需求等多种因素.导致了6bit面板成了现在的家用主流.
下面说说6bit和8bit的颜色差距.
6bit的损失.主要是颜色的准确度.
在算法已经成熟的今天.色阶问题已经被基本解决了.为啥能解决呢?
因为显示器是有源光,且观看者有一定距离,其实显示器本身也是用不等位混光来蒙骗你的眼睛才使你看到各种色彩的,人眼对同色的识别能力是远超过256阶的.真的进距离玩命看,8bit也有色阶的.
所以.当一般用户在50cm左右正常使用显示器的时候.很难从过度效果上面判断是6bit还是8bit色深的.
当然.近距离对比还是能看出来的.

所以游戏上面.追求8bit意义不大.但是买了廉价芯片的6bit.悲催是一定的.

说一下这位朋友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在电脑上看电影.本身就没有颜色精确度可言的.
因为电脑的是8位256阶0-255种颜色.而电影是16-235的220阶的.所以.你放电影的时候.要不灰阶是错位的.要不就是已经从16-235转化拓展到0-255了.颜色的准确度已经无从谈起了.
另外.片源的问题.我印象里面U571本身蓝光的暗部细节还好,但是噪点本就不理想.
再加上蓝光默认的压缩,二次转码再次同算法压缩.......算了.认了吧.兄弟

其实电脑看电影更悲催的是24P问题.60Hz和24P的冲突(3:2pulldown 最近可以尝试svp).大显示器和24帧这种远落后于时代的格式的冲突(27寸或以上以明显感觉到24帧不够表现动态画面了).
对效果的影响上都比8bit这个问题大的多的多.
(实际上.好的蓝光播放机.都是偷偷动了gamma曲线且开了降噪的.画面确实好.但是准确更无从谈起了)

我上面说的.都是8bit意义不大的地方.难道8bit真没意义?没意义那些专业显示器不是8bit就是10bit的.
其实确实有意义.就是家用的机会不多.

最常见的就是印刷.印刷制图是300ppi标准的.出图后读者的距离多数远小于用显示器.为了能跟印刷效果更接近,8bit面板是必须的.要不可能有些地方颜色是交叉抖动出来的 在显示器上看不出来,而印刷品出来的时候.却能看到杂色点瑕疵.(这状况很极端啊,不过专业领域也不会忽视这个问题啊)
而且在ps里面.rgb任意一个值改1.如果傍边存在原色对比的情况下.人眼是可以轻易分辨的.那6bit抖动算法.岂不是有些特殊情况.你改动rgb值.显示器会不起反映,还显示原色?(不过我自己没实验出来过.呵呵)

至于10bit.那就是单色应用为主的军事和医疗的天下了.色彩精度大于一切都地方.(spva进不去的市场)

字又没少打.而且这部分主观的成分更大了.没办法,知识有限,只能解释到这个层次了.

希望看的朋友能觉得没有白白浪费时间:)





作者: NOKIASIMON     时间: 2011-12-11 03:16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1 01:22
lcd看.就跟用DC拍crt.看出闪烁的原理一样.
led背光不工作在100%的时候.实际上是闪烁的.所以能看到滚动的 ...

哦,倒是没这么看过。我拿G11看过、拿LX3看过,没怎么注意。可能是没有一边看一边调节亮度?

我一般也就120cd/m2的亮度使用
作者: xinshiji168    时间: 2011-12-11 08:03
三星amoled这个东西,以后会成为显示器的面板吧?
作者: owenozx    时间: 2011-12-11 09:57
amoled偏一点就一片青绿色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10:05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1-12-11 10:15 编辑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1 02:40
色深的问题比较主观.
如本文题目.讨论的都是低端的广视角.10bit那类就不说了.主要说8bit和6bit吧.


暗场景下 实际有效发色数 会缩掉2位以上。
既然是暗场景,RGB的最高几位,当然就是0.
所以
8位会变成6位不到。6位会变成4位不到。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10:09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1-12-11 10:24 编辑

说一下这位朋友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在电脑上看电影.本身就没有颜色精确度可言的.
因为电脑的是8位256阶0-255种颜色.而电影是16-235的220阶的.所以.你放电影的时候.要不灰阶是错位的.要不就是已经从16-235转化拓展到0-255了.颜色的准确度已经无从谈起了.
(你还需要好好搞清楚概念,别以为电视机可以逃避这一步)
另外.片源的问题.我印象里面U571本身蓝光的暗部细节还好,但是噪点本就不理想.
(那是你的系统烂,别怪到片源去)
再加上蓝光默认的压缩,二次转码再次同算法压缩.......算了.认了吧.兄弟

其实电脑看电影更悲催的是24P问题.60Hz和24P的冲突(3:2pulldown 最近可以尝试svp).大显示器和24帧这种远落后于时代的格式的冲突(27寸或以上以明显感觉到24帧不够表现动态画面了).
对效果的影响上都比8bit这个问题大的多的多.
(这是LCD的悲剧而已,刷新率足够高加上垂直同步就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而且这个问题,电视机同样逃不过)
实际上.好的蓝光播放机.都是偷偷动了gamma曲线且开了降噪的.画面确实好.但是准确更无从谈起了
(改伽马曲线,开降噪。这是几年前的FFDSHOW滤镜就玩烂的事,影碟机居然还要高端才能实现,太落后了)


你说的这些问题,如果要缓解,都需要复杂的运算。要减少计算带来的舍入误差。
最直接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高位计算,并且配合高位输出(计算和输出位数越高越好,越高舍入误差越小)
所以,和你的想象相反。
你举的这些例子。正好是8位和10位发挥威力的地方。
建议你好好理解舍入误差的概念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10:13
就目前而言,要获得准确的视频色彩,
只能,而且必须用电脑回放。
用影碟机是绝不可能的。

用电脑,配合够档次的显示器;加上校色器校正(在电脑帮助下最佳设置显示器,并生成ICC)。
才能获得最准确的色彩。

影碟机。。。。算了吧。顶多你用另外一部电脑的帮忙下最佳设置电视机。ICC就不用想了。
作者: scujie    时间: 2011-12-11 11:12
本帖最后由 scujie 于 2011-12-11 11:13 编辑

LZ有没有觉得VA色彩很透,看彩色的字不太清晰?看字的舒适度我的DELL 2707还不及低端的E IPS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11:42
scujie 发表于 2011-12-11 11:12
LZ有没有觉得VA色彩很透,看彩色的字不太清晰?看字的舒适度我的DELL 2707还不及低端的E IPS

感受过.不过原因我也搞不清楚.
问过圈内的朋友.他们也不明白.说同一时期的面板.同是sips.电视上用的就没这个问题.
不过电视的sips都不是广色域的.当时猜测是某个层为了色域加了某种技术......这问题一直没答案呢.
三星的新PLS我还没试过.日立的sips也只是见过.没长时间用过.
作者: samsunggram    时间: 2011-12-11 12:59
xinshiji168 发表于 2011-12-11 08:03
三星amoled这个东西,以后会成为显示器的面板吧?

AMOLED ?  按现在售价估计还要3年以上

而且 目前的AMOLED极不成熟 同批次的货都有不同程度偏色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13:05
bull 发表于 2011-12-11 10:09
说一下这位朋友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在电脑上看电影.本身就没有颜色精确度可言的.
因为电脑的是8位256阶 ...

用电视和投影播放高清的问题.咱就不在这讨论了.
实际上我最在行的不是显示器.而是液晶电视和部分中端投影.
当然.对于播放系统我也算半个专业吧.

我简单回答一点bull的问题吧.没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过了.
毕竟咱论坛主题不是这个.

液晶电视和显示器是两回事,一个追求效果.一个追求准确.
先说不流畅的问题吧.现在电视中高端主流如sony的HX920系列.
面板是240Hz的.带motionflew XR800技术.每一帧头通过背灯从上到下进行过区域插黑
而为了解决24帧过少.不流畅的问题.MF XR800是 通过前两帧和后两帧的计算.插3个运算帧.
相当于你用24P播放.而实际上显示的物理帧数已经是120帧了.所有的动态.都如行云流水一般.
就好像crt时代 100hz上100fps的cs一样.顺滑.流畅.
而且这个流畅感还能带来额外的立体感和现实感.有性趣去卖场对比试试.很明显
(当然插帧算错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出错率流畅度综合来看,比目前我电脑上装的svp还是要好一些的)
我发小邻居已经订了松下的AE7000投影(现在能买的起的插帧最好的投影)+120寸白幕替换现在的三菱68+110寸灰幕.
(老东西他打算出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密我,三菱的68是电动镜头+1080P+24P的,但是不带插帧.价格会非常好.但是最好是北京同城的朋友.)

后面说一下颜色和降噪.
中高端的高清播放机在颜色处理和降噪方面,有着非常明显改善和优势.
这些东西.就好像intel集成也叫3d加速卡 nv高端也叫3d加速卡一样.有同样类似的技术.不代表有同样的效果.一台好画质的蓝光播放机价格已经超过5000了.如果HTPC能播的更好.大家都会义无反顾的用HTPC的.毕竟中国目前网络片源比买蓝光方便的多.
电视的颜色处理更神奇.夏普竟然打破了有源光三原色的基础.弄了个红绿蓝黄四基色的面板.还有区域背光控制之类的技术.都是以牺牲准确为代价提高视觉效果的.
最后说一下.FFDshow是固定参数优化的.而且优化参数都很原始.真是只是有的程度.
电视和投影和播放机的芯片早就是根据场景非固定参数优化了.
尤其是sony Xreality pro多加了一个新的信息库后.主观效果确实又好了一些.
所以.电视这个圈跟显示器不一样.
显示器是芯片别太差后,面板决定生死的.
液晶电视是面板到一定程度后.芯片决定效果生死.

其实,我前面文章表达的不是否定8bit 10bit技术.
而是在6bit过度问题基本可接受的今天.
用电脑看电影才去追求8bit面板.带来的提升效果确实不大.

要真说过度要求高的,游戏的过度色更多.而且没压缩(不是纹理部分,粒子或光源出的过渡色).理论上8bit能有效呢.可实际效果是.
大家对8bit广色域面板的感官,都是来自广色域部分错误颜色.而不是过度那部分.对不
本来还想说说高清高码率压缩的原理和对颜色影响.
但是觉得离主题就更远了.

不说了.bull哥们.家用电脑是通用化工具.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对特殊领域来说.是没法跟那些有着目标的专业设备去比的.6bit 8bit的问题就别纠结了.有钱上8bit.肯定没坏处,但是用6bit的朋友也别去想靠8bit面板提升多少日常应用效果就是了.最后提醒大家一句.那些价格非常低的6bit.一定要看过实体机过度效果之后再下手.
作者: fyso    时间: 2011-12-11 13:27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1 01:22
lcd看.就跟用DC拍crt.看出闪烁的原理一样.
led背光不工作在100%的时候.实际上是闪烁的.所以能看到滚动的 ...

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镜头对着EIPS屏幕,然后调节屏幕亮度,没有看到滚动的条纹!就是无论是最亮还是变暗,每个像素都在抖动,莫非这就是所谓的6bit抖动产生8bit的效果?滚动的条纹是CRT那样逐行扫描显示方式才有的吧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14:09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1-12-11 14:10 编辑

液晶电视和显示器是两回事,一个追求效果.一个追求准确.
先说不流畅的问题吧.现在电视中高端主流如sony的HX920系列.
面板是240Hz的.带motionflew XR800技术.每一帧头通过背灯从上到下进行过区域插黑
而为了解决24帧过少.不流畅的问题.MF XR800是 通过前两帧和后两帧的计算.插3个运算帧.
相当于你用24P播放.而实际上显示的物理帧数已经是120帧了.所有的动态.都如行云流水一般.
就好像crt时代 100hz上100fps的cs一样.顺滑.流畅.
而且这个流畅感还能带来额外的立体感和现实感.有性趣去卖场对比试试.很明显
(当然插帧算错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出错率流畅度综合来看,比目前我电脑上装的svp还是要好一些的)

计算这些东西,需要知道前后画面的差异。
电脑是直接从解码前原始数据就知道了,不知道差异也没法解码了。
电视机算这种东西,需要把解压后的画面重新对比。
对比出来的差异还会有错。整个一个脱裤子放屁。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14:17
fyso 发表于 2011-12-11 13:27
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镜头对着EIPS屏幕,然后调节屏幕亮度,没有看到滚动的条纹!就是无论是最亮还是变暗 ...

我在网上找了段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W-XS-jAoEM/
里面的三个液晶屏幕都是6bit的.

E420就是因为是led背光.而且背光没有开到最大才会有这种问题.
我试过很多的笔记本.包括X220里面的ips 12.5寸屏幕.都严重的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是单灯条.开暗了.肉眼直接看都能感觉到屏幕在闪.(笔记本里面我目前发现的不闪的led背光的只有苹果)

而台式led液晶.试过三星几款 lg几款 dell几款.都存在这个问题.2711我没试到.但是苹果的27寸满大街都是,我试了.不闪.....
不过台式的要比笔记本的好的多.至少肉眼不容易看出来.只是不容易.但还是看的出的.过双盲测试没问题.
想看到6bit面板因为色深问题抖动.需要你有老显示器.要多老呢.
我在我第一台液晶LG 15寸上.看到过.灰色画面闪烁.我记得我是3500买的比较便宜的.三星152s那时候要3800.
后来第二台19寸5:4的sony 6bit tn.看不到闪烁了.但是色阶超明显,严重的很.
之后连续的几个本.都是6bit面板.但闪烁 过度问题了.不过色域都是45的.
后来用过72色域的dell Ultrasharp 15.4 1680*1050面板也没有过滤问题.
之后接触了后期制作,用过的显示器就很杂了.所以用过一些8bit的.但是公司扣.还是6bit的多.
同色域下6bit 8bit 的过度测试,估计双盲是过不去了.
(影视后期.是用标准色域.而不用广色域的.要不你看到的.和用户看到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呵呵)
现在到了led时代.......背光闪烁问题就成了普遍现象了........(我个人文本工作时候显示器亮度非常低.并用gamma软件调节.让白色已经有灰色的倾向了.这样保护眼睛,且能工作更长时间.但是闪烁问题.会比白色时候明显的多)

EIPS里面.2312是肯定闪的.LG的那几款led ips是肯定闪的.aoc的没用过
背光闪烁和6bit面板闪烁.我经历的.大概就是这么个历史.

最后说一点.有的相机看不出led背光闪烁.因为相机自适应了.我遇到过这样的卡片DC.用别的相机看着闪的.用那个dc就不闪......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也没细琢磨.因为看到闪的是绝大多数.(手机要拍照功能好的才行.比如索爱的中高端)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1 14:23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1-12-11 18:34 编辑

1)说一下这位朋友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在电脑上看电影.本身就没有颜色精确度可言的.

2)液晶电视和显示器是两回事,一个追求效果.一个追求准确.



3)中高端的高清播放机在颜色处理和降噪方面,有着非常明显改善和优势.


4)显示器是芯片别太差后,面板决定生死的.

5)不说了.bull哥们.家用电脑是通用化工具.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对特殊领域来说.是没法跟那些有着目标的专业设备去比的.

6)最后说一下.FFDshow是固定参数优化的.而且优化参数都很原始.真是只是有的程度.
电视和投影和播放机的芯片早就是根据场景非固定参数优化了.


第一段第二段都是你说的
你到底在说啥?

第三段,你见过好效果的电脑视频回放么?或者说加载合适滤镜的电脑视频回放么?

不要拿随便啥默认设置的普通电脑和专门优化过的电脑来比。

第四段,面板从来不能决定显示器生死。最起码背光的质量和面板就没关系。别的不说了,单单背光不均匀就会直接导致的很多人耿耿于怀的阴阳脸

举个现实点的例子 LMD2110 典型的TN,但是按照某人说法 不在很大的视角上看,谁能看出来他是TN?

第五段,谁告诉你家用电脑不可以是专用化工具了?谁规定家用电脑不可以上专业监视器 不能上专业视频卡的?
要比就比最顶级,垃圾是没下限的。
要比最顶级。电脑可以玩的条件远远超过任何影碟机。

第六段,你是想说电视和投影里面内置了一个终结者T800那样的AI么?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的参数?玩变色龙啊?
这和声名狼藉的动态对比度有啥区别?

作者: cocklao    时间: 2011-12-11 16:10
本帖最后由 cocklao 于 2011-12-11 16:19 编辑

很明显顶楼苹果一事说错了。苹果不是一般认为的广色域
当然如果按严格定义超过72就叫广色域那是没错,苹果那些WLED也是广色域,不过这种程度的广色域WLED不只苹果。

另外就是VA默认是遮挡这点。好像跟网上的资料有点不同。那些资料反而都是说IPS默认是不透形态。不过其他原因造成黑场不行。有没有权威资料看看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11 20:36
无所谓的,个人用其实很多东西是无所谓的。要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抓住主要矛盾。要色准稍好一点,视角稍好一点,选IPS。要响应速度快,黑位足够黑,ANSI对比度过3K甚至在白亮度低于80时候也保持,GO WITH SPVA OR AMVA。其实如果32EX720在国内卖,并且不用快门3D用偏光,那就是我想要的MONITOR。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23:18
cocklao 发表于 2011-12-11 16:10
很明显顶楼苹果一事说错了。苹果不是一般认为的广色域
当然如果按严格定义超过72就叫广色域那是没错,苹果 ...

这位朋友说的是.很多东西我解释的太泛泛了.而且为了说的明白.又嫌描述结构麻烦.所以省的太多了.

先说苹果21.5和27寸led算不算广色域的问题.

这个吧.就要先弄清楚啥算广色域.

现在的主流标准.sRGB用于家用有源光标准72%NTSC
CMYK印刷标准色域
adobeRGB.很多单反用这个.高端显示器也有.但是不多

这三个标准里面.adobe RGB最大.但是达到的设备很少.多数入门级的专业显示器也达不到这个色域全覆盖.我还真没印象有哪个常见的led背光的显示器是adobe RGB 100%以上.至少平价的dell系列里面没有能做到的.所以多数人定义一款显示器.是否算广色域.并没有用adobe RGB这个标准.而是以能满足CMYK全覆盖以上就定义为广色域了.毕竟广色域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于印刷行业.
我印象里面.苹果27 led 好像是85的NTSC左右.基本涵盖了CMYK.所以说搞平面设计的朋友多数都说mac 27 led算是广色域的.(因为sRGB标准的.对色是不够用的)

液晶面板结构这事吧.我觉得可能我前面的描述有问题.没说清描述对象.
我在网上找了几个原理图.都很难解释清楚.用文字描述更是太费劲了.
实际上确实是IPS液晶分子默认是不透光,加压后透光.但是就光来说.本身是从底部一直通到外的.
所以相当于纯靠液晶分子拦住所有光线.而且由于遮光时候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结构和角度,斜方向视角必定有漏光存在的.
VA分很多种情况.而且更难拿文字描述,他们的分子默认确实是透光状态.但默认黑色时候好比把光都折射到完全不透的遮盖物上.所以我说va算是遮盖的.

对不起各位.我实在想不出啥好的说明方式了.网上的原理图很多.但是真是越看越糊涂.
我也是朋友给我讲了我才理解了一点.等我找到了清楚的原理图再补上吧.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1 23:42
MASSAGE 发表于 2011-12-11 20:36
无所谓的,个人用其实很多东西是无所谓的。要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抓住主要矛盾。要色准稍好一点,视角 ...

同意.我现在就是双屏.1.8米距离一个47寸120hz lg + 手边一个23显示器
国内的EX720系列全面撤掉spva了.现在弄上来的应该是AMVA.但我不敢确定.液晶栅格很诡异......
显示效果明显比spva差一块.典型的绿色色域有缺陷.
推荐插帧机型.玩cod之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呢.

另外.ex720的快门3d已经看不出闪烁了.比其他牌子的强很多.但是要3d同时插帧.目前只有HX920系列的XR800才支持...........3D+伟大的插帧+日本工口片.....那是怎样的震撼啊..........
作者: cocklao    时间: 2011-12-11 23:42
本帖最后由 cocklao 于 2011-12-11 23:48 编辑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1 23:18
这位朋友说的是.很多东西我解释的太泛泛了.而且为了说的明白.又嫌描述结构麻烦.所以省的太多了.

先说苹 ...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560826-1-1.html
http://www.tftcentral.co.uk/articles/monitor_panel_parts.htm
苹果到不了85NTSC。WLED机体目前都好像没哪个量产型号能做到
苹果所谓的广色域明显就是某些人YY出来的。网上一堆不懂的吹102%吹出来的
广色域常用定义当然不是ARGB 100%。目前2万以下机种没有做到全覆盖。
作者: Justice_jsj    时间: 2011-12-12 01:38
MASSAGE 发表于 2011-12-11 20:36
无所谓的,个人用其实很多东西是无所谓的。要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抓住主要矛盾。要色准稍好一点,视角 ...

除了索尼的32EX700外,松下液晶电视用的IPS-a呢?人家可是日立的第四代IPS的说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12 09:55
本帖最后由 MASSAGE 于 2011-12-12 10:01 编辑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1-12-12 01:38
除了索尼的32EX700外,松下液晶电视用的IPS-a呢?人家可是日立的第四代IPS的说


松下的就算了,现在X系列是低端,就算是D25,家电有拆解用的就是LG的IPS,别被忽悠,何况松下没有3D支持,他家的插桢也没有在液晶电视上用什么高技术。我是觉得要护眼首先是黑位,只有黑位够黑,对比度够高,你才能降低白亮度才能护眼,目前所有的IPS黑位都维持在0.15以上,而SPVA和AMVA都到了0.02以下。至于色准,IPS是要好一点,但是如果有校色器,校正后DELTA E最高也不到1,低于任何IPS未校正的状态。因此个人观点,颜色有个校色器随便校校就行了,什么暗部色准之类的根本就不是液晶可以追求的(SONY OLED监视器相比老的液晶BVM,首先一点就是暗部色准大副提升,如果BVM液晶都不行其他的液晶追求这个不是脱裤子放屁么),还是对比度和响应速度是最重要的指标。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10:10
cocklao 发表于 2011-12-11 23:42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560826-1-1.html
http://www.tftcentral.co.uk/articles/monitor_panel ...


感谢.
cocklao提供的资料真不错.
苹果的色域实测是83.16% adobe RGB.
真是一个不上不下的数值.说是广色域吧.太小了点.说不是吧.又比sRGB大一块.

我猜测啊.只是猜测.苹果的屏幕.是LGD特供的型号了.选用的不是标准材料.
要不是选了广色域面板的一部分物料.但是加上wled之后.就剩下这点性能了.
要不就是标准色域面板.选用了订制的更好的led背灯.

不过看到测试真挺遗憾的.原来看过一个国外的评测说有85 adobe RGB左右(具体数字记不清了) 评测说.可能是个体问题.猜测苹果的要求是想达到包含CMYK
因为一般要包含CMYK 需要包含88%左右的NTSC性能的(很老的一个文章介绍过).
所以广色域的第一阶段.都是想尽量包含CMYK的.

其实要不是苹果没有23 24这个尺寸的.我前一段真的想直接买个27的苹果完了.就不纠结了.
我是实在被dell大概率左亮右暗.左右色温明显不同的问题给弄烦了.(试过的24xx 27xx只有一台是左右基本相同的,两台是左暗右亮.几台苹果到是一台左亮右暗,一台右下角漏光.但平局水平还是不错的)

看来.想用led代替ccfl搞广色域.只能是是三色led了.如这位朋友所说.那些都是天价的产品了.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12 10:18
本帖最后由 MASSAGE 于 2011-12-12 14:57 编辑

其实贵的机器贵在很简单的几个方面,一是色阶丰富过渡平滑,就是基本看不见色阶,二是GAMMA控制,校色后可以是基本45度的线,三是色域覆盖准确,说SRGB就SRGB,至于ARGB之类的基本没有真正准确覆盖的,四是可以内置加载ICC。其实有多么重要,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买的人自己心里要有数。给个测试数据比较靠谱的网站吧。
http://www.tftcentral.co.uk/reviews.htm
[attach]1714106[/attach]
[attach]1714105[/attach]
[attach]1714103[/attach]
[attach]1714102[/attach]
[attach]1714101[/attach]
总之别扯理论,理论都是扯蛋,结果说话。测出来好的就是好,无论挂的什么牌子,用的什么技术。理论知识研究的太深只会钻牛角尖,对实际产品选择没什么帮助,净研究各种技术最终就落入用钱说话的境地,一整就只有什么EIZO甚至BVM可以买了。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12 10:38
还有一个网站测试内容也不错的
http://www.flatpanelshd.com/reviews.php
其中也有松下新款DT30(与32寸的三星、SONY、LG一样,国内未上架。。。)的评测,可以看出IPS的一些特点。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10:44
Justice_jsj 发表于 2011-12-12 01:38
除了索尼的32EX700外,松下液晶电视用的IPS-a呢?人家可是日立的第四代IPS的说

我原来也迷信日本面板的.
看着夏普就觉得比三星强.
看着日立的就觉得比LG强.
IPS-a我没试过.

不过夏普的面板的大范围漏光 超高的坏点率,还有在有黄色技术之前的那款面板的颜色表现能力.
都确确实实不如三星了.面板速度也比spva差.这让我原来对日系面板的神话情节结束了......

现在新夏普面板带黄色了.红绿蓝黄四基色.对于这种方式.我个人兴趣不大了.
看过几次效果展示,很有特色.只能说是很有特色.....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10:49
bull 发表于 2011-12-11 14:23
1)说一下这位朋友说的电影.可以这么说吧.在电脑上看电影.本身就没有颜色精确度可言的.

2)液晶电视和显 ...

bull.我不多解释啥了.本身这也不是帖子的主题.

咱俩活在不一样的圈子里.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2 11:07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10:49
bull.我不多解释啥了.本身这也不是帖子的主题.

咱俩活在不一样的圈子里.[handshake>

你的错误概念一大堆。视频方面的很多基本概念你都是错误的理解。
甚至压根就是记错了。
比如说你前面提到的电平伸展(16-235至0-255的转换)
这是目前任何视频回放设备都逃不过的一个过程,怎么到你这里成了电脑才有的问题?

别人指出了我的明显错误以后。
我从来不会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的。
而你却是坚决不接受+自得其乐。
从这个含义上来说,
你我截然不同。
作者: zhoujun622    时间: 2011-12-12 11:26
技术讨论支持一下。。。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13:03
拜读了lz的所有发言, 发觉遇上了专家. 特请教几个关于最近amva面板的几个问题.
amva面板似乎目前是见到3个尺寸, 21.5 24 27, 分辨率1920x1080 都是友达产的好像.
1. 我看到benq官网上对这使用这三种面板的显示器介绍, 宣称都是原生8bit面板, 不知道是否真能达到呢?
2. 21.5的benq说可以达到5000:1对比度, 6ms(gtg)/16ms(黑白)的响应时间. 而24和27的都是3000:1对比度 8ms/25ms响应时间. 这么看来21.5的参数似乎是好很多, 但为什么卖的便宜不少? 3款21.5型号才1k来块, 比e-ips的dell那几款便宜得多. 这里面是有什么猫腻么?
3. 关于benq色彩问题, 我确实有感觉, 自用的是dell u2211h, 前两天帮舍友装机器推荐买了个benq gw2240m, 看着确实舒服很多, 白色很白, 黑色很黑, 但是红色明显有点偏咖啡色的感觉. 那么如果benq校色不好, 我看似乎还有几个厂商也是用了友达这一系列的面板, 包括aoc, 优派, 华硕等, 如果这个面板确实很适合家用, 而benq校色不好的话, 应该选择其他哪些产品呢?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13:08
呃, 还有一个事情是ips的油腻感是怎么回事? 我看很多人反映感觉是这问题不管是低端的e-ips还是高端的s-ips都有? 是面板覆膜的问题么? 有没有 无油腻感 的ips屏的显示器呢?

作者: yinghuang10    时间: 2011-12-12 13:18
围观 发表于 2011-12-12 13:08
呃, 还有一个事情是ips的油腻感是怎么回事? 我看很多人反映感觉是这问题不管是低端的e-ips还是高端的s-ips都 ...

无油腻的IPS目前除了镜面屏外应该没有了,镜面IPS一般苹果使用的,目前有山寨厂商在卖此类面板显示器..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13:28
bull 发表于 2011-12-12 11:07
你的错误概念一大堆。视频方面的很多基本概念你都是错误的理解。
甚至压根就是记错了。
比如说你前面提 ...

我不是对你说的坚决不接受+自得其乐.
没必要这样.
坚持我自己的说法.
是因为我还是认可我已知的知识结构的判断的.
后来不回答你的问题是我不想在讨论低端广视角显示器的帖子里面阐述过多主题的以外的内容.

29楼的回复本就让我很不愉快了.

我用客气语气跟你聊自己的经历和理解.

您却用讽刺的语气来全盘否定我说的所有东西.

就当我说的所有东西都是错的吧.

这个帖子的内容您也已经否定过了,

那这个帖子就不值得您来继续关注与回复了.谢谢.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13:32
yinghuang10 发表于 2011-12-12 13:18
无油腻的IPS目前除了镜面屏外应该没有了,镜面IPS一般苹果使用的,目前有山寨厂商在卖此类面板显示器..

哦, 了解了, 镜面屏以前用笔记本的时候恨死了.. 打个飞机还能看到自己的脸.........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12 14:27
本帖最后由 MASSAGE 于 2011-12-12 14:27 编辑
yinghuang10 发表于 2011-12-12 13:18
无油腻的IPS目前除了镜面屏外应该没有了,镜面IPS一般苹果使用的,目前有山寨厂商在卖此类面板显示器..


HP的ZR2740W,就是类似苹果的那种HIPS面板并且是MATT(哑光)的,而且这个是10BIT板子似乎是HP独家采用的,如果很喜欢HIPS并且要MATT面只有这个可以选了。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14:44
围观 发表于 2011-12-12 13:03
拜读了lz的所有发言, 发觉遇上了专家. 特请教几个关于最近amva面板的几个问题.
amva面板似乎目前是见到3个 ...

哥们.我算不上专家,只是见过的中低端机器比较多:)这三个型号我也只在朋友家用过24寸的.

1.8bit面板问题.新的6bit和8bit放一起开色彩过度测试对比着看我都分错过.....呵呵.这部分我真没发言权啊.

2.标称参数只能参考.液晶提升的过程中.开始是用增加最大亮度提高对比度.后来是用降低全黑的亮度增加对比度.这俩方法都是忽悠咱用户啊.推荐你放到你接受的亮度看灰阶表现.这最实际了.比如我家显示器亮度20合适.可20的时候灰阶丢的一塌糊涂了.就悲剧了.
显示器过亮.很容易导致眼压过高,头晕头痛之类的.所以亮度舒服是前提.我也亲见过多个va亮度低于50灰阶就丢的没法看的机器.benq24的面板.灰阶表现能力.其实也就是色彩的发色数控制能力,还是明显不如eips(eips一般的不超级暗都不会有丢灰阶这事呢),灰阶是同时考验三原色的控制能力的.都做好.灰阶才能明显.且不偏色.就我朋友那台,我觉得灰阶不太好.但家用可接受了

3好像现在用这个这个新面板卖的只有benq吧.这面板色域本就偏一些,不是sRGB 100%覆盖的.看喜好了.我是宁色域小点.也要先让三原色平衡.不偏色.早年用笔记本的时候.那些本的面板只有45色域.不是也这么熬过来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2 16:07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13:28
我不是对你说的坚决不接受+自得其乐.
没必要这样.
坚持我自己的说法.

“您却用讽刺的语气来全盘否定我说的所有东西.”

你如果说的都是对的,我根本就不会来反驳。
你自己几乎错了个精光,不去自省自己的错误,反而去计较别人挑错的态度。。。。

对照你前面几次回复,只要不开骂三字经,恐怕随便什么语气对你,你都是不会改正的

我发现有一个人的形象很适合你,一样的温文尔雅,一样的死不认错。
马娘娘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16:53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14:44
哥们.我算不上专家,只是见过的中低端机器比较多:)这三个型号我也只在朋友家用过24寸的.

1.8bit面板问题 ...

哦, 那再细问一下, 就是为什么6ms/16ms也能做出8bit面板? 以前看到的8bit好像都是8ms/25ms.

另外说一下, 测试屏幕频闪有个简单的方法: 把周围主要光源全部关掉, 让屏幕显示全白, 然后把亮度从100逐渐降到0, 同时手在屏幕前面晃, 这样在100的时候看不到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在接近0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看到手的很多个虚影 (就跟武打片里那种轻功效果或者windows鼠标开了指针拖影的效果一样), 这样就是有频闪了.
作者: cocklao    时间: 2011-12-12 17:55
本帖最后由 cocklao 于 2011-12-12 18:05 编辑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10:10

感谢.
cocklao提供的资料真不错.

苹果的那个比较可能是第二种情况。因为三星也有类似的WLED机器,色域比一般的WLED高。当初媒体也是大力鼓吹那个改进形WLED
其实83比SRGB大不了多少,因为只是面积比。所以实际估计就是SRGB全覆盖的水平。ZR2740情况应该也类似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18:14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14:44
哥们.我算不上专家,只是见过的中低端机器比较多:)这三个型号我也只在朋友家用过24寸的.

1.8bit面板问题 ...

另外你对oled屏有什么看法么? 据说挺不错的. 响应时间, 对比度啥的貌似都很好?
作者: 沙门    时间: 2011-12-12 19:17
楼主通篇文章里称得上正确的东西寥寥无几,当然会被全盘否定了。最起码的,先不说8bit是不是真的你说的那样,回到最简单对几种色彩的判断上,你说6种颜色和8种颜色之间的差距容易被发现呢还是8种颜色到10种颜色之间的差距容易被发现呢。一边某些“专业人士”喷10bit没用,然后现在降格到“8bit没用”了,你们的眼睛是不是中箭了。
作者: owenozx    时间: 2011-12-12 20:01
我不知道楼主的话是不是正确,不过我知道楼上的反驳站不住脚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20:03
沙门 发表于 2011-12-12 19:17
楼主通篇文章里称得上正确的东西寥寥无几,当然会被全盘否定了。最起码的,先不说8bit是不是真的你说的那样 ...

兄弟.10bit不是无用啊.
8bit更不是无用啊.你给设计一个6bit面板.人家会揍你的啊:)

只是家用低价广视角这块.没有合适的8bit啊.
你追求8bit的.低端广视角里面的就剩下amva.但是这东西灰阶真不如EIPS

6bit的EIPS吧.色域是72.还不是和sRGB完全覆盖.

就过度这方面,把2410调成sRGB色域和2311比过度.说完全没区别那是瞎说.
(当然两个显示器都用绿蜘蛛校过,测试原因是想给员工加成三屏,看第三块竖屏是否可以不用2410)

区别有.但是提前不告诉的话.分辨不出哪种是更正确的.
所以肯定是过不了双盲测试.这还是专业测试图.电影的测试图更没法分辨了.

我大概的意思是.多数的游戏和电影用户.对8bit的需求不大.有当然好.但是也不是光一个8bit就能提高多少日常应用效果的.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20:11
cocklao 发表于 2011-12-12 17:55
苹果的那个比较可能是第二种情况。因为三星也有类似的WLED机器,色域比一般的WLED高。当初媒体也是大力鼓 ...

说实话.边缘led背光的系统.漏光的更多也更严重了.........
尤其是大尺寸液晶电视这边.....

不过小尺寸的2312也比2311在漏光方面更差了.

缺点:色域降低 闪烁.更易漏光.
优点:节能,机身薄了,灯的寿命衰减小了.
这就是led来带的普遍效果.....
作者: bull    时间: 2011-12-12 20:12
专业测试图能分辨,电影反而不能分辨?
哦 对了,就是那种纯色的彩条。这TMD能分辨了才是见鬼。
要分辨6位的惨状。看U571或者来段DOOM的过场就都出来了。

对了 要以那种彩条做标准的话,要高清干嘛?VCD分辨率都足够了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1-12-12 20:22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1-12-12 20:23 编辑

专业知识本人也不懂,贴技术文章大家看看。

最近关于液晶显示器色彩的讨论似乎愈燃愈烈,从16.2M、16.7M,到8bit、6bit,这些专业的术语听起来不仅缺乏关联性,同时也容易让人一头雾水。而本篇文章将从技术的角度为您分析液晶显示器在色彩上的差异,并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上,让您在选购LCD时做到心中有数。



                                         一枚用作液晶显示器的驱动IC


● 8bit面板与6bit面板是如何定义的?

    对液晶面板的色彩显示能力,我们通常用在每一种色彩通道上,液晶面板能显示灰阶的位数来加以描述。如果在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256(2的8次方=256)级灰阶,我们就称其为8bit面板,这也就是真彩面板;如果每个通道上只能显示64(2的6次方=64)级灰阶,那么我们就称其为6bit面板,这也就是伪真彩面板。现在主流桌面LCD产品,选用6bit和8bit两类面板的都有,在中低端产品中采用6bit面板的产品较多。

● 响应时间与色彩的微妙关系

    液晶面板的位数,可以从液晶显示器驱动IC最大驱动路数的角度来理解,比如6bit的面板最大驱动路数只能是64路,这并不能达到真彩显示的硬件要求。但驱动路数少也有好处,比如说可以减少占空比,进而降低在可视角度以及对比度等方面的设计难度。从液晶面板的物理结构上来理解,6bit面板也就是液晶分子在纯黑到纯白之间只有64种可被控制的状态,这样少的状态自然易于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12毫秒、8毫秒的LCD普遍是6bit的面板。

● 6bit面板的色彩还不到8bit面板的2%

    6bit面板只能显示262144种色彩(64×64×64=262144),而8bit面板可以显示16777216种颜色(256×256×256=16777216)。在物理上6bit面板能显示的色彩还不到8bit面板的2%。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显示色彩数有几十倍差距的两种面板,在大多数用户的眼中却几乎没什么差别。因为从用户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图片看上去都显得色彩缤纷,其实一幅图画或者一段视频使用的色彩数目并不是很多,很可能只有几万或者几十万种色彩,1677万种色彩几乎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某一画面的。

    而且对色彩的感觉,受用户的使用环境与用户对色彩的敏感程度的影响很大,对于没有受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普通用户而言,显示26万色和能显示1677万色的差别并不大。
为6bit面板“延寿”的色彩增强技术


    尽管6bit面板无法和8bit面板相比,但一下子全部转为8bit面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不合适。面对用户不断提高的要求,各大LCD生产厂对于6bit的面板就推出了自己独家的色彩增强技术。

    这一类LCD色彩增强技术,主要目的是缩小6bit面板和8bit面板的差距,延长6bit面板的应用寿命。从实现技术上来看,其主要是利用了PD(Pixel Dithering,像素抖动)算法或者FRC(Frame Rate Control,帧速率控制)技术。这两项技术,如果从色彩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容易理解的。

● 利用了视觉惰性

    而对于动画而言,FRC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视觉惰性这样一个人的生理特性,这个特性大致指的就是人眼的亮度感觉并不会随着物体亮度的消失而立即消失。下图就是视觉惰性的一个好例子,图片里面没有一个黑点,但我们的眼睛却能“看到”到不少黑点。




                     这副图就是利用了肉眼的视觉惰性,让我们看到了
                     而让6bit的面板显示器更多的色彩的方法,也是如此

    FRC技术和上图所显示的原理是一致的,我们还可以打一个比方来帮助读者理解。大家可以试着先把电脑屏幕(最好是CRT显示器)调成满屏纯红色,再一键切换到满屏纯黄色。在刚切换的那一刹那,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不是红色也不是黄色,而是橙色。原因就是,开始的红色还因为视觉惰性暂留在我们的眼里,而新进来的黄光与暂留着的红光感觉叠加,我们就“看到”了橙色,一种原本不存在的颜色。6bit面板通过特定算法获得16.2M的色彩,也是基于此。

    适当的控制帧速率,再加上对相邻帧之间的颜色进行一定的控制,这样我们在LCD显示器观看动态画面时,同样可以看到LCD显示器本不能显示的颜色。当然,各大厂商都有着自己的技术,在具体实现方式和细节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它们各自就有一些对自己专有技术的不同命名。在色彩增强这方面,夏普公司的功力比较深,采用同样的面板,夏普公司的产品色彩会比大多数对手更好,原因就在于此。
究竟哪些液晶显示器是8bit?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现在6bit面板的LCD已经是基本够用了,而通过像素抖动算法与帧速率控制技术还能进一步缩小其与8bit面板的差距。

    而实际的对比与使用告诉我们16.2M与16.7M在大多数应用场合下都没有显著的区别,它们做的都同样好。而16.7M色彩的优势在于可以表现出更平滑稳定的色彩过渡,也就是色彩之间的渐变,16.2M产品在表现渐变时常常会伴有明显的阶梯状条纹,相反,16.7M产品则好了很多。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种软件级别的增强和8bit面板实实在在的硬件级别显示24位色彩相比,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在专业一些的场合6bit面板的LCD显示器是不符合需求的。

    16.2M是软件增强后的色彩显示能力,而16.7M是实打实的物理显示能力,其间的差距不是区区50万种色彩。对色彩比较在意或者有往专业设计方向发展意图的用户,还是建议考虑8bit面板的LCD显示器。




                            EIZO在个别高端产品采用了10bit的驱动IC
                            将液晶显示器的色彩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现在看来,8bit面板也并不是LCD在色彩显示数目上发展的终点,1对于专业做设计的用户,除去传统的CRT外,即使16.7M的液晶显示器也还远远不够。这就是为什么EIZO为它的高端LCD专门开发了10bit的驱动IC,去满足那些专业用户对色彩的高要求。

    而从需求上来说,Photoshop早就支持R.G.B每通道16位的精度了。24位色的真彩定义,在未来也有被更高标准所淘汰的可能。

附: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目前17英寸液晶显示器采用8bit液晶面板的产品大概有三星173P与明基FP785。在19英寸产品中,包括玛雅M9、飞利浦190P5、三星193P、优派VG900、VP191b(灰阶8毫秒)、LG L1930P、美齐JT198AP、明基FP91E+(灰阶8毫秒)、戴尔 UltraSharp 1905FP都采用的是8bit面板。

    由于我们的信息来源也相对有限,难免会出现被我们遗漏的产品,所以在这里希望广大网友能集思广益,列举出更多采用8bit液晶面板的显示器……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20:37
本帖最后由 EyeRain 于 2011-12-12 20:41 编辑
围观 发表于 2011-12-12 16:53
哦, 那再细问一下, 就是为什么6ms/16ms也能做出8bit面板? 以前看到的8bit好像都是8ms/25ms.

另外说一 ...

其实吧.VA面板的相应数字.真是看看就好.
这事IPS攻击VA的一个主要参数.
IPS所有颜色的响应速度接近.而VA每个颜色的速度差距很大.

这个我就实测过一回.还不是显示器.是液晶电视
sony 42EX410和40CX520 sips 对 spva
播放的是咱论坛Edison大大的阿凡达打斗那段.

遗憾的是.最后那个快速镜头.两个电视都出现模糊和重影了......
我看了好几遍.也没分清到底哪个速度更快一点.这和ips硬屏的宣传有不小差距啊.....
这个观点我前面一直没敢写.因为不是显示器测试的结果.
(两个电视都是即不带倍频也不带插帧的低端型号)

还有就是现在电视的倍频.都能上120Hz 甚至240Hz的.
我遇到了LG 120Hz的问题.就是同样的那段视频.插帧到120后.还是刚才那段视频.
还是最后的镜头.大动态虽然流畅如水了.可是出现了轻微的但人眼能捕捉到的白影.
从早起液晶加速的理论上说.这是为了追求速度.给液晶加压过度造成的.
(液晶可以通过提高电压差来提供转动速度)

另外说说已知的最快的液晶速度.
SPVA 240Hz 在三星和sony的旗舰上.
LG 480Hz 在LG旗舰上.
投影里面松下的AE7000里面那块面板也是400Hz了.这个能买到水货.
理论上算.240hz 要求液晶速度是4出头.而480hz.就是接近2了........这还都是8bit面板.

这些都是纯要效果.而不要准确的影音播放终端.不过再怎么说,显示器出现6ms/16ms 8bit.应该没啥难度吧.

至于OLED..........原理上很美啊.
不过待解决的问题一堆.不止发色数问题有.而且这么多个点的衰减期能一致吗.......会不会有类似等离子的问题.
我用过的OLED设备.只有三星的手机..........呵呵.过早期待也没用啊.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2 21:00
本帖最后由 EyeRain 于 2011-12-12 21:04 编辑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2-12 20:22
专业知识本人也不懂,贴技术文章大家看看。

最近关于液晶显示器色彩的讨论似乎愈燃愈烈,从16.2M、16.7 ...


三星173P 193P时代啊

那时候我用15LG tn呢.印象叫1530s
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个能看到某些颜色因为显示不出来.靠闪烁抖动.而且能一眼就看出是闪烁的.
那时候我还以为是vga模拟扣闹的.最后用80买了sony的原装vga线.依旧......
然后下决心以后一定买带数字口的液晶.哈哈

那时候三星173P是所有人的梦想啊.
不过我推荐一个朋友买完.梦也破灭了.........(那时候我还没机会试用到很多液晶呢)
173P 8bit 但是过度明显看出色阶.亮度稍低一点.就开始丢灰阶了.......
我那个朋友后来把这个卖了.换了二手的sun服务器显示器.说以后再也不用液晶了
不过这家伙现在反而对显示器没追求了.用一个19宽tn很多年了.

其实也就是有了这个教训.我在C-PVA出来时候特意关注了它的低亮度灰阶.才在前文把CPVA和老MVA划为一类.

作者: 围观    时间: 2011-12-12 21:36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2 20:37
其实吧.VA面板的相应数字.真是看看就好.
这事IPS攻击VA的一个主要参数.
IPS所有颜色的响应速度接近.而V ...

谢谢指点!
作者: dhbh    时间: 2011-12-12 22:07
Mark yixia
作者: EyeRain    时间: 2011-12-13 12:56
本帖最后由 EyeRain 于 2011-12-13 12:57 编辑

分享几个帖子.

一个是bull的 LCD图像质量中的非面板因素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800865-1-1.html
虽然bull对我个人态度不好.但是他总结的基础知识很全面呢.
但是我没发现和我说的有冲突的地方啊......
(这些基础知识我还是知道的,毕竟液晶方面的东西我看了很长时间了)

包括16-235到0-255方式的转化.
这问题后面我会阐明我为啥说现在的电视和投影在转化时候做的更好了.是有依据的.

第二个是E大的SVP教程.是这个教程把我领进了插帧的世界.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688882-1-1.html
附送一个网友朋友上传的60帧视频:
http://www.boosj.com/item/110803146056103394.html
(此视频.一定打开到全屏,而且显示器大小别小于20寸.用本的朋友很难体会到插帧带来感受的.而且因为是动画.也只有部分阶段能流畅起来.
可以这么说插帧.是一个很革命很无奈的技术.就目前来看.50寸需要60帧来满足流畅度的上限.更大的就需要120帧了.)

最后提供一个MPC-HC+LAV+FFDShow+madVR+ReClock+SVP的小教程.
http://potplayer.5d6d.com/thread-5899-1-1.html





作者: sleuth    时间: 2011-12-13 13:57
本帖最后由 sleuth 于 2011-12-13 13:59 编辑

现在中低端TN/IPS+CFFL的屏幕越来越少,背光基本全是LED了。
抱怨显示器难买的人已经不是少数了。
作者: andy0229    时间: 2011-12-14 14:42
啊 看来这个帖子后有打算了
呵呵 我一直到现在都还在用17的优派CRT 不是没钱买不起液晶 是因为我要玩CS
但最近几天我的CRT终于开不了了
正思前想后的要买个什么显示器呢。。。
果断TN  嘿嘿···
作者: jdsgnl    时间: 2011-12-14 22:02
这个叫我买了三星的C-PVA的F2370H的如何面对阿???
作者: jdsgnl    时间: 2011-12-14 22:03
这个叫我买了三星的C-PVA的F2370H的如何面对阿???
作者: f7fs    时间: 2011-12-14 22:24
jdsgnl 发表于 2011-12-14 22:03
这个叫我买了三星的C-PVA的F2370H的如何面对阿???

三星F2370H好东西,我同学买了,色彩比广色域的TN好很多,而且护眼。
作者: sasan210    时间: 2011-12-15 08:50
CPVA、PVA、老?MVA(AMVA以外的?)都放弃么。。
作者: sasan210    时间: 2011-12-15 08:55
另求推荐些19-24的好TN显示器吧
作者: mastpoko    时间: 2011-12-15 14:08
液晶色彩表现丰富主要是驱动IC,控制点越多越丰富,背光是主光源,滤光片也要过关,再加液晶响应时间和偏转角度,IC电路让三原色偏转恰到好处,才能体现
作者: rayenmax    时间: 2011-12-25 23:53
此贴,必须mark!!
作者: MASSAGE    时间: 2011-12-26 09:13
电视机和显示器两回事情。电视机的面板发展已经远远超越显示器了,一是因为有些技术确实要大面板才好处理,更主要的就是因为市场容量和研发投入不同。目前最好的液晶电视面板(70X55A,HX929之类)其响应速度、黑位各方面已经有了质变。在电视领域无论是松下用的IPSA和LG的HIPS从效果上基本已经完败,只是那些高端面板没有用于显示器。
作者: chin1    时间: 2011-12-26 15:12
支持楼主,收藏之
作者: Zige    时间: 2011-12-26 23:20
收藏了, 太强大, 学习了!
作者: micksailor    时间: 2011-12-27 10:43
EyeRain 发表于 2011-12-11 13:05
用电视和投影播放高清的问题.咱就不在这讨论了.
实际上我最在行的不是显示器.而是液晶电视和部分中端投影 ...

觉得LZ说的还是非常中肯的。抛去了参数带来的错觉,对于普通用户,对于铺天盖地的6bit面板,有必要一定追求8bit吗?这点很认同
作者: smoking_angel    时间: 2011-12-27 16: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nqiao    时间: 2011-12-27 17:17
大侠们,推荐几个22寸,16:10的TN面板的好液晶吧。。非常感谢
作者: 一叶飞花    时间: 2011-12-29 1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iman85    时间: 2011-12-31 11:25
不错啊,学习了
作者: zw200004    时间: 2012-1-14 21:25
技术贴,收藏,慢慢学习。
作者: chinalcz    时间: 2012-1-19 19:23
通篇全是高手啊,哥是来仰望的!!!
作者: ohtnnd    时间: 2012-1-23 15:53
精品收藏
作者: charlieviva    时间: 2012-5-9 14:01
LZ能帮看下这个AUO的AMVA3面板怎么样吗?刚买的索尼液晶电视是这个面板。比起三星同价位的SPVA面板有多大的差距。

Model        T460HW08
Size        46"
Resolution (pixel)        Full HD(1920x1080)
Number of Colors        1073.7M
Color Saturation (%)        NTSC=72%
Frequency        120Hz
Production        Now
作者: lonelyray    时间: 2012-5-17 16:15
俺家现在除了那台老ideapad是TN,其余设备已经全面广视角了,哈。
不过对2209的显示还是很不满意,不够柔和,如果想要自然一点的,换飞利浦(Philips)273E3QHSB 靠谱不?
作者: wk山里人    时间: 2012-6-29 21:43
此贴鉴定完毕,在护眼方面,SPVA完胜IPS.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