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2012入门PC装机组合参考 - Intel平台Celeron G530效能篇 [打印本页]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2-28 10:37
标题: 2012入门PC装机组合参考 - Intel平台Celeron G530效能篇
随着迈入2012年,紧接着就是华人的农历新年,今年刚好是大家喜爱的龙年
回顾去年的市场状况,DeskTop平台也因为NoteBook、平板或是PDA手机的竞争
让不少只需要上网浏览网页或是简易软件的用户纷纷转向,导致DIY PC市场也慢慢变小

话虽如此,不过DeskTop拥有较高效能、更好的影音享受与高自由度的升级空间
对于办公室内与学生在文书或是Online Game等用途还是较为实际
使用大尺寸屏幕与长时间使用屏幕的环境下,DeskTop PC还是C/P值很高的选择
[attach]1783259[/attach]

本篇是windwithme年度入门PC分享文章
去年先分享AMD入门组合,今年反过来先分享Intel入门平台组合
Sandy Bridge架构在CPU部份也推出比上一代更低价的Pentium与Celeron系列
而H61芯片组因为各大MB厂激烈竞争之下,比起上一代H55还要低上许多
光是LGA 1155 CPU加MB组合就可以省下不少费用,也许这是DIY市场缩小所带来的价格优势

CPU处理器方面
选用Inte在去年九月所推出的入门款Celeron G530
2.4GHz、32nm制程、L3快取2MB,Revision D2
实体2 Cores没有Hyper-Threading技术,最高可达到2线程,简称2C/2T
价格约1390元台币,折合美金约47元左右
[attach]1783249[/attach]

内容物
产品相关说明书、原厂散热器、Intel Celeron G530 CPU
[attach]1783250[/attach]

虽然使用Celeron旧名称,但搭载Sandy Bridge架构的G530能有很不错的效能表现
LGA 1155 Pentium系列L3快取为3MB,这点是Intel新世代入门CPU的主要差异
[attach]1783251[/attach]

主板MB部份
有GPU输出功能的Intel芯片组,目前是以入门H61与高阶Z68为主
在市场上已有众多H61型号供消费者选择,也依功能与规格来做等级区分
选用H61中阶价位的GIGABYTE H61M-S2PV,此款价格为2090元台币,折合美金约70元左右
[attach]1783252[/attach]

GIGABYTE H61M-S2PV产品全貌,入门产品依照主打第四代耐久技术
拥有高密度开纤布电路板/防静电芯片/防突波芯片及专利双实体BIOS/全固态电容及超低电阻式晶体管
[attach]1783253[/attach]

GIGABYTE去年十月左右在台湾推出四年保固
保固服务的加强在日后应该对于有需要的消费者会更有保障
虽然还有更低价H61可以选择,不过个人着重于两个传统PCI与DVI输出的规格
[attach]1783254[/attach]

内存DRAM方面
DDR3价位一再跌破历史新低,除非预算紧缩又想拥有双通道才会选择2GBX2
再加上Windows7 64bit普及度日渐增加,大多选购前都会偏向4GBX2的组合
采用CORSAIR xms3 4GBX2双通道版本,1600版本的价格比较偏高一些
[attach]1783255[/attach]

CORSAIR为国际知名品牌加上通过原厂的双信道稳定度测试,价位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此款在台湾目前比较少见,国外价格约50元美金,折合台币约1500元左右
[attach]1783256[/attach]

Celeron G530搭配H61最高只有DDR3 1066,对于DDR3最入门1333频率还是差了一阶
如果使用高频率DDR3也可以在运行1066时将参数优化来提升带宽效能
对于预算有限、对于散热片也没有需求的消费者,也可以更改搭配使用DDR3 1333入门款
[attach]1783257[/attach]
作者: MU898    时间: 2012-2-28 10:44
这个主板貌似大陆没见卖……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2-28 10:57
Power Supply电源供应器部份
使用SEED V12 400W,V12与L12两系列为SEED新推出的平价产品线
此款价格约1590元台币,折合美金约53元左右
[attach]1783294[/attach]

V12系列为80Plus铜牌认证,比起L12白牌认证会比较节能
APFC架构搭配使用特殊设计的外壳,整体看起来质感不错
如果线材全部都用黑色塑料材质包覆的话,应会更佳完善
[attach]1783295[/attach]

V12提供两个USB充电的特殊功能,对于行动装置的电力补充会更加便利
如果是预算有限的用户,可以改用L12 400W,在价位上会更加亲民许多
个人对于硬件寿命相当重视,想要PC能长时间稳定使用,建议选择好一些的Power Supply
[attach]1783296[/attach]

因为去年泰国水患让HDD产线停摆,最后导致价格上涨许多
虽然近期价格有下降一些,不过离涨价前的价位还是高上不少
许多网友会改用价位涨幅没那么高的2.5吋USB外接HDD来使用
这也不失为一个省钱的方式,测试中使用TOSHIBA 2.5吋750GB较符合实际使用环境

不少消费者也对Intel有较高的品牌信任度,或效能满意度而选择Intel的PC架构
以上这些品牌产品搭配并非绝对,如果效能需要不高,也可以选择更低价更入门的产品
相对的若对于效能需求比较高,当然可以买更高阶的产品来做搭配
依自己的需求、预算或品牌喜好来挑选自己喜欢的配备,这才是DIY PC高自由度的最大乐趣!

BIOS画面
主要BIOS调效选单,简称M.I.T.
[attach]1783287[/attach]

CPU倍频可以往下调整,G530的DDR3选项为800与1066MHz
Integrated Graphics频率是可以调高可以增加内显的3D效能
[attach]1783288[/attach]

DRAM功能页面
[attach]1783289[/attach]

进阶参数设定,此微调为CL5 6-5-18 1T增加带宽效能
同时有试过其他入门级DDR3 1333,并无法稳定运作上面的参数
[attach]1783290[/attach]

电压页面
Dynamic Vcore(DVID) -0.320~ +0.640V
Graphics DVID -0.200~+4.80V
DRAM Voltage 1.100~2.400V
[attach]1783291[/attach]

将内显GPU共享主存储器的容量更改到最大480MB+2MB
[attach]1783292[/attach]

PC Health Status
[attach]1783293[/attach]

G530对于不超频的使用者族群来说,效能跟价格上都有很不错的C/P值
对于追求效能的使用者就只能建议改用中阶产品,依个人需求再做选择
此款H61M-S2PV可以透过OC增GPU效能与降低CPU电压降低耗电量做优化动作
BIOS虽然不是美观的UEFI接口,但传统接口拥有速度快与稳定度高的两项优势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2-28 11:10
测试平台
CPU: Intel Celeron G530
MB: GIGABYTE H61M-S2PV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Intel HD Graphics
HD: TOSHIBA 2.5吋 750GB
POWER: SEED V12 400W
Cooler: Intel 原厂散热器
[attach]1783319[/attach]

预设效能测试
CPU 99.8MHz X 24 => 2394.4MHz
DDR3 1064.2 CL5 6-5-18 1T 1.500V

Hyper PI 32M X 2 => 14m 29.420s
CPUMARK 99 => 369


G530 2.4GHz/L3 2MB在单线程的效能比起G620 2.6GHz/L3 3MB相差约8%左右

Nuclearus Multi Core => 8315
Fritz Chess Benchmark => 7.33/3518


CrystalMark 2004R3 => 108836


CINEBENCH R11.5
CPU => 1.83 pts
CPU(Single Core) => 0.95 pts


G620单线程在CINEBENCH R11.5会比G530多出9.5%
单线程则会多出9.8%,看来此两款CPU在L3容量多寡对于效能影响不大
主要是G620拥有较G530高出200MHz的频率优势

PCMark Vantage => 5270


Windows体验指数 - CPU 6.3


x264 FHD Benchmark => 5.4


G530对于一般软件应用还算足够,单线程的高效能是Sandy Bridge优势
这样的价位能有如此的双核CPU效能,在DeskTop市场上看来C/P相当地高
如果对于PC有更高需求的环境,如转档、绘图或是中阶以上的3D Game
那选择更高频率或更多核心的Intel CPU,对于效能上会有更大的帮助

DRAM测试
DDR3 1064.2 CL5 6-5-18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296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367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3700 MB/s


上一代LGA 1155 CPU对于有内建GPU会让DDR3带宽降低不少,无法发挥应有水平
Sandy Bridge架构已经改进这个状况,在DDR3带宽恢复应有的高效能
DDR3效能也是LGA 1155平台主要的效能优势之一

3D效能
Intel HD Graphics默认值1000MHz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24.81 FPS

作者: amd21    时间: 2012-2-28 11:15
没发完?
作者: lichking1983    时间: 2012-2-28 11:18
主板缩的太厉害了。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2-28 11:23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350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 1312


3D效能的增进与HD影片的顺畅度是LGA 1155平台的主打,可以看到比起上一代有明显的进步
G530与G620同样使用Intel HD Graphics,但G530 3D效能较低约22~30%,这是两款CPU差异最大之处

Intel HD Graphics超频1200MHz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28.63 FPS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408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 1538


将内建GPU频率拉高20%后,所得到的3D效能约有15~17%增进,这部份的调整对效能不无小补
对于3D效能有再高一点需求的消费者,建议增加预算选择G620或G840
如果有玩到中阶以上的3D Game,个人会建议再增加独立显示适配器,更能大幅度地提升3D能力

温度表现(室温约19度)
系统待机时 - 26


运作LinX让CPU全速时 - 33


ADIA64所得到温度数据不是很准确,甚至有待机与全速差不多的状况
改用GIGABYTE Touch BIOS软件能得到较准确的温度显示
G530待机与全速只相差7度,用手触摸散热器的温度也只有微温
G530与LGA 1156双核CPU同为32nm,温度表现却还是能继续进步

耗电量测试
开启C1E节能技术,CPU待机0.86V.全速1.08V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软件 - 22W


运作LinX让CPU全速时 - 42W


OCCT Power Supply测试(CPU/GPU全速)时 - 53W


G530在3D效能落后G620比较多,但是在耗电量方面表现更佳
待机只有22W,CPU/GPU全速也只有53W耗电量,省电能力是目前DeskTop平台的第一名
作者: dddwwwxxx    时间: 2012-2-28 11:27
牛,hdd跟我ssd的待机功耗一样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2-28 11:36
开启C1E节能技术,BIOS中设定CPU电压-0.240V,也就是待机0与全速皆为0.888V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软件 - 22W


运作LinX让CPU全速时 - 34W


锁定CPU电压将其降低到0.888V后,在待机的电压其实与默认C1E的0.86V状态差不多
重点在于CPU全速时可以将原本的42W降到34W,耗电量下降约有20%左右
CPU温度相对也会跟着下降,当然要这样设定还是必须以CPU可以稳定运作为前提

影片播放测试
先前购买的原版蓝光影片-Inception 全面启动,以下影片为该出版公司版权所有
软件为PowerDVD 10
影片过程中CPU使用率22~35%


CPU使用率大约落在22~35%左右,对于1920 X 1080高分辨率影片也可以顺畅拨放
G530内建的Intel HD Graphics虽然没有HD 2000或HD 3000有那么低的CPU使用率
不过挂上HD的GPU型号,也代表Intel入门平台也开始跨入HD影片的门坎


市场上还有价格高一点的G540,个人却偏向以G620做为比较
一来效能与规格的差异性较大,做为高一阶选择CPU时的参考方向
更没想到才经过一年,Intel入门PC的花费已经有近30%的下降调整
主要是因为Pentium、Celeron型号的Sandy Bridge CPU出现
加上H61芯片组各家MB厂的竞争,还有DDR3与DVD-ROM价格也是屡创新低
如此一来对于消费者在选择PC时将更佳有利,可以花更少的预算买到更超值的硬件

以上组合将2.5吋750GB改成500G版本,再加上DVD-ROM、Case的总花费约台币10500元
折合美金约353元,文中主要为了兼顾效能与质量,所以某些使用高一阶的硬件搭配
不过对于预算有要求的用户,可以改为较低价DDR3 1333 4GB加上非APFC 350W的PSU
如此一来可将价位降到台币9000元左右(约美金303元),便可以打造更入门Intel PC主机
[attach]1783341[/attach]

个人在本篇同样也许多时间做硬件规格比较的功课,完成文章大约花费一星期以上的时间
现今市场上品牌繁多,对于硬件价格、效能高低或是品牌喜好,再经由每个人的喜好或预算做调整
日后如果3D效能已经不敷使用,也可以再花费台币2000~3000元做3D效能升级的动作

2012年正好是windwithme网络上分享文章的第12个年头
当初为了网络分享的热情而一直走下去,未来也将继续秉持优缺点共存的立场来分享
希望让网友在选择相关硬件前,能有较完整的数据与详细的论点来参考
正逢寒假期间会有不少人开始组装PC,希望本篇文章可以提供有需要的网友做为参考
有时间的话,小弟会再分享AMD入门PC的组合,在此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
[attach]1783342[/attach]
作者: darkwrite    时间: 2012-2-28 12:04
又是一篇相当过瘾的帖子,纠正了530在大家心中的数据
作者: wxd99    时间: 2012-2-28 13:32
好文章,学习了。
作者: Jernet    时间: 2012-2-28 13:41
看风大的照片真是一种享受!
作者: QQQsea    时间: 2012-2-28 13:46
厉害,国内一般不会搞那么好的电源,g530的话淘宝平台都是搞的1000rmb出头的配置~
作者: jForce    时间: 2012-2-28 14:24
要是差个2、30  G620才有必要选择
作者: dalao123    时间: 2012-2-28 16:54
降电压那个数据有价值
作者: windwithme    时间: 2012-3-1 19:29
QQQsea 发表于 2012-2-28 13:46
厉害,国内一般不会搞那么好的电源,g530的话淘宝平台都是搞的1000rmb出头的配置~

小弟在文章中有提到
"个人对于硬件寿命相当重视,想要PC能长时间稳定使用,建议选择好一些的Power Supply"
以前有使用低价位的Power Supply,发生过HDD较容易损坏的状况...
作者: kinno    时间: 2012-3-1 19:41
风大威武,再度证实了530性价比之王
作者: GXeasy    时间: 2012-3-1 22:00
这图真的很享受
作者: lzjery    时间: 2012-3-1 22:57
过时的性能,再怎么吹也是没有用的。

作者: nonechen    时间: 2012-3-1 2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ien2006    时间: 2012-3-1 23:34
赏心悦目的好文章啊
作者: kinno    时间: 2012-3-2 09:24
lzjery 发表于 2012-3-1 22:57
过时的性能,再怎么吹也是没有用的。

请问G530的性能哪里过时了
作者: MU898    时间: 2012-3-2 14:04
lzjery 发表于 2012-3-1 22:57
过时的性能,再怎么吹也是没有用的。

你这么说,按摩店双核全家情何以堪?
作者: athlon119    时间: 2012-3-4 09:30
确实是好文,入门级也很让人羡慕
作者: orangeleaf    时间: 2012-3-4 11:36
好帖,功耗不错啊
作者: 长龙博    时间: 2012-3-4 11:38
风大的文章总是赏心悦目的
作者: 太虚公    时间: 2012-3-4 12:43
风大的文章本质上晒图
作者: 翡翠明珠小龙    时间: 2013-1-10 13:22
顶上先
作者: 4479237    时间: 2013-1-10 15:33
没收到200多的G5,买了300的G6。。。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