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AMOLED 只有6BIT? [打印本页]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4 09:54
标题: AMOLED 只有6BIT?
?AMOLED优点非常明显,而且某些优点在检测的数值方面都是胜过LCD数倍数十倍,但为什么OLED现在还是没有一统天下?除了产能问题,更多是其让人皱眉的大缺点。而这些致命的缺点相关厂商却只字不提。而这个星球上‘部分地区’不负责任的媒体和无良的编辑们,却在各种产品评测中避重就轻,甚至颠倒黑白,误导大众。
一、AMOLED采用Pentile像素排列方式,实际分辨率仅可达到标称的三分之二,在较低dpi的情况下颗粒感会非常重,近看可见很明显的彩点,文字、表格、图形等所有色块边界在显示时需要临近像素协助发光,导致边缘发虚、带杂色等严重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AMOLED强调绿色,造成其过于鲜艳的效果,长时间观看产生视疲劳。AMOLED的色温有问题(还是Pentile的问题)。
三、AMOLED的对比度超高,但在显示较暗的画面时,容易出现色块,尤其是动态画面(非视频压缩问题,具体可参看第六点和底下来自DisplayMate技术公司总载 Raymond Soneira博士的报告);而且它的超高对比度一定程度上是来自于不发光的黑色。
四、AMOLED各像素都是独立的发光体,所以在老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像素老化程度不一样导致亮度不一样,这样偏色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
五、省电?但只在显示深色和黑色时,因为暗色不需要发出较亮的光线,黑色则完全不亮,但显示白色时AMOLED耗电量比LCD还要大!所以为什么使用AMOLED屏的手机UI均为深色系。但目前上网、游戏、电子书等应用的画面几乎均为高亮度的色彩,且多数网站的背景色为白色。
六、AMOLED色域虽然号称达到NTSC的114%,但一份来自DisplayMate技术公司总载 Raymond Soneira 博士的报告表明AMOLED显示屏在色彩方面数据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仅可显示6.5万颜色,更多的颜色则靠软件插值来产生,关于颜色数量插值的详情可BAIDU搜索。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4 10:05
千万不要相信三星“因为苹果大量采购Super AMOLED而导致产能不够”、“因为产能不够而换成Super Clear LCD”的谎言,这些都是烟雾弹,欲盖弥彰。
实际上,发展Super AMOLED是一个错误。三星已认识到错误,终于决定放弃这一错误的路线,为了不被人笑话而采取“产能不够才放弃这一‘先进’技术”这样的说辞。
Super AMOLED这个名字名不符实,实际上它是AMOLED技术的缩水版、简化版。它为了提高AMOLED的亮度,将一些子像素合并,即所谓的“Pentile排列”,看起来有点像砖块的效果,因此分辨率比AMOLED更低,这样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然而种排列的缺陷极其明显:
首先是色彩不纯,纯色中会出现色彩的杂点,远看就是偏色,三星说成是“色彩艳丽、饱和度高”,国内不少媒体拿了他们的钱,也帮他们鼓吹,然而大家都信了!所以才有这么高的销量。
其次是出现文字、图形的边缘呈现彩色,明明是白色的字体,但边缘却呈现红色、绿色,在低亮度下特别尤为明显。这是Pentile的先天缺陷。大部分人都没有发现,但有些研究者提出了质疑,媒体回应“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不影响”
再次,是直线、斜线的边缘出现明显的锯齿,这其实是Super AMOLED对上一个毛病的修补,采取了淡化、强化某种边缘像素的方法,但是结果又造成了另一种毛病:直线边缘出现锯齿。
如果你仔细用放大镜,数码相机拍摄、观察super AMOLED的像素,会发现上述3个毛病。
此外,AMOLED技术有先天的毛病,因为是自发光,黑色就是纯黑,所以他们会鼓吹“超高对比度”,废话,你的黑色根本就没有亮,对比度当然高了。而且可视角度大,这个的确。但是自发光的死穴是什么呢,就是寿命,如果长期都是某些点一直发光,这些点会最先出现老化。就像股票交易所的CRT显示器一样,由于长期显示固定的图形,导致显示其他画面时,仍然出现那些图形的影子。
说说Super AMOLED Plus,这是对Super AMOLED的缺陷进行了一次弥补,将子像素由9个拆分到了12个,但是,改善仍然不大,而且画面的效果又呈现了另一种失真。另外由于提高像素,成本又增加了,最后,三星权衡之下,不得不放弃了这门技术。Super AMOLED宣告失败。这就是为什么三星的产品中,采用了Super Clear LCD这种采取常规矩阵排列的屏幕的机型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已经在进行技术路线转换了,但是为了不影响旧机型的销售,不能让大众知道真相,因此利用媒体制造了一系列谎言。通过实物对比,你可以发现Super Clear LCD的显示效果,精细程度,色彩还原度都远远高于Super AMOLED Plus
作者: 飞鸟真 时间: 2012-4-4 10:29
显示器每次换代都更差更伤眼,已经习惯了。
我觉得背投才是显示器最正确的方向,rgb分辨调制,然后叠加出一幅细腻图像才是最理想的,可惜厂家不会搞。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4-4 11:31
网上的评测误导人,一比色彩鲜艳,sa屏赢了,一比可视角度,sa屏又无敌,有哪个评测会注重色彩自然,色彩过渡的。
作者: fyso 时间: 2012-4-4 13:26
[attach]1827768[/attach]
[attach]1827769[/attach]
[attach]1827771[/attach]
[attach]1827772[/attach]
来自匈牙利的分析者将LG Optimus 2X使用的IPS-LCD屏幕与三星GALAXY S使用的Super AMOLED屏幕在显微镜下做了深入的对比,从而清楚地指出了Super AMOLED技术中使用的PenTile matrix(五片瓦列阵)排布方式的一些缺陷。这都归功于一位名叫Székely Zoltán的用户。他发明了一种基于Flash技术的交互工具,通过这项工具,我们能够将这两块屏幕的细节处最大放大11倍,进而能够清楚地评判它们的优劣。
这项独一无二的交互工具非常直观地为我们展现了PenTile(五片瓦列阵)排布方式的弊端。我们也将通过截图来为大家清楚地展现这种弊端。在图片右方的是 使用IPS-LCD屏幕的LG Optimus 2X,左方的是使用Super AMOLED技术的三星GALAXY S,在对屏幕中“Android市场”图标放大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GALAXY S屏幕中每个像素下亚像素的数量要少于LG Optimus 2X屏幕中每个像素下亚像素的数量,子像素只有后者的66%,而后者的屏幕采用的是传统的RGB(红绿蓝)排列方式。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4 14:28
看来三星的AMOLED不能买啊
作者: 深谷白云 时间: 2012-4-4 15:48
空壳 发表于 2012-4-4 14:28 
看来三星的AMOLED不能买啊
三星的也有RGB排列的,PSV上的就是
作者: vallenhan 时间: 2012-4-4 16:12
我原先买的三星I9000晶格,是排列有点怪
作者: shaoyi2002 时间: 2012-4-4 17: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象 时间: 2012-4-4 20:10
……貌似
液晶刚出的时候
crt党也是一片质疑之声……
作者: 飞鸟真 时间: 2012-4-4 20:43
大象 发表于 2012-4-4 20:10 
……貌似
液晶刚出的时候
crt党也是一片质疑之声……
crt有两大死穴,成本和大屏几何形变
成本竞争不过lcd,大屏几何也不好解决
但优质的小屏crt使用感受还是非常让人难忘的
lcd里只有广角面板可堪一用,tn就是纯入门娱乐,被质疑的地方从未翻身过
佳能发展过sed显示技术,其实就是crt的平板化
没成功太让人遗憾了
作者: frankincense 时间: 2012-4-4 20:44
大象 发表于 2012-4-4 20:10
……貌似
液晶刚出的时候
crt党也是一片质疑之声……
LCD到现在色彩也没见得超越哪怕是接近CRT
什么时候苹果开始大规模使用OLED,那OLED就算合格了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4 22:10
飞鸟真 发表于 2012-4-4 20:43 
crt有两大死穴,成本和大屏几何形变
成本竞争不过lcd,大屏几何也不好解决
但优质的小屏crt使用感受还是 ...
CRT被淘汰的根本原因是无法跟上显卡性能的发展:
显卡能显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
CRT是模拟电路 一般超过1600X1200的高分辨率什么水波纹 摩尔纹 几何失真都很严重了
除非显卡的低通滤波电路特别优秀
另外对应于高分辨率显卡
显示器尺寸也要求做大
这点CRT也无法做到
索尼FW900由于不是全屏幕无差别栅距
显示效果也不如F520 G520之流
21~22寸已经接近CRT显示器的极限了
显卡性能越来越强,CRT无法适应高分辨率 大尺寸而被淘汰的,
其他色彩 文本 功耗 体积 视角方面和液晶互有胜负
都不是什么致命的弱点
作者: zchu 时间: 2012-4-4 23:37
三菱新出的激光电视不错,可惜没有桌面显示器型号。
作者: luckissy 时间: 2012-4-5 00:11
额。。帖子有点五毛写的意思 OLED都准备上市了 开始都这样的 成熟方面肯定是慢慢来的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01:01
其他色彩 文本 功耗 体积 视角方面和液晶互有胜负 都不是什么致命的弱点 能说出LCD和CRT在视角色彩上互有胜负这句话。 可以去做外交家了
To bull:
我对于你的断章取义和独特的领悟能力表示赞叹
本人没什么做外交家的天赋
我倒是觉得政府对于你这种人应给予足够的关爱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0:14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10:15 编辑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5 01:01 
To bull:
我对于你的断章取义和独特的领悟能力表示赞叹
本人没什么做外交家的天赋
这几条里面,LCD唯一确定有优势的就是体积。
文本功耗视角色彩,大家互相高端PK,
哪个都是LCD被CRT砍死。
就说文本好了。现在论坛里面大叫伤眼的还少了?
然后文本过得去的只有TN 然后你TN和CRT比色彩和视角?
4个项目只有一个能和CRT别一下苗头。这叫做互有胜负?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15:42
bull 发表于 2012-4-5 10:14 
这几条里面,LCD唯一确定有优势的就是体积。
文本功耗视角色彩,大家互相高端PK,
哪个都是LCD被CRT砍 ...
色彩 视角 CRT完胜
功耗 体积 LCD完胜
文本的锐利程度LCD胜出 CRT边角的文本肯定比不过中心
至于你说的护眼问题 不仅仅是涉及到文本,还涉及到背光 点距 亮度
五个项目怎么不能算互有胜负?!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15:44
To pp70145:你又算什么玩意,你只是一个典范的2B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6:19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5 15:42 
色彩 视角 CRT完胜
功耗 体积 LCD完胜
文本的锐利程度LCD胜出 CRT边角的文本肯定比不过中心
我可没说什么文本锐利度。
那些伤眼的LCD,又有哪个不锐利了?
可是照样伤眼。
文本都不能舒服的看,光锐利又有屁用。
功耗?
21寸CRT最多110W而已。好效果的21寸LCD 没个70瓦还能混?
70瓦对110瓦算什么完胜?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6:23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16:24 编辑
LCD对CRT真正完胜的就是厚度。
其他可以称得上明显优点的 就是比较容易做大尺寸。
画质?
算了吧,LCD这东西拼命了半天才爬进BVM行列。结果不到五年就滚蛋了。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17:00
本帖最后由 quadamage 于 2012-4-5 17:07 编辑
21寸CRT最多110W而已。好效果的21寸LCD 没个70瓦还能混?
70瓦对110瓦算什么完胜?
Eizo T966 160W
Sony F520 145W
Sony G520 135W
NEC 2190UXi 52W
Eizo CG21 60W
用不着我贴链接了吧?
至于民用低端垃圾LED背光的液晶功耗就更低了
而且21寸CRT可视面积不到20寸
应该和20寸的LCD比才更公平
功耗比 2:1 到3:1 不算完胜?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17:04
bull 发表于 2012-4-5 16:23 
LCD对CRT真正完胜的就是厚度。
其他可以称得上明显优点的 就是比较容易做大尺寸。
我从来没有说过LCD画质强
至于LCD容易做成大尺寸
我第一个帖子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8:58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19:27 编辑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5 17:00 
Eizo T966 160W
Sony F520 145W
Sony G520 135W
不好意思,我这里就有T966和G520
1600*1200/85HZ
功耗测试下来就只有110W最多了
那还是全白显示的时候。
如果是常规的视频回放
顶多100瓦。
我就是和21寸的LCD比的。
三色LED背光的LCD 功耗到70瓦太正常了。
作者: samsunggram 时间: 2012-4-5 19:21
1. 好效果的LCD没个70W还能混
“好效果”是个模糊概念,功耗大又什么时候成了优点了,BULL你这是让人无风凌乱
2. 三星GALAXY S也就是i9000,用的是AMOLED,那会压根就没“Super AMOLED (Plus)”的概念!
当初最常见的就是S8500、i9000、iphone 4的屏幕对比,网上一找一大把,你见哪个媒体叫i9000用的是super AMOLED???
GALAXY S II,也就是i9100才用的super AMOLED,这文章谁写的,最基础的知识都错了。
3. Super Clear LCD 和AMOLED谁的效果好,手机拿来一比就知道了。我没记错的话,GALAXY S(i9000)后期降价后全用的SC-LCD,也就是i9000粉红外壳推出后2个月左右,三星脑袋比你傻,降价后用更好的屏?
明显就是AMOLED成本压不下来,忽悠用户说SC-LCD好,厂商惯用伎俩。各位,W-LED的巴掌还在耳边回响呢。
BTW: 小米的SHARP、TOSHIBA屏也就那鸟样。有朋友买了之后我只能安慰,好歹也是日系高级货哦,实际效果惨不忍睹。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9:28
samsunggram 发表于 2012-4-5 19:21 
1. 好效果的LCD没个70W还能混
“好效果”是个模糊概念,功耗大又什么时候成了优点了,BULL你这是让人无风 ...
功耗大不是优势。
但是好效果的LCD一定是高功耗的。
或者说,低功耗就不可能有好效果。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19:30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19:31 编辑
还有一条,超薄也不可能有好效果。
很简单,太薄了就很难有比较好的混光效果,那就很容易导致阴阳脸
作者: samsunggram 时间: 2012-4-5 19:31
bull 发表于 2012-4-5 18:58 
不好意思,我这里就有T966和G520
功耗测试下来就只有110W最多了
那还是全白显示的时候。
那你测测CCFL的,看21寸功耗做到70W+的产品都是什么年代的面板。
08年我买的 LTM240CT04 (24" 1920x1200 TN CCFL),亮度/对比度全开最高也才70W内。
常见的19"—21" LCD产品典型功耗是30W-40W
21的CRT何止110W,17寸的CRT都达到这个数了。要是以前的MAG、NESO什么的,21寸CRT少说也是200W。
作者: samsunggram 时间: 2012-4-5 19:36
bull 发表于 2012-4-5 19:30 
还有一条,超薄也不可能有好效果。
很简单,太薄了就很难有比较好的混光效果,那就很容易导致阴阳脸
BULL 你这话太绝对
你去看看卖场里同尺寸最贵的液晶电视是哪家的,一定是三星超薄款,不用去卖场,直接京东。
用户花2万人刀买个55寸来看阴阳脸?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11
samsunggram 发表于 2012-4-5 19:21 
1. 好效果的LCD没个70W还能混
“好效果”是个模糊概念,功耗大又什么时候成了优点了,BULL你这是让人无风 ...
厄,这么说吧,好效果的基础是背光,目前最好的背光是三色led阵列,这个比等离子耗电丝毫不差。至于其他的,同等技术下,功耗基本就代表了背光的水平,这个在同厂商同系列里面是可以这么比的。没有足够好的背光是不用想出好效果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12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0:13 编辑
samsunggram 发表于 2012-4-5 19:36 
BULL 你这话太绝对
你去看看卖场里同尺寸最贵的液晶电视是哪家的,一定是三星超薄款,不用去卖场,直接 ...
最贵的又不是画质最好的。
那种超薄的我又不是没看过,确实明显的亮度色度不均匀。
SONY的LCD监视器 随便哪个都是5厘米厚度以上,
你那些什么LCDTV和他比画质那是屁都不如。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14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0:16 编辑
samsunggram 发表于 2012-4-5 19:31 
那你测测CCFL的,看21寸功耗做到70W+的产品都是什么年代的面板。
08年我买的 LTM240CT04 (24" 1920 ...
你就别胡扯什么功耗了。
G520,T966我是用仪表实际测量的。就是110瓦不到
LCD,谁和你比那种晒下限的东西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16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11 
厄,这么说吧,好效果的基础是背光,目前最好的背光是三色led阵列,这个比等离子耗电丝毫不差。至于其他的 ...
最典型的就是专用的高显色性灯管
和同样光通量的常规日光灯管比,功耗大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16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4 22:10 
CRT被淘汰的根本原因是无法跟上显卡性能的发展:
显卡能显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
CRT是模拟电路 一般超过1 ...
因为成本是真的,别的嘛,BNCHV的输出抗干扰能力很强,其实加数字模块也是可以的。尺寸想做大也有,32寸的也是有的,36寸的更是有的。不过成本真的是很高很高,至于高分辨率,理论上只要舍得下本,做得高并不太难,90年代g90(这个可以看作是crt了)和cinemax之流,分辨率就已经做到了2500*2000.当然成本嘛,这个这个是高了点。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18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16 
因为成本是真的,别的嘛,BNCHV的输出抗干扰能力很强,其实加数字模块也是可以的。尺寸想做大也有,32寸的 ...
如果CRT还能活到现在 加数字模块成本并不高。
现在1GHZ 10BIT的D/A芯片,不能说烂大街,但是确实是有很多公司能做。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19
bull 发表于 2012-4-5 20:12 
最贵的又不是画质最好的。
那种超薄的我又不是没看过,确实明显的亮度色度不均匀。
SONY的LCD监视器 ...
别比那个,那个厚是因为背光问题和里面的后端电路实在比民用机多太多,而且往往有一堆扩展模块的空间。自己用用不到那些东西,而且说实话,那些东西的色彩并不是那么讨大众喜欢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19
别提分辨率
G520就已经1920*1440/85HZ了
这个分辨率有多少LCD超过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21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0:21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19 
别比那个,那个厚是因为背光问题和里面的后端电路实在比民用机多太多,而且往往有一堆扩展模块的空间。自 ...
厚度薄绝对没意思的。别的不说
大幅度降低可靠性。
色彩么,要喜欢还不容易,OSD菜单里面加入饱和度提升选项就是了。
什么ATI红,分分钟的事情了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22
bull 发表于 2012-4-5 20:18 
如果CRT还能活到现在 加数字模块成本并不高。
现在1GHZ 10BIT的D/A芯片,不能说烂大街,但是确实是有很多 ...
成本不在这里,成本在于大尺寸高品质crt的成品率实在是太低了。整整一条生产线上有可能一天下来生产的都是不合格品只能降级卖,要不然为啥有些玩意只能订好几个月以后才能买到啊。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24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0:24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22 
成本不在这里,成本在于大尺寸高品质crt的成品率实在是太低了。整整一条生产线上有可能一天下来生产的都是 ...
因为美国人不玩了。
而日本人又没那个理论水平。
比如,韩国SDI莫名其妙的弄出了一个60HZ也不闪的CRT电视。
然后日本人固然没搞清原因。韩国自己也稀里糊涂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25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0:26 编辑
所以 CRT说到底,成本降低空间小,厚度厚。
这才是被LCD取代的原因。
至于说什么LCD不伤眼,无辐射。环保,什么LCD效果达到CRT。
当做一个屁,放掉就是了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27
bull 发表于 2012-4-5 20:24 
因为美国人不玩了。
而日本人又没那个理论水平。
比如,韩国SDI莫名其妙的弄出了一个60HZ也不闪的CRT ...
美国人?美国人这方面还真竞争不过日系,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那个时代的高端管子都是从日本搞得货,有些物理极限是很难通过工艺解决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0:31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27 
美国人?美国人这方面还真竞争不过日系,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那个时代的高端管子都是从日本搞得货,有些 ...
不是的,当年RCA在1960年以后,美国就不在研究CRT的荧光粉原理了。
日本么,压根没那个水平了。
日本人只是靠死办法试凑来获得高水平。
前面所述那种莫名其妙的不闪。如果原理搞清了。CRT的成本就可以极大的降低了。。。。。
作者: 飞鸟真 时间: 2012-4-5 20:33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27 
美国人?美国人这方面还真竞争不过日系,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那个时代的高端管子都是从日本搞得货,有些 ...
超大屏crt并不难造,成品率也不低。
但几何几乎是没法解决的障碍,从技术看 佳能sed 才是crt终极进化,可惜没搞起来。
2005年4月底,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界国际平板电视展会Display 2005,此次展会上各世界级厂商都拿出了新显示技术装备的产品,我们从中可以体验出新一代视觉科技的魅力,现在就随笔者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产品。 10万:1对比度SED显示器
S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式显示器,是由东芝与佳能合资成立的SED公司研发并产业化的。此次展出的SED电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对比度达到了100,000:1的水平,据说在会场排队等候亲自目睹它的观众要等上1个小时才行。

SED与CRT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CRT、SED与液晶电视的效果对比,点击放大
SED究其工作原理其实和CRT阴极射线管类似,基板上无数个电极与涂有荧光粉的屏幕电极之间在高电压下产生电子束,而电子束的强度由电压控制,荧光粉也就产生相应的亮度。与CRT不同的是,SED每个象素都有三条电子束来分别产生RGB的颜色,不像CRT是总共三条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自然没有闪烁和聚焦不良的情况。这一点又与PDP等离子相似,但相比之下不需要把气体电离到等离子状态才能发光,因此功耗非常低,37寸屏幕功耗仅为160W,与CRT相当。而由于电子束控制亮度的精度很高,究可以达到10万:1的对比度。从上面的效果对比图来看,SED的色彩还原很精确,没有偏色和不自然的颜色,在演示人像画面的时候效果突出。

SED样机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SED的制造成本不高,售价仅比CRT高出10%,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SED显示技术的前途不可限量。
SED工作原理的一段flash动画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40
飞鸟真 发表于 2012-4-5 20:33 
超大屏crt并不难造,成品率也不低。
但几何几乎是没法解决的障碍,从技术看 佳能sed 才是crt终极进化,可 ...
厄,成品率不低?额滴神那,kx36用的管子那是从n个管子里面特挑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说一台的后面躺下了上百台的尸体,确实,如果要求并不是那么高的话,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可以作为旗舰的管子用的。问题是既然要求极致画质的话,特丽珑hr的成品率就低的令人发指了。
至于几何嘛,那些怪物等级的机器解决起来都是很完美的,可以说相当完美,绝不逊于LCD,问题就在于成本。没有民用用户可以忍受生产上百个管子里面才能出一台所带来的极高成本,即使是电视台,这种怪物也不是小台能用得起的。
作者: 飞鸟真 时间: 2012-4-5 20:49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40 
厄,成品率不低?额滴神那,kx36用的管子那是从n个管子里面特挑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说一台的后面躺下了 ...
我的意思是当电视用没问题,成不出完美的品,挑也挑不出来吧。
所谓挑出来的神话也就是没落到普通玩家手里评测,实际好不到哪。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0:59
本帖最后由 wuhao911 于 2012-4-5 21:01 编辑
飞鸟真 发表于 2012-4-5 20:49 
我的意思是当电视用没问题,成不出完美的品,挑也挑不出来吧。
所谓挑出来的神话也就是没落到普通玩家手 ...
能出来的,如果你见过当年状态完美的f32的话,几何,汇聚都是完美,至于落到普通玩家手里的评测嘛倒是有,当年avbuzz有人特意入过低一个等级的f24用来较色,写过评测但是年代久远不记得他测没测过几何和汇聚了,你要能找到的话可以去看看。确实,这玩意成本太高,10来年前我个人认为不会有几个玩家舍得花40几万来买一个32寸的东西,实际上buzz那几位朋友就已经很让我大开眼界了,那真是烧的不一般。当年我也是在台里看见过f32对于几何的实际表现才敢这么说的,有的时候你是要相信特挑的力量的,实际上的效果我只能说震撼加绝望,每年的birtv都没缺过席,这么多年显示效果也没见过能超越他的。至于kx36我倒是真没玩过,不过那东西据索尼自己的说法用的是和f32一样品质的管子,只不过尺寸大了,特挑的更严重而已,而kx36那价钱基本上对他来说就是赔本往外卖了,当然想买也没几台,订货也是至少得过大半年能到。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1:07
不过嘛,crt这东西,怀怀旧可以,真用起来现在觉得确实麻烦,话说作为家用和一般办公,crt的色彩什么的也真没什么太有用的,而且话说中低端的crt的几何和汇聚确实如同大便一般,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5 21:44
[attach]1829552[/attach] [attach]1829551[/attach] [attach]1829550[/attach]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21:44
bull 发表于 2012-4-5 18:58 
不好意思,我这里就有T966和G520
1600*1200/85HZ
功耗测试下来就只有110W最多了
是吗?
你的仪器这么牛
干嘛不通知生产商说他们的说明书不对
说不定还能得到奖金呢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5 21:45
CRT我还在用。。只要不坏,就不会换掉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21:47
本帖最后由 quadamage 于 2012-4-5 21:51 编辑
要是以前的MAG、NESO什么的,21寸CRT少说也是200W。
没有200W这么夸张
FW900也没有200W
而且珑管比较费电
象 三棒 飞利浦之流民用级非珑管21寸CRT
功耗大概在100~120左右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21:54
飞鸟真 发表于 2012-4-5 20:33 
超大屏crt并不难造,成品率也不低。
但几何几乎是没法解决的障碍,从技术看 佳能sed 才是crt终极进化,可 ...
从技术看 佳能sed 才是crt终极进化,可惜没搞起来。
后来索尼也有个类似的FED技术,
叫场效应管XXX
可惜也流产了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5 22:10
本帖最后由 quadamage 于 2012-4-5 22:11 编辑
bull 发表于 2012-4-5 20:19 
别提分辨率
G520就已经1920*1440/85HZ了
这个分辨率有多少LCD超过了?
G520最大分辨率还不止1920*1440/85HZ
能达到2048X1536@80Hz左右
但能显示是一回事
是否达到最佳效果又是另一回事
戴尔3011还能插值上800X600呢
还有Eizo 索尼 三菱的CRT
上高分辨率效果还不错
可 三棒 AOC之流就无法做到
加上中低端显卡生产商不愿意在低通滤波上花成本
三棒 AOC之流只好转生产LCD
在宣传上夸大CRT的缺点 忽悠消费者
三棒 AOC之流市场占有率大
最终LCD出货量超出CRT
CRT逐渐退出市场
CRT滞后于越来越强的显卡的性能
加上上面朋友提到的LCD的成本优势
才是CRT在市场上被LCD干掉的原因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5 22:44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5 22:10 
G520最大分辨率还不止1920*1440/85HZ
能达到2048X1536@80Hz左右
但能显示是一回事
这个吧,crt显示器没有什么最佳分辨率这种说法,只要行频和场频上的去,跟插值那种完全两回事,crt可没有什么点对点这种说法。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3:07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2:44 
这个吧,crt显示器没有什么最佳分辨率这种说法,只要行频和场频上的去,跟插值那种完全两回事,crt可没有 ...
CRT有最佳分辨率
不是最佳分辨率下
对比度会下降,比如我的G520 T966 1600*1200就是最佳分辨率。水平分辨率再提升,哪怕总带宽不变,对比度也要下降个5%-10%
但是如你所说,只要行频场频还有带宽跟得上,清晰度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LCD,这货干脆就只有一个分辨率。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3:11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3:21 编辑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5 21:44 
是吗?
你的仪器这么牛
干嘛不通知生产商说他们的说明书不对
我的仪器就是NB
怎么,有意见么?
我的功率测试仪,电压显示是3位,电流显示是4位,以安捷伦6位半为标准,那是一字不差。
刚才随手再测试了一次,确实可以弄出个120瓦来。
不过那是开高亮+全白画面了。
可是CRT开那么高亮干什么?
我常规亮度80CD/M2足够了。
这时候全白画面也就105瓦上下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5 23:17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5 23:20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1:07 
不过嘛,crt这东西,怀怀旧可以,真用起来现在觉得确实麻烦,话说作为家用和一般办公,crt的色彩什么的也真 ...
确实如此,CRT太麻烦了。
但是对视频或者游戏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又愿意折腾的,老老实实买二手CRT吧
不到千元就能获得一个直接秒5KRMB LCD显示器的东西。够可以了。
作者: Justice_jsj 时间: 2012-4-5 23:58
深谷白云 发表于 2012-4-4 15:48 
三星的也有RGB排列的,PSV上的就是
PSV用的那三星RGB像素排列的AMOLED你就别提了,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最烂的屏幕没有之一,灰阶显示都有发绿现象,而且那黑斑还能造成严重的色彩差异的垃圾货色。
作者: Justice_jsj 时间: 2012-4-6 00:12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5 20:19 
别比那个,那个厚是因为背光问题和里面的后端电路实在比民用机多太多,而且往往有一堆扩展模块的空间。自 ...
但是厚的画质好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比现在的LED背光液晶电视比较厚的直下式LED背光就要比侧射式LED背光好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6 00:48
bull 发表于 2012-4-5 23:11 
我的仪器就是NB
怎么,有意见么?
我的功率测试仪,电压显示是3位,电流显示是4位,以安捷伦6位半为标 ...
你这个功率算日常运行典型值
我查了一下
SX2100 典型值 33W
2190UXi典型值50W
CG21典型值 60W(自带音箱开启)
液晶测典型值一般亮度都是大大超过80cd/cm2的
可视面积 21.3 VS 19.6
高端大致如此 功耗 2:1
中低端可以达到 3:1 甚至 4:1
这不算功耗完胜 比知道你的完胜定义如何?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6 00:53
bull 发表于 2012-4-5 23:17 
确实如此,CRT太麻烦了。
但是对视频或者游戏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又愿意折腾的,老老实实买二手CRT吧
...
二手CRT现在也没有多少好货了
高端CRT 03~04年就基本停产了
04~07年去买还能搞到一些不错的
本人06年搞到手二手YLJ P275
用了1万小时左右 性能还没见衰退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6 06:59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6 00:53 
二手CRT现在也没有多少好货了
高端CRT 03~04年就基本停产了
04~07年去买还能搞到一些不错的
高端CRT是06年停产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6 07:05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6 00:48 
你这个功率算日常运行典型值
我查了一下
SX2100 典型值 33W
液晶亮度超过80CD/m2是无奈,
而不是什么优势。
CRT会随着画面不同功耗不同(全白明显大于典型值),LCD任何画面都是一个功耗。
要比功耗当然是画质和CRT差距不太大的LCD
那些东西哪个不是电老虎?
最典型的就是NEC那些三色LED背光的东西,哪个不是100瓦上下?
作者: zhyjun502 时间: 2012-4-6 10:37
我们这些P民有谁知道真正的真相?
作者: quadamage 时间: 2012-4-6 17:45
液晶亮度超过80CD/m2是无奈,
而不是什么优势。
CRT会随着画面不同功耗不同(全白明显大于典型值),LCD任何画面都是一个功耗。
只一点 我苟同你
相比CRT 100cd/cm2, 很多LCD实亮度调为0也接近200cd/cm2
这也是LCD伤眼的一个原因
不管是LCD 还是CRT
好的显示器一般在低亮度就可以显示足够多的细节 色彩也够通透
至于三色LED背光
一般24寸IPS之流典型功耗也就50W不到
不知道你的数据从何而来
作者: 空壳 时间: 2012-4-6 22:12
我的CRT是05年产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6 23:07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6 23:08 编辑
quadamage 发表于 2012-4-6 17:45 
只一点 我苟同你
相比CRT 100cd/cm2, 很多LCD实亮度调为0也接近200cd/cm2
这也是LCD伤眼的一个原因
NEC那批三色背光的LED显示器。21寸 功耗那就是电老虎。
三色LED背光是不可能只有50瓦的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7 10:09
bull 发表于 2012-4-6 23:07 
NEC那批三色背光的LED显示器。21寸 功耗那就是电老虎。
三色LED背光是不可能只有50瓦的
恩恩,三色led还不是最费电的,看看rgbled阵列去吧,那个可以赶上等离子了。
作者: uiua 时间: 2012-4-7 23:23
其实crt被淘汰的原因是因为太重了,家里电脑桌承受不起,呵呵。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8 12:06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8 12:10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7 10:09 
恩恩,三色led还不是最费电的,看看rgbled阵列去吧,那个可以赶上等离子了。
问一个题外话
LMD2110累眼么?
这东西在万元级别的LCD中看起来不错的说。
视频效果一流,既然是TN面板
也有希望不累眼。
当然,不是我要,是其他人有兴趣。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8 12:39
bull 发表于 2012-4-8 12:06 
问一个题外话
LMD2110累眼么?
这东西在万元级别的LCD中看起来不错的说。
累眼,那不会,这种工作机要是累眼的话,早就没法卖了。厄,不过,没事买它干嘛?里面不少东西家里完全用不上的说。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8 14:58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8 14:58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8 12:39 
累眼,那不会,这种工作机要是累眼的话,早就没法卖了。厄,不过,没事买它干嘛?里面不少东西家里完全用 ...
我觉得很好啊 ,能修正色彩视角缺陷的TN是好东西啊。TN天生的速度优势么。
而且这种机器100%是8位面板,内部又有很好的算法。
我觉得可比那些莫名其妙的CG系列靠谱多了。
起码看视频游戏绝对秒CG
作者: alecddr 时间: 2012-4-8 18:17
总拿排列方式说话不觉得扯么?AMOLED 还有 SUPER AMOLED PLUS吖 那不就是RGB的排列了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8 18:28
bull 发表于 2012-4-8 14:58 
我觉得很好啊 ,能修正色彩视角缺陷的TN是好东西啊。TN天生的速度优势么。
而且这种机器100%是8位面板 ...
视角?视角还是那样啊,工作机又不需要多宽的视角,这东西只需要考虑坐在正前方的人就好了。
作者: bull 时间: 2012-4-8 19:25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4-8 19:27 编辑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8 18:28 
视角?视角还是那样啊,工作机又不需要多宽的视角,这东西只需要考虑坐在正前方的人就好了。
满足正前方就可以了。问题是现在低端的TN连正前方都保证不了了
中心和四角的那点视角差别就能让色彩完蛋
作者: btwb006 时间: 2012-4-9 18:11
用了I9100后再也看不上其他任何手机的屏幕了。下一个继续买AMOLED
作者: eming0097 时间: 2012-4-14 23:22
单位有小米,水果,9100 .9000 ,DEFY,本人才入9250。 比对:DEFY的TFT观感良好,颜色饱和度较淡,黑色泛白漏光,总体还行。小米的夏普屏简直就像黑白电视一样,颜色若有若无。严重不适。水果的IPS就不说了,地球人都说好,但也有泛白漏光现象。9000。9100.9250黑位皆完美,颜色以9000最为艳俗,P排480P屏幕颗粒明显,字体发虚,9100正常排列基本无颗粒问题,颜色仍嫌艳。9250仍是P排但升级至720P,也基本解决了颗粒问题,颜色也趋于正常,但亮度较低。三款AMOLED并非全黑,在晚上不开灯全黑屏的情况下仍能看见淡淡底色及少量黑斑,月光下即消隐不见,P排仅影响文字,对图片和视频毫无影响,高对比高色彩饱和度和高响应时间效果确实一流,超出TFT太多。
作者: 大大才给力 时间: 2012-8-10 15:30
本帖最后由 大大才给力 于 2012-8-10 15:30 编辑
深谷白云 发表于 2012-4-4 15:48 
三星的也有RGB排列的,PSV上的就是
LZ的帖子谬误很多,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随便根据一个现象不加深究就得出结论,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他说AMOLED对比度超高(在他这里对比度高、黑色黑成了坏事了),所以视频暗部会出现色块,真是好笑。还什么超高对比度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黑色不发光,他连对比度是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对比是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的比值?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