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关于模拟音频,酒后只说几句话! [打印本页]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02:35
标题: 关于模拟音频,酒后只说几句话!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4-30 02:40 编辑
) j: ?( w' Z6 d4 x6 f. t9 _& \9 W" g& l6 H: A* k( h
现在常用的通用放大器件是运放。" T, A  ]* p( c! {
- A- L1 p+ Z# O; ?
而每个运放的频响曲线并不都一致$ e/ T3 ]& u# Q5 L5 N7 D

6 E- j5 e1 b) d% |" t随着频率的改变,其增益量也会改变,视各种运放内部电路特性而定。- T! \; @( d3 `

5 R, i" |3 \" G3 \2 \5 b要拉直频响,有很多方法,其中两种就是:  ~9 T5 D0 d5 u- m8 R

& z1 U) V: ]2 Y: N  {一:负反馈,是非常常用的方法
2 J# \; Z$ B1 E
0 K7 x/ S( b% |7 b( I" B二:相位补偿电路,可以补偿目的预期频段的增益量
& z! O  p  }+ n: o5 `+ J
4 R! V" Q8 l, u$ \这些方法都带来了指标上的高参数,就是频响平直,却造成了其它损失,太多太多。9 K7 ~/ [- p, S6 @! W7 G

: I: A7 b9 ?+ |! ^  e选用好的器件,抓住模拟信号还原的重点,就得到了高质量的声音,损失一些虚无的指标并不过份。; a8 k7 v+ G8 X; a" A6 ^

3 Q3 H( s& c( h这是指标时代恶性竞争的结果,模拟信号的完整度是重点的重点,不同于数字信号,保留主信息特征即可。& [; Y* n7 H0 I  s

) k9 _! f* B. h% C1 R现在的音频测试项目并不完善,指标不能代表听感这是事实。- N0 v2 S: {. o# h# B4 L

/ F( S" V% e2 S+ p商业环境下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往往是成功的。这是HIFI界的可悲之处。5 n( ~. P* z! h9 S

4 f8 w8 O, k  G- s& C  G国内没有好的环境去保护和支持创新的想法,国产货也不指望能出什么精品。
$ M9 i' w  e6 F) g/ S
8 A: z% n# f9 ~' _/ E: j% C% ^% C但说是一定要说,不说对不住自已的音乐爱好者的良心。: x6 q, f+ C% @/ U
/ q0 q- w$ f* h: B! K. w2 i0 `
酒后胡言,当胡扯好了。
0 k9 h4 P% @( l5 F1 j+ i+ a9 v7 Z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02:39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1 23:13 编辑 ; A- u; E7 |7 a' M% C
3 o0 _+ g  F2 J$ h5 j+ Q
希望努力总会被认同吧!
4 w) |9 b! b) X% h* H, l# P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02:42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4-30 02:44 编辑 7 ?. y& B* b! @1 `( ]' t$ r

6 {* f; M/ |8 w/ Q我看好数字音频
) z% G3 V) q9 j$ \( y! _
; Q- U" I8 w( ^( N" |8 [: h8 X* G就是因为数字音频不存在这些BBDD的失真和音染。; S, D) ^; o2 P$ l! f, v
( w6 F; _$ h1 g! R
数字音频只要把彩样率,分割放大频率和带外噪声处理好了。& d& h  G9 L9 N9 g9 m

: j$ G" o  y* C) ^: U$ J是秒杀模拟音频的,受元件性能限制,可惜现在还不是数字类音频产品顶盛的时候* ^- [2 S: T1 g9 o4 ]
8 K0 l! b* K  y: w: x7 h0 u; G
伪高手和无良厂商们,未来总会到来!还不快点反省吗!!!
作者: jjx01    时间: 2012-4-30 02:47
把噪音播成音乐,听感好了,指标渣了
0 t0 C; T3 B2 {& v0 G' x: y! n( s把音乐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标也渣
) Q  x' s) W! a* z( I' g把噪音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标好
8 m; C" k7 m5 s) D: V0 Q, n把音乐播成音乐,听感好,指标也好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02:50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4-30 02:50 编辑 + t& j$ v* z, ]6 U8 n

, A6 d5 j0 B% g$ k$ G* x把噪音播成音乐,听感好了,指标渣了-------低保真高音染# e5 w( L. H1 L& j) X6 C
把音乐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标也渣-------低保真高失真  c4 e% Y$ \( }5 E# W- ?, C" j
把噪音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标好----------高指标伪保真6 J: Z" v0 r9 W8 i& o
把音乐播成音乐,听感好,指标也好----------真正的高保真' l; P6 z' C2 a) H+ E! d6 C9 H

' z1 i5 e, t! D9 v
! @7 v/ v! N/ ^" n1 h% F' j2 I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12-4-30 08:26
连什么叫做保真都不知道
! z( I. q, c7 a7 I
9 ?4 F. w3 ?4 ^" E% h  u保真 = 指标。
作者: 黑真PIG    时间: 2012-4-30 08:30
jjx01 发表于 2012-4-30 02:47 1 N) V- m1 H( l" B9 Z: a4 ?
把噪音播成音乐,听感好了,指标渣了  g( c7 l8 O) z
把音乐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标也渣8 A' U- o% y7 p3 V: U- I1 R
把噪音播成噪音,听感不好,指 ...
3 k  G! D! S2 @* ^/ N
能把噪音放成音乐,那么这种卡必然能把某些音乐也播放成噪音,即高失真。
; t6 w- e$ W! V7 @: R! L
7 }* x! ]+ V1 ?9 z' Q& @把噪音放成噪音,把音乐放成音乐,才是正确的。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30 08:41
吹原理是没有用的,至少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一款数字功放可以能和高端传统功放相媲美,乐林的几款数字功放同样有很大缺陷,当然,如果非要坚持自己定义的所谓正确的声音作为标准的话,那么别人也无话可说,至少俺绝对不属于这个派别,俺坚持只有多听多玩在没有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时是没有资格给hifi下定义的。hifi的定义向来就有两个派别,一方是数据派,坚持拿频响曲线等指标说话,但是却无法解释音色,定位,脱箱感这些主观指标,也无法解决一对箱子数据上很优秀但是实际听感并不怎么样这个问题。另一方是实践派,坚持耳朵收货,但是缺乏直观的数据显示,说服力只能靠经验和信任来发挥,给不少js和无良枪手创造了机会。
2 a" [. Z9 P: v& v' ?3 R8 q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一个合格的hifi烧友,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听过玩过一定数量的器材,没有这个来谈指标完全就是闭门造车,第二就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可否认,只要不过分神话,测试指标在某些时候还有有他的指导意义的。第三就是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满足这三点中至少亮点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烧友。
作者: jjx01    时间: 2012-4-30 10:29
黑真PIG 发表于 2012-4-30 08:30 2 e7 r3 A0 D* J
能把噪音放成音乐,那么这种卡必然能把某些音乐也播放成噪音,即高失真。
, {, a- s3 |, u  {
1 i' s# j7 _; M& K把噪音放成噪音,把音乐放成 ...

. O& g: z7 W! k7 D9 e滤掉杂波,失真则失真了,但是不会加进噪音的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4-30 10:45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2-4-30 10:46 编辑
, h- j/ o  h3 y0 w2 @8 n7 G1 M
" y, j+ a$ j! L* ^" n厂商为指标牺牲保真度好像行不通吧。( R8 F. Z! u0 L% j; K; w8 E
首先声卡的效果都是人传人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指标来买声卡,更多的是口碑相传。! j: C6 ~8 [7 R6 e: u* g

0 ^: C. U% Q1 A; b如果确实是行业潜规则,如果我是厂商,我会以反潜规则为卖点。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1:05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4-30 11:05 编辑
3 R, O/ \( V2 Z/ o7 U# K
黑真PIG 发表于 2012-4-30 08:30 ! M) Y& m+ \! a  s
能把噪音放成音乐,那么这种卡必然能把某些音乐也播放成噪音,即高失真。% N4 ]$ A" D2 A
9 s/ z2 f# v  F1 ?1 p5 U+ L6 Y  W  Y$ o
把噪音放成噪音,把音乐放成 ...

3 C" }: O1 J  \+ M+ ~5 l9 T2 {: R, w2 j' A& j$ u
不能说你不对,保真=指标没错2 R( T0 `9 {5 w% G3 r" E; ^" z3 o5 |

7 o" H  D9 X1 m2 l8 V1 n: q7 v但你是在认死理,如果有隐藏的指标项没被发现,而和现有的指标某项有冲突  z9 l# N1 l4 D
" `4 p0 ?* B, x! {
比如,A项指标越高,E项指标就越低,是个矛盾,但E项指标没被发现。# I- m- p$ c& X

2 y2 o3 j  E3 E$ l! c$ u直接就导致A指标越高,越难听。( `, g9 i% U6 S

# J- c. w& q) l6 j' M$ @/ S) e实际上我主贴都说的差不多了。
0 {5 r& L$ X- U4 D& Z% L. n8 t$ w9 G5 x# p3 J7 {# L
一些设计软件害了所有人。包括设计师人员!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1:07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0:45
6 Q0 G0 U& n% j, a# G, p厂商为指标牺牲保真度好像行不通吧。  M9 W* y) z( m4 Q$ x0 V
首先声卡的效果都是人传人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指标来买声卡,更多的 ...

) x2 x# z- f; F; D3 V, Q' c哈哈,大眼你总是想到卖点。。" ]0 |3 |' W4 e! A5 e5 b

' v% R/ Y" F/ X- Y- P7 @& R8 t- o顶你一下!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1:19
wuhao911 发表于 2012-4-30 08:41 6 I* F+ u- {6 g8 y0 \) n0 o+ Y/ ]
吹原理是没有用的,至少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未来,没有一款数字功放可以能和高端传统功放相媲美,乐林的几款 ...

0 @- r9 \; D1 c$ j1 U每次总是看不清你在说什么。。。
2 F+ Q0 s( e& u3 D% h# z
( K: M- l- d# H8 q看的头晕。。你可以说简单点嘛。。
作者: hxq    时间: 2012-4-30 11:40
元器件本身的品质去降底噪声提高信噪比才是正途。
" ^, [/ p0 u: S; k$ V现在的半导体比电子管噪声好多了,现在的电阻 电容 半导体的噪声不影响音质了。! o6 k0 ~  k! b4 w1 x

作者: hxq    时间: 2012-4-30 11:42
相位移起点推到10K+或20K+音频频段???" Y" B6 g7 e8 R, @  \
10K-20K人耳就听不到了么。
作者: hxq    时间: 2012-4-30 11:45
N年前就有极少数功放是无负反馈的。
作者: hxq    时间: 2012-4-30 11:47
数字类音频产品以后会成为主流,这个没人敢反对,除非脑子烧坏了。。。。呵呵。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2:13
hxq 发表于 2012-4-30 11:42
0 Z& w* J2 m9 ^9 a  {相位移起点推到10K+或20K+音频频段???4 r5 d3 z" p& i0 f! h
10K-20K人耳就听不到了么。

8 c( \" C; D  _1 N7 l是的,推过10K+听感上就没什么了。
( s. g0 Z# B. _2 h8 p: y" o  ^/ \% {8 g; U! f# D3 y# W+ O
但如果落在10K内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高频毛燥听感' i# h% x3 M  q* S$ y
" t; i2 I( o0 g) J) e3 R1 u9 N
还有,小细节丢失会损失很多定位和脱箱感。! Q, A& x6 w1 w

$ g) a/ z# C2 @& K  d实际上把音乐细节和噪声都一把切了。人耳是非常敏感的。有的时候高指标的听感还不如低指标的。很神奇啊呵呵。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4-30 15:45
hxq 发表于 2012-4-30 11:47
- c/ {. b! ^1 i! _* o1 @* f/ U- D数字类音频产品以后会成为主流,这个没人敢反对,除非脑子烧坏了。。。。呵呵。
( b- y: R/ S: }$ N
这个以后,以后是什么时候呢?近几年是没希望的。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4-30 16:03
厂商为了曲线好看,以牺牲细节为代价,将曲线做得漂亮点。 这个确定吗,还是酒后想出来的
作者: eternal0    时间: 2012-4-30 16:12
黑真PIG 发表于 2012-4-30 08:26
: F& `2 Y2 M, C- ~4 ]# t6 u0 B' c9 ]连什么叫做保真都不知道
) e( R$ ]/ E  X7 X9 ^4 |
$ ^/ Y6 m9 C9 ^8 G! C( w+ ?保真 = 指标。

! V7 i( J/ D- _# T3 A6 f. ~1 Y现在的指标可不是全面的。$ V6 u2 {0 Y1 y1 g  I4 r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6:34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03 8 G. w+ E* _! Z2 g/ L$ x  V
厂商为了曲线好看,以牺牲细节为代价,将曲线做得漂亮点。 这个确定吗,还是酒后想出来的
( \/ o  D! q3 \* b) T: R4 u
我说的厂家,是国产,不是进口好货,呵呵
4 f% C) g  @) a! [! g/ ~$ l  [! \2 J/ K  S! c
你别再拿好东西来砸低端货喽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4-30 16:49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2-4-30 16:49 编辑
1 y$ K2 X( z$ @" ~' E% V$ j7 A' |0 x" w1 n" @
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差点的声卡,声卡毕竟不象国内牛奶采购一样,要监测蛋白质含量,然后吃进去吸收多少用户也不清楚,最终还是应该耳朵收货。而且厂商可以通过其他营销方式消除买家对指标顾虑,或者指标作假,设计反而是按照好的方案,这样是不是更聪明的做法。, `. N5 j; @( Z3 W9 E- T
当然我也是猜测。
2 d( G& q6 v: ]8 V/ y, s$ w* B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4-30 18:28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49
% y. o9 u( a) K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 ...

4 R0 @7 W, r1 h7 Y! Y$ X' j.............大眼啊大眼,大啊呀么眼啊。6 T3 ~2 x1 M& \) R/ k+ B  G

3 D9 ?  {' e: k) A4 e/ ?) r嘿嘿嘿嘿,你的头像真可爱!~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2-5-1 20:36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4-30 16:49
7 Z  R( y' W6 y! K, ^3 X+ g  B厂商的声卡发布,价格由厂商自定,销得好不好直接由市场口碑决定,厂商应该不会傻到为造假指标而设计出声音 ...
" J+ O/ Z# p4 B( W+ B! n9 d* l* R
想想sb live!第一版上市的时候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2-5-1 20:38
本帖最后由 酷风 于 2012-5-1 20:39 编辑 - I% s' }' t* B, E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4-30 11:05
0 `' ]% T) X: M; D& a% \4 H/ q一些设计软件害了所有人。包括设计师人员!
想起了上一次,有人认定线材对音质没有影响的理由
  `, Z- \. p( j6 P( ?就是某款著名设计软件里没有考虑到线材对音质的影响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1 21:30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1 21:31 编辑 7 V! P( D$ {* D/ P/ N, ^. F- T6 `
酷风 发表于 2012-5-1 20:38 4 a# Z, K, K2 G
想起了上一次,有人认定线材对音质没有影响的理由
2 p8 C, J/ r, b* K& F就是某款著名设计软件里没有考虑到线材对音质的影响

2 B( d3 O, t9 i+ F% Q
; k' ~1 j3 [6 K9 o1 m4 F& t7 M我觉得,音频电路不能当数字电路那样设计* V% C% C8 y1 q1 I3 K
( _& Z( p, }8 w, e4 f8 q8 L1 r
数字电路只要讲究没有误码即可,但模拟电路的信息量是接近无限的。6 c0 Y* e* C7 @) I
5 l7 A' X( R; ^0 E# ^( c( P
可以失真但不能丢失微小信号细节,只保留大特征是不行的,大特征的指标再高
4 L" v" X; v7 I' |8 [* E2 e: ?; d
4 k; n; B7 M6 s" ~& j. d小细节信息特征的丢失直接会导致声音变的索然无味。特别是高频泛音,相位和波形的微小特征。+ M1 @6 a# h4 T
3 }$ \/ n5 `1 w  r$ y1 k
你可以加音染,但你不能改变波形某些特定的特征信息。1 T; a2 g; V9 V* z+ b
% C( h) [% k) ?1 O
但芯片商的设计软件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些。
4 A6 l* p" v% k" q5 b8 q/ s) }! ]: V5 p4 e# v; i- G9 N
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供仅参考!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1 22:24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p0 ]* n2 [+ L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0 p& M: e, }! T4 @, e. |5 D8 [1 O指标绝不是什么频响和一个1KHZ的THD+N就能涵盖的。
作者: hxq    时间: 2012-5-1 22:33
芯片商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芯片的内部的原电路,外围的附加电路更是反复计算并测试才给推荐外围电路的数值。芯片商可是几十甚至几百人的开发团队。就好比电脑主板,芯片商先给个公版的主板给各个主板生产商,包括BIOS,如果芯片商不提供这些,就算你叫华硕也没办法开发。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1 22:33
bull 发表于 2012-5-1 22:24 ! U! `& X0 F* h& K/ A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J& T$ V0 H. N& N%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 V2 `) S5 J* w指标绝不是什么 ...
1 ]0 M! Y9 H/ z5 G2 j: [8 i# v5 v
或许专业领域的指标测试非常全面。
* p" {2 i8 @0 t) y3 G8 \* c& B* \, w6 G# C
但声卡用户所看到的,往往都是些RMAA或类似的指标项
7 Y7 f& H/ C# `
. a4 ?* h1 ~  v; E) p! w2 e; b0 Y这也是事实。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1 22:34
hxq 发表于 2012-5-1 22:33 5 K0 ]( h; ]3 x
芯片商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芯片的内部的原电路,外围的附加电路更是反复计算并测试才给推荐外围电路的数值。 ...

3 Y8 ^" Q% E' r; y你说的很好,非常好!!!!
& q8 n5 N  \$ d9 n+ t. `( X+ M  s+ d' W( [- p! ^6 w; o) n
很好,相信芯片商,所以用芯片商的电路去吧。
  H  R* g6 A/ @( X# x- j6 Q% o( z
1 d2 N! f  [. t4 ]* B  Z& n8 A我用我自已的。
作者: hxq    时间: 2012-5-1 22:37
我个人反对通过调整运放的LPF来调整声音。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1 22:42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1 23:12 编辑
) X4 Q# I1 i' ~8 H6 D* M( w) E9 P# \: M& [1 c& ~$ ^+ e! I
大家都爱听音乐,音乐很好听!!!!!1 D& D0 |( ]$ {) T7 k/ w: K) M

作者: jackli77    时间: 2012-5-2 09:24
数字功放或许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过就现在而言,少量的欧美天价品就不去说他,国内基本都是些3流厂在做,音质可以用3个字来形容:干、冷、薄。7 g' F" D/ H+ d
至于指标,只能这样说,好呻吟的器材指标不一定差,但相反指标好的呻吟缺不一定好。
! X6 s) r: e2 R& }( L4 Q例如晶体管功放刚出来的时候,通过深度反馈来获取好的指标,呻吟却是臭名昭著的晶体管声(现在TB上某些卖DIY组建的商家常用的招数,示波器上波形好看,失真低,声音却是冷冷的)
作者: wszd    时间: 2012-5-2 11:30
bull 发表于 2012-5-1 22:24 ; N0 Q% L/ K) m4 `2 P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8 p! c: ~: F) D/ `9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0 z6 Z7 R+ i" i- q# m6 K
指标绝不是什么 ...

0 ^+ u; N# q; G6 Y对这句话,我是即反对又赞成。4 b2 P; b+ \" c: k( f0 _
但实际上你所反对的和支持的两种说法都是只在特定情况下的说法,都有正确的地方。
0 |* A8 Q: ^6 m* j# g0 O& n' r6 O9 g- G$ Y( I- h
详尽完整的指标可以描述听感,前提是指标己包含了影响声音的各个方面,并且使用者正确的理解了指标的含意。这个大约是你的主要观点,我也是赞同的。- x0 @% S/ M3 Y1 b$ `

+ A6 V8 Q' r( O但现实情况是一件具体的音响产品,只有区区几个所谓的“主要指标”,不够详尽;并且绝大部分人并非真能理解指标含义。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张频谱图就打遍天下的可笑事例很多,本论坛也见到不少。这种特定情况之下,“指标不能代表听感”是正确的。
0 H1 p3 d$ n5 S# V9 B$ g
! m. w! t. S) a$ w实际上,任意一句话都有其适用范围,需要具体处理。标语化、教条化是真正有害的东西。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2 11:45
wszd 发表于 2012-5-2 11:30 8 T, r/ n4 Z  X& ^% e
对这句话,我是即反对又赞成。2 c1 ~+ A, d8 g& ^+ ]
但实际上你所反对的和支持的两种说法都是只在特定情况下的说法,都有正确 ...
$ h% G8 S* V5 ]# e
那就是我的说法) `, g! ~. A- T  T! l1 g

4 X( c8 y$ ^' g+ m; ]( ?8 K而且现在主观听感测试也是有问题的。
$ E: b, ~- h! |+ p' |! Q. m) T9 m- H/ M/ s; [
系统灵敏度是不是调成了一样?# _5 a8 y! G4 Q: a

4 C  U. k; r7 [6 Z- O4 o) O4 w是不是双盲测试?
作者: wszd    时间: 2012-5-2 12:10
bull 发表于 2012-5-2 11:45
* I7 v: i1 c3 c3 r  u/ e那就是我的说法! S& E/ S6 c- P: t8 _1 {2 L

% r2 F" j, i; f+ F而且现在主观听感测试也是有问题的。

1 u2 L* G  `* A7 O. L! i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3 V' R4 z5 j! `( H, }
; u! P# @' b4 z- r# a
就以当年晶体管以深负反馈得到了主要指标的“高指标”音响为例,也是因为实际听感的不好才推进了对互调失真、瞬态响应的研究;数字音频就更为明显,争论多年的同样的数字不可能出来不同的声音,最终也从理论上找到了可能之处(jitter)。
! Z9 X& Z- p# C' [& `1 `3 V0 b- N+ ]
再从反方向来说,音响就是用来听觉享受的。如果听觉完全不能辨别音响好坏,那“好音响”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2 g4 m' R/ b% F
, ^6 k$ [; g, k/ f& k6 U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2 12:43
本帖最后由 bull 于 2012-5-2 12:44 编辑
6 h! ~0 e, C& l1 {( ?4 r9 V9 T4 Z
wszd 发表于 2012-5-2 12:10
. Y/ n+ E: D- L$ z) k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
8 B: G+ ]" d, |3 E$ _
. b4 y  K! g% K7 Z; C# F- n( g就以当年晶体管以 ...

' F( H7 Y$ L3 b& R
4 o4 u7 z2 ^2 T" k我从来不反对主观测试。但是测试方法需要严谨。
( S" g2 Q! z# i- E) N: d& }4 t比如灵敏度没调节到一致就来测试。那所谓明亮的听感,很可能只是灵敏度高而已。
3 ~: A/ G( z# y1 ]( V8 d
; w; ~( u4 T8 R6 y3 C5 ?  N抖动的问题,在很早就被D/A A/D转换器厂家所知道。% y, Y, l9 v  P( i+ ]% I
只不过音频行业的人后知后觉而已。
4 t+ z6 M! l7 k0 C# x
1 Q% C% P6 ]! J" v3 p; `  u1 i晶体管那个恶声,那是典型的测试项目过少的结果。! W5 e' F, U. g# N- W2 j
如果好好的看一下瞬态响应波形,就不会有那种破事。
! X4 u2 Q. L& h: @& t% `% K6 C5 y% w- @( s
还有一个误区
! A3 t! v. j6 Z! f$ h0 U传统的R-2R的D/A芯片 其实在指标上对现在的ΔΣ型D/A有巨大的优势。
- M* k: g- D& P但是好么,测试项目不全。然后一群人还真以为ΔΣ型D/A的指标比R-2R好了3 E9 f0 C  O; u7 |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3:25
wszd 发表于 2012-5-2 12:10
2 ~! M) e) @% Q6 Y3 H主观的东西当然会有很多“杂质”,但是其中也包含有一些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味否定。% E$ Z% A! o* j9 I
7 A+ O! B; e  v( d* v) l, J
就以当年晶体管以 ...
. Z+ ^. t; Q4 m: |$ _; L  J
我顶你,真正的大师风范!, ?8 a* f5 y* l0 d. i8 h: R  q
. c2 Q2 y+ N" T1 ^0 O
我觉得造成听感的明显变化,是不是还有些隐藏的指标项没被发现或看重啊。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2 13:26
现时来说,听音这种东西谁说了什么观点,什么理论也只能是磨磨嘴皮,不会有一个定论。 好不好还是用户说了算,很多用户反映听感都一样的话,可信度就高。) m/ X# C- h5 R# ]3 @+ G# r

- d. W& I4 W% ~' A$ G当然还必须是用户说,不是别人觉得这样,你也觉得有道理,然后象传染一样很多人都这样说,实际上都没有用过。
+ G! y! |2 u) O$ }" h9 ?. q/ ~: \) L& E& M

: j+ U- a5 R$ j1 ]9 S2 k  I+ _4 C/ i5 R/ x1 L3 l1 u* I. s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3:37
jackli77 发表于 2012-5-2 09:24
) s+ }; F$ U8 ^' h: N数字功放或许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过就现在而言,少量的欧美天价品就不去说他,国内基本都是些3流厂在做,音 ...
4 g/ s. `* d  n/ ?
冷声不等于晶体管声
2 g# Y/ d- V& N# c5 H# K, ~+ `- g, h6 ~: x# k* v1 u2 E
晶体管的深负反,奇谐波,互调削顶和非线性失真带来的听感可不只能用一个冷字形容5 D/ y) F% O# }2 H

1 h, k% B* A1 v8 r$ i8 m如果叫干,紧,冷,燥,碎,刺,更合适。
0 a  D: n6 G7 x# ^: j2 N
1 K) L: y& g" x' k4 P) x. ^而从高保真还原的听感上来看,以回放CD格式的音频,声音偏冷是正确的,因为CD格式出来的中高频的波形就是这样的。
9 C! d; w9 v' \& s
5 q. F7 R2 F3 z; _/ P- H冷到极限是自然,是不冷,其实暗指的是当音源格式高到一定程度,高保真回放后我们听到的绝对不是暖暖的声音,也不是冷冷的声音,而是细致到接近自然声的原音。
' D+ T. L& H( H; H( B; x' ^( H/ i$ A+ \6 w
就现在CD格式音源回放而言,偏冷是正常的,偏暖是修饰,过冷过硬过碎过燥才是晶体管声。4 j. G' y1 ^" S' W
. k! a0 w/ s4 q, E. t' f8 u) c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3:43
本帖最后由 formoonnight 于 2012-5-2 13:54 编辑
, C$ n- n: P' K$ l+ V# P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5-2 13:26
( E6 z+ I& m5 y' X: _8 k! I; e4 _现时来说,听音这种东西谁说了什么观点,什么理论也只能是磨磨嘴皮,不会有一个定论。 好不好还是用户说了算 ...

2 X# V( I( _5 e9 a; v0 E% o! K. F$ J5 B
用户的听感,常年受市面上很多商品的影响。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了。
- C$ M7 o- E- W0 {) z& }9 X- [/ r; t6 D! K0 o! ?
就好象吃盐和吃辣,吃惯了,菜不加盐那是不能接受的。
0 p; s; y% p# l6 Z+ a
7 f  _" I- H. R1 K" T0 t真正正确的声音,应该和自然声是一样的,钢琴弦声如银丝,歌女噪音如银铃。
8 T8 K4 y) j, M2 D5 g3 S, y) J! F6 f% t
有谁说钢琴弦音如金丝,歌女噪音如金铃乎?( p5 f9 M9 l  D! V

9 X5 q) ]* }9 n1 e  h) _% m当然,不排除唱片公司在录音环节就加进了音染,但这么多的音源文件,多少可以听出一些共性的。
( n# r# \3 E- ?" D( U/ |. i5 g
3 U' _5 y" ^+ V1 k/ ~$ Q5 O5 Q+ E再者,用不同的功放和音箱,回放出来的声音也是不同的,那怕是相同的声卡或CD机等解码设备' k8 Q! h' \$ b( c
' V  Y+ b9 e6 |5 P- f
如果后面的功放和音箱都无法确认是否是中性正确的声音,前面的声卡或CD解码又如何被定性呢?
/ l0 i6 R! ?' L+ [% z6 G2 l  E# ]" P
, u4 l# C. L( [' s难道有人说它是正确的,它就是正确的?说不定评测它的国际大师还是个只听得惯胆机的大师呢。. @9 o+ g7 J; d, g: {! g' p6 [! ~$ d

' C4 g1 w7 W* g6 a6 k. A( O) X# m解码,功放,音箱,这三样东西只能相互纠缠,互测,互相提高。这是件非常麻烦的事,要很强的脑力和听力还有灵感和天份才能玩的转,真正的高手国内相信没有多少。大多人还是在转着指标和听感打转转。. o3 L9 r9 }3 |# T: o' R' J. E
1 p# g4 J, s, V4 [, T% H" b9 @/ u3 D
哪张碟是用胆咪录的,那张碟是用场电容咪录的,那张碟的后期处理过重,那张碟的高频录的过燥。这些都是可以听出来的9 Y0 a! `9 ]( Y0 N
( U+ K  t0 I% N/ i8 O9 d
人心里应该有个中性的当标准的声音。我相信某声卡绝对不能说算是标准。6 |. r9 u% p- K* g% u" S: T
% j- R8 D7 {; J
# o5 o7 Z$ K: Z- {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C9 F+ a2 W( W2 ^+ e$ b, i. ~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2 15:04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5-2 13:43
& Z  ^4 `! j# l用户的听感,常年受市面上很多商品的影响。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了。, ^' H# e: G* z6 w) w2 U; N1 O0 {

# ?2 i! t/ \' u. }) [: I就好象吃盐和吃辣,吃惯了,菜不 ...
; n5 A6 Q3 ]2 o7 o) U% \
我是说听感由很多用户的反馈决定,不是说准确不准确的问题。声音暖的,解析度是高的,我相信一个人听错有可能,但是人多的结论是很靠谱的。特别是玩惯声卡器材的人,说的话会更准确。4 T( v# Q3 o( \

* b. y6 w; U$ I, K! T+ r+ |至于声音正确不正确的问题,说来有什么意义呢?要正确的声音不用说就是用监听类专业应用的声卡了,那现在为什么不是人手一张专业卡呢,对吧。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7:16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5-2 15:04
8 I2 k0 S3 _% c3 K' y+ p) X+ B我是说听感由很多用户的反馈决定,不是说准确不准确的问题。声音暖的,解析度是高的,我相信一个人听错有 ...
2 ^, E% W6 J  y0 v, I
要我说,英国声就和高保真无关,只是一种风格化。$ v* c& u2 u5 Q1 X% Z# I

2 y* k, E- B/ d0 [9 ?# ~# F; W你怎么看?认为我说错了吗?
6 N) ^7 [) ]  E/ S
6 s+ j- _9 ?4 P: o# A( E如果你认同上述的话,那就再讨论,否则怎么交流,也无结果的呀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2 17:33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5-2 17:16 ) Y. J! H3 t% y1 s
要我说,英国声就和高保真无关,只是一种风格化。: _- p  L2 @$ u8 b4 O. D# ?2 m

% U* c9 p; [, m$ V& T, A你怎么看?认为我说错了吗?

. p9 X4 ]- r& Q1 B我也觉得英国声不是正确声音。7 V& R0 @8 t# O6 c: c

7 p9 X; x! a! s5 x7 ~7 ~9 P2 R讨论正确不正确,问题就太多了,因为正确是多方面的,也没有完全正确的东西,也说不清楚怎样算正确,讨论这个就是闲着蛋痛。 还不如看看我说的那些实实在在的话。) B* T' `; k% P6 L% l7 [& K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7:39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5-2 17:33 ( r. m1 ]9 L1 [+ w* y" f
我也觉得英国声不是正确声音。
/ F( M8 l# e  E5 n9 P# v- T  G- |' F( a& X& M8 A( l: R5 f: X
讨论正确不正确,问题就太多了,因为正确是多方面的,也没有完全正确的 ...
9 [* u0 w) w% z- R) j
从你的话里行间,发现你也有点迷惑,那怕一点点。0 I* M8 e% N2 L! J1 I2 X+ v. j3 M
$ u! G0 D& o" _% O+ s' i6 n6 I6 l
好了,再说下去,会产生逆反心理。0 G3 `( g# n: D. x/ L4 ^! |: U# S
1 P) Z: L1 y2 T, t6 S* p0 t
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对音乐和电路的理解有限。
: i% b2 i+ v. `* C  L" Q' b0 U6 M
我说的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可当真。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2 17:51
我表示牛头不对马嘴。
6 _2 K7 ]+ `' e# e$ J, ?' ~8 u, c6 `! x) B; Q; K6 H9 y
我说众多的用户评价是现时评价声卡好坏,声卡特点的唯一办法。数据代表不了什么。
1 c( X0 X% `, b. f+ P' ]6 V8 e/ c+ @, j' z# I; x' L; o3 n7 t
你说正确的声音有多么重要,多么美妙
2 R# o8 T9 S+ d3 K; U' v% ?' J
. |* z9 B5 Q8 ?3 D8 ~那我跟你谈理想好了。5 I# F& t+ P* L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18:05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5-2 17:51
. G+ L" h9 W; T5 N# Y8 j我表示牛头不对马嘴。[titter>
0 K/ h! a4 W) h: l8 E  M  h/ P5 ?. B0 ^" f7 H
我说众多的用户评价是现时评价声卡好坏,声卡特点的唯一办法。数据代表不 ...

1 }' I, X8 l6 c2 ~( w0 A& H哦,看法根本不同是吧。0 c' Q1 f  v7 e9 ?

9 i6 Z5 M  |- u% W0 P  a这没办法,你卖你的电源和线材,我DIY我的小声卡。俺两是没直接冲突的。  J% i: _1 Y1 u: n
( i7 k3 w% N+ R, z
所以可以放开了讨论。呵呵。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5-2 19:46
bull 发表于 2012-5-1 22:24 7 K1 X0 u0 m" R' x+ {! O$ j1 ~  H
所谓指标不能反映听感都是搞笑说法。) }' F) |, H, Y  f( @- A$ \
因为说这些话的人从来没有完整测试过一款音频设备。: \7 A" w* ?! T/ X) ^
指标绝不是什么 ...

2 R. R. S4 ?7 a  o0 |bull兄,这个我就必须得说下了,既然您非要说完整测试,那么我真的想知道有哪家评测搞出过这种完整测试?欧美坛也无所谓,那边我也经常去。那边搞评测可经常是进消音室干的,也没见谁说过测试指标可以完整反映听感的。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5-2 20:12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5-2 17:16
1 q) R  ]% k* Q0 o) D: h* I! x要我说,英国声就和高保真无关,只是一种风格化。
& G/ }2 E# Q; A! V8 e+ I' s  k. f5 ~: G8 n& C3 Z( j/ b  i- ]
你怎么看?认为我说错了吗?

6 y& p8 ~" O, O+ Y' {; B& t+ S这个吧,我还是这么觉得,您先告诉我您认为正确的声音是您用什么音源什么前级什么后级什么箱子听出来的吧,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光在这空对空半天有啥意思?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2 20:31
wuhao911 发表于 2012-5-2 20:12
$ l7 l1 @9 v# O; C( }! D4 H6 }# P这个吧,我还是这么觉得,您先告诉我您认为正确的声音是您用什么音源什么前级什么后级什么箱子听出来的吧 ...
, f& X0 c' C; g7 {1 F
我用我从小到大,这几十年对声音的理解,说出的这话。. Z) J( |, L  t( {) ^
3 e9 V) _+ x+ q" W" [
个人意见,仅供交流,聊天。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2 20:44
wuhao911 发表于 2012-5-2 19:46
4 p# x/ n$ Q6 u( M: fbull兄,这个我就必须得说下了,既然您非要说完整测试,那么我真的想知道有哪家评测搞出过这种完整测试? ...

" ?3 c; C% s/ k* e1 {. r完整测试报告你应该看到过,厚厚一叠。哪里是现在那种所谓的评测那么几项的。* w$ S# e  L) \3 T# d: r2 j9 L
完整的测试确实很能反映问题了。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3 00:07
bull 发表于 2012-5-2 20:44
+ i' w7 b/ ^3 d( X1 {0 ^8 e完整测试报告你应该看到过,厚厚一叠。哪里是现在那种所谓的评测那么几项的。2 a$ d  Z+ q& Z4 y' q
完整的测试确实很能反映问 ...

9 I. B3 F! V! _/ P5 m4 q就事对事。
- ~) J6 C+ L  o5 z* r+ ~
2 w) e5 O4 w4 S( e完整性的测试如果真的这么严肃。% m2 V* X7 q: x3 L3 Y3 r. u

1 Y& s, L+ d) W# I, c为什么市面上用芯片商的通用电路做出来的产品,声音这样难听?1 D5 A- h! d; h1 {( A- X

% ]2 v" l3 m* h8 Z$ F0 Q) f7 c& u你千万别说很好听。。, Z* G; u: f% K+ \4 B
; H# Z$ F2 P  u0 `) L( V: E+ o
你没有怀疑过这些东西吗?就这样盲目的相信?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3 19:41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5-3 00:07
( ]. V) Z) J% h3 I/ W/ A就事对事。
  Z4 a; a. Z" C% \' U& d) B. _$ ]) k* E) A# Z
完整性的测试如果真的这么严肃。

4 w+ m3 l/ X9 |+ R* Z* y' r0 o当然不盲目相信报告,但是完整的报告和不完整的完全是两回事
作者: wuhao911    时间: 2012-5-3 20:30
bull 发表于 2012-5-2 20:44
; w8 S& t9 W2 |9 M完整测试报告你应该看到过,厚厚一叠。哪里是现在那种所谓的评测那么几项的。0 U, [7 O2 u1 N# p3 r
完整的测试确实很能反映问 ...

0 I! ^0 _( j: p$ x哪家的什么产品?我真没看到过,单一芯片的可不算,整机的真没见过。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3 23:58
看样子是不怪指标,怪厂商了,甚至去怪芯片商。
1 q* a6 p* ~8 O. F% h
+ Q6 z6 V) ?. {5 n- e( d当然,权威顶级完善的音频测试项目报告,按现在的技术应该能完整的再现音频听感
# i' z  I& i% u% A' E2 O, _/ k2 Z( Q; E/ e! H7 O: k
不过谁愿意去做这个事呢?难道厂商推出一款声卡,从出售到停产,赚还赚不到几百万1 W# g& L8 X2 R  W% Q( \
! G% W; k( H! Q( P
要花数十万交给权威部门做一份完整性的测试,我看是不可能的。
6 R6 X0 Y0 r8 T  C6 w! @
( v7 R6 @4 [8 U) P5 J" R* H所以,继续打摩改造DIY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2-5-5 17:07
bull 发表于 2012-5-2 12:43 4 K1 F- H+ ~" u, b
我从来不反对主观测试。但是测试方法需要严谨。2 s5 U1 O2 L" L6 h$ x/ d
比如灵敏度没调节到一致就来测试。那所谓明亮的听感, ...
3 o* w- G# b/ E
现在主流的D/A芯片都是ΔΣ型的了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2-5-5 17:11
天天听钢琴的人表示,自然的声音不觉得是冷的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5 17:11
formoonnight 发表于 2012-5-3 23:58
" [) B9 v4 G* j; Y5 l看样子是不怪指标,怪厂商了,甚至去怪芯片商。' [; i7 ~$ D8 L7 H; \/ z
* g' `$ k# X# o. {1 E* k( @
当然,权威顶级完善的音频测试项目报告,按现在的技术应 ...

8 w* k7 B/ N; }5 \不要想当然。AP27XX测试仪也就30万而已。
作者: bull    时间: 2012-5-5 17:17
酷风 发表于 2012-5-5 17:07
4 j2 D7 r& z* Y) `1 C$ T现在主流的D/A芯片都是ΔΣ型的了
) i! E2 z+ `9 X) Q9 r. i% v8 D
主流从来不等于高水平。高质量。6 M% T. a& r6 T( c3 Y  X

作者: 酷风    时间: 2012-5-5 17:19
bull 发表于 2012-5-5 17:17
( x* q0 p, h: ?# O6 @主流从来不等于高水平。高质量。
0 d0 Y5 W3 T3 k# I4 V
主流,表示的是大多数人用的水平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5 17:28
本帖最后由 大眼仔 于 2012-5-5 17:29 编辑
. t# m! p% ]% \+ v; v2 k! ~$ }1 A6 g- {# S# B
我相信完整测试报告能反应声卡的一些水平,这个肯定的。0 _( X9 W6 z8 ^1 y. p2 b' g8 J

) A6 e3 ~, d+ a但是a声卡比b声卡测试报告要好,是不是用户听了就觉得是a好,是不是数据能显示声卡声音的冷暖和一些音色特点,这是个问题。* D+ s% |! m: {) B$ N

* g' a8 Q' u- [, p4 ~重点是,如果说完整测试报告很能反映问题,能举个例子不,总不能靠我认为这样,就下结论了。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5 18:05
酷风 发表于 2012-5-5 17:11 5 e0 F5 W6 {  ]8 V; \
天天听钢琴的人表示,自然的声音不觉得是冷的

0 G5 ]: h/ X7 {- w# }( J3 u$ O自然的声音确实不是冷的,也不是暖的。而是真正的中性的2 S8 z: {$ _5 H* Q4 }

0 g) v- F+ H! p7 I我说冷到极限是自然,就是说现在的数码音频还是带有点冷硬的数码味。5 |% U2 A3 D5 D) n6 X/ c3 g6 `  J: i
0 |3 f8 h& e2 ~4 G
高保真回放出来偏冷是正确的。偏暖是音染和修饰。1 i  F6 Y6 u/ y: f6 {6 N' j

3 C+ V* I# @2 T( @5 [而未来真正的高保真录音和还原,我们听到的就应该是真正中性的声音。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12-5-5 18:30
有预感月月会拿下国际监听卡订单了。而且成本只要200,卖他个1500。大好前景,我打算入股。
作者: formoonnight    时间: 2012-5-5 18:49
大眼仔 发表于 2012-5-5 18:30
; m) s- m: T" H2 G有预感月月会拿下国际监听卡订单了。而且成本只要200,卖他个1500。大好前景,我打算入股。
) A1 F/ G; }5 h7 X
唉,你就别起哄臭我了吧。6 @* Q7 J8 r, R
. F8 U; s1 y. M1 t9 ~+ n" v5 k- r$ f
我就是DIY了一小批声卡,声音得不得到认同还不知道呢。- e. ~. i# I- R# j8 c
4 N( e) N: _8 P3 G8 [) k- J- J- w# \
你不是听过我改的吗,你的评价只不过是一般啊。呵呵
: L: `( I* P: f7 }8 }
1 Z* e$ |8 L  ?- E2 j' j4 {你当时给定了那价,我卖你定的三分之一,行了吧。呵呵。
9 ^) F7 |8 Y& O+ K/ F7 V
. B8 d, G7 @5 s' x" J不难听就OK了。没想过要把那啥卡怎样。那是开玩笑的。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