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测试对比 0 U. N3 q' o# l! ]8 _ 升级这套系统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能够刻画出一种真实、温馨、迷人的声音,令人流连忘返,也就是说,有点音乐味。好了改造完毕之后我们应该欣赏一下了。测试的时候我并没有播放MP3之类的压缩文档,仅仅数字式播放CD,理由是非常清楚地:不会因为软件的问题而影响测试。同理我也没有选用多媒体音箱。4 T3 P: o( ?+ W4 Y) V- F- L, D
连接情况如下:# F6 m; j; `8 I
数字播放:计算机声卡(SPDIF输出)——解码器——胆前级——胆后级+ Z4 u/ _ E5 n& I* J
模拟传输:计算机声卡(模拟输出)——胆前级——胆后级8 r& q' x `3 p) Y- [5 T0 \1 F u3 n
测试CD: [: H1 C2 W& Y. n F" y- f! X
1.小泽征尔《200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s( {$ W0 s( {! y
2.蔡琴《金片子》+ \1 \; B9 \5 L7 U) T( ]7 f d3 U2 u
3.阎学敏《炎黄第一鼓》 2 K1 U0 t! [* a 4.24K GOLD FOUR SEASONS4 L9 u& H, Q6 g6 r: |$ ^
这几张片子是传统HI-FI系统的试音极品,录音素质极高,如果系统有什么瑕疵的话,非常容易反映出来。参照系统见前所述,这套参照系统的素质可以说还过得去,基本上可以和一万五、两万元的进口设备比较,如果用计算机声卡+多媒体音箱去死拼,那就糟糕了。好在我的意图是要看一看低档声卡改造后的最佳效果,所以只是在声卡和DVD之间切换。 % K e) p/ E9 | 6 D- t: P2 ]( A( U+ _; C 具体我就不给出什么高音多好,低音多么结实这样的词句了,既然在多媒体音箱中都能够“听”出这样的效果,我在跟风使用未免有抄袭之嫌。我想表示一下的是:的确声卡有了不小的进步。如果说,DVD机或是CD机的数字输出水平为10分的话,那么,改造前声卡模拟输出水平为1,改造后声卡模拟输出水平有4,改造前声卡数字输出(SPDIF)水平为5,改造后声卡数字输出水平为6。这里插入一个额外的:一台未经摩机的两千元水准的CD机模拟端口输出水平得分为4。 ) V8 s! ~* F7 Q8 `/ n 顺便给诸位看一下小弟是怎样将CDRW的数字输出引出来的:# J2 c" S: }- f/ k7 [( t7 }5 c* p
; G$ f: m6 E6 n9 U! V9 [, B1 O1 |& ^& w
2 y/ \% E; \3 j" C4 v( D$ k( ~
引出CD-RW驱动器的数字输出
图中两个插口,黄色的是经过数字放大、缓冲后输出,白色的插口是直接将CDRW数字信号输出引了出来,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在这时候,小弟给它们如此评分:放大、缓冲后:6.5分,直接输出5.5分。如果大家不给我扔西红柿,我这样说:在播放CD的时候,这块声卡绝对超过了未经改造的LIVE!,如果大家不扔我臭鸡蛋的话,我就这样说:不经过电源部分改造的LIVE!也不一定是这块声卡的对手——在播放CD的时候。1 z" m& Z$ i5 Y6 r+ K
" e' Y" S' q# I" P5 J) G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