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手机和平板领域ARM vs Intel,我来说一两句。。。 [打印本页]

作者: asdfjkl    时间: 2013-1-23 23:05
标题: 手机和平板领域ARM vs Intel,我来说一两句。。。
ARM vs Intel,手机和平板领域,性能我看论坛已经吵翻天,我不多说,以后自会有公论。。。
我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对利润率或者说是盈利模式的差别:
Intel的产品的毛利率估计都是> 60%, 也就是说Intel 是花大力气研发最好的产品,卖高价。。。
在X86领域,这个模式成功了,大家都买账。。。
但在手机和平板领域,或者以后的低端PC市场,是否可能出现大家认为 performance is good enough.  还有一个就是ARM的授权模式,这种模式的成本极低,所以很多家公司都采用;特别是国产的公司,产品利润率10%都能接受,都愿意去干,这个对高毛利率的企业压力很大。


为啥以前X86 Intel能成功呢? 一个简单的比喻:
1) Intel的产品如同汽车里面的宝马,AMD的产品如同奇瑞QQ;
2) MS是交通部,规定了:国内的道路只能宝马车和QQ可以上路。
3) Intel 拒绝的X86广泛的授权。
所以就。。。


假设一点,如果Intel的X86的指令集授权可以通过专利金的方式,任意授权; Intel应该还是老大,但可能没有80%的市占率,也很难达到如此高的毛利率:60%+。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3 23:23
您这种横向比较是不靠谱的
本来Arm的模式就分成几部分:IP供应商,包括Arm自己、GPU的、图像的等;Soc设计;制造三部分。你觉得Intel的毛利率高,那是因为他是垂直模式的,这三家的毛利率都要加在一起。尤其是制造,必须保证足够的毛利,这样才能维持不断更新。任何代工厂也需要。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13-1-23 23:27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13-1-23 23:28 编辑

问题是,ARM那帮公司,和AMD比都差很远。就算放开所有车都可以上路,一个是宝马,其他的都是三蹦子。
说毛利率,你去查查TSMC的毛利润率,比Intel差不了多少。

作者: cenxuebin    时间: 2013-1-24 07:15
如果说amd是2流的话
那arm就是3流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07: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rankincense    时间: 2013-1-24 09:22
Prescott 发表于 2013-1-23 23:27
问题是,ARM那帮公司,和AMD比都差很远。就算放开所有车都可以上路,一个是宝马,其他的都是三蹦子。
说毛 ...

晶圆厂的毛利率都很高的啦,不然怎么可以支撑其庞大的研发和升级费用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09:45
lzhpro2 发表于 2013-1-24 09:16
我一直觉得intel只是顾忌arm生态圈的影响力和未来的趋势,死活要在手机市场插足。可实际会做到哪个份上,很 ...

Intel最重要的是迅速拿下平板市场。这个市场,也主要是传统PC厂商把持的,和Intel有良好的关系

剩下手机,Intel也不是从几千块到几十块的市场都要。
能把高端的拿下来就行了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0: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0:59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13-1-24 11:01 编辑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3-1-24 10:05
做梦。

当年水果是怎么被PC干掉的? 呵呵

PC厂商的特点在于设计好产品。手机厂商的特点在于和电信运营商拉好关系。
本质上手机厂商就是公关公司。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1:02
yysqu 发表于 2013-1-24 10:58
arm/google现在能和intel/ms正面竞争,已经很不容易了,后两家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太强势了。

Google从来没想着和Intel竞争
Google和Intel的关系很密切。不仅两公司的高管交叉持股,而且都是犹太集团的主力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1:13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3-1-24 11:10
手机商的特点也在于设计好产品。
手机设计难度不比pc机差。

深圳寨厂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水果和大诺基亚,但是做不出Mac Air和XPS这种来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1:14
另外必要的时候Google完全可以停止开发Arm版的Android,一天灭亡除水果之外的Arm手机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1:15
本质上欧美卖手机凭关系,卖电脑凭实力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pisar    时间: 2013-1-24 12:31
A15已经不敢和Intel比较了,只敢找低端APU,欺负软脚虾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13-1-24 1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ini    时间: 2013-1-24 13:07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3-1-24 12:39
你家atom还比不上apu呢。

你个SB弱智家的A15被atom完爆!
当然你会扯出28nm的4核A15,
不过还没生产出来呢!
当然这个时候你又会说特瓜4的设备下个月要上市了,
不好意思,现在市面上还是没有!
作者: asdfjkl    时间: 2013-1-24 13:27
itany 发表于 2013-1-23 23:23
您这种横向比较是不靠谱的
本来Arm的模式就分成几部分:IP供应商,包括Arm自己、GPU的、图像的等;Soc设计 ...

你说的有道理,我觉得如果把这个链上的成本都加上,最终的产品毛利率也绝对没有Intel高。。。
我听别人说IC领域,欧美公司一般做毛利率30%以上的产品;如果降到20%一下,欧美公司就觉得没有动力;但这时台湾、韩国企业的机会就来了,而且会很积极的去做;但如果继续降到10%一下,就只有中国的企业能做了。。。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13-1-24 14:11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13-1-24 14:28 编辑
asdfjkl 发表于 2013-1-24 13:27
你说的有道理,我觉得如果把这个链上的成本都加上,最终的产品毛利率也绝对没有Intel高。。。
我听别人说 ...

联发科毛利润率为42%
TSMC毛利润率为43%-45%
连展讯的都有30+%

高通毛利润率长期在65-70%晃荡,不过专利收入多,不好算,不拿他做例子了。

如果TSMC和联发科是一家公司,合并的毛利润率就是接近70%

规模越小,毛利润率要求越高,研发运营市场这些开销平摊到每颗芯片之后,别说10%的毛利润率,30%+的毛利润率,到最后运营利润率都可能是负的。比如说:
NV毛利润率53%,运营利润率14%,净利润率12.2%
Intel毛利润率58%,运营利润率27%,净利润率20.6%
(净利润率和运营利润率的差别主要是在所得税。)

手机处理器确实会拉低平均单价,但是毛利润率其实一点都不低。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4: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ini    时间: 2013-1-24 15:54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3-1-24 14:37
毛利率仅仅是个相对参数。

假设平板领域,用四核A15,soc批发价25美金,若用低端赛扬,批发价50美金 ...

你妈逼的,intel芯片都是有返利的,整体算下来没差多少!何况性能还更加强劲!
不过我知道你个SB弱智永远理解不了这种模式的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aini    时间: 2013-1-24 17:50
Tempestglen 发表于 2013-1-24 16:17
呆逼当然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intel的u卖200美金的话,当然有空间返利了,但是在平板上25美金的价位 ...

你麻痹的能不YY吗?
神马时候intel的u卖200美元了?
作者: Tempestglen    时间: 2013-1-24 1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eslove    时间: 2013-1-24 18:45
itany 发表于 2013-1-24 09:45
Intel最重要的是迅速拿下平板市场。这个市场,也主要是传统PC厂商把持的,和Intel有良好的关系

剩下手 ...

对,这个就是我不明白intel为什么先发力手机而不是平板!按intel的功耗,应该是首选平板而不是手机!
作者: seslove    时间: 2013-1-24 18:49
itany 发表于 2013-1-24 11:14
另外必要的时候Google完全可以停止开发Arm版的Android,一天灭亡除水果之外的Arm手机

google公司现在的android是开源的,什么时候google公司不开发了,就可以如亚马逊一样自己来。

这个是google公司与微软最大的区别,也是手机商不怕Google公司最大的砝码,开源
作者: eternal0    时间: 2013-1-24 19:10
seslove 发表于 2013-1-24 18:49
google公司现在的android是开源的,什么时候google公司不开发了,就可以如亚马逊一样自己来。

这个是g ...

这也可以算是Android最大的软肋了,不同品牌手机的Android可能根本不兼容,经常有A手机上正常的软件装到B手机上就不正常。再加上国行ROM基本都阉割谷歌服务框架,直接导致一堆应用挂掉,那个东西装起来又挺麻烦。

如果Google真放弃Android,那基本上Android也就算是完蛋了,厂商各自为政只会让局势更混乱。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9:12
seslove 发表于 2013-1-24 18:49
google公司现在的android是开源的,什么时候google公司不开发了,就可以如亚马逊一样自己来。

这个是g ...

开源不等于你能随便修改,更不等于你能没有经过授权随意商用发布
所谓开源和gov.cn能要求在特定地点查看Windows源代码一样,你只能看。
作者: itany    时间: 2013-1-24 19:13
seslove 发表于 2013-1-24 18:45
对,这个就是我不明白intel为什么先发力手机而不是平板!按intel的功耗,应该是首选平板而不是手机!

intel对平板信心很大,所以手机才要抢先介入占个坑
作者: seslove    时间: 2013-1-24 19:24
itany 发表于 2013-1-24 19:12
开源不等于你能随便修改,更不等于你能没有经过授权随意商用发布
所谓开源和gov.cn能要求在特定地点查看 ...

那亚马逊,早就入狱了!

阿里云不能用也不是法律上的而是联盟的协议!
作者: seslove    时间: 2013-1-24 19:28
eternal0 发表于 2013-1-24 19:10
这也可以算是Android最大的软肋了,不同品牌手机的Android可能根本不兼容,经常有A手机上正常的软件装到B ...

所以我才说开源是最大的武器,因为威胁不了别人。

google公司不开发了,google公司立刻失去利益,而厂家依然能自我更新android系统。

所以没有android不开发,手机厂家完蛋一说,因为厂家有时间上新系统,如WP
作者: FENG950    时间: 2013-1-24 22:40
ARM的廉价说法,就和ARM的低功耗说法一样。
作者: 颜慕回    时间: 2013-1-24 22:59
itany 发表于 2013-1-24 19:12
开源不等于你能随便修改,更不等于你能没有经过授权随意商用发布
所谓开源和gov.cn能要求在特定地点查看 ...

源码只能看不能用,那算什么开源?开源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立足点之一,本来就是说这样有利于代码的积累和改进,避免重复造轮子。

这个问题上,各种开源协议不存在允许不允许的区别,只存在以什么条件允许的区别。
比较严格的协议如GPL,是要求修改再发布的软件同样使用GPL协议开源。
比较宽松的,如BSD/Apache协议,则基本是怎么用都行,可以开源可以不开源,可以卖钱可以不卖钱。只要你附带上一些必要的声明文字,怎么用都行的。

具体到安卓来说,它是混合授权,内核部分用的是GPL协议的Linux内核,自然只能沿用GPL。内核之外,就全是Apache协议的授权了。怎么用都行的。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13-1-24 23: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ivx001    时间: 2013-1-25 09:21
eternal0 发表于 2013-1-24 19:10
这也可以算是Android最大的软肋了,不同品牌手机的Android可能根本不兼容,经常有A手机上正常的软件装到B ...

现在有几个android软件是你所说这种情况?倒是MIPS和X86的android系统上会出现你所谓兼容性问题。


另外google是个卖服务的企业,用的人越多越赚钱,没有android它的服务很容易受制于人。IOS和WP已经很明显表露出要彻底干掉google服务的倾向,所以android上google不仅不会停止开发而且还会加大研发投入。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