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3 19:11 发表& j" n; W3 b5 _
8,本噪沙沙沙对欣赏音乐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噪音再大~因为声卡音质较好~都可以被人耳忽略`甚至噪音本身成为音质好的依据:这叫温暖的音色,怀旧,讨好人的耳朵,总之没有本躁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即使听到了也是讨好人的耳朵的 ...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3 21:33 发表5 [8 B5 l6 k/ i2 u- q
补充一条3 x- i7 M9 h3 i F p
" L) s4 {4 m& D1 z* z# W" J% m
有src问题的成绩比人家没src问题的成绩还好, 可是还被骂src问题...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3 19:11 发表1 R, I2 o: C6 C6 \
看了以上的帖子我的出了一个结论
1,300左右的声卡效果好过1000多的(新行货)+ f {6 G* a* N5 O3 u
2,倒闭公司的停产声卡效果好过当前行业巨头的最新声卡
3,山寨公司的声卡效果好过当前行业巨头的声卡,总之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是不成立的,但是一个便宜三个爱是绝对的真理
4,评价一个声卡声音好坏的的最重要客观依据是1 J5 B3 W! { \6 x- [6 d$ K0 f
(1)夏xx在www.x-sound.com(后因风波改成www.soomal.com)上的文章 % T/ Z5 h3 |! _8 V' Y& Q8 o' l$ I
( 2)www.audio100.net活跃期的文章- l- c" ]$ G4 N
(3)某些没有自己的网站但是有很多钱,或者号称听过很多声卡的人,或者在论坛上混了很长时间的人对新手的指点,注意他们自己不爱开帖,但是特别喜欢回答问题,然后大家也特别喜欢在别人的问题中寻找结论性的蛛丝马迹
5,即使从没有听过某两声卡最客观的ab音质对比,也可以对声卡的优劣下结论
6,即使从来没有听过某两声卡,也可以对某两声卡的优劣下结论
7,即使对某两声卡做了客观的ab对比,其结论也是符合4中对声卡的评价的+ }! e% q, g4 j8 U7 }9 T. g8 o, M1 Z
8,本噪沙沙沙对欣赏音乐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噪音再大~因为声卡音质较好~都可以被人耳忽略`甚至噪音本身成为音质好的依据:这叫温暖的音色,怀旧,讨好人的耳朵,总之没有本躁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即使听到了也是讨好人的耳朵的: b, ^7 }8 L. _& |( m
9,相反44.1到48的src是连小朋友没有发育完全的耳朵~甚至聋子的耳朵~都一耳了然的
10,声卡素质的评价,跟唯一真正谈的上直观的客观指标,ramm,关系是有的~但是一旦违背了以上九条原则,以以上九条原则为准,如符合以上九条原则,则更加鲜明的证明了以上九条原则的正确性.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3 22:08 发表6 s* S4 V) `& q) b, a9 J( r
7 M+ ]! }& f4 U+ r
1。效果说法太笼统,你可以随意评判,当然想怎么说都行
2。x-fi我没有听过,不过a2系列的音质的确不如早就倒闭了的帝盟公司的某些声卡的音质,不是技术上不如,而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不做好。
3。没有听说过这 ...
原帖由 lifengmou 于 2006-1-3 23:54 发表/ a! a0 ?7 m1 `( g. D
" U1 L" L1 s% D5 c p0 d% S
虽然我不太懂欣赏音乐,但我不认为失真小的就好听,只要能让80%的人听起来更舒服,即使失真再大,也没什么关系(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卡存在?)
原帖由 bolix 于 2006-1-4 08:38 发表
说的是KD?????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4 11:56 发表' t4 o+ j) S# ?# |/ @5 |$ F
呵呵~~~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用自己的短处去碰别人的长处~~~( x: b' W0 P: z9 }: k! _
要说指标,很多专业声卡的指标都可以说是接近理论极限了,但是实际出来的效果呢?实际欣赏中其效果甚至比不过指标远远低于自己的那些专业HI-FI ...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4 12:48 PM 发表: ^6 a/ N; z \8 Q1 }
r7 o( q; y2 x
请不要偷换概念啊~我们就声卡谈声卡~~不要拿声卡和台机器比
原因很简单~~电脑机箱里的电磁环境~~与台机专门针对音乐设计的电磁环境没法相比
hifi的一些基本理念.只在某些声卡上有所反映,整机来说~路还长的 ...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3 22:59 发表( _+ \. B- {6 H9 v
本来不想争论的~但是楼上的这么想和我讨论~& R ~* e! I7 c4 d" R0 K
那我就和你讨论下`- s2 b( I9 S0 E: Z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都知道标准是动态尽量大`失真尽量小~
动态就不谈了~指标上大家都一样的,前人比不了后人
问问你关于失真的问题~
你告诉我是本噪比较大的声卡失真大, w }3 |$ l1 F% c& h9 ~: ]) }
还是本躁比较小的声卡失真大?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4:10 发表4 x/ y0 U, `2 G7 ?% L
信噪比是失真程度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指标,请先了解清楚失真的指标都有那几个再来讨论这些问题吧,说白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音质,你在很多知识领域还需要补课。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4 14:38 发表 f+ M% Q% E7 p
失真的指标当然那各种各样~~
但是我们讨论问题首先要确定的原则就是
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也是有结论的:必须是有结论的# y& {" l) F) t9 U3 K k! O r
没有结论的问题`是没有讨论的必要的.比如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hifi的目的是什么?hifi是音质重要还是音色重要?听感能不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话如何评价?这样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a9 V! B+ H5 L" O% q& O5 s( ~
从音质到音色~~楼上的和黑真猪讨论了三天了~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吗?
光是什么音质叫好.什么音质叫不好,什么音色叫好什么音色叫不好`标准是什么?大多数人的耳朵?还是金耳朵的结论?还是个人心理自然有一把秤?这样的问题就从远望gz诞生开始真论了n年了
为什么?因为这种摸棱两可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必然是没有结果
而信躁比这个东西最直观~
不管是听感还是指标~ct 的卡都比dmd的卡好出几个档次
这是聋子都听的到的事实
呵呵~凭这一点~我们说~ct的卡从科技到材料到制作工艺都比较先进,2 M( F) J# M* P8 I' x2 H
因此有理由相信ct的卡会有比dmd的卡更好的音质) ~5 i+ S8 p7 _" t
从ct购买傲瑞,dmd被收购垮台~这一点,更能佐证以上结论2 Q9 a- t# N# S, w& m: ^' _1 X" z; q
由此可以推论~ct的卡比较好一些~更值得购买
) K, H3 a3 C- P# i2 K4 `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本着科学的精神来做合理推理,从相对真理出发,就一定能更逐步靠近我们所追求的绝对真理
相反,如果始终搞本本主义,没有调研~就胡乱发言~没有科学的调研也胡乱发言,唯书唯上不唯实
那么必然会陷入到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诡辩论的深渊!
0 u, I t$ t$ `
善良的人们,深思呀!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4:55 发表
% |; z1 Z4 C# N& H: [
1。结论早就有,而且几十年前hifi界就已经有了各种定义和概念,无奈有人不愿意接受,一定要为我正确到底
2。音质和音色的标准早就有,业界的国际标准摆在那里,不过看来你和黑猪打算自立标准了
3。信噪比是 ...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4 12:48 发表5 c8 Z% ?' Q4 K
1 O: x' F* q- ]& _/ e
请不要偷换概念啊~我们就声卡谈声卡~~不要拿声卡和台机器比
原因很简单~~电脑机箱里的电磁环境~~与台机专门针对音乐设计的电磁环境没法相比
hifi的一些基本理念.只在某些声卡上有所反映,整机来说~路还长的 ...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4:57 发表7 @" U6 r7 Y- v% W% E+ r
/ V w: N6 b7 ]. f
作为版主, 你居然不能接受科学:sweatingbullets:" b0 ?4 O8 g, ^3 p- k/ [/ }5 ?
HIFI是什么意思, 请你解释.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5:00 发表9 c' `3 [4 M+ I# R3 ^, d) G" S
5 Q- a1 a5 _! C1 M
请问你说不不能接受科学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那里?0 q1 p; I$ \) Z& G8 A( n H
hifi是英文High Fidelity的缩写,也就是高保真的意思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03 发表2 s# g* {. ~+ N2 `
高保真 就是 低失真 这点你不反对吧?
) Q) Q* T, t" L$ a3 y
一个器材最重要的是什么? 音质.+ B( X: s9 D# k* f' n
第二才是音色
音质包含哪些? 最主要的绝对是 失真度和动态范围." Y, Z% z( A; D& |
- N# f" q6 v2 R+ m) p0 `2 B
好了, 你不要再含糊不清了
! S4 O+ z, x- e& I5 W+ r
在那个帖子里说% u) H: Y! c. l, H8 c. }* _
"就我所了解的,几十年来hifi界的无数努力下,都没能把音质用数字来表达出来,关键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可以全面表达音质的量化指标。都知道动态范围越大越好,失真越小越好,但这些指标如何测量,如何量化才能做到全面衡量音质,却是一直都没有完成。"3 H/ B2 r6 d3 d
0 P1 d; G; D! l! N q" [
在这里又说"音质和音色的标准早就有,业界的国际标准摆在那里"
; V3 m: x7 I0 n' b2 M: W$ E/ m
也许你可以解释不矛盾, 你可以说没有量化什么的, 但我认为这些话都在自相矛盾.....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5:07 发表! S3 v; u. Z2 U/ l" F: k+ r- [! |
9 r: e$ {2 }5 ~; j# V1 Y
现在我充分理解了那句话了:无知者无畏 @0 o) S1 q4 g( Q- A) u8 ?! L" \( U
不懂还要硬撑装懂
标准是什么你上网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不相信网上的东西,书店里大量相关书籍可以去看。何必在这里装呢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4 14:38 发表
' D w( V) M- F, F. j6 i: M J4 ~5 m
/ M5 H4 ~6 ]! {; v* Q$ n$ _
失真的指标当然那各种各样~~0 G6 D% J( X: H+ }
但是我们讨论问题首先要确定的原则就是
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也是有结论的:必须是有结论的, T9 |4 N5 ~4 a) @
没有结论的问题`是没有讨论的必要的.比如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人hifi的 ...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5:09 发表3 d! Y Y0 |5 B8 K" e& N# p# F
信噪比就是音质的概念,是当年创新推出第一代SOUND BLASTER LIVE!的时候着重宣传的,当时号称第一代的LIVE,也就是板号4620的那个信噪比高达120DB……
想不到连创新都开始关注SRC问题和互调失真的时候,GZ竟然还 ...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4 15:09 发表2 G" x* y0 a3 ?" N) h
信噪比就是音质的概念,是当年创新推出第一代SOUND BLASTER LIVE!的时候着重宣传的,当时号称第一代的LIVE,也就是板号4620的那个信噪比高达120DB……
想不到连创新都开始关注SRC问题和互调失真的时候,GZ竟然还 ...
原帖由 kdbker 于 2006-1-4 15:20 发表 X. Z P1 [$ I- W6 Z' q! y
0 k4 f' y5 D* E3 d) k3 b* ?
还有讨论的意义?:lol:. c- e% y+ r& `% h7 J4 r5 d
人家争论了数十年结果是 听感好过一切指标,而指标其实就是代表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让消费者掏腰包的噱头!
指标出色不代表音质好,这个要说例子大把多了.5 l' ]( M G: q4 e- _
从音响中用的变压器,到单元振 ...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22 发表
4 n0 F% }- p* n
那HIFI的标准,HIFi的追求还要什么?
/ ]% p/ I$ D) M7 q, L6 l
每个人都弄个7.1音箱来好了
大家追求的是指标高, 又好听的罢了, 我什么时候反对过这句话了
原帖由 kdbker 于 2006-1-4 15:32 发表
" H7 B6 z9 E% _( y% F
多声道是的确有量化标准的,但是两声道的东西很难说,绝对不是用指标可以说得清楚的
牵扯学科太多:lol:呵呵, G& ]4 L0 Z- O: u/ f; s4 H5 w
$ v' |/ V9 s: h9 E4 l2 u1 _
就好比你刚才说的AV710,指标是很高,但是那声音我一直不爽~...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35 发表9 J) h8 ]0 }& O
我也不爽那声音 我在远望发过帖子的( j" x; F3 G; q: [' D, g
" a9 K. d, W6 k0 O
应该加了耳房还是很不错的+ _/ G- P |$ m3 o$ u2 T
试试自己做点耳房当前级来调音色吧...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21 发表7 y3 V3 m0 I4 J# j
酷风, 如果你真懂, 那么教我们, 如果不懂, 那就一起学.
别要总对问题避而不谈, 一会说没有标准和量化, 一会又说 标准早就有, 摆在那.; n; g) h2 K* a
有标准, 你就拿出来, 别谈什么这些空话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27 发表
按照酷风的理论, CT4700好过A2ZS几条街- `9 n0 N3 L1 n2 d( d
可是和CT4700芯片很接近的SB LIVE 5.1 7.1(新版刀卡) 又不行?! z' p7 E4 V' f$ j
就因为一个SRC问题? 换一个CODEC就能解决SRC问题, 创新还出什么X FI?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29 发表/ `0 q/ U. `! t x
不说别的, 按照某些人的理论, 创新一切都在退步.
远离音质和好听这个概念, 是吗?
这个世界用创新audigy的人多还是帝盟卡的人多?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36 发表
2声道的科学和伪科学(玄学)都太多了...3 \# X- Z4 j8 {1 y
创新的卡SRC问题就是天大的错, 因为什么? 因为指标上A2ZS无可挑剔, 只好抓着SRC问题穷追猛打...
帝盟的卡SRC问题从来忽略不提, 因为什么? 因为指标上帝盟本来就差, 好听就行.
原帖由 黑真PIG 于 2006-1-4 15:40 发表
a2zs从48khz转到44khz, 差的话自然失真就大, 是失真大了有些, 可是再大, 这44khz也比其他卡不SRC的48khz失真要小阿
原帖由 gdutgkh 于 2006-1-4 15:11 发表 ~/ Q! M+ B5 i& `/ s0 K- w3 c, ~
$ J4 O0 o' v+ \4 y
而信躁比这个东西最直观~8 a4 u& Q6 G6 A9 K
不管是听感还是指标~ct 的卡都比dmd的卡好出几个档次5 f( ~9 x5 m1 h+ I, M# L' ~
这是聋子都听的到的事实
信噪比是要金耳朵才能听出来,而且信噪比到了90db以上就不重要了,能高当然最好, ...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6-1-4 18:44 发表
4700是早期的PCI64哦
创新收购过来的
原帖由 erices 于 2006-1-4 19:18 发表
在PC上追求HIFI和AV是钻牛角尖,这个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4 16:45 发表# j5 I0 J { m2 {7 }
! ]% X, R3 N% X) h
9 Q+ T/ a# C, c
dmd的声卡~被某些dm主义者吹捧的最厉害的莫过于mx200. K$ X" u* Z9 N; J& ^
这个卡的标称信躁比比是85) K2 r/ j6 l1 Y; ~3 h
那一个沙沙沙呀~比我们家ac'97还不如~~
3 k# z( I( X: [
我不知道到一个连本躁都没解决就倒闭的公司`拿什么去和ct比?
就象楼上 ...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5 12:20 发表
+ C" t+ k |: r7 T; q
MX200的沙沙声是个体差异,有说法是因为一批没有通过质检的存货在帝盟倒闭后流出市场(MX200是大陆代工生产的),也有说法因为帝盟的某些声卡对电源要求比较高,电源品质或者功率不够就会有沙沙声。
原帖由 ganet 于 2006-1-6 01:44 PM 发表
很想不通,声卡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真的有必要这样争吗?比如我现在用0404就觉得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难道一般用户用音质什么的选声卡?难道所有用户都是白痴,说创新好和说帝盟好的必定有原因,当然从众心里 ...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6 13:47 发表- G6 F* }: Z3 J; Q+ f, Z
) T" ?2 i$ _: ?2 A" F! y* Z
' Q- `, y% S, O! L7 v: B
:thumbsup:
) {- \/ _' x% A
自己的卡自己喜欢就好!所谓的音质和音色对于欣赏者来说本来就是确一不可的~~~根本不可能分开来单独讨论~~~+ p1 x) c* Z1 A4 H3 k
何必自以为是的在这里哗众取宠呢?:sweatingbullets:
原帖由 ganet 于 2006-1-6 01:52 PM 发表
, ]3 C k$ c! |- Q
引用一下你的话,音色是建立在音质上的^_^。 b. V2 \2 |/ [0 j# s; |5 h
不过我认为一般用户不会综合两者,而是只关注其中一种。而那个音色就是主要是听感,音质就是测试结果,虽和你说的不一样,但是也有一定理由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6 13:56 发表
& k% C7 h: Q* F) x I
如果说音质就是测试结果的话那是不是就可以说音质好坏是由眼睛来决定的呢?很显然,这个说法背离了HI-FI的理论~~~
+ p6 C' z0 K4 X; u" Z
还是那句话实在啊:好听就行!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6 13:21 发表
毛!没有通过质检的产品,会连包装盒子说明光盘条码一应具全吗?何况还是倒闭后~你要是帝盟的老板~会给没有通过质检的卡把条码盒子都配齐全?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明dmd是存心造假了!+ T) }: X0 v( [9 W5 V. m5 c* }5 w, n
6 R8 }# U* v) ^# J9 e0 o
事实上阁下讨论起音质音色音场定位喜好冷暖味道src这样摸棱两可的问题的时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 L+ O, Z: L8 E# I
而真正落实到大家公认,就连你也不能否认的问题:mx200沙沙沙响的时候
用到的字眼就是:倒闭后 流出 代工 据说 有说法这样含混不清的话来混淆视听~~" g1 ~4 _9 D+ z; {! B
4 C4 z( h+ ^( ?" y" i( z8 k( w
上面在我的指引下你曾大谈特谈科学态度
如今大家看到的是~你所谓的科学态度就是黑真猪叫你谈原理你谈不上来不愿意多说要别人去补课+ e2 q4 m6 H3 i8 L% t: J3 Z4 z
而当我用铁一般的事实论证我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只能用一些自相矛盾而又含混不清的词语~来演示你虚弱的内心呀!这就是你所谓的科学态度!2 I8 T: S; @, {; f8 M
$ m! @. W8 c/ [0 ]" _' K% I+ T
事实上,真的应该补课的是你:回顾一下当年的声卡发展历史,当年sblive推出的时候~针对dmd mx200声卡的信噪比问题~直接打出的口号水晶般清澈纯真的音效,正是针对mx200这一硬伤来的
当然了~你是个新手~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怎么接触电脑~也是被枪手教唆出来的dmd小喽罗7 w8 Z7 ~6 ]+ n; x
这样要求你 ~也是高点了!
原帖由 ganet 于 2006-1-6 14:02 发表
忽然想起来就是你在讨论什么是音质什么是音色
我的看法:7 a4 D5 X( H/ @& A2 `5 `
音质就是声音还原的质量,当然只是以cd为基准的,当然是测试数据越好质量越好(严格的说测试是一个基准,不是标准)) Q. Q& u& z& n
音色就是在还原的基础上加一些独有的音染,产生自己的风格。当然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o+ \, j7 e! Y o* v: }
hifi主旨就是还原真实的声音,如果是真实的声音,根本就没有音色一说。4 w- M; ]+ o( l* q
现在的只不过是在达到一定音质下的音色表现。1 G; q. |# N) {! _ y \
既然达不到HIFI的等级,虽然无数人在追求,那就只能凭自己的感觉了,不过这样的话才有选择性,要不就没有hifi的乐趣了(音色)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6 17:20 发表5 g: n; e- j$ i- P$ s6 @. @
HIFI之所以那么多争论,关键原因就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现阶段不可能达到真正的高保真,所谓的HIFI在目前来说只是一个追求、一个目标、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才有后来出现的HI-END这种说法。
原帖由 ganet 于 2006-1-6 02:02 PM 发表" O, s7 w2 X( p$ ^: c
% G9 q6 ]% j# k$ Q- i
! h1 J' w+ d; |9 |
忽然想起来就是你在讨论什么是音质什么是音色
$ r1 K0 V8 p9 \; j
我的看法:$ G+ t3 }7 i+ h' [5 ], y: ?
音质就是声音还原的质量,当然只是以cd为基准的,当然是测试数据越好质量越好(严格的说测试是一个基准,不是标准)8 m4 X5 O9 \6 l* j4 j; I4 X- o
音色就是在还原的基础上加 ...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6 20:42 发表
# b$ f) y/ o4 b
呵呵~~~很多名乐器之所以好听就是因为有独特的音色让人们着迷;如果用声卡回放这些乐器的话难道你敢说那些测试数据一流的卡在回放时能够完美的再现这种好听音色吗?很显然是不一定的~~~4 V; }$ s7 ^' q/ Z: K5 K- B. p" X" @
, Z9 @1 I/ }: M* M- W
出现这种情况的 ...
原帖由 ganet 于 2006-1-6 10:38 PM 发表
/ K- c1 E) S8 J0 f
重申一下,测试的数据只是基准,不是标准。over:devil::devil: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6 23:31 发表' T1 A& O6 v4 l3 P3 T) Q
4 e1 H; D" ~& N" [/ n/ S- F
* k# C5 _7 w$ } A: W
2 {3 Y! U! |: f- R( U1 G
呵呵~~~是呀~~~所以评价一个声卡的饿好坏不单单只能看数据而忽视其听感对吗???:a), P8 f; J7 I0 T6 |' L
, P- k/ K3 S4 ^8 C, [9 ?0 v
OVER~~~
原帖由 zl841226 于 2006-1-6 23:38 发表
7 B' h2 s! J% W/ j( K; E
GOLD好象和现在声卡比是反的:o
原帖由 zl841226 于 2006-1-6 23:43 发表
4 k7 N/ U3 j `3 C- J
:sweatingbullets::sweatingbullets::sweatingbullets::sweatingbullets:
元件焊哪一边都一样吧,怎么叫侮辱)_)
原帖由 3dit 于 2006-1-6 11:02 发表, N. M; }7 x: K O8 Y4 }2 j/ o9 g9 [
讲到底,都是人在犯贱而已,呵呵
原帖由 kiteron 于 2006-1-8 11:34 发表9 F( d/ m- @" \3 W, m' u
插嘴说两句:
同一张声卡,VXD驱动出来的声音比WDM驱动的好 <--这个没有异议吧?
但是VXD驱动已经被现在新出的所有操作系统彻底淘汰了,而WDM驱动也一直在发展,一直在进步,按理说WDM比VXD新,技术也比VXD ...
原帖由 kween_671 于 2006-1-8 14:26 发表+ N/ i- ?' P* d1 k: \3 O
9 S( f' O; t v. }9 O. H6 j6 s
好多东西都可以用客观事实证明,就是听音这个东西主观要素更重要,创新卡跑分高只能作为此卡具备较高素质的基础,请问可不可以证明跑分高的卡一定就比低的好听,正如斑竹所说,信噪比到了到了一定水平听觉基本 ...
原帖由 dengsir365 于 2006-1-8 13:39 发表8 v4 o+ O! G2 Q Y9 i) a4 L/ q
我对HIFI没认识,只知道胆机比石机耐听,指标胆机比石机差几条街:lol: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9 11:42 PM 发表$ v0 V( V/ E& |, f& M% D
4 y4 W; k" v" i" y" l9 n- L
- U; w/ }2 J6 I( m ~3 i; H
$ m5 g0 |2 Z, b5 X6 O
主观认识有从音乐本身来的
也有从心理暗示来的 l7 L0 W9 z/ L% X
5 f, w' s' ~# c
那些同时听过dmd和ct卡的人~说dmd好~~那是因为dmd 适合听音乐# r0 m$ k: ~4 ^. C5 u
那些只听过其中的一种甚至一种也没听过就说dmd好~的~那是因为有很多dmd的枪手炒做
原帖由 foxee 于 2006-1-8 11:54 发表
: q) i# y6 x4 K) U! B- D. d
: L) c- \8 K- h6 ]: A
! ^/ Q0 M& t! [( l- N* D+ I
我有异议5 L' I0 N9 K6 _6 G
vxd驱动出了的声音比wdm驱动的好
有什么大家都可以接受证据可以证明?, Q. y; L9 N& q6 f& }
或者有任何理论分析可以证明?
请楼上的举例
wdm比vxd新~~技术也比vxd好~当然是wdm驱动会比较好了!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10 12:22 AM 发表
b- i. U5 p3 L, M) i0 V
两种驱动的形式决定了vxd驱动的音质比wdm驱动的音质更好
vxd驱动可以接触底层硬件,而wdm驱动则不行。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说vxd驱动对底层的过多介入产生了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而wdm驱动则在安全性和稳定性 ...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6-1-9 23:47 发表
( [( a5 o* J" ^, F5 K6 a
PS:说实话,LZ这个帖子不适合发在这里,可以看看,似乎在GZ这个坛子里还在用DIAMOND卡的少之又少了吧?
原帖由 taotao0210 于 2006-1-11 08:59 发表
dmd 的mx200 mx300 mx400 s100 s90偶都听过,并非传说中的神器。。。。。。加上xp上驱动的支持很差,没有5.1,不支持DTS,现在大多数游戏环境音效,我认为这些卡早可以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6-1-10 00:22 发表3 [2 W9 D4 e$ } F% c
/ p8 y) W% s! z4 D* C3 O
0 Q; H2 y4 a7 | c, c% s+ J
两种驱动的形式决定了vxd驱动的音质比wdm驱动的音质更好
vxd驱动可以接触底层硬件,而wdm驱动则不行。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说vxd驱动对底层的过多介入产生了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而wdm驱动则在安全性和稳定性 ...
原帖由 wll_2003 于 2006-1-11 20:04 发表
. d$ b n% L; I5 m8 R$ h) z4 u
3 b4 j4 E! ?+ d
此话过激了, 作为音乐卡, 帝盟和乌龟卡还是有它们存在的价值.+ ^' g: Z4 y5 d8 z7 i+ s% W+ X
一款曾经的经典声卡, 必然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 并非浪得虚名.
: U! a0 V. T+ a9 p
如果你只是音乐爱好者, 而不是游戏玩家, 创新卡也不是必需的.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