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G80 : over half a billion transistors large [打印本页]

作者: samsung    时间: 2006-6-13 13:46
标题: G80 : over half a billion transistors large
http://www.mapdigital.com/jpmorg ... .html?archives=real

22分時候NV的人說出的"over  half a  billion  transistors large"


5XXM真大顆

[ 本帖最后由 samsung 于 2006-6-13 23:21 编辑 ]
作者: iamspy    时间: 2006-6-13 13:59
5XXM,需要知道后面的单位?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3 13:59
同比G71使用90nm,5XXMT不过是比R580略大一点而已。
作者: eeerrr    时间: 2006-6-13 14:23
有必要用这么多?也不优化一下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3 14:38
原帖由 eeerrr 于 2006-6-13 14:23 发表
有必要用这么多?也不优化一下


你怎么知道没有优化?
作者: DiabloII    时间: 2006-6-13 14:45
既然用足料,就应该交足功课...别再弄一个5800来...
作者: eeerrr    时间: 2006-6-13 16:13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6-13 14:38 发表


你怎么知道没有优化?

估计把显存算进去了
作者: deadmeat    时间: 2006-6-13 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3 18:04
原帖由 eeerrr 于 2006-6-13 16:13 发表

估计把显存算进去了


你是怎么得出内存也上进去的?

G71是278MT,90nm工艺。如果是500MT,也不过是大了80%。

G71的芯片面积是196平方毫米,大80%就是352平方毫米,比ATI R580的354mm^2还小一点点。

如果是做成400mm^2(2cm*2cm)的话,晶体管规模线性增长,NVIDIA可以在400mm^2上塞进567MT呢。

Moore law是每18个月transistor数量增加一倍,GPU厂商通常都号称自己的发展速度高于Moore law,因此500MT per GPU在2007年出现一点也不奇怪。

上面说的都是90nm的情况,如果是65nm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400mm^2的die里塞进超过1B的晶体管。
作者: samsung    时间: 2006-6-13 20:25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6-13 18:04 发表


你是怎么得出内存也上进去的?

G71是278MT,90nm工艺。如果是500MT,也不过是大了80%。

G71的芯片面积是196平方毫米,大80%就是352平方毫米,比ATI R580的354mm^2还小一点点。

如果是做成400mm^2(2c ...




ATI是否太愛用Low-K,這樣下去,65nm的R600可能變成80nm的R600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6-13 22: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6-13 2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hk    时间: 2006-6-13 23:00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6-6-13 13:59 发表
同比G71使用90nm,5XXMT不过是比R580略大一点而已。


半年前我说过:听说G80比G70(110nm)大一点:lol:
作者: samsung    时间: 2006-6-13 23:12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6-13 22:55 发表
从现在所用工艺上来说,频率潜力没有预想的高 :p



R600/G80都是90nm?????

[ 本帖最后由 samsung 于 2006-6-13 23:17 编辑 ]
作者: phk    时间: 2006-6-13 23:24
原帖由 samsung 于 2006-6-13 23:12 发表

R600/G80都是90nm?????


R600如果用90nm,恐怕塞不进入去w00t)
作者: Eji    时间: 2006-6-13 23:42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6-13 22:56 发表


有人告诉我,G70/G71里VP占了不少晶体管

基本上G71的Video Processor仍應有70M左右。G80雖說超過500M,扣掉VP可能不到450M。

[ 本帖最后由 Eji 于 2006-6-14 00:05 编辑 ]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6-13 2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4 00:50
在北京开会的时候,NVIDIA的桌面产品经理在一个小型采访(三个媒体)中说过NV43的Video Processor是25M晶体管左右,他在说这个数字的时候的确强调了“very expensive"。
作者: samsung    时间: 2006-6-14 00:54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6-13 23:53 发表
R600应该是65NM哦



R600到時候該不會又要東刪西刪的
作者: Eji    时间: 2006-6-14 07:42
雖然不知道是NV4x還是G70/71/73,(後者有75M),總之即使是H.264,PV就已經支援到25Mbps了,40Mbps的MPEG2咚懔繎?撔§哆@個數量。   至於效果如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 本帖最后由 Eji 于 2006-6-14 07:45 编辑 ]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6-14 08: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6-14 0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4 11:24
65Mbps mpeg2的.ts很流畅亚,即使是在geforce fx5600上。
作者: samsung    时间: 2006-6-14 11:46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6-14 08:33 发表



R600应该确定是65NM工艺了,来源么,最早上65NM的是谁来着? :devil:


Intel/IBM???
作者: 末日之刃    时间: 2006-6-14 12:14
原帖由 samsung 于 2006-6-14 11:46 发表


Intel/IBM???

一半
貌IBM似对ATI兴趣不大
作者: gzeasy2006    时间: 2006-6-15 18:33
原帖由 末日之刃 于 2006-6-14 12:14 发表

一半
貌IBM似对ATI兴趣不大


IBM对NV的兴趣大。
作者: HeavenPR    时间: 2006-6-16 01:09
现在的双核软解 video 足够了,如果硬件 VP 不支持压缩的话,干脆取消节省晶体管,或者在来两个 Quad PS 不是更好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6-6-16 01:59
原帖由 HeavenPR 于 2006-6-16 01:09 发表
现在的双核软解 video 足够了,如果硬件 VP 不支持压缩的话,干脆取消节省晶体管,或者在来两个 Quad PS 不是更好


目前而言30Mbps的h.264不太可能用CPU完成流畅的播放。
作者: SaviouR    时间: 2006-6-16 02:01
5xx这个“xx”的变数还是很大的,当初传言的480+/-20还是不为过的 !#

R600应该是65nm了,跳过80nm也算是个明智的选择,解决好良率问题的话还是很有看头的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