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G80 DIE Size 大于 R600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死人花    时间: 2006-10-16 11:16
标题: G80 DIE Size 大于 R600
http://news.mydrivers.com/pages/20061016080151_43315.htm

INQ报道——NVIDAI将依靠G80继续保持图形处理器最大芯片的王冠——G80在体积上依旧略大于ATi R600。

也许ATi可以因此而取消NVIDIA的“臃肿”,不过,也许ATi R600的确赢得了“体积精简”之战,但是在性能上,G80依旧凌驾于R600之上。

根据我们此前的报道,G80将在11月7至8日发布,同时登场的型号包括:GeForce 8800GTX以及GeForce 8800GTS。

NVIDIA还将借机重新发布nForce5芯片组,此前面向Intel平台的nForce 570和nForce 590将分别改名为nForce 650i SLI和nForce 680i SLI,并且二者都采用了新的北桥芯片。

http://www.theinquirer.net/default.aspx?article=35096

看来G80没准真的有7亿晶体管阿,DX9性能上G80没有对手

[ 本帖最后由 大死人花 于 2006-10-16 11:20 编辑 ]
作者: madcat2100    时间: 2006-10-16 11:35
G80 DIE Size 大于 R600


http://news.mydrivers.com/pages/20061016080151_43315.htm

INQ报道——NVIDAI将依靠G80继续保持图形处理器最大芯片的王冠——G80在体积上依旧略大于ATi R600。

也许ATi可以因此而取消NVIDIA的“臃肿”,不过,也许ATi R600的确赢得了“体积精简”之战,但是在性能上,G80依旧凌驾于R600之上。

根据我们此前的报道,G80将在11月7至8日发布,同时登场的型号包括:GeForce 8800GTX以及GeForce 8800GTS。

NVIDIA还将借机重新发布nForce5芯片组,此前面向Intel平台的nForce 570和nForce 590将分别改名为nForce 650i SLI和nForce 680i SLI,并且二者都采用了新的北桥芯片。

http://www.theinquirer.net/default.aspx?article=35096

看来G80没准真的有7亿晶体管阿,DX9性能上G80没有对手

R600核心更小,热量更大!w00t)
在相同核心面积情况下,NV向来能够塞下比ATI多得多的晶体管!w00t)
原文没有红色那句,何必一相情愿?w00t)

[ 本帖最后由 madcat2100 于 2006-10-16 11:39 编辑 ]
作者: roadrunner    时间: 2006-10-16 11:40
原文的是: The funny part is, while they may win the size race, they are not going to win the speed crown

意思是 G80的size赢了, speed crown是R600的
作者: back    时间: 2006-10-16 11:43
翻译的怪怪的
作者: jhj9    时间: 2006-10-16 11:46
INQ的八卦...
作者: 大死人花    时间: 2006-10-16 11:54
原帖由 madcat2100 于 2006-10-16 11:35 发表

R600核心更小,热量更大!w00t)
在相同核心面积情况下,NV向来能够塞下比ATI多得多的晶体管!w00t)
原文没有红色那句,何必一相情愿?w00t)

红色那句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384bit,UA架构,786M,7亿计体管都来自一个消息来源,前3个都证实了,那7亿晶体管 #。

另外R600不是硬件模拟R420支持DX9么,效率肯定没有G80那么直接
作者: madcat2100    时间: 2006-10-16 11:55
事实证明:
INQ的预测甚至没有phk准确
作者: 酒后上网    时间: 2006-10-16 12:06
难道两块卡已经实际PK过?不然怎么知道哪个是SPEED CROWN?
作者: zl841226    时间: 2006-10-16 1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qiuyu5    时间: 2006-10-16 12:14
看了第一句就不想再看下面的了,
什么叫G80继续保持.......
作者: XYZXYZ    时间: 2006-10-16 12:27
到现在它连G80是80nm还是90nm工艺都没搞明白,不敢写出来。这种路边消息,看看就罢!
作者: aibo    时间: 2006-10-16 12:35
老实说,好多东西和现在的观念不符w00t)
作者: bblovemm    时间: 2006-10-16 12:38
这个看看就好了啊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6-10-16 12:38
负责任的说,G80不是7亿晶体管

至于具体数字...PM吧
作者: XYZXYZ    时间: 2006-10-16 12:40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0-16 12:38 发表
负责任的说,G80不是7亿晶体管

至于具体数字...PM吧

我不要PM,你的东西99/100是瞎-请使用文明用语-的。
下面谁要得继续。
作者: solidgzq    时间: 2006-10-16 12:42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6-10-16 12:38 发表
负责任的说,G80不是7亿晶体管

至于具体数字...PM吧


是不是MCM
作者: s7777    时间: 2006-10-16 1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ngelion    时间: 2006-10-16 12:58
R600 和 G80 是同一工艺下的产品吗?
作者: niwei    时间: 2006-10-16 15:37
看来DIE SIZE论使命结束了,下一步打算用什么误导呢w00t)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10-16 1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6-10-16 16:39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0-16 15:40 发表


至今还认为G80仅仅是DX9之王?

在我看来,在GZ的这些谣言有一半要拜你所赐


我什么时候这样说:huh:

算了,我正是否定这一点,可以了吧?
作者: alvin-evans-lee    时间: 2006-10-16 16:50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6-10-16 16:41 发表
东风吹,战鼓擂,我造谣言谁怕谁?


奶牛金盆洗手前的格言~w00t)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6-10-16 17:42
原帖由 孤石 于 2006-10-16 16:51 发表


平心而论,这样说话不好,多少有点伤人心嘛。
未发布之前,芯片厂一般都尽量隐瞒参数的,这些泄漏出来的数据,可以说,每个都可能被挖的:unsure:


根据目前已经出来的东西,如果都是真的话,说这种话被挖确实是活该

我比较不解的是我完全没说过什么啊
作者: zl841226    时间: 2006-10-16 17: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10-16 18: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6-10-16 18:24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0-16 18:14 发表
G80是由Thread Arbiter管理的彻底的统一shader架构,整个流水线有着极为广泛的平行度和通用度
如果G80不能算完整的通用架构GPU,那么R600那种改进型细化C1架构连提US的资格都没有
不明白至今为止为什么都还有人 ...


基本上一样的话我在那个"G80=G71肥版"的帖子发过,不知道思考兄怎么会觉得我一直坚持G80等于Dx9之王:(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10-16 1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l841226    时间: 2006-10-16 1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6-10-16 18:45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0-16 18:35 发表


我记得你之前在老GZ讲过G80是分离架构  :wacko:
DX10 R600可以保证优势


老大...我承认当时说过,不过我不是注明"转帖"了么?
作者: angelion    时间: 2006-10-16 18:49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0-16 18:14 发表
G80是由Thread Arbiter管理的彻底的统一shader架构,整个流水线有着极为广泛的平行度和通用度
如果G80不能算完整的通用架构GPU,那么R600那种改进型细化C1架构连提US的资格都没有
不明白至今为止为什么都还有人 ...


   "平行度"这个描述很准确

   不过据说也是因为这些新技术, 使得G80的驱动有些不同以往, 工期颇久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6-10-16 18: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yanamei    时间: 2006-10-16 20:41
原帖由 angelion 于 2006-10-16 18:49 发表


   "平行度"这个描述很准确

   不过据说也是因为这些新技术, 使得G80的驱动有些不同以往, 工期颇久


放一点点听不懂的评论头晕阿
:wacko:

[ 本帖最后由 ayanamei 于 2006-10-16 20:43 编辑 ]
作者: ayanamei    时间: 2006-10-16 20:42
原帖由 XDR3 于 2006-10-16 19:34 发表


G80这个结构不知道能维持几代?

一般NV一个构架都回至少会分2步走
前面试水
后面还会出一个成熟的改良版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