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评价下G80 VS R600 [打印本页]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onglun    时间: 2007-1-1 01:36
板凳....

哪个强就支持哪个 等r600发布并且有详细对比评测的那一天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infast007    时间: 2007-1-1 01:37
:wub: 三更半夜来发猛文啦,明日仔细睇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1-1 01:48
希望了解跟CPU中SIMD单元的区别?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1-1 02:01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1:50 发表


一模一样,都是通过单指令发射多个数据吞吐来提高FLOPS


那类似多核心CPU里的SSE单元之类的能不能独立出来做成标量单元?不要束缚在X86的发射架构下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1-1 02:03
如果能兼容现在的程序的“DSP”也会非常强大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sia    时间: 2007-1-1 02:04
思考能不能预测一下,对于未来游戏,是G80好还是R600强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1-1 02:12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2:04 发表


理论上是如此 :)
但实际结果是,拥有Cell的SONY还是找了NVIDIA



CELL的多媒体能力还是很强的吧……
CELL性能不好是因为编程困难,无法发挥性能,如果是把SSE单元独立出来,还是基于现有的指令系统的

况且通用运算下CELL中SPE很多时候不能用到,而X64下浮点完全可以是SSE为主的,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SM5    时间: 2007-1-1 02:13
ATI技术不行了只知道在带宽上作文章,不惜成本希望在大容量显存,高显存位宽上占得一点性能优势,结果带来恐怖的高功耗和热量
可惜游戏未来的趋势是GPU计算能力,G80革命性的MIMD构架,最彻底灵活分配的US内核无疑会把R600打回FX5800U的原形!!! R600在DX10中不能任意分配的残废US构架,落后的SIMD计算内核,远远落后于G80的分支性能简直活生生的NV30在世!

R600的US构架沿自C1,没US构架的GPU时,它算先进,但G80这种最彻底的US构架+MIMD计算单元出来后,ATI的US构架就是十足的残废!!!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ackwjm    时间: 2007-1-1 02:55
果然是专业人士!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yycxhtx    时间: 2007-1-1 04:02
支持支持~~虽然不怎么懂,但是希望pci多些这样的帖子,少些口水贴才好~~~
作者: lasia    时间: 2007-1-1 04:09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2:07 发表


如果是NFS10那样的游戏,shader相对比较”规矩“,而计算量又很大
那当然是FLOPS高的强,也就是R600强

但如果是一些非常取巧的游戏,比如shader很"乱",充满了分支跳跃和子程序,那么G80就有优势

现在看来,第一个DX10游戏CrySis两方面都很X,既有极高的计算要求,shader又很灵活多变,所以不好说....

不过,R600的显存带宽要比G80大得多,只开MSAA的情况下,胜负应该已经分出来了 ...

无论是R600,还是G80,卖点都是SM4

我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这点

对未来游戏的"支援"如何

看了思考大的回复
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
那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新的游戏,R600会表现的更好些

毕竟不是每个游戏都能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向"乱"的方面发展

PS:其实我觉得说上面这些貌似也没有什么意思 :(
    当初NV40出来时,SM3还没有普及,真正到SM3普及时,NV40就跑不动了
    给我的感觉,这种状况还会延续下去
作者: socylo    时间: 2007-1-1 04:34
现在怎么JJWW都是假的,等东西出来,实际游戏跑一圈什么结果都出来了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1-1 0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地上的云    时间: 2007-1-1 04:48
楼主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作者: Lein    时间: 2007-1-1 07:48
这贴来的及时啊....哈哈,思考兄果然不同凡响 :loveliness:
作者: GxG0905    时间: 2007-1-1 07:57
有道理,够详细!佩服佩服!
HAPPY NEW YEAR!
作者: xxxyyy    时间: 2007-1-1 08: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zzA    时间: 2007-1-1 08:18
新年见强贴,莫非预示今年要入手G8X一块w00t)
作者: farcrydemo2    时间: 2007-1-1 08:22
思考的文章看着很过瘾,十分期待后续部分!
作者: RoHS    时间: 2007-1-1 0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vp    时间: 2007-1-1 08:56
灵活也是暴力,即以调度峰值的暴力来对抗运算峰值的暴力。
对于以3D处理为主的显卡来说,明显NV的8800有些不务正业。矢量运算为主的东西非要拆成标量运算,导致每个标量运算单元必须配齐过去一个甚至是多个矢量单元才需配备的辅助资源,在资源的配备上有明显的浪费。此外将矢量分拆做标量,并进行标量级别的调度在调度资源的开销上也会远远超过以矢量为单位的调度,为了隐藏由此带来的延迟,就需要更多的线程和晶体管开销,就此在成本上和传统意义的3D显卡比可能就已经吃亏了,运算峰值吃亏是肯定的。
如果说NV心在别处,那么对于GPGPU来说除了运算单元,那些只有3D图形运算才需要的辅助单元在GPGPU中又成了无用的东西。
作为第一款所谓MIMD的GPU,硬件的bug不可避免,尤其是NV采用了如此极端的调度方法,潜在的炸弹还不知道有多少,在软件上尤其是编译器上肯定会有大的改动,因此驱动什么时候能完全成熟也是个问题。所以N fan还是等8800之后的版本在入手比较稳妥。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09:04
8800的CPU取向阿,其实这个问题更多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商业策略

IBM/INTEL/AMD-ATI/NV,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还是值得写一些东西的

回到产品本身的话,我真的很有兴趣看看G81如何对付real R600(80nm下的频率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啊)

如果说R600只是克伦威尔的话,恐怕G81有成为詹姆斯二世的潜质:lol: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09:18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2:14 发表


R600和G80就是按你说的在做
协处理器,或者时髦一点,叫GPGPU :lol:


这一块的话,NV/ATI都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因为有CELL/CELL BE

姑且不论性能,高性能运算市场非常看重运算的可信赖性,这便要求产品具备相应的说服力,而说服力只能来自漫长的以十年计的事实验证(这也是安腾始终受阻于大型机市场的原因,虽然有富士通与尤利西斯助阵).说到产品概念的推广的话,NV/ATI根本和IBM就不是一个级别的(高端计算市场上,IBM的威望是绝对的)

GPGPU比较明朗的前途倒也不是没有,比如所谓的个人超级计算机HPPC(high performance PC,好像是AMD提出的概念),只不过这也要面对相当激烈的竞争:IBM/GOOGLE/SUN都在力推"分布式网络共享计算".考虑到这一点,HPPC能否成为一个具有正面前景的"成长性市场细分"尚不得而知

[ 本帖最后由 ghrs2010 于 2007-1-1 09:22 编辑 ]
作者: fiorentina    时间: 2007-1-1 0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ackknight    时间: 2007-1-1 10:12
赞LZ的帖子,确实不错

LZ帖子里靠后的部分    shader吞吐能力: G80 1350MHz*128*3flops(mul+mad并行)=519GFlops VS  R600 1000MHz*64*12Flop=(mad+add并行)=768GFlops

中的VS最好改成黑色的吧:lol: 当然这无关紧要:lol:

[ 本帖最后由 blackknight 于 2007-1-1 10:22 编辑 ]
作者: hou    时间: 2007-1-1 10:15
强贴:loveliness: 学到了不少东西w00t)
作者: 8283895    时间: 2007-1-1 10:15
引:

G80先出来也有一段时间了!!

一些游戏也许是采用G80做平台开发的! R600 (_(  大家等着看
作者: Eji    时间: 2007-1-1 10:29
原帖由 ghrs2010 于 2007-1-1 09:18 发表


这一块的话,NV/ATI都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因为有CELL/CELL BE


同感。等eDP CELL開始上市之後,GPGPU大概就沒前途了吧。
SPE有MFC帶來的記憶體平面對應能力, 透過GCC可以直接對應的通用結構(別忘了CUDA還是需要NVIDIA自己發放compiler),以及高度的擴充性。今天G8x面對CELL吃虧的地方在於沒有任何簡易的CPU可以作為node建構的基礎,在大系統連結上成本就會比較高。

至於CELL在TRE上狂電G80的部份就先不提了。

R600看起來有個不太妙的地方,在於效率上確實完全照NVIDIA的劇本:
64個4D跑double clock最大贏50%的話,那代表128個1D跑兩倍時脈至少能贏本來的64個4D(無倍速)超過30%。
現在我很想知道R600分支能力的部份因為時脈提昇下降多少。

R600有 4 DVI 算是我很好奇的一點。
它們把這個晶片視為這麼大規模的東西(值兩顆晶片的價值? 專業卡看起來就像不打算推CF了),
和NVIDIA的態度還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

R600應該也是有daisy-chain能力,所以號稱可以辨識2^n個GPU。
但是CELL有BladeCenter,G80有Quadro-plex,R600呢 ?
作者: liangrd    时间: 2007-1-1 11:07
新年帮LZ顶顶:lol:
顺便也学习学习显卡知识:loveliness:
A更加务实,N更加张扬.
作者: ayanamei    时间: 2007-1-1 11:58
GPGPU也可以以一种比较低的姿态 保持在PC上的位置 用户自然都很乐意自己的图形卡在不玩游戏的时候还能帮忙干点别的什么
作者: Norways_Winter    时间: 2007-1-1 12:05
试水通用计算...难道小黄还真的屁颠屁颠要进CPU么...:huh:

思考大说得好,nv也找个人嫁了算了...:p

p.s. 唉,如果是i收了ati该多好...

作者: jheng0    时间: 2007-1-1 1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菜鸟来啦    时间: 2007-1-1 12:28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2:42 发表
第二页一点就未定义操作,怎么回事...


:huh: 这几天 这种情况 比较 严重

一般出现几率 多在 一页 回复贴数 快到 39贴的之前的时候  在区里面 看 该主题贴 已经有新的1页(实际上 还没开的)

第40贴就翻页 翻就没事拉

曾经反映过 但没见解决..
作者: TANJT    时间: 2007-1-1 12:33
思考。。。

你认为r600的2d好吗:lol:
作者: kknd1967    时间: 2007-1-1 12:44
物理运算哪个架构更有效呢?
作者: huzhige    时间: 2007-1-1 12:48
高深的文章,拜读了
作者: sigzag    时间: 2007-1-1 12:54
现在cpu流行多核 就像当年超线程ht技术一样谋求多任务处理  
  电脑图形处理任务越来越繁多 GPU正好分担一部分
  个人觉得N记公司走这一条路线比较合适 不然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底蕴 肯定要吃大亏
  N记公司发展自己的CPU尚需时日
作者: 大死人花    时间: 2007-1-1 13:12
ATI并不是放弃GPGPU,而是他和AMD已经有的Fusion这个东西
R600 100%用于游戏
Fusion 的通用计算能力一定比G80要好
作者: fiorentina    时间: 2007-1-1 1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lkerak    时间: 2007-1-1 13:44
不知所云的文章...:wacko:
作者: G81    时间: 2007-1-1 13:49
原帖由 sigzag 于 2007-1-1 12:54 发表
现在cpu流行多核 就像当年超线程ht技术一样谋求多任务处理  
  电脑图形处理任务越来越繁多 GPU正好分担一部分
  个人觉得N记公司走这一条路线比较合适 不然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底蕴 肯定要吃大亏
  N记公 ...


NV自己没晶圆工厂,怎么生产CPU?难道还找人代工?
作者: 英姿勃勃    时间: 2007-1-1 14: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neday    时间: 2007-1-1 14:02
原帖由 TANJT 于 2007-1-1 12:33 发表
思考。。。

你认为r600的2d好吗:lol:

:p 频率那么高,2D还不分离,好就怪了。
X1950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作者: fiorentina    时间: 2007-1-1 14: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14:34
原帖由 fiorentina 于 2007-1-1 14:10 发表

大不了嫁给IBM:p


IBM不会要的,倒是INTEL有一些可能

不过IBM现在的现金流异常充裕,谁会成为下一个莲花呢?呵呵
作者: sunken    时间: 2007-1-1 14:43
好文,支持一下:lol:
作者: graphiccard    时间: 2007-1-1 15:51
猛贴是要留名的
顶一个
作者: punk100    时间: 2007-1-1 17:19
这个帖子好!仔细看了每一个回帖!从amd目前的处境看,一年之内它的cpu产品不会有任何转机!所以amd目前处境很微妙!
作者: 天使之鹰    时间: 2007-1-1 17:56
应该R600强些。
作者: complexmind    时间: 2007-1-1 18:08
现在试水高性能计算和通用计算融合的话,那也太不明智了,毕竟现在技术没那么强,也就是因此才会有两者分流。
Cell只能说从现在的趋势看还是个失败,为在较低的技术基础上获得高性能,GPU相比CPU损失的东西太多了。
其实DSP厂商和CPU厂商合作的消息很早就出来了,2001年左右。计算工业的技术基础还没到火候,怎么就一大堆公司学起IBM来跳火坑了。
感谢思考大虾为我们初学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 本帖最后由 complexmind 于 2007-1-1 18:10 编辑 ]
作者: lillxu    时间: 2007-1-1 18:11
只关心实际效果!!!!!!!
作者: complexmind    时间: 2007-1-1 18:13
汗!!楼上的图像!!
作者: complexmind    时间: 2007-1-1 18:16
原帖由 leo8008 于 2007-1-1 06:13 PM 发表
:unsure: 呵呵。现在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这一战了。amd为什么要买ati,目前从内部看来,越来越象想在图形市场上尽全力打败nv(先不说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这才是amd的如意算盘吧。毕竟在cpu市场,amd已经进入寒冬 ...

最后一句没看懂。。。。。。。。。。。。。。。。。。。。。。。。。。。。。。。。。。。。。。。。。。
作者: liangrd    时间: 2007-1-1 18:18
原帖由 walkerak 于 2007-1-1 01:44 PM 发表
不知所云的文章...:wacko:

w00t) 呵,你还是找你的2。2V 以内上1000 CL3   2。4V  内跑1200 4-3-4-X-1T 的内存更实际一些吧~~(_( :funk:
作者: 大死人花    时间: 2007-1-1 18:23
原帖由 leo8008 于 2007-1-1 18:13 发表
:unsure: 呵呵。现在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到这一战了。amd为什么要买ati,目前从内部看来,越来越象想在图形市场上尽全力打败nv(先不说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这才是amd的如意算盘吧。毕竟在cpu市场,amd已经进入寒冬 ...

你是想说AMD携ATI干掉NV,在把NV收了,AMD+ATI+NV来对抗INTEL
作者: complexmind    时间: 2007-1-1 18:30
原帖由 大死人花 于 2007-1-1 06:23 PM 发表

你是想说AMD携ATI干掉NV,在把NV收了,AMD+ATI+NV来对抗INTEL

可以负责的说——————————————————不可能!
作者: zyz184    时间: 2007-1-1 18: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yz184    时间: 2007-1-1 19: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yz184    时间: 2007-1-1 1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之福音    时间: 2007-1-1 19:15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1-1 01:32 发表
当然是基于现在已经公开的资料之上的评价 :p

本来我是想只写自己看法的,但为了照顾一些初级GZer,带上了比较长的解释,请各位老大自行跳过就是 :)

G80架构在我个人看来,根本就不适合游戏

    个人 ...

:wub: 支持原创   等会半夜来看  现在有事出去了
作者: zyz184    时间: 2007-1-1 19: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fg9000    时间: 2007-1-1 19:20
毛毛动作好快:lol: :lol: :lol:
http://itbbs.pconline.com.cn/topic.jsp?tid=6582789
作者: westlee    时间: 2007-1-1 1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illpmp    时间: 2007-1-1 19:42
转帖 二字都没写,真是够无耻的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19:53
原帖由 大死人花 于 2007-1-1 18:23 发表

你是想说AMD携ATI干掉NV,在把NV收了,AMD+ATI+NV来对抗INTEL


即便如此也远远不是INTEL的对手

乔治.坎南在被问及遏制战略何时可以最终摧毁红色邪恶帝国时答道:"准确的回答是困难的,不过大致上应该在50年左右,不会超过100年"(个人认为即便没有震古烁今的遏制战略,这样一个准确的预言也足以保证乔治.坎南跻身于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三位地缘政治家的行列)

INTEL的实力当然远不如红色邪恶帝国,只不过AMD-ATI所拥有的资源与美利坚合众国更加不具可比性吧?急功近利的战略构想只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19:59
彻底打败NV?任何战略的前提都是可执行性,可承受性与预期回报的统一

这样一个预期回报不明朗,可承受性几乎没有,可执行性存在风险的战略恐怕不会为AMD-ATI高层接受吧?虽然不考虑机会成本的话,并非完全不可行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AMD明确判断NV即将全面进军CPU市场----此时INTEL的态度将是几乎确定的,IA联手的话,力量对比态势即便以最保守的估计也是15:1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20:01
彻底打败NV?任何战略的前提都是可执行性,可承受性与预期回报的统一

这样一个预期回报不明朗,可承受性几乎没有,可执行性存在风险的战略恐怕不会为AMD-ATI高层接受吧?虽然不考虑机会成本的话,并非完全不可行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AMD明确判断NV即将全面进军CPU市场----此时INTEL的态度将是几乎确定的,IA联手的话,力量对比态势即便以最保守的估计也是15:1
作者: complexmind    时间: 2007-1-1 20:03
汗!!!!!!!!!!!这可是技术帖!!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20:08
原帖由 complexmind 于 2007-1-1 20:03 发表
汗!!!!!!!!!!!这可是技术帖!!


我想说的无非两点:
1,即便整合AMD/ATI/NV的全部资源,试图击败INTEL依旧是痴人说梦
2,虽然并非没有可行性,AMD正常情况下不会选择彻底摧毁NV

要说技术的话,我也说过了"GPGPU这玩意不会什么前途的,世界上有样东西叫CELL.没有赘述的必要
作者: zyz184    时间: 2007-1-1 2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hrs2010    时间: 2007-1-1 20:17
原帖由 zyz184 于 2007-1-1 20:13 发表

物理运算 也属于专业运算
个人觉得图形强 则 物理也强


这个倒不一定,物理运算要处理的数据形比较接近标量

[ 本帖最后由 ghrs2010 于 2007-1-1 20:24 编辑 ]
作者: Illuminati    时间: 2007-1-1 20:17
GPGPU 会被 Intel 得百核计划扣杀在摇篮中的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