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七彩虹半导体X1950PRO登场 [打印本页]
作者: GCSER 时间: 2007-1-29 09:55
标题: 七彩虹半导体X1950PRO登场
随着极具性价比的ATi X1950PRO的推出,其3:1黄金比例渲染架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目前千元级显示卡的游戏能力,但随着GPU功耗呈螺旋级攀升的,其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巨大发热量”一直是困扰各大显卡厂商的一个难题。目前传统的GPU散热方式大体上分为常见的风冷,追求静音效果的热管散热,以及只有少数品牌运用的液冷散热。至于液氮制冷更是只有骨灰级玩家才设计的顶级方案。难道传统的静音热管散热没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制冷效果了吗?七彩虹新推出的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半导体制冷版)给了我们答案。
(图) 七彩虹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一直专注于显示卡散热器创新的七彩虹,这次在将大家闻名已久的半导体散热器——超前位的TEC(thermoelectric chip——热电芯片)技术与冰封骑士的热管技术相结合,再搭配进行风冷散热。一般来说当GPU处于常态下风冷已经可以满足使用,在到达显示卡BIOS设定的温度临界点时开启热电制冷装置——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增强制冷。
(图) 七彩虹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散热器部分可以大致分为风冷端与制冷端两部分,风冷端的散热采用热管进行热传递,而电热制冷端着采用了半导体制冷技术进行“电子涡轮增压”式的制冷,在处理器功耗忽然增加时,制冷端可以根据温度上升幅度进行有效的“镇压”。
(图) 七彩虹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散热器风冷端采用了Evercool生产的滚轴风扇,GPU接触面采用铜镍合金抛光设计,在保持长期防氧化的前提下,能够提供与GPU表面尽可能好的接触性。
(图) 七彩虹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半导体制冷的几本原理,目前的半导体散热片主要由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导线和陶瓷绝缘外壳组成,分冷热两端,冷端与CPU或GPU的核心接触,热端则与散热器接触。通电后热量从冷端传向热端,导致冷端温度降低(一般可以达到零下10℃左右),热端温度升高。但半导体制冷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冷热两端温差较大,且空气湿度过大时,冷端容易产生“结露”现象,从而很容易导致短路。因此,使用时应注意控制两端温差,及时处理掉凝结的水珠。
(图) 半导体制冷原理示意
但是七彩虹这款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制冷端,七彩虹采用了4热管回路设计方案,热管被分为两组,每组两根热管。相应的,在风冷端也会分成两部分。通过半导体的制冷,上下两个铜镍合金质底座温度会有较大差异,因此顶部的散热片也分为两部分,以免制冷效果因为散热片的热传递而导致性能下降,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
(图) 七彩虹镭风X1950PRO-GD3 冰封骑士5F-AI 512M V12
与此同时,显示卡增设了温控电路,温度探头直接与底座相连,其精度很接近真实值。通过探头反馈温度信息后,控制端会对制冷片进行控制,调整半导体散热片的工作状态,这一工作过程将在1秒内完成。
作者: yoursmile 时间: 2007-1-29 10:26
很yy啊~~这卡! 我要看拆借图:p
作者: lotusgal 时间: 2007-1-29 11:01
没说价格有什么用.
作者: 茚三酮 时间: 2007-1-29 11:56
用了半年的半导了,不是想象中那样好。。。
首先,热端发热巨大,完全可以把冷端效果抵消了,机箱热度上升,我用了TT金星10A的风扇才压住
次要的,冷端效果在小负荷下比较好,3D强度大时,温度上到60多也司空见惯
半导启动温度35。。图形卡来说,几乎随时启动
而且,半导功率75W,也有100W的,效果更强一点,但是你的电源是多少W的?:funk:
作者: sos2000 时间: 2007-1-29 13:50
七彩虹半导体X1950PRO登场
:lol: 半导体不错,卡做的真是垃圾
作者: 华尔街商人 时间: 2007-1-29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