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endless 于 2007-3-4 02:20 发表
对 多听听才是王道5 B8 h. p$ O4 P% M# P6 z# A! t' G
不要听别人怎么吹 这个好那个好
自己去专卖店 不要怕 坐下来就让人家放给你听 听了才知道差距
原帖由 single 于 2007-3-3 22:53 发表0 p' h4 l8 ^: _7 |
1,材质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塑料音箱,一样出好声,是“木质音箱崇拜”的反例8 w2 u6 n8 p/ _* y) K0 R
2,音箱大小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小喇叭,但声音好,是“大箱子崇拜”的反例6 l1 ~* `- K9 l0 @4 t1 F
3,2.1/2.0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 2.1,一样各频段衔接完美,是“听音乐必2.0”的反例3 o- {, e8 D, B% m
4,品牌无所谓,bose 也出了很多骗钱的垃圾型号,这是市场经济的顽症,不用盲目崇拜任何品牌
5,外观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外观太猥琐,没有普通hifi“高大威猛,高贵典雅”,但声音却完全不同。去听听Harman/Kardon就知道什么是花瓶了,不过人家长的就是好看。% R. h$ G4 D2 e1 {) Y2 H5 m
6,还有近声场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把书架箱直接接过来听,觉得更“hifi”,其实,任何音箱都有最佳的聆听距离,一般多媒体音箱和使用者的距离都在1.5~2米之间,大家可以留心下。
原帖由 sd-iori 于 2007-3-4 10:41 发表) Z+ T U* F( Y' q4 o ^- t
,,谁都知道这个道理9 g; W. p7 S2 M7 g# f2 k
0 E( l/ `7 h# R( m9 G8 N
但是,离开客观的东西,,只是谈主观因素的话( [! U! E5 g8 o- b: m& ~7 X
论坛可以不用搞了。
原帖由 single 于 2007-3-3 22:53 发表$ c: g1 Q- @& I- q) A
1,材质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塑料音箱,一样出好声,是“木质音箱崇拜”的反例& Q) `+ H* B; Q# q$ {" j% [$ Z
2,音箱大小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小喇叭,但声音好,是“大箱子崇拜”的反例" L8 z5 V2 g( p! Q) A! `
3,2.1/2.0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 2.1,一样各频段衔接完美,是“听音乐必2.0”的反例% h) p4 ]+ U6 P# _/ e
4,品牌无所谓,bose 也出了很多骗钱的垃圾型号,这是市场经济的顽症,不用盲目崇拜任何品牌
5,外观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外观太猥琐,没有普通hifi“高大威猛,高贵典雅”,但声音却完全不同。去听听Harman/Kardon就知道什么是花瓶了,不过人家长的就是好看。
6,还有近声场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把书架箱直接接过来听,觉得更“hifi”,其实,任何音箱都有最佳的聆听距离,一般多媒体音箱和使用者的距离都在1.5~2米之间,大家可以留心下。! s% I% }& c. h% A! X
前五条说的是所谓的材质崇拜、大箱子崇拜、2.0崇拜、大品牌崇拜、外观崇拜。这些调调听得太多了,没有几个搞搞好声崇拜的。要想知道什么声音好,多去器材听听吧,用不着天天在坛子里换电容修改驱动的,无聊。
' h& D' G% R9 w5 a. h2 t9 N7 r
本来最后一段话早就把前五条说清了,还有这么多误解...晕
关于多媒体音箱,在听过bose Companion 3之后,有点体会: t" G& w) S: X7 m) J# U! c% W
- o0 m3 m: d d% ^
1,材质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塑料音箱,一样出好声,是“木质音箱崇拜”的反例 P1 n& W! S( v& b. j5 [
2,音箱大小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小喇叭,但声音好,是“大箱子崇拜”的反例
3,2.1/2.0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 2.1,一样各频段衔接完美,是“听音乐必2.0”的反例
4,品牌无所谓,bose 也出了很多骗钱的垃圾型号,这是市场经济的顽症,不用盲目崇拜任何品牌
5,外观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外观太猥琐,没有普通hifi“高大威猛,高贵典雅”,但声音却完全不同。去听听Harman/Kardon就知道什么是花瓶了,不过人家长的就是好看。; D6 w y: _$ l2 L8 @
6,还有近声场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把书架箱直接接过来听,觉得更“hifi”,其实,任何音箱都有最佳的聆听距离,一般多媒体音箱和使用者的距离都在1.5~2米之间,大家可以留心下。( L' e }0 {/ t& H; f
前五条说的是所谓的材质崇拜、大箱子崇拜、2.0崇拜、大品牌崇拜、外观崇拜。这些调调听得太多了,没有几个搞搞好声崇拜的。要想知道什么声音好,多去器材听听吧,用不着天天在坛子里换电容修改驱动的,无聊。! H" H3 S. b) p( c. d) i8 e! o( }! T
本来最后一段话早就把前五条说清了,还有这么多误解...晕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5 13:22 发表; \5 b- n* m# c0 f! Q) H
. S, x' y1 G! Q& g
, b; L0 f& D( _3 h/ C( |9 Q) |
1,同意
2,如果LZ听多些好音箱就不会那么说了。单元物理上的差距是很难通过调音弥补的
3,同上,其实Companion 3离所谓的“频段衔接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 A: j5 G* i* |4 x' Q
4,同意,我感觉这点上最突出的就是燕飞利是了 ...
原帖由 endless 于 2007-3-5 01:16 发表6 M8 k( t0 Y4 d1 @& I
如果是做得好的低音8 X0 B& c. b+ {5 p; ?7 P# [
像bose的 低音是完全无指向性的 根本不会影响音场; T* \+ \4 E6 M0 b6 I
不要老拿垃圾2.1说事* r' D1 \1 Y P ~1 J0 [
现在玩全频的 也常常需要加上一个超重低音
楼上还要多学习啊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1:15 发表( w k. M( U t& s
' H4 X: @& }2 P$ x) d5 P3 `
学习?当然!不过关于2.1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既然是全频,为何要加低音炮?这样必然破坏全频段的平衡!如果要一味追求低音,只能说明你的水平还很有限,更需要学习!当然,你要玩2.1,那是你的事,我管不了。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6 01:34 发表
$ T: v' M$ S' E. g$ f3 N
:lol: 搞笑!怀疑你水平也够呛的了!:p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1:50 发表) O' l" M, k) `+ M3 Z* L
不用怀疑!我放屁绝没有你臭!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1:50 AM 发表# B$ ? C& r- D. L9 P- _; \
1 c$ d6 B o$ f: T* g) @
不用怀疑!我放屁绝没有你臭!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6 02:08 发表6 S2 G3 z h ]# }) J- P5 ]
:mad: 说话注意点。!:mad:
自己去了解一下在说话吧!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6 02:15 发表6 T8 ]1 `& `5 o
4 D9 I7 ?4 z$ X+ F, A1 Z
4 a5 j" t. a, x: k+ J
很多玩2.0的玩家最后都喜欢给自己的系统加炮或者超高音,这其中又以全频玩家为多数。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2:21 发表: p# S( v* V. E! ^- E1 \
6 H2 \0 B0 w6 t' |/ I3 _
好!向这位DX学习:不说话,光放P!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2:25 AM 发表
& o* T( ^ N9 K+ P& w
既然是玩,怎么都可以。至于实际效果怎么样,又要两说
原帖由 Ranma 于 2007-3-6 11:50 发表& C/ n! L) c2 k+ ^+ `
不同意,完全没见过能听的2.1。
原帖由 nocturne 于 2007-3-6 12:59 发表* _. Y* i. ^$ {$ k. V' H
追求低音不见得水平菜
关键是追求的是不是质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6 02:49 发表
到想听听怎么个两说~~~
" j5 s, g' \; w& O' H
你该不会以为全频单元真能达到所谓的20hz-20khz的全频段响应吧?
8 y/ e2 ^/ [5 {6 i% `" ], |" z
不说全频,就是X分频的音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款在常规尺寸下能够达到CD标准的20HZ到20KHZ的全频响应,更别 ...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6 14:31 发表8 i% s$ T! _* H. w5 z; a: k1 l# I
7 h1 O# E: t1 N
低音根高音都需要追求。还需要追求超高音(虽然超高音听不到。但是身体可以感受到)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04:23 PM 发表
照你这意思,难道是2.0不如2.1了?加炮到底是资金充足还是不够充足呢?连基础的理论都违背了,只会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原帖由 nocturne 于 2007-3-6 04:25 PM 发表
7 S" K1 F; b3 e, ^8 l( |
有的人就是不追求低音,4寸低频单元的PMC小箱子听得爽歪歪了:lol: # w) ?; X/ H1 T. }; B( ^1 J2 @
还有位古典狂人,单声道都能听,甚至电视里的音乐节目也能听w00t)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6 18:15 发表; a [$ a) x) r# m" w
; I4 G! C2 H+ m' c9 Q0 k& k
7 J3 ]" U [* |
那么多家里面就数PMC的低频最霸道:lol: 当然,他的素质也相当的高
我自己对音质的适应性也比较强,平时就是听个手机MP3也能听得不亦乐乎。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7-3-6 18:57 发表7 B, Z. s# p4 N+ m
加低音炮也属于一种低成本的妥协
原帖由 endless 于 2007-3-5 01:16 发表8 B9 T) T' `. U) o0 Z7 _5 Z
如果是做得好的低音
像bose的 低音是完全无指向性的 根本不会影响音场( E' t& }; t. @* x1 \: ^
/ ]6 }8 q7 H/ Z" z3 f9 r) I
不要老拿垃圾2.1说事( e+ W% d, Z/ ~2 L& Z* n
) @% l% w" \* `3 E6 S, W, u
现在玩全频的 也常常需要加上一个超重低音3 O6 U& c% k" N8 y% ?0 g( G
8 x& q! o1 L. K5 y5 a# [
楼上还要多学习啊
原帖由 apexmfg 于 2007-3-6 19:45 发表
買左 Bose Companion 3 Series II
* t) {$ l. a/ B, C- v. H% ~
本來想買 Creative GigaWorks T20 speaker
我去左SSP試左,唔錯但Bass 唔係好得....
去找其他speaker但效果唔係咁好.......
而且好嘈而且冇細節.....4 T& ^& J- Q j- }) ]
AL 5021 都幾好, ...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7-3-6 19:21 发表
% r; t, X: g7 O# Q
听交响乐的时候,低音部的大提琴是在右边的,但2。1把两个声道的低音都挤在一个炮里轰出来,根本不能造出正确的音场……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6 20:24 发表
请用普通话了表达你的意思!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6 18:13 发表; Z8 {: o9 l! g" ?$ V
2.1本来就是对就2.0系统的不足做的一个补充,低端是这样,高端同样,为什么需要这个.1我前面也说的很清楚了~~~
而2.0比2.1好也只是一定价钱内根据两套应用面不同的系统的对比所得出的,不过没有想到你竟然会如此钻牛角尖,还成了基础理论,我到想知道这个是谁定的基础理论?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6 10:47 PM 发表
如果真力也用2.1话那么不就是"呆瓜"了w00t)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6 22:54 发表- m- G! l% G/ z: T) J8 D9 `, }
9 n6 a6 K( n, s3 I/ \3 v$ |
只能说真力,PMC等等完全不懂“基础理论”,而威登,大地震这些厂家更是以骗钱为目的的杂碎:lol: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7-3-6 19:21 发表% o" @2 i# \: c6 q5 b, @& s
听交响乐的时候,低音部的大提琴是在右边的,但2。1把两个声道的低音都挤在一个炮里轰出来,根本不能造出正确的音场……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6 10:20 PM 发表+ `3 o3 x$ ^# `( q! ^, i
; n' n7 r; L! A; \5 r$ ]
为什么不需要这个“.1”我想我前面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4 k6 H* [, k# E
论坛就是给大家讨论的地方,请版主不要乱扣帽子!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7 00:25 发表
那些有源超低音很明显是用于专业领域!作为近场监听,低音炮只是对作品某一方面特征作出参考,比如混响。而要全面考量作品,光有一套这样的近场监听系统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远场监听、监听耳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而 ...
原帖由 zifzhu 于 2007-3-6 23:17 发表
超低音挤在一个炮里出来对音场没有很大的影响的。对音场有影响的都是中高频。( W! F4 _, D z
低音炮甚至可以和你来捉迷藏,藏某个角落的话还真找不低音从哪里出来的。某些不良商家骗菜鸟买小箱子的时候就暗地里接个低音炮。
原帖由 Metaverse 于 2007-3-7 13:28 发表
问题是,低音指向性不明显的是100HZ以下的频段,但大部分的2。1的分频点都在此之上,甚至有的做到200HZ以上,离40HZ以下的超低音更是差得远(虽然除了管风琴、巴松管之类,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乐器能达到这个频段)~~另外还有摆位,炮放在地上,光是驻波和相位差就问题大了,这样又怎么还原两个点声源发声营造出的声场?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7 00:25 发表$ |3 f7 |8 E- W1 M7 l( i, k# j n% @
那些有源超低音很明显是用于专业领域!作为近场监听,低音炮只是对作品某一方面特征作出参考,比如混响。而要全面考量作品,光有一套这样的近场监听系统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远场监听、监听耳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而 ...
原帖由 nocturne 于 2007-3-6 19:01 发表
那高成本的妥协呢:lol:
原帖由 酷风 于 2007-3-7 06:37 PM 发表
不需要妥协的话,就是资金够多、房子够大,当然上大单元的2.0落地箱了……
低音炮的分频和频段均衡始终是个问题的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7 18:50 发表1 s) Q! ]/ d6 D1 q) l% p- ]1 J& q
6 d: p6 q' b# B% `3 m) ?
很多时候考虑到HI-END系统的全面性上配炮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毕竟绝大多数的落地箱子的低频下限并不能达到CD的频响标准。加个炮也算是一种补充吧,而且很多米人玩炮都是用到电子分频的,同时再加上HI-END炮 ...
原帖由 CZQ83 于 2007-3-7 18:24 发表& } G! F2 j* S3 ]
' E9 z7 ?3 g9 }0 s
你前面也未有提出是用于哪种方面?我们只看到你对2.1得出的结论为2.1一定没有2.0好!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
原帖由 乐影随行 于 2007-3-7 19:30 发表. M- m1 q; i9 i
8 j! k+ Y4 ~( b! I S
我认为必须同内容也就是音乐本身结合起来讨论才有意义。
前面已经有网友提到,能下潜到40Hz的乐器极少,引用刘汉盛先生的话
当然,个人听音取向千差万别。就我个人而言,即使是4寸的箱子我也能觉得接受。而 ...
原帖由 single 于 2007-3-3 22:53 发表2 B* z# u% S# K
1,材质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塑料音箱,一样出好声,是“木质音箱崇拜”的反例
2,音箱大小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小喇叭,但声音好,是“大箱子崇拜”的反例
3,2.1/2.0无所谓,bose Companion 3 2.1, ...
原帖由 chairmanai 于 2007-3-7 18:50 发表1 I2 Q$ d6 i3 m4 M) k! e3 G. m% y# M
# r* `: [1 v5 K2 q: h* P# y
很多时候考虑到HI-END系统的全面性上配炮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毕竟绝大多数的落地箱子的低频下限并不能达到CD的频响标准。加个炮也算是一种补充吧,而且很多米人玩炮都是用到电子分频的,同时再加上HI-END炮 ...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