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CoolerMaster Cosmos 样品试用[还是大图,继续杀猫] [打印本页]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1:58
占位……:p :p
作者: miller0331    时间: 2007-8-14 02:07
帮楼主占:lol:

说的很详细,赞一个:loveliness:

不得不说,样子还真的不错w00t)

PS:样机大家轮着搞,楼主还把它放床上,这样是不是太脏了?得换个干净的床单啦:p

[ 本帖最后由 miller0331 于 2007-8-14 02:10 编辑 ]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2:11
标题: 回复 #4 miller0331 的帖子
呃,因为正好要换床单……
作者: D65    时间: 2007-8-14 02:22
硬盘看法一致,实践出真知。真是佩服三星强大的共振能力。
灰常满意日立的320G,同时极度厌恶Tt摆设式防辐射设计。

小阿莫前面的网状面板,根本就没有和机箱导通。纯摆设,防辐射等于0。Cosmos价格合适的时候,有意收一个。
作者: D65    时间: 2007-8-14 02:23
好看好用,静音,防辐射的机箱还真少...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02:24
样机是合肥 南京 杭州 上海 再到北京的  已经经过无数朋友的手了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02:26
国内第一台 不是正式版 还是测试版  正式版本 现在还在深圳海关呢 等待出货  

国内第一批24台 已经订掉22台 2699元  价格贵是贵了点 但是第一时间YY的感觉的还是不错的
作者: ololala    时间: 2007-8-14 02:35
测评文很好。。。。
稍微对产品失望。。。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2:37
原帖由 ololala 于 2007-8-14 02:35 发表
测评文很好。。。。
稍微对产品失望。。。


这还失望?:funk: :funk: 人无完人,箱无完箱啊。

要是我给TT的箱子些评测,估计看过帖子的都不买了……:p :p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2:47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02:24 发表
样机是合肥 南京 杭州 上海 再到北京的  已经经过无数朋友的手了


下次有新东西,先到北京,然后随便转。:p :p
作者: Annezoe    时间: 2007-8-14 02:58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越看越恶心的感觉……:blink: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3:00
原帖由 Annezoe 于 2007-8-14 02:58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越看越恶心的感觉……:blink:


这个箱子本来就不是你风格,加上样品被摧残成这样子……:blink: :blink: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03:01
原帖由 Annezoe 于 2007-8-14 02:58 发表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越看越恶心的感觉……:blink:

因为 本身对品牌的厌恶感 导致您对COSMOS不能合理的作出判断   也不能怪大家 因为这是在中国 酷冷的盒装产品强势到 连太平洋的清洁工大妈都知道 8H和925R是什么价格 。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03:02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03:01 发表

因为 本身对品牌的厌恶感 导致您对COSMOS不能合理的作出判断   也不能怪大家 因为这是在中国 酷冷的盒装产品强势到 连太平洋的清洁工大妈都知道 8H和925R是什么价格 。


不用管她,她也是枪Antec的……(_( (_(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03:03
连我们这些做酷冷精装品的代理穿了酷冷的衣服 大街上走都会被问到 你们的925R 现在什么价格 能不能串些货给我 价格好 我能吃5K :funk:  我一般选择沉默 安静的走开
作者: Annezoe    时间: 2007-8-14 03:28
上面的两根杠的确挺实用的——方便清洁大妈们搬出去处理掉……:p :p
作者: Undertaker    时间: 2007-8-14 03:54
感谢楼主的评测,看了之后彻底对这个机箱没有兴趣了!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4 03:57
看上去不错,可也没必要硬拿TT开斗
侧板结合紧密与否,铝箱开孔较多后强度和静音如何,硬盘直立后遮挡进风问题,大板和电源会否冲突不便,底下的显卡声卡是否会被电源顶部蒸烤等等,这些还有待察证。
作者: superray    时间: 2007-8-14 04:05
写得很详细,虽然买不起也顶一个:a)
作者: gsg009    时间: 2007-8-14 07:36
说实话,内部设计可圈可点,散热风道简直是一大败笔。乱七八糟的风扇,必将是噪音的来源。吸音棉何用,下吸风 唯恐灰尘不多乎?

COOLMASTER设计上还是不成熟。推崇联力的风道设计
作者: zhajiwen    时间: 2007-8-14 09:56
看来LZ在给我信心呀,在多等2天也值呀。。不错不错这箱子越看越喜欢。。。
作者: jiuzhege    时间: 2007-8-14 10:02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03:03 发表
连我们这些做酷冷精装品的代理穿了酷冷的衣服 大街上走都会被问到 你们的925R 现在什么价格 能不能串些货给我 价格好 我能吃5K :funk:  我一般选择沉默 安静的走开



说明差价有那么大啊。。。Orz
作者: ld0891    时间: 2007-8-14 10:13
看到的2个败笔...
5.25太少,像我们这种刻录狂人起码DVD- ROM一个,DVD烧鸡2个,CD烧鸡一个,CD音乐烧鸡一个....
电源MS太小了吧,如果上一些服务器的电源会困难,如果那个框可以拆就好了...
另外怎么里面没有LL那种光滑的感觉,是ES的缘故么?
:lol:
作者: 默痕    时间: 2007-8-14 11:04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03:01 发表

因为 本身对品牌的厌恶感 导致您对COSMOS不能合理的作出判断   也不能怪大家 因为这是在中国 酷冷的盒装产品强势到 连太平洋的清洁工大妈都知道 8H和925R是什么价格 。



看来不如太平洋的清洁工大妈的人太多了:(
作者: shevchenic    时间: 2007-8-14 11:28
评测不错
对这款产品则略有失望啊....YY度稍差了些~~~~不过蛮实用的
作者: powermagic    时间: 2007-8-14 11:36
和s80比静音那个强?
作者: yill    时间: 2007-8-14 11:43
果然机箱底部的风扇可以装到硬盘笼子上面的
作者: 五花马    时间: 2007-8-14 11:45
一直关注这个箱子,个人感觉外观很有个性,静音方面应该很不错的。至于散热功力,只是一般的家庭使用(标准ATX板子,两光驱,3硬盘,一显卡)的话,想必还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的价格还是要观望滴...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37
原帖由 Annezoe 于 2007-8-14 03:28 发表
上面的两根杠的确挺实用的——方便清洁大妈们搬出去处理掉……:p :p


你就直接说你喜欢抬杠好了……:p :p
作者: 阿祥    时间: 2007-8-14 13:41
:) 样子还真的不错。。。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42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4 03:57 发表
看上去不错,可也没必要硬拿TT开斗
侧板结合紧密与否,铝箱开孔较多后强度和静音如何,硬盘直立后遮挡进风问题,大板和电源会否冲突不便,底下的显卡声卡是否会被电源顶部蒸烤等等,这些还有待察证。


1、侧板结合相当紧密。

2、这个箱子是铁箱,只有两块侧板和门是铝的。

3、硬盘的风道是从下到上的。

4、E-ATX的箱子,除非你的电源特殊,否则不会有任何冲突。

5、如果电源顶部的热量能“蒸烤”到板卡的话,你的电源可以扔掉了。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48
原帖由 gsg009 于 2007-8-14 07:36 发表
说实话,内部设计可圈可点,散热风道简直是一大败笔。乱七八糟的风扇,必将是噪音的来源。吸音棉何用,下吸风 唯恐灰尘不多乎?

COOLMASTER设计上还是不成熟。推崇联力的风道设计


呃,我还没有看到标配风道很出色的联力箱子……

最经典的是V系列的Plus版本,从后面进,在前面掉个头从上面出这种风道竟然能被想象出来:p :p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52
原帖由 powermagic 于 2007-8-14 11:36 发表
和s80比静音那个强?


我没有用过S80,不过个人觉得应该还是最终效果还是S80要好。全隔板,几乎没有直接向外的风扇。如果说隔板效果不如吸音棉的话,S80自己贴一层吸音棉也很方便。但S80的散热效果肯定要比这个箱子差很多,进风排风都不畅通,风扇效率比较低。
作者: Annezoe    时间: 2007-8-14 13:53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13:37 发表


你就直接说你喜欢抬杠好了……:p :p

我又不是你,怎么可能……(_( (_(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53
原帖由 yill 于 2007-8-14 11:43 发表
果然机箱底部的风扇可以装到硬盘笼子上面的


恩,如果标配多送一个这种罩子就好了,不送风扇其实更好。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3:55
原帖由 Annezoe 于 2007-8-14 13:53 发表

我又不是你,怎么可能……(_( (_(


呃,你向来牛精,好男不跟女斗,尤其在这种公共场合……:sweatingbullets: :sweatingbullets:
作者: Annezoe    时间: 2007-8-14 14:11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13:55 发表


呃,你向来牛精,好男不跟女斗,尤其在这种公共场合……:sweatingbullets: :sweatingbullets:

公众场合砌人生猪肉,对小朋友心理影响很大滴……:angry: :angry: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4:16
原帖由 ld0891 于 2007-8-14 10:13 发表
看到的2个败笔...
5.25太少,像我们这种刻录狂人起码DVD- ROM一个,DVD烧鸡2个,CD烧鸡一个,CD音乐烧鸡一个....
电源MS太小了吧,如果上一些服务器的电源会困难,如果那个框可以拆就好了...
另外怎么里面没有LL那 ...


呃,DVD的问题,还是用老雷神那种设计的箱子吧……

不过经常刻录的,机子安静不到哪去,也没有必要追求静音了。-_- -_-

电源框足够大了,虽然标榜可以上E-ATX主板,毕竟这个还是家用的箱子,不是服务器箱子。

最后,这个还是铁箱,只有两块侧板和门是铝的。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14:19
原帖由 Annezoe 于 2007-8-14 14:11 发表

公众场合砌人生猪肉,对小朋友心理影响很大滴……:angry: :angry:


木有砌你生猪肉,整个箱子你最喜欢的就是两根杠,我只能理解为你喜欢抬杠了。

说了好多次,猪肉这么贵,不会随便往你脸上砌滴……:p :p
作者: Annezoe    时间: 2007-8-14 15:04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14:19 发表


木有砌你生猪肉,整个箱子你最喜欢的就是两根杠,我只能理解为你喜欢抬杠了。

说了好多次,猪肉这么贵,不会随便往你脸上砌滴……:p :p

说的就好像你自己从来没有抬过杠似滴……(_( (_(
照你这样说我也只能理解为你就喜欢随便往别人身上砌生猪肉而已……:whistling: :whistling:
作者: zhajiwen    时间: 2007-8-14 15:23
不知道20号,会不会继续跳票。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4 16:50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13:42 发表


1、侧板结合相当紧密。

2、这个箱子是铁箱,只有两块侧板和门是铝的。

3、硬盘的风道是从下到上的。

4、E-ATX的箱子,除非你的电源特殊,否则不会有任何冲突。

5、如果电源顶部的热量能“蒸烤” ...

请你想象一下大板显卡与电源之间的位置和离电源的距离,还有你知道海韵电源的静音是怎么回事吗?
再想想前面板进风,后面排风加上上下风道的后果,尤其在硬盘后那个底部风扇的影响。我看顶部的风扇关掉比开着好。
作者: yill    时间: 2007-8-14 19:45
如何在显卡位增加风扇来帮助SLI显卡散热,印象中曾经看过那个导风槽里有风扇的照片,现在没了
作者: yill    时间: 2007-8-14 19:53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13:53 发表


恩,如果标配多送一个这种罩子就好了,不送风扇其实更好。



老边考虑一下看看,是不是问cm多要一个,以你的关系,没啥问题吧
作者: gsg009    时间: 2007-8-14 21:20
标题: 回复 #34 harleylg 的帖子
如果联力风道算不上好的话,COOLMASTER只能算垃圾了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21:37
原帖由 yill 于 2007-8-14 19:53 发表



老边考虑一下看看,是不是问cm多要一个,以你的关系,没啥问题吧

要一个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21:42
原帖由 gsg009 于 2007-8-14 21:20 发表
如果联力风道算不上好的话,COOLMASTER只能算垃圾了

楼上的朋友 这次你真的小看酷冷了  COSMOS和RC-690的风道设计好过联力 A70 和 A10
作者: Kcordnas    时间: 2007-8-14 22:49
正式版是全铝的还是铁的?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22:50
原帖由 gsg009 于 2007-8-14 21:20 发表
如果联力风道算不上好的话,COOLMASTER只能算垃圾了


呃,口水战就无谓了,CM也不给我枪费:a) :a)

讨论一下吧,我真的不认为Lian-Li有过散热好的箱子(并不是说Lian-Li的箱子不好,用料、做工、细节处理我也认为Lian-Li的箱子是处于顶尖级别的),请举例说一个你认为风道比Cosmos更好的Lian-Li箱子。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22:57
台湾的2位  网友已经在C大上 说了一些使用COSMOS的情况  大家有兴趣你可以去看看  他们的评价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4 22:59
http://forum.coolaler.com/forumdisplay.php?f=108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23:05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4 16:50 发表

请你想象一下大板显卡与电源之间的位置和离电源的距离,还有你知道海韵电源的静音是怎么回事吗?
再想想前面板进风,后面排风加上上下风道的后果,尤其在硬盘后那个底部风扇的影响。我看顶部的风扇关掉比开着好。


不用想象,箱子还在我这里,电源顶部离最下面的PCI槽距离是1CM多点。如果装上板卡的话离PCB大约有2CM。我自己没有用过海韵的电源,但在坛子里面看见过某些使用海韵电源的XD的帖子,似乎某些配置下外壳温度的确比较高。不过似乎也就是夏天5X度的样子,到达板卡的热空气估计不会超过45度,我的理解是还没到“蒸烤”的地步。如果这就算“蒸烤”的话,用G80并且没有更换散热器的,显卡下面的的板卡被“蒸烤”的程度更厉害。

另外,Cosmos的电源是可以倒过来安装的,就是风扇从上吸风往下吹,翻过来安装也许有一点帮助。不过如果电源外壳温度较高,进入电源的就会是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对于使用温控风扇的电源来说,很可能会增大电源噪音。

至于你说的前面板进风,在Cosmos里面并不存在,前面板是密封的,冷空气进入机箱只能从底部(前面的硬盘下面的通风孔和中间的进风扇)进入。顶部的两个风扇虽然说前面那个效率不能完全发挥,但总的排风效率肯定还是开着比关闭要好。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23:08
原帖由 yill 于 2007-8-14 19:45 发表
如何在显卡位增加风扇来帮助SLI显卡散热,印象中曾经看过那个导风槽里有风扇的照片,现在没了


打算G80 SLi或者R600 CF的话,使用原装散热器的话,底下的进风扇足够给两块显卡提供冷风。不过事实上,830/832会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 TOMCAN    时间: 2007-8-14 23:38
如果里面也能用铝板做的话那就更YY了……不过价格肯定也更YY了……… 
作者: im_frey    时间: 2007-8-14 23:52
看来很多东西都要自己亲身使用一下才能真正的了解啊~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4 23:59
原帖由 TOMCAN 于 2007-8-14 23:38 发表
如果里面也能用铝板做的话那就更YY了……不过价格肯定也更YY了……… 


其实个人认为内钢外铝,从实用角度来说更好,里面用铝的话实在没有太多必要。
作者: Kcordnas    时间: 2007-8-15 00:04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23:59 发表


其实个人认为内钢外铝,从实用角度来说更好,里面用铝的话实在没有太多必要。


不用铝对不起那个价钱……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00:26
原帖由 Kcordnas 于 2007-8-15 00:04 发表


不用铝对不起那个价钱……


呃,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不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与其要求厂家内外都用铝,不如要求厂家降价。:p :p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5 00:35
[quote]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4 23:05 发表



不用想象,箱子还在我这里,电源顶部离最下面的PCI槽距离是1CM多点。如果装上板卡的话离PCB大约有2CM。我自己没有用过海韵的电源,但在坛子里面看见过某些使用海韵电源的XD的帖子,似乎某些配置下外壳温度的确比较高。不过似乎也就是夏天5X度的样子,到达板卡的热空气估计不会超过45度,我的理解是还没到“蒸烤”的地步。如果这就算“蒸烤”的话,用G80并且没有更换散热器的,显卡下面的的板卡被“蒸烤”的程度更厉害。

另外,Cosmos的电源是可以倒过来安装的,就是风扇从上吸风往下吹,翻过来安装也许有一点帮助。不过如果电源外壳温度较高,进入电源的就会是温度比较高的空气,对于使用温控风扇的电源来说,很可能会增大电源噪音。

至于你说的前面板进风,在Cosmos里面并不存在,前面板是密封的,冷空气进入机箱只能从底部(前面的硬盘下面的通风孔和中间的进风扇)进入。顶部的两个风扇虽然说前面那个效率不能完全发挥,但总的排风效率肯定还是开着比关闭要好。




回复:首先显卡自己也在发热的,其次无论显卡侧吹朝外还是一般情况的由下往上排热都和大风车电源风流抵触,除非电源和显卡风扇都倒装
硬盘捂着吹不到也让人担心
虽然这些是理论但是也存在经验的成分,机箱贵不一定实用,也没有哪个牌子的机箱一定都好或者一定都差,不必老拿TT开斗,TT不差而且无论什么牌子用户怎样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02:18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5 00:35 发表
回复:首先显卡自己也在发热的,其次无论显卡侧吹朝外还是一般情况的由下往上排热都和大风车电源风流抵触,除非电源和显卡风扇都倒装
硬盘捂着吹不到也让人担心
虽然这些是理论但是也存在经验的成分,机箱贵不一定实用,也没有哪个牌子的机箱一定都好或者一定都差,不必老拿TT开斗,TT不差而且无论什么牌子用户怎样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1、风流抵触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风扇都从同一个区域吸风,导致显卡和电源之间气压过低,两个风扇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过对于Cosmos来说,中间风扇的出风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就在显卡下面,完全可以调整到主要给显卡、电源之间的部位送风,提高那个区域的气压,从一定程度来说缓解了这个问题。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风扇的冷空气来源不够直接,风量会比风扇的标称值降低不少。这个我在帖子里面也提到的。

2、对于硬盘的散热,可能我的帖子太长你没有看清楚,我也说了硬盘少的话最好去掉其他架子,硬盘多的话还是加装风扇。这个的确是个问题,不过都有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当然,如果硬盘多光驱也多的话,的确是没有好办法的,而且Cosmos标配中没有附送硬盘风扇的安装架,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3、个人认为,TT机箱的优势在于外观和几个水冷箱子的水冷结合理念。我在顶楼就说得很清楚,外观我是不评论的,即使很多人认为TT的箱子太花哨,我自己也更欣赏Antec、Lian-Li、SST这样的含蓄和简约的设计,但我从来没有说过TT的箱子不好看这样的话。至于水冷,不可否认不管是太极,还是Armor LCS,还是相对水冷性能更好的Kandalf LCS,机箱整合散热排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可是TT自己提供的水泵、热排、冷头的性能,离完美差得太远,这个就不说了。说回箱子本身,前面我也说的很清楚,除了外观无法客观评论意外,我最重视的是静音,即使是散热和风道设计,也是为了在可以接受的散热条件下降低噪音而已。

以TT的新旗舰SwordM的风冷版本为例,风道设计似乎很强劲,前1下2后1上3,还有侧板4个风扇,总计11个风扇,散热不可谓不强,但我看到的也只是类似CM 830/832的改进。而机箱噪音来源之一的硬盘,从Armor到Kandalf到太极,到现在的SwordM,全部都是直接螺丝固定,连个橡胶圈或者防震胶条都没有。11个风扇,我从我看过的任何图片中,都没有看到一个防尘网,当然,这也是TT箱子的惯例了。至于其他做工、细节方面,虽然我没有使用过实物,不过作为高端机箱,连这么重要,而且已经在高端机箱很流行,很多300+箱子都会考虑的两点都能忽略的话,我想我要继续挑毛病实在容易之至。

当然,如果就是喜欢TT机箱的外观,而且不在乎硬盘噪音,使用环境又很干净灰尘很少的话,那么TT的机箱还是可以考虑的,不过肯定不会是我。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02:23
这是    “萝卜 青菜 ”
不能强求  太平洋2楼的很多商家 看到 金和田 “纳米”机箱 已经觉得他是极品中的极品了    那怎么解释呢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02:31
我什么产品都做 TT只要客户要 我从来就是不多问一句  拿货就可以了 至于他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我没有有必要去问他  总有一天 他会觉得 艳丽也是一种视觉疲劳 感觉开了电脑就是噪音的发生地  就会想到 我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外表华丽 噪音吵吵的机箱  他就会想到其他牌子 这个时候 他来找我  我才会和他谈机箱设计 谈风道 谈静音  

一般高端消费意识的产生不是在店面 而是在自己的使用过程中
你想刻意的改变消费已经形成的够买意识  只有让这个消费更加厌烦你的产品

该交的学费一定要交 这才会发生2次消费   生意做不完  好产品会慢慢得到大众的接受 ,艳丽的产品只是给你一种感官上的暂时满足 。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02:41
静音是一种趋势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安静的空间
散热能力是相对
只要能在硬件稳定的范围内 更好的控制噪音的发生 这款机箱就是成功的
追求更低运行温度 和 更低噪音 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02:46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5 02:31 发表
我什么产品都做 TT只要客户要 我从来就是不多问一句  拿货就可以了 至于他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 我没有有必要去问他  总有一天 他会觉得 艳丽也是一种视觉疲劳 感觉开了电脑就是噪音的发生地  就会想到 我为什么要 ...


呵呵,果然是PCI第一JS:p :p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02:56
说到这些 我自然而然的想到就是     女人和车  

你整天会抱着类似范冰冰样的美女在朋友和大众面前炫耀吗 ?
你整天会开着斯巴鲁 改装版的豹9 在延安路高架 飙出90KM的过弯的壮举吗?

绝大多数过来人喜欢的 安静搂着自己爱人 在大光明影院的一个包厢内欣赏一部大片
在大宁绿地公园附近 开着时速20KM的桑塔纳欣赏公园的美景 时而小歇

[ 本帖最后由 kkbwb 于 2007-8-15 02:59 编辑 ]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02:58
这才是生活 宁静而平淡的 没有噪音污染的城市生活空间
作者: FTE.D    时间: 2007-8-15 03:24
有点g5的感觉,挺漂亮的,业余时间也可以拿来开展健身活动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5 03:55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5 02:18 发表


1、风流抵触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风扇都从同一个区域吸风,导致显卡和电源之间气压过低,两个风扇的效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不过对于Cosmos来说,中间风扇的出风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而且就在显卡下面,完全 ...


底部风扇能竖起来吗?如果不能它就只是在没有目的白白向上吹风而把硬盘关在隔间里面

TT当然有防尘网,停产的V5000就有了

你以为我认为TT光外观好看?TT不静音?开孔这么多静音和强度能说一定比V5000好?一厢情愿而已,我不想反过来说罢了,我要这么说不也合情合理吗?按酷冷的这种方式看侧板结合紧密程度要和V5000比更得打上大大的一个问号!

电源开孔是很多的,现在它在下面,如果有杯水打翻在机箱后面附近的地板上呢?哪种设计安全?

是的,问题不是一定不可以解决和避免但是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更不能放大别人身上的问题而淡化自己的,何况给你并不了解的TT下断语。
作者: Aikkon    时间: 2007-8-15 04:30
看完就是享受啊.........
作者: zhajiwen    时间: 2007-8-15 10:00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5 02:56 发表
说到这些 我自然而然的想到就是     女人和车  

你整天会抱着类似范冰冰样的美女在朋友和大众面前炫耀吗 ?
你整天会开着斯巴鲁 改装版的豹9 在延安路高架 飙出90KM的过弯的壮举吗?

绝大多数过来人喜欢 ...

你太有才了,这是在给我信心呀
作者: dino7    时间: 2007-8-15 12:42
等着降1k入手,要不就等着哪天移民了,不能再给SWY门白送钱了:p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15:01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5 03:55 发表


底部风扇能竖起来吗?如果不能它就只是在没有目的白白向上吹风而把硬盘关在隔间里面

TT当然有防尘网,停产的V5000就有了

你以为我认为TT光外观好看?TT不静音?开孔这么多静音和强度能说一定比V5000好 ...


底部风扇竖起来?我不太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Cosmos的硬盘部位是相对密封的,硬盘仓的底部、顶部和后方上半部分有通风孔。标准配置里面不附带硬盘风扇,只能靠被动散热。另外Cosmos因为排风风扇较多,所以箱内是负压的,冷空气会从硬盘仓底下的通风孔进入,给硬盘散热。不过如果使用的硬盘发热比较厉害,那就需要在硬盘仓顶部安装硬盘位风扇,硬盘位风扇直接在顶部抽风,从底部进入硬盘仓的风量会高不少。不过事实上这种设计虽然比较独特,不过我也不认为是一种很好的给硬盘散热的方式,尤其是标配没有硬盘风扇架,而且安装硬盘风扇之后减少可用的光驱安装位。

另外至于你不喜欢电源下置的设计,可能我真的无法理解,不过现在大部分的高端机箱,都是通过电源下置的方式,把主板上方的位置空出来安装风扇来实现提高散热能力的目的,不过事实上这样做是和标准ATX不同的,对电源的线长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兼容性并不是很好。不过相对于传统的电源上置方式,算是比较好的解决了CPU周围热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大风扇电源吸入的是CPU周围的热空气不利于电源内部散热这两个问题,算是一个无奈的改进方式(ATX标准从出来到现在,差不多有10年了,其实早就应该被取代了,可惜布局更好的BTX一直在DIY市场没有流行起来)。至于你说的在电源后面打翻水杯,我想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Cosmos的侧板安装方式很方便,但如果用紧密来衡量的话,底部扣具,上方勾住,周边橡胶圈的安装方式,肯定不如螺丝安装来得牢固和紧密。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家用机箱,别象SST的TJ-07那样光驱震动大点侧板就有动静就可以了,反而经常折腾的比较多,还是方便点好。

TT的V5000/V6000,以及之前的几代Xaser系列也都是很经典的箱子。不过这是过去,那时候国内能YY一下的也就联志的几个箱子而已,TT可以高高再上。但现在国内销售高端机箱的有CM、Antec、LL、SST,而TT V5000/V6000之后的箱子,也就Armor出来的时候口水了一下,之后的Kandalf,Taichi,SwordM,就机箱本身来说都可以说没有突破性的改进(事实上Taichi、Armor LCS、Kandalf LCS、SwordM的集成水冷,Mozart TX的特殊布局,Mozart和SwordM的7" LCD,都是非常好的创意,这些我都是很欣赏的,不过这和箱子本身关系不太大)。

说回箱子本身,我之所以先说我评价箱子的标准,就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有人追求安静,有人追求外观,有人追求空间,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个机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很正常。用我的标准去评价TT的机箱,那么不可接受的问题就很多。用你的标准去衡量,那么也许这些问题都可以忽略。这就是我和你争论的起因,不过我觉得你和我没有必要达成一致,但可以交个朋友一起探讨。如果非要争论的话,两种方式:1、你可以说我的标准不合理,或者说即使按照我的标准来衡量,我所说的TT的箱子的毛病并不存在。2、把你的标准说出来,然后说出TT的箱子如何比其它的高端机箱更符合你的标准。
作者: 小Q001    时间: 2007-8-15 15:52
还是兄弟你拍的联力图YY,这个拍的怎么感觉一点档次都没有,这个好像说是散热部分重新设计了,采用底部送风。硬盘位在散热上不知道怎么样?不过机箱一点不错,对水冷有很好的支付这点上要赞一下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17:39
呃,我没有拍过联力的图啊……:huh: :huh:

样品箱子,烂DC,水平低,木有办法……:p :p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5 21:30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5 15:01 发表


底部风扇竖起来?我不太理解你这句话的意思。Cosmos的硬盘部位是相对密封的,硬盘仓的底部、顶部和后方上半部分有通风孔。标准配置里面不附带硬盘风扇,只能靠被动散热。另外Cosmos因为排风风扇较多,所以箱 ...


标准是统筹兼顾,自由随意。

首先我认为在一只大小相当的箱子里面进行合理化布局不用说10年前,造金字塔那会儿的人的智慧已经足够,是变不出什么花样来的。ATX只是一个定名而已,但是英特尔怎么可能没有详细思考过PC内部的布局呢?打个比方如果电源放在下面比上面好英特尔能想不到吗?它能只想到在上面吗?
如果那样ATX就会是电源在下面的规格,而实际上就像我说的:都有好有坏,好了CPU不是亏了显卡就是亏了硬盘一样的,10年以后来到了今天这也也不会变。

用户要使之适合自己,机箱厂商要留有余地不要给机箱做不可逆的定型,这也就是我好机箱的标准。具体来说一只机箱只要大只要长只要厚就很好了,这样才自由才坚固才真正有凉快的空间。厚就重就硬就静音,加上侧板插入式设计紧固一体——而不是联志那种吻合式,放在地板上楼下装修砸锤钻孔硬盘也不担心会振到;里面有加强筋,多重抱起放下也不变形......

酷冷这样上面2个孔下面一个孔为了不怎么需要的风扇位有多大意义呢?风道和静音还能是最好的吗?开孔就是不可逆的,自己堵上是可以强度也找不回来了。还有什么抽屉式,什么导风筒,隔舱等等都是占用机箱空间影响对流的冗余设计。

TT后期学酷冷开孔也是没有办法为了照顾大家方便,其实先前的V5000是统筹兼顾得较好的,开孔讲究位置,开孔数量和大小也很有节制,符合我自由的要求,综合强度,静音防尘,散热等到今天也不输任何同价甚至很多更高价格的机箱。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5 22:26
楼上朋友的中间的一段话 让我想到我们财务室的一个东西


不过楼主和楼上的朋友说的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机箱只要喜欢 99元的FOXCONN和 2699元的  COSMOS 没有任何区别的
作者: ♂rAyoO♀    时间: 2007-8-15 22:28
说实话设计有很多问题
作者: yill    时间: 2007-8-15 22:46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4 21:37 发表

要一个是没有问题的



我听到了。总代就是总代呀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23:18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5 21:30 发表


标准是统筹兼顾,自由随意。

首先我认为在一只大小相当的箱子里面进行合理化布局不用说10年前,造金字塔那会儿的人的智慧已经足够,是变不出什么花样来的。ATX只是一个定名而已,但是英特尔怎么可能没有详细思考过PC内部的布局呢?打个比方如果电源放在下面比上面好英特尔能想不到吗?它能只想到在上面吗?
如果那样ATX就会是电源在下面的规格,而实际上就像我说的:都有好有坏,好了CPU不是亏了显卡就是亏了硬盘一样的,10年以后来到了今天这也也不会变。

用户要使之适合自己,机箱厂商要留有余地不要给机箱做不可逆的定型,这也就是我好机箱的标准。具体来说一只机箱只要大只要长只要厚就很好了,这样才自由才坚固才真正有凉快的空间。厚就重就硬就静音,加上侧板插入式设计紧固一体——而不是联志那种吻合式,放在地板上楼下装修砸锤钻孔硬盘也不担心会振到;里面有加强筋,多重抱起放下也不变形......

酷冷这样上面2个孔下面一个孔为了不怎么需要的风扇位有多大意义呢?风道和静音还能是最好的吗?开孔就是不可逆的,自己堵上是可以强度也找不回来了。还有什么抽屉式,什么导风筒,隔舱等等都是占用机箱空间影响对流的冗余设计。

TT后期学酷冷开孔也是没有办法为了照顾大家方便,其实先前的V5000是统筹兼顾得较好的,开孔讲究位置,开孔数量和大小也很有节制,符合我自由的要求,综合强度,静音防尘,散热等到今天也不输任何同价甚至很多更高价格的机箱。


弄了半天,其实你喜欢的也就一个V5000而已,也就是TT版的CK-1020,让老头进来一下,非高兴死他不可。:lol: :lol:

Intel也不是全对的,否则也不会有CEO当众给大家下跪的情况出现。十年前ATX提出的时候,既没有上百瓦的CPU,更没有满载功率超过100W的显卡,更不用说SLi了。标准的ATX机箱是没有任何机箱风扇的,整台电脑的发热,就通过电源风扇排出,电源放在下面只会导致热空气一直积聚在机箱上方。这就是符合ATX标准中,立式机箱电源上置的原因,而且整个ATX标准的主板布局,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否则为什么CPU放在上面,板卡放在下面?

正如你说的统筹坚固,任何厂家都不可能要求用户有自己动手开孔的能力,所以为了兼顾使用高端配件(换句话说就是高功耗配件)的用户,多开孔提高机箱的散热能力也是厂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能一整块板卖的话,厂家是不会考虑开孔的,因为开孔只能增加制造成本。至于下面你说的一些散热方面的设计理念,占用空间是肯定的,但往往就是为了提高机箱风道的散热能力,促进空气对流而使用的设计方式。至于效果,有条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测试一下。

V5000我也承认是一个好箱子(CK-1020的TT版本,能差到哪去?),不过那是在V5000推出那段时期电脑流行配置的基础上来说的,拿到现在,放一个Q6600+8800GTX,在噪音不超过25dBA的前提下,一个9×2+8×3扇子散热的机箱,还能有多强的散热能力?要是你喜欢V5000的话,现在的CK-1022、CK-1026应该更对你的胃口。TT的箱子就别再提了。:lol: :lol:
作者: Kcordnas    时间: 2007-8-15 23:20
说实话。。。想要防灰尘又要安静又要散热好。。还是不得不上水冷。。

而且一定要外置散热排。。机箱的结构也相对来说不重要了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5 23:25
原帖由 Kcordnas 于 2007-8-15 23:20 发表
说实话。。。想要防灰尘又要安静又要散热好。。还是不得不上水冷。。

而且一定要外置散热排。。机箱的结构也相对来说不重要了


的确是,所以好箱子一定要预留水冷孔。就是一套好的水冷比一个好箱子贵的多这点不太爽……:wacko: :wacko:
作者: xxy0    时间: 2007-8-15 2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AOCHUN_28    时间: 2007-8-16 00:56
hai:lol: :lol: :lol: :lol: 行
作者: diamond1987    时间: 2007-8-16 02:20
这箱子估计比冰箱还贵~~~~~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6 02:56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5 23:18 发表


弄了半天,其实你喜欢的也就一个V5000而已,也就是TT版的CK-1020,让老头进来一下,非高兴死他不可。:lol: :lol:

Intel也不是全对的,否则也不会有CEO当众给大家下跪的情况出现。十年前ATX提出的时候, ...




关于TT的好坏我也不想去说服谁,何况我的观点本来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牌子不能一竿子打翻或者一飞机上天,而是具体来看。再者TT也不会给我任何好处是没必要多提。
静音往往是所谓的高手就是有使用经验的人追求的,刚买电脑的人常常没有这个概念,而即使能买高级一些机箱的人也未必就会自己动手安排,所以为了照顾大多数人当然只能大面积开孔,这么做的坏处我已经说过,但是你喜欢这样就说明TT酷冷他们做对了,他们现在就是在走这条大路。顺便:Intel不太久前已经宣布放弃BTX了,是笨是它们之间差不多随你怎么想。

我早说过怎样合理安排散热配件和位置使之适合自己的PC配件,相处一些简单有效的静音散热手段也很重要,否则就只能去找弹孔机箱。

说到统筹兼顾,也包括了合理的牺牲,你只一味要求散热那你心目中的所谓静音机箱自然就没有了参考价值,强度和紧固也同样,因为其实你并没有兼顾。
静音和强度和防尘与散热根本上是对立的,如果你只想着散热,一心要用5个硬盘2块8800GTX加双路4核超频使用那就只能用暴力解决,就是水冷也无法静音——何况水冷本来就不静音。此时一切机箱都将失去意义!因为只要你想在一方面做到极致那机箱就会失去意义,静音也无从谈起。

最后如果你觉得10年后的今天在与10年前同样大小的箱子里变一下电源位置就能立竿见影,大见成效,那我问问楼下这样的显卡遮着电源的设计对显卡电源有没有好处?如果回答说这样好那我也认了。

[ 本帖最后由 结果 于 2007-8-16 03:06 编辑 ]
作者: kkbwb    时间: 2007-8-16 03:04
楼上的2位同志要歇一会了  我刻意的写了一些很诗情画意的言语转移话题 看来还是不能转过来  

如果2位同意我总结性发言 结束此帖   各自 回帖 同意 两字  今天晚上就会写好总结报告  封贴 上精华贴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6 10:58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6 02:56 发表

关于TT的好坏我也不想去说服谁,何况我的观点本来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牌子不能一竿子打翻或者一飞机上天,而是具体来看。再者TT也不会给我任何好处是没必要多提。
静音往往是所谓的高手就是有使用经验的人追求的,刚买电脑的人常常没有这个概念,而即使能买高级一些机箱的人也未必就会自己动手安排,所以为了照顾大多数人当然只能大面积开孔,这么做的坏处我已经说过,但是你喜欢这样就说明TT酷冷他们做对了,他们现在就是在走这条大路。顺便:Intel不太久前已经宣布放弃BTX了,是笨是它们之间差不多随你怎么想。


静音不是高手的追求,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噪音,只是有没有能力达到静音的区别而已。我很多对电脑很不理解的同事朋友都经常会问我有什么方法让电脑不吵。开孔的缺点你没有说错,一来是减低强度,二来是无法把箱内噪音尽可能的降低。不过我认为,机箱强度高固然好,不过也没有必要做得跟保险柜一样,能保证箱子运输的时候不变形就可以了,特殊需求另说。Intel放弃BTX,也只是因为扣肉的功耗已经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而已,并不是说ATX比BTX更利于散热。

我早说过怎样合理安排散热配件和位置使之适合自己的PC配件,相处一些简单有效的静音散热手段也很重要,否则就只能去找弹孔机箱。


呃,也许我水平有限,不过在不增加开孔增加风扇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安排配件位置能做到静音散热?很有兴趣知道你的做法。我自己确实是因为用了X1900XTX之后,一直感到机箱内太热,凉快了又嫌太吵,所以才开始研究机箱的,之前也就是看看网站评测,买了个5601而已。如果你有好方法的话,请务必不吝赐教。

说到统筹兼顾,也包括了合理的牺牲,你只一味要求散热那你心目中的所谓静音机箱自然就没有了参考价值,强度和紧固也同样,因为其实你并没有兼顾。
静音和强度和防尘与散热根本上是对立的,如果你只想着散热,一心要用5个硬盘2块8800GTX加双路4核超频使用那就只能用暴力解决,就是水冷也无法静音——何况水冷本来就不静音。此时一切机箱都将失去意义!因为只要你想在一方面做到极致那机箱就会失去意义,静音也无从谈起。


散热的确不利于加强机箱强度和静音、防尘,所以我所说的一直都是“在可以接受的散热能力下,尽可能的静音”而已,事实上,即使是V5000那段时间的老ATX机箱,也可以通过使用超暴力的风扇来给Q66+G80 SLi散热,不过估计没有人能忍受这时候的噪音而已。提高风速和增大通风面积都可以达到提高机箱排风量的目的,当前者要能达到有效散热这个目标时候噪音会让人无法接受,那也只能很无奈的选择后者了。这也是现在的机箱越来越流行大风扇、多风扇的原因。当然,用MoDT,或者其它功耗很低的配件才是根本的解决方式,不过选择面太窄,而且性能肯定会有所降低。

最后如果你觉得10年后的今天在与10年前同样大小的箱子里变一下电源位置就能立竿见影,大见成效,那我问问楼下这样的显卡遮着电源的设计对显卡电源有没有好处?如果回答说这样好那我也认了。


电源下置也许对显卡没有好处,至于有没有坏处还不好说,普通前后12的机箱,到达显卡的空气也已经被硬盘加热过了。不过对电源肯定是有好处的,起码不用再使用CPU周围的热空气来散热,而可以直接从机箱外抽入冷空气了。

最后,好奇一下,你所一直推崇的强度很好的V5000,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蹂躏,以致让你这么重视机箱的强度呢?这点我一直很不理解,以前箱子放桌子底下的时候,偶尔会踢到或者打扫卫生的时候碰到,不过这种强度的磕碰,还不至于让我看出多开4-5个风扇孔对机箱强度的降低。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6 11:00
原帖由 kkbwb 于 2007-8-16 03:04 发表
楼上的2位同志要歇一会了  我刻意的写了一些很诗情画意的言语转移话题 看来还是不能转过来  

如果2位同意我总结性发言 结束此帖   各自 回帖 同意 两字  今天晚上就会写好总结报告  封贴 上精华贴


干嘛啊?我们一直很友好的讨论问题,既没有偏题,也没有吵架,更加没有人身攻击……

不过很好奇老边晚上上什么好东西w00t) w00t)
作者: yill    时间: 2007-8-16 11:22
上床呀,算好东东伐啦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6 15:36
我已经说过关于机箱强度问题,在你搬机箱而它又很重的情况下——好配置都重——强度不足的机箱被你抱起放下可能就会发生变形。主板,重型散热器也许就被蹂躏了,有人说清理灰尘后电脑就坏了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强度之外,开孔对静音不利,问题你觉得可以多牺牲一些静音我觉得不能接受,我能接受的只是柔顺的空调的微风声。尖,嘈,闷,振我不能接受,我认为这样和用破机箱没有区别。我是939的4800+加压超频5200+,目前开空调室温26度,BT上网CPU是40度——华硕板的40度等于DFI的36度。
我的散热方法我以前放过照片,再秀没什么必要了,换显卡以后有了兴趣再说——换显卡烦,不如看它跳楼有意思。目标是性能相当于2900XTX以上的级别,或许是它的65,45nm后续版本。
显卡的风扇有也拆掉,只要显卡还有自带的风扇在转电脑就不会静音。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6 16:19
变形这点对于Cosmos来说是不用担心的,机箱主体架构也是比较厚的钢板+加强筋,虽然开了孔,不过我认为还不至于会导致变形。当然,如果一个机箱用料过于节省以致在搬动过程重就会变形的话,这个机箱的确是不能要的。不过如果原来不变形,因为开了风扇孔位就会变形,这我还真没有听说过。

如果机箱内部很吵的话,开孔不利于噪音的隔离这点没错。不过如果机箱内使用的都是静音散热器,柔软的硬盘橡胶圈最大限度降低了硬盘共振噪音,那么多开两个孔,并不会添加更多的噪音。我的机器是Q66@3G+G8800GTX,现在箱子里面是5个1K不到的12CM,两个800不到的14CM,和一个500的12CM,还算比较安静。室温27,全负载的时候U大概是60多点,显卡65左右,主板40不到。机箱就在桌子上,开了空调之后基本就留意不到箱子的声音了。机箱图片可以看我置顶贴里面的图片。

现在用的这个箱子就是原来用的P180的升级版,其实也就侧板多一个20CM风扇,顶部的12CM风扇换成2两个14CM风扇,散热的确好了很多,噪音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6 16:22
不过我没有把自己的所有配件换到Cosmos里面测试,散热应该比我现在用的箱子要弱,但肯定比原来的P180要好,不过静音方面会更安静。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7 13:37
有防尘网。
要是收了CM RMB的话我就不好说这么多不足了。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7 19:43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6 16:19 发表
变形这点对于Cosmos来说是不用担心的,机箱主体架构也是比较厚的钢板+加强筋,虽然开了孔,不过我认为还不至于会导致变形。当然,如果一个机箱用料过于节省以致在搬动过程重就会变形的话,这个机箱的确是不能要 ...


孔是多是少,到多少会影响强度没有一定的标准,因人而异。总有个人喜欢在里面,我看着觉得多不舒服而已。
静音也是一样,我觉得显卡不能有风扇因为显卡风扇的噪音很突出散热也闷着不合理,如果我买8800GTX一定拆了它自带的风扇;我的标准是凌晨3点也感觉不到电脑的存在不是不大就行。有人偏散热我偏静音,有利就有弊无谓抬高适合自己的那方贬低另一方。
500转的12cm几乎和不开没什么区别了。
有好配置不拍?
作者: zhajiwen    时间: 2007-8-17 20:56
又不买说这说干啥。。人家设计出来东西对的起这个价位就行了。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8 01:05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7 19:43 发表


孔是多是少,到多少会影响强度没有一定的标准,因人而异。总有个人喜欢在里面,我看着觉得多不舒服而已。
静音也是一样,我觉得显卡不能有风扇因为显卡风扇的噪音很突出散热也闷着不合理,如果我买8800GTX一定拆了它自带的风扇;我的标准是凌晨3点也感觉不到电脑的存在不是不大就行。有人偏散热我偏静音,有利就有弊无谓抬高适合自己的那方贬低另一方。
500转的12cm几乎和不开没什么区别了。
有好配置不拍?


其实88GTX的风扇还算安静了,比用4K转小风扇的显卡还安静一点。当然是说自动调速的时候,全速的时候还是很吵的。
我之所以偏重散热,其实也是因为偏重静音,原因在顶楼说的应该还算清楚了。
写错了,是20CM……翻了一下说明书,最低转速是400rpm,82CFM,23.6dBA。不过感觉上还是12CM的扇子最吵。

拍什么好配置?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8 01:09
原帖由 zhajiwen 于 2007-8-17 20:56 发表
又不买说这说干啥。。人家设计出来东西对的起这个价位就行了。


价位这个东西,承受得起就值,承受不起就不值,所以我从来没有提过价格的问题:p :p
讨论而已啦,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买了用了才能讨论的。:a) :a)
作者: 结果    时间: 2007-8-18 01:30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8 01:05 发表


其实88GTX的风扇还算安静了,比用4K转小风扇的显卡还安静一点。当然是说自动调速的时候,全速的时候还是很吵的。
我之所以偏重散热,其实也是因为偏重静音,原因在顶楼说的应该还算清楚了。
写错了,是20 ...

20Cm甚至22cm我不愿意用。强度之外,用右手的人基本把机箱放在自己右边,大面积开孔正好对着人,连显卡的噪音也很少遮挡都漏出来,而且机箱等于一只日夜不停的吸尘器。又是吹横风......
这都是因为要加强散热又要照顾用户,免得用户买回去自己动手而留下的无奈之举,和显卡一样。
显卡的散热就是不合理但是无奈的选择:散热片外包塑料盖捂着,然后后面一只涡轮风扇朝外吹散热!那得多大的风压才行?当然吵,它一吵其他努力基本白费。但是厂商得让消费者买回去就能用没办法只能这样。所以要自己想些办法。
作者: dino7    时间: 2007-8-18 01:31
原帖由 harleylg 于 2007-8-18 01:05 发表


其实88GTX的风扇还算安静了,比用4K转小风扇的显卡还安静一点。当然是说自动调速的时候,全速的时候还是很吵的。
我之所以偏重散热,其实也是因为偏重静音,原因在顶楼说的应该还算清楚了。
写错了,是20 ...


没看到上了8800gtx和Q6600后的图啊。

另问一下,lz的装备全放进去后,重量大概能到多少?
作者: harleylg    时间: 2007-8-18 02:01
原帖由 结果 于 2007-8-18 01:30 发表

20Cm甚至22cm我不愿意用。强度之外,用右手的人基本把机箱放在自己右边,大面积开孔正好对着人,连显卡的噪音也很少遮挡都漏出来,而且机箱等于一只日夜不停的吸尘器。又是吹横风......
这都是因为要加强散热 ...


HR03 Plus+12CM风扇还是很安静的,而且效果还不错。我自己的机箱内噪音比机箱所有扇子的噪音加起来要轻得多。另外Antec的防尘网做的很好的。不过吹横风这点实在没办法。倒是20CM风扇的风压很低,还不至于导致风道紊流。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