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Eji 于 2007-8-21 02:57 发表
話說G80的GS實測已經出來了,根據CAPCOM chief programmer在針對Lost Planet的經驗指出,G80的GS只要跑3個以上的頂點就會變得極慢,所以Lost Planet用到GS的部分只生成到2個頂點為止。
G80的TLP觀念非常的驚 ...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8-21 02:57 发表
实际上,对比NV以前的驱动,现在NV的驱动也很烂,比如著名的显存无法清空问题 :shifty:
不过有一个永远的老2在下面垫脚,NV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己的驱动是NO.1 :shifty: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8-21 03:13 发表
R600的DIE图看过?
单从面积上算,ringbus和其他外围占掉几乎一半的地方,当然晶体管密度没有那么大,而且R600的互联层一共是14(13?)层
原帖由 HeavenPR 于 2007-8-21 03:14 发表
fglrx 驱动已经伤透我的心了,我还会给 ATI 一个机会,如果之后的几个驱动都不能解决 AIGLX 的问题,我绝对回归 nVidia 了
至于交往,嘿嘿,随缘吧 :lol: :p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8-21 03:18 发表
我是这样认为:
既然每个ROP的具体吞吐能力没有给出来,那么比较G80和R600的ROP的数量就没有意义,16个轮子的汽车载重就一定比24轮子个的少?不见得吧? )_)
换个角度说,ATi会设计一个512bit宽 ...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8-21 03:13 发表
R600的DIE图看过?
单从面积上算,ringbus和其他外围占掉几乎一半的地方,当然晶体管密度没有那么大,而且R600的互联层一共是14(13?)层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8-21 03:18 发表
我是这样认为:
既然每个ROP的具体吞吐能力没有给出来,那么比较G80和R600的ROP的数量就没有意义,16个轮子的汽车载重就一定比24轮子个的少?不见得吧? )_)
换个角度说,ATi会设计一个512bit宽度的内存总线,然后设计一个吞吐量无法与之匹配的光栅化单元? )_)
原帖由 ayanamei 于 2007-8-21 04:08 发表
G80和R600的ROP工作频率本身就存在差距 不能光比个数 显然256bit 是绝对不够用的了
直接上512bit -Ringbus 更多还是照顾高AA吧 毕竟G80的CSAA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降低开销,所以有一定的自信不上512bit 提供可 ...
原帖由 returner_1 于 2007-8-21 13:34 发表
只能说这次所有的游戏都不看AMD的样子了。其实ATI给AMD收购挺可怜的。本来PC就没人会看AMD的脸色做事。。现在AMD出R600。。。只能说。再好的东西。没人支持也是白费了。记得思考说过。R600属于暴力架构。。。跑 ...
原帖由 lacri 于 2007-8-21 14:12 发表
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一块显卡只有在别人优化的前提下才跑得好,那么可以肯定,在没大量塞钱和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是很少会得到该有的优化的。
这也可以说是魔鬼定律了,你越是需要某样东西,你就越是得 ...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1 17:24 发表
G80的架构确实算是逆天而行。在GPU越来越向CPU靠近的大趋势下,R600的设计确实有他先进的一面,Intel未来的GPU也是支持超长指令集的向量架构。但是实际上R600的设计还是失败了。因为木桶效应。G80的相对强大在于 ...
原帖由 jhj9 于 2007-8-21 17:33 发表
不对啊,G80用比R600少的晶体管数量跑出了远远强过R600的DX10游戏性能。
目前所有的DX10游戏都是G80占优,就算年底DX10普及了,依然是NV的天下
原帖由 <i>shu0202</i> 于 2007-8-21 20:32 发表 <a href="http://we.pcinlif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222483&ptid=81126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br />
ATi从R520开始的臃肿架构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理论上64X5确实比128X2更经济高效。我也搞不懂ATi用那么多晶体管怎么弄出一个先天有缺陷的东西,而且连驱动都陷入困境。从架构设计上说,R600确实在运算单元上比 ...
原帖由 蓝色粒子 于 2007-8-21 22:57 发表
本文作者不到ATI 或NV去就职真是天大的浪费啊!!!
ATI 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难道是吃干饭的?! 还不如本文作者明白吗??? 三思,三思!!! w00t)
原帖由 蓝色粒子 于 2007-8-21 22:57 发表
本文作者不到ATI 或NV去就职真是天大的浪费啊!!!
ATI 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难道是吃干饭的?! 还不如本文作者明白吗??? 三思,三思!!! w00t)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1 20:32 发表
ATi从R520开始的臃肿架构也是我一直不明白的。理论上64X5确实比128X2更经济高效。我也搞不懂ATi用那么多晶体管怎么弄出一个先天有缺陷的东西,而且连驱动都陷入困境。从架构设计上说,R600确实在运算单元上比 ...
原帖由 <i>potomac</i> 于 2007-8-21 14:20 发表 <a href="http://we.pcinlife.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219473&ptid=81126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we.pcinlife.com/images/common/back.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就长远来说,偶还是坚持VLIW具有较大优势的观点。<img src="images/smilies/tongue.gif" smilieid="30" border="0" alt=""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8-23 01:08 发表
当年思考大大可是说道G80强在通用计算,R600是真正的游戏卡呢
现在被人叫做pro-N~ 唉
不过当时可能思考看到的R600发布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被掩盖的都是致命的~ :(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4 11:00 发表
当然不是,另外G92和G80的架构相比没什么变化,仍是标量处理器。
G92可以看作是在G80基础上对现有工艺制程优化的结果。他的核心是成本。
原帖由 cloud_sue1984 于 2007-8-24 15:37 发表
:(
看我这贴感觉ati自r3XX后一直是一代不如一代,
市场预测能力越来越弱,完全抓不到消费者,游戏厂家的心。
厂家都是这样的,只有激烈的竞争才会出厚道的产品
如果ati这次不是这么弱,88gts早就卖1500下了 ...
原帖由 shu0202 于 2007-8-24 11:00 发表
当然不是,另外G92和G80的架构相比没什么变化,仍是标量处理器。G92可以看作是在G80基础上对现有工艺制程优化的结果。他的核心是成本。
原帖由 ayanamei 于 2007-8-24 16:12 发表
其实R300成功是 精简得成功 瘦身的执行单元 加上更大的规模
也就是说 在功能/性能/成本 平衡上 在当时作的最成功
NV3X 实在是执行单元太少。。。功能上的东西太多。。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