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YY一个:安腾处理器的走向 [打印本页]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08:54
标题: YY一个:安腾处理器的走向
我在此抛砖引玉,如果错了,希望得到各位斧正,最好得到更多关于安腾处理器的消息。:loveliness:

另外一点,我现在写的东西都是凭记忆,很懒去查资料(因为不是做严肃的学术讨论,望谅),有错的,请各位斧正,小弟谢了。:loveliness:

关于安腾,我个人的看法是:安腾是Intel在未来的安身立命之本,不能放弃的,只能越走越宽。
(1)安腾是Intel实现大一统构架的基础,X86体系已经无法实现这个大一统构架。
(2)X86体系的指令级别的性能提高已经靠近尽头了,诸如要实现6发射及以上,其需要的资源非常庞大,在工程成本上不合算。EPIC的提高则刚刚开始,比如安腾2,综合起来,就达到了6.X的指令发射宽度(理论是9)。
(3)多核心的异构核心技术的出现,使得EPIC能够毫无损失地实现X86体系的软件兼容,摆脱以前安腾运行X86软件性能低下的困境。
(4)目前,Intel融合了全球为数不多的顶级的CPU设计团队中的三个(Intel自身团队、HP PA团队、DEC Alpha团队),其中当年Alpha团队开发的alpha处理器,在当年应该是首屈一指的CPU,其技术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AMD的K7、K8都是Alpha出走的人来负责,AMD的HT就是EV67在X86体系的移植和实现,其内存控制器的集成,也是Alpha的技术。目前Intel的CSI总线,也是Alpha的EV总线技术在Intel处理器上的实现。当然这些技术经过构架变换后,都成为各自比较独特的、核心的技术。

根据以上的推测,我认为安腾,尤其是2009以后的新安腾,将是一个全新的安腾处理器,也许大一统的实现已经不远了。
不妨大胆的YY预测一下,未来,在高端CPU领域,将是Intel与IBM的天下,双雄对决,不可避免。安腾的技术,最终会走向桌面的。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09:08
目前,安腾处理器推广的另一个难点是:编译器的问题,EPIC的性能发挥,在目前,很大一部分是靠编译器来实现。但是,编译器的优化技术进展缓慢,因此安腾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lol:
作者: spinup    时间: 2007-9-23 09:11
rambus
BTX
LCOS

这些东西上面砸钱还是比较少的。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09:16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09:11 发表
rambus
BTX
LCOS

这些东西上面砸钱还是比较少的。

我个人认为,rambus、BTX与安腾没有必然的关系,任何一种处理器都能使用其技术或思想。
作者: samgo    时间: 2007-9-23 09: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09:26
原帖由 samgo 于 2007-9-23 09:22 发表
yyyyyyyy:p  kan bu dong:funk:

本身就在YY,不必认真。:p
兄台的电脑是不是不能输入中文?拼音写法,比较独特。:(
作者: acqwer    时间: 2007-9-23 09:52
Itanium2现在应该还是同频性能最强,互联效率比起AMD的号称互联无敌的Opteron还要高上一点。
如果能把频率拉到2.5G以上,集成MC后把L3砍掉一大半来降低成本,在HPC上还是很有前途的,不过在整数上超越Nehalem估计是不可能。

[ 本帖最后由 acqwer 于 2007-9-23 09:54 编辑 ]
作者: clockrun    时间: 2007-9-23 10:01
价格阿价格。。。。。成本太恐怖了,价格当然也没地说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07-9-23 10: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0:16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09:11 发表
rambus
BTX
LCOS

这些东西上面砸钱还是比较少的。

Power砸钱也不少,IBM要是宣布取消Power,我替Paul Otellini宣布取消Itanium。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0:28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0:16 发表

Power砸钱也不少,IBM要是宣布取消Power,我替Paul Otellini宣布取消Itanium。


哈哈,这样一来,大家都没得玩了,还是一个老构架一统江湖。计算机工业齐齐玩完。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0:30
原帖由 acqwer 于 2007-9-23 09:52 发表
Itanium2现在应该还是同频性能最强,互联效率比起AMD的号称互联无敌的Opteron还要高上一点。
如果能把频率拉到2.5G以上,集成MC后把L3砍掉一大半来降低成本,在HPC上还是很有前途的,不过在整数上超越Nehalem估 ...


不妨YY一下,集成MC,加入CSI,再加上一个异构核心,安腾的未来岂不是很光明?w00t)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0:33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9-23 10:07 发表

嘉兰的意思是在安藤上intel花了很多钱。一样不成功。:lol:

偶个人的看法是安腾现在的位置很尴尬啊。
如果intel的GPU的x86扩展没让安腾搭上车的话,安腾的未来只能蜷缩在一隅啦。:wacko:

为什么不能在安腾上使用?异构核心在2005年的IDF上就已经提出来了,另外,Intel真的要在X86上走到黑?可能性不大吧。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0:40
1 个人认为,如果能够4亿晶体管,跑3GHz来实现某个性能指标,就不用8亿晶体管跑1.5G来实现。前者是划算的。安腾的执行资源很丰富,但是频率太低,经济性很不好。另外,个人认为安腾的规模太大,耦合度又很高,上高频估计很困难,这样还不如能削减执行单元,大幅度提高频率。

2 x86虽然很难实现6发射,但是还可以通过多线程化来提升性能。一个线程4发射,两个线程不就是8发射了么。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针对多线程优化,EPIC的固有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我不认为对于一个线程进行指令并行优化比用多线程实现容易。

3 不知道您说的多核心异构来执行x86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个人认为,通过安腾来执行x86不可能超过直接通过x86核心来执行。而现在安腾平台上的软件比较稀少,又集中在HPC领域。既没有Windows的支持,又没有应用软件的支持,安腾想进入桌面,几乎不太可能。

4 如果安腾没有跳票,及时的冲击市场,很可能得到MS的支持,并且AMD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阻挠,安腾占领服务器之后杀向桌面,现在很可能我们已经用上安腾3或者安腾4芯片在上网了。但是现在x64已经巩固了,安腾想要“大一统”,绝不可能,干得好就是在服务器和HPC上边铲除了Power和cell和x86分庭抗礼……
作者: Edison    时间: 2007-9-23 10:43
等CPU可以取代GPU的时候,Itanium就可以取代x86。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1:05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9-23 10:43 发表
等CPU可以取代GPU的时候,Itanium就可以取代x86。

连独立声卡都没消失,让CPU完全取代GPU实在太难了

不过集成显卡(不管怎么集成的)占领90%以上市场份额,10年内一定会发生。
作者: spinup    时间: 2007-9-23 11:22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0:16 发表

Power砸钱也不少,IBM要是宣布取消Power,我替Paul Otellini宣布取消Itanium。

power和itanium能相提并论?..................w00t)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2:30
EPIC多牛X啊,看看逻辑电路的晶体管数量就知道了——无人可比:p
作者: zaarath    时间: 2007-9-23 12:34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0:16 发表

Power砸钱也不少,IBM要是宣布取消Power,我替Paul Otellini宣布取消Itanium。


我代表Sun的Johnathan全力支持你。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07-9-23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aarath    时间: 2007-9-23 12:49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1:22 发表

power和itanium能相提并论?..................w00t)


同样的市场定位,Itanium凭什么不能和POWER相提并论? Itanium在revenue上追平power/sparc是迟早的事。Itanium可不仅仅是Intel一家在玩, HP的分量会比IBM/SUN差很多?

对Itanium有兴趣的同志不妨看看下面这个PDF

http://hp-user-society.de/events/itanium/2006/vortraege/itanium_und_integrity_im_rechenzentrum.pdf

[attach]785501[/attach]

[ 本帖最后由 zaarath 于 2007-9-23 12:51 编辑 ]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2:50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0:40 发表
1 个人认为,如果能够4亿晶体管,跑3GHz来实现某个性能指标,就不用8亿晶体管跑1.5G来实现。前者是划算的。安腾的执行资源很丰富,但是频率太低,经济性很不好。另外,个人认为安腾的规模太大,耦合度又很高,上 ...

我尝试回到一下:
(1)安腾的庞大在于它集成了“太多”的缓存,尤其是3级缓存,如果拿掉一部分,集成MC,加上CSI,成本是不是要下降?
(2)指令发射与线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我接受的教育里,线程更多是从应用层次上讲,指令发射则是从核心构架上。也就是在多核中,指令发射宽度与每个核心相关,与其运行多少个线程没有关系。如错,请指正。:loveliness:
(3)异构核心一直是Intel现在研究的一个前沿之一,比如3核心+DSP阵列等,Cell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前景,只是PPE太弱了,在通用运算上效率非常低下。

[ 本帖最后由 AMD11 于 2007-9-23 12:52 编辑 ]
作者: spinup    时间: 2007-9-23 13:04
原帖由 zaarath 于 2007-9-23 12:49 发表


同样的市场定位,Itanium凭什么不能和POWER相提并论? Itanium在revenue上追平power/sparc是迟早的事。Itanium可不仅仅是Intel一家在玩, HP的分量会比IBM/SUN差很多?

对Itanium有兴趣的同志不妨看看下 ...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作者: zaarath    时间: 2007-9-23 13:16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3:04 发表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你说的这个正在消亡中,能有多大影响?
这个图是itanium相对power/sparc的图,按你的意思power/sparc也在走下坡了?
奇怪的逻辑
作者: 三毛妮    时间: 2007-9-23 13:20
LZ真是牛人w00t)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3:21
从指令效率上,EPIC当然第一,power6的效率真是不敢恭维:p

65nm还160W,而且性能YY度不足,很像P4老路啊:lol:
作者: FENG950    时间: 2007-9-23 13:25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技术发展起起落落本也正常,发展顺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眼看没什么潜力的解决了瓶颈可能也会大跃进。x86那么多年前吵吵嚷嚷说不行了不行了,后来不是修修改改又走了这么多年,SPARC眼看也没什么动静,SUN都想托给富士通了,路子一变现在不又开始抬头了?老技术都能咸鱼翻身呢,何况后起之秀。

[ 本帖最后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7 编辑 ]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3:32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1)我认为安腾的EPIC在条件分支上同等处理,直到分支结果得出后,抛弃假结果更多的是防止抛弃假结果导致流水线重来带来的损失,当然对减低内存延迟也是个好方法。集成MC可以得到更多的带宽,以填饱安腾这个怪兽的胃口。
(2)X86通过修补和技术的渐进,还有一段路走,但是要发生性能上根本性提高,将越来越难。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3:34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2:50 发表

我尝试回到一下:
(1)安腾的庞大在于它集成了“太多”的缓存,尤其是3级缓存,如果拿掉一部分,集成MC,加上CSI,成本是不是要下降?
(2)指令发射与线程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我接受的教育里,线程更多是从应用层次上讲,指令发射则是从核心构架上。也就是在多核中,指令发射宽度与每个核心相关,与其运行多少个线程没有关系。如错,请指正。:loveliness:
(3)异构核心一直是Intel现在研究的一个前沿之一,比如3核心+DSP阵列等,Cell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前景,只是PPE太弱了,在通用运算上效率非常低下。
...


1 诚然,安腾集成了大量的缓存,占用了很大的处理器面积,但是别忘了x86也是可以堆积缓存的。如果给Nehalem堆上24M的L3缓存,性能也会提升。我们要除去缓存来看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比如说Penryn,总共4.1亿晶体管,其中6M  L2缓存大概占了2.9亿晶体管,剩下双核心只占了1.2亿晶体管;Montecito 17.2亿晶体管,砍掉24M的L3,即11.5亿,再砍掉共2.5M的L2缓存,共1.2亿,剩下4.5亿晶体管。别忘了Penryn的L1缓存还更大呢。也就是说,在核心晶体管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安腾可以塞两个核心进去,Core可以塞八个核心进去,四打一,安腾能不满地找牙么?

2 虽然理论上这样讲没错,但是实际当中还是要考虑到晶体管的经济性。不管是指令并行度的提高,还是线程并行度的提高,都可以提高性能。前者需要更复杂的核心,后者需要更多个核心。现在从各个公司的抉择上来看,都是更倾向于后者。事实上,安腾自己不也是执行单元吃不饱,要凭借着超线程在线程并行这个层面来提高性能么

3 我关心的是您提出来的通过异构多处理器来实现x86指令的高效执行问题。不知道您打算在安腾的核心上边集成什么核心来执行x86指令呢
作者: FENG950    时间: 2007-9-23 13:36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3:32 发表

(1)我认为安腾的EPIC在条件分支上同等处理,直到分支结果得出后,抛弃假结果更多的是防止抛弃假结果导致流水线重来带来的损失,当然对减低内存延迟也是个好方法。集成MC可以得到更多的带宽,以填饱安腾这个 ...

我不是说预测机制啊,是说猜测。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3:37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SUN的SPARC T1/T2出了在整数方面出色外,其他的效率很糟糕,还不如SPARC IV呢。:(
不过,T1/T2在SUN Java VSM上整数处理表现得让人羡慕。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3:40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36 发表

我不是说预测机制啊,是说猜测。

:loveliness: 哦,我理解错了,望谅。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3:45
EPIC把编译器做的很牛,而CPU其实是被做成in order的,但是指令并行度仍能很高可以想像编译器有多牛:lol:

但是现在看来power6做成in order的,靠SMT来补偿in order的损失,在他的领域也一样可以表现不错:wacko:

Itanium确实很尴尬:(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3:51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3:34 发表


1 诚然,安腾集成了大量的缓存,占用了很大的处理器面积,但是别忘了x86也是可以堆积缓存的。如果给Nehalem堆上24M的L3缓存,性能也会提升。我们要除去缓存来看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比如说Penryn,总共4.1亿 ...


尝试回答你的第三点,如果错或不可能,请谅解和斧正。
对于异构核心,为了实现X86体系的软件兼容(平滑兼容),可以通过CSI的方式,连接片外X86阵列,也可以简化X86核心,构成X86阵列,集成在安腾内部。不过后面的方案,成本比较高,前面的方案,对于高端服务器而言,成本并不大(不过这已经不是Intel的控制范围了,更多的是Intel维护CSI的升级,把CSI开放给各个系统商,以便能集成X86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Intel又同时加强了X86这一块市场)。
作者: acqwer    时间: 2007-9-23 13:58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3:04 发表

这个图片上少了点东西。
MIPS,PA-RISC还有alpha。考虑进这几个再看看itanium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

如果这样比的话,看来Core2也在走下坡路了,intel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比96~99年少了不少。

[ 本帖最后由 acqwer 于 2007-9-23 14:04 编辑 ]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4:00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3:51 发表


尝试回答你的第三点,如果错或不可能,请谅解和斧正。
对于异构核心,为了实现X86体系的软件兼容(平滑兼容),可以通过CSI的方式,连接片外X86阵列,也可以简化X86核心,构成X86阵列,集成在安腾内部。不 ...


我只是业余爱好者,抱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来抛砖引玉的,请您和各位老大指教

您提到的,安腾和至强通过CSI连接,现在Intel就正在打算,不是要统一插座么,如果用户希望能上安腾的系统,只要把安腾插在至强的洞洞里就行了
但是这样的前提在于,安腾平台上边的软件,x86上边都有,跑得也很好。要促使用户使用安腾,光是兼容是不行的,安腾的性能必须领先,不然用户直接使用x86不就行了么。
我相信,安腾和至强的异构系统Intel可以做的很好,毕竟在开发CSI的时候应该就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关键还是操作系统上边的支持。
作者: acqwer    时间: 2007-9-23 14:04
原帖由 FENG950 于 2007-9-23 13:25 发表
融合Alpha的技术应该遇到不小的困难,Montecito就跳了一年。

EPIC对于缓存依赖比其它架构要重,削减缓存大可不必。安腾的两种猜测机制本来就是降低内存延迟影响的好办法,集成了MC也不见得就能明显提升。

...

18M和24M的性能差距也就5%,集成MC并不需要性能明显提升,只要能降低成本和功耗就可以了。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4:09
不管怎么说,到了08年之后,安腾和Nehalem至强就同场竞技了
如果安腾不能胜过8核心的Nehalem,就不用出门和Power PK了……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4:12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4:09 发表
不管怎么说,到了08年之后,安腾和Nehalem至强就同场竞技了
如果安腾不能胜过8核心的Nehalem,就不用出门和Power PK了……


估计是胜不了了:wacko: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4:17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4:00 发表


我只是业余爱好者,抱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来抛砖引玉的,请您和各位老大指教

您提到的,安腾和至强通过CSI连接,现在Intel就正在打算,不是要统一插座么,如果用户希望能上安腾的系统,只要把安腾插在至 ...


操作系统上,我个人认为:现在可以说问题并不太大,windows、Linux和Uinux支持安腾的都不错,至于异构方面,现有的操作系统通过SP的方式就能很好支持。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4:19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4:09 发表
不管怎么说,到了08年之后,安腾和Nehalem至强就同场竞技了
如果安腾不能胜过8核心的Nehalem,就不用出门和Power PK了……

应该是09年吧,老安腾与Nehalem竞技,太难为老安腾了。:loveliness:
09年的新安腾如果是4core(物理的),那就有好戏了。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4:28
原帖由 zaarath 于 2007-9-23 12:49 发表


同样的市场定位,Itanium凭什么不能和POWER相提并论? Itanium在revenue上追平power/sparc是迟早的事。Itanium可不仅仅是Intel一家在玩, HP的分量会比IBM/SUN差很多?

对Itanium有兴趣的同志不妨看看下 ...

Power销售额随季度变化的趋势真是有意思啊。Q4真是好季节啊。哈哈。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4:48
原帖由 spinup 于 2007-9-23 11:22 发表

power和itanium能相提并论?..................w00t)


Power很强吗?Itanium 很弱吗?

1.6GHz/24ML3的Montecito,Specint06/Specfp06分别是15.7/18.1
4.7GHz/32ML3的Power6,Specint06/Specfp06分别是21.6/22.4

等到Tukwila出来,CSI + IMC,Power6满地找牙的时候看你还有谁的Fans可以做。:lol: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4:54 编辑 ]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14:57
需要使用安藤这类高端的机器,不仅仅要求CPU强。这是一个包含了系统架构和软件应用的系统工程。 单单CPU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即便CPU 安藤强过Power 不见得搭载两者的系统也是这样。软件和系统架构与CPU的SPEC分数同样重要,但不叫可悲的是Inter 还不明白这一点。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4:59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4:57 发表
需要使用安藤这类高端的机器,不仅仅要求CPU强。这是一个包含了系统架构和软件应用的系统工程。 单单CPU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即便CPU 安藤强过Power 不见得搭载两者的系统也是这样。软件和系统架构与CPU的SPEC分 ...

想和Itanium比谁的软件多,Power还不够格,这个世界上能和Itanium比的也就是x86。
作者: 晶晶守护神    时间: 2007-9-23 15: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15:16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4:59 发表

想和Itanium比谁的软件多,Power还不够格,这个世界上能和Itanium比的也就是x86。


肯定是Power 软件多嘛这还用说。 光IBM 大机就有多少? 现成的计算程序 ,去地震局或者物探看看那些东西都跑啥平台?想想看 Power 出来多长时间了,早于安藤多少年就知道了。
Power 有两个最成功的Os 一个是  Z/os (以前IBM MVS) 另一个就是 AIX  已经是事实的标准了。

联想原先搞的 安藤集群机,现在用上了吗? 还不就是因为这个倒霉的IA64没有足够的应用支持。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5:20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5:16 发表


肯定是Power 软件多嘛这还用说。 光IBM 大机就有多少? 现成的计算程序 ,去地震局或者物探看看那些东西都跑啥平台?想想看 Power 出来多长时间了,早于安藤多少年就知道了。
Power 有两个最成功的Os 一个 ...

无知啊,无知。
除了那两个OS,Itanium没有之外,你还能找着什么东西Power能跑Itanium不能跑的?
要说OS,Power能跑Windows吗?能跑HP-UX吗?能跑VMS吗?哈哈。

地震局和物探什么平台?还不是绝大多数都是Xeon/Opteron,少量的Itanium更少数的Power。
现在除了气象/金融这种冤大头,还有谁会买Power?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25 编辑 ]
作者: cloudzhu    时间: 2007-9-23 15:25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20 发表

无知啊,无知。
除了那两个OS,Itanium没有之外,你还能找着什么东西Power能跑Itanium不能跑的?
要说OS,Power能跑Windows吗?能跑HP-UX吗?能跑VMS吗?哈哈。


P大,虽然话这么说,不过我觉得Power + AIX + IBM app这个组合要撼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5:29
原帖由 cloudzhu 于 2007-9-23 15:25 发表


P大,虽然话这么说,不过我觉得Power + AIX + IBM app这个组合要撼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

Power + AIX确实很强,短时期内(甚至10-20年)都不太可能消亡,但是Itanium + HP-UX也不是一无是处。
起码Itanium如果失败,那也绝对不是因为应用程序的问题。
作者: cloudzhu    时间: 2007-9-23 15:33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29 发表

Power + AIX确实很强,短时期内(甚至10-20年)都不太可能消亡,但是Itanium + HP-UX也不是一无是处。
起码Itanium如果失败,那也绝对不是因为应用程序的问题。


三个主流unix平台接触下来,感觉最好的是AIX, HP-UX 和 Solaris的感觉都不太好。而且将Itanium纳入HP的轨道里恐怕不是Intel的初衷,也违背了Itanium的精神。Itanium对于高端企业计算市场现有格局的冲击才是Intel真正希望看到的吧,平民出身的Itanium最终将贵族们挑于马下:)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07-9-23 15: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5:47
原帖由 cloudzhu 于 2007-9-23 15:33 发表


三个主流unix平台接触下来,感觉最好的是AIX, HP-UX 和 Solaris的感觉都不太好。而且将Itanium纳入HP的轨道里恐怕不是Intel的初衷,也违背了Itanium的精神。Itanium对于高端企业计算市场现有格局的冲击才是 ...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Intel又何尝希望HP一家占到80%以上。AIX最好也属情理之中,Solaris也还算不错。
希望Itanium能不辱使命。

不过最终我还是看好x86,一统天下还得靠他啊。 :p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15:49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29 发表

Power + AIX确实很强,短时期内(甚至10-20年)都不太可能消亡,但是Itanium + HP-UX也不是一无是处。
起码Itanium如果失败,那也绝对不是因为应用程序的问题。


要知道 HP-UX 开发到11i 已经 EOL 了,之后就是Linux 的天下了。之后安藤就面临着和自己扶植的 X86 直接竞争的危险了,换句话说,inter 会手足相残。

AIX 6 其实就是Linux 了,正式版我没有,但是从现有的Beta 3看 竟然连安装程序都可以 rpm -ivh了。smitty 也能用。Z /OS 和AS400一天不如一天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在极大规模的集群和巨型机上面 IBM 技术优势可不是HP 能比的。推测IBM 的策略很可能是一方面 收缩 Z /OS 和AS400  保证Power 在极大规模集群和大机上的优势。另一方面抓紧 IT 服务和高端行业软件方案。其他的该放手就放手了。而 P 系列也就是 RS6000 / AIX 则作为新技术的实验场。用于试验完善大机和巨集群的技术。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7-9-23 15:58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5:49 发表


要知道 HP-UX 开发到11i 已经 EOL 了,之后就是Linux 的天下了。之后安藤就面临着和自己扶植的 X86 直接竞争的危险了,换句话说,inter 会手足相残。

AIX 6 其实就是Linux 了,正式版我没有,但是从现有 ...

你为什么觉得X86和Itanium手足相残,而Power就可以置身事外呢。

rpm能说明什么?那只不过是个应用层的程序而已。
作者: cloudzhu    时间: 2007-9-23 16:09
由于AMD的搅局,2010年后的小高端企业市场到底会怎么样呢:funk: 这盘棋接下去intel到底打算怎么下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6:18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47 发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Intel又何尝希望HP一家占到80%以上。AIX最好也属情理之中,Solaris也还算不错。
希望Itanium能不辱使命。

不过最终我还是看好x86,一统天下还得靠他啊。 :p

X86能一统天下?为什么?X86体系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吧,它还有如此威力?:o
作者: cloudzhu    时间: 2007-9-23 16:20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6:18 发表

X86能一统天下?为什么?X86体系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吧,它还有如此威力?:o


同问:unsure:
作者: potomac    时间: 2007-9-23 16: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6:33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9-23 16:29 发表

等09年x86扩展出来,老人吃伟哥,依然能够一柱擎天。
外加Cluster的发展,高端的情况。。。。。。。。:wacko:

伟哥终究是药,总有疲软的时候。EPIC如果大获成功,则是如意金箍棒,这不更好么?
难道是Intel不希望在高端领域里,HP成为另一个MS?:loveliness: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7:31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6:18 发表

X86能一统天下?为什么?X86体系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吧,它还有如此威力?:o


此言差矣,老归老,身体还是很好的:p

拿Nehalem说,无论性能还是平台可用性都会是最优秀的:wub:

可怜我十分看好的Tukwila只能被自己人踩成豆芽菜了:wacko:
但是如果能够踩赢power6也能算是个安慰:)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7:39
BTW:Itanium的缩水的确是很过分,本来配CSI的是16核的Tanglewood,后来改成4G的Tukwila,最后又改成频率原地踏步的Tukwila,实在是缩得太厉害了:wacko:

而且还延期一年……

不然specfp 06的纪录可能已经到40了:(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7:42
原帖由 the_god_of_pig 于 2007-9-23 17:39 发表
BTW:Itanium的缩水的确是很过分,本来配CSI的是16核的Tanglewood,后来改成4G的Tukwila,最后又改成频率原地踏步的Tukwila,实在是缩得太厉害了:wacko:

而且还延期一年……

不然specfp 06的纪录可能已经到 ...


你有相关资料么?尤其是构架方面的,请上传或给个连接,我看看。谢谢。
不然很难相信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8:02
原帖由 the_god_of_pig 于 2007-9-23 17:39 发表
BTW:Itanium的缩水的确是很过分,本来配CSI的是16核的Tanglewood,后来改成4G的Tukwila,最后又改成频率原地踏步的Tukwila,实在是缩得太厉害了:wacko:

而且还延期一年……

不然specfp 06的纪录可能已经到 ...


如此缩水?有资料证实么?如果是真的,安腾的发展一定是遇上了问题了。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18:05
联想的itanium集群机貌似还是有用户的。做科学计算的多数程序以源代码发行,您自个儿编译,甚至做些修改都成,或者
一些自编程的人更不关心平台。

要没这个所谓的“事实的标准”,power早挂了。其实主要就是旧用户比较懒,迁移费用比较高罢了,
另外对旧的软件平台比较依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5:16 发表


肯定是Power 软件多嘛这还用说。 光IBM 大机就有多少? 现成的计算程序 ,去地震局或者物探看看那些东西都跑啥平台?想想看 Power 出来多长时间了,早于安藤多少年就知道了。
Power 有两个最成功的Os 一个是  Z/os (以前IBM MVS) 另一个就是 AIX  已经是事实的标准了。

联想原先搞的 安藤集群机,现在用上了吗? 还不就是因为这个倒霉的IA64没有足够的应用支持。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8:07
原帖由 the_god_of_pig 于 2007-9-23 17:31 发表


此言差矣,老归老,身体还是很好的:p

拿Nehalem说,无论性能还是平台可用性都会是最优秀的:wub:

可怜我十分看好的Tukwila只能被自己人踩成豆芽菜了:wacko:
但是如果能够踩赢power6也能算是个安慰:)


Nehalem在同频上,浮点未必能超越老安腾多少吧。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8:08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8:02 发表


如此缩水?有资料证实么?如果是真的,安腾的发展一定是遇上了问题了。


这个PDF还留着,曾经美好的蓝图:(

记得HP的网站曾经描述Tukwila是Itanium2性能的10倍:wacko: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18:09
地震和物探都是x86,

气象用power不算冤大头,做hpc的power比卖给银行的non-stop服务器厚道多了,比x86贵得不多,跟itanium持平。
要不人家才不买账呢。单个节点来说,power还是最快的,最多64核心紧耦合,处理器和别的厂商相仿,内存带宽有
较大优势,这里的其他厂商不包括sgi。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5:20 发表

地震局和物探什么平台?还不是绝大多数都是Xeon/Opteron,少量的Itanium更少数的Power。
现在除了气象/金融这种冤大头,还有谁会买Power?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18:17
极大规模的集群么,那就是blue gene了,这上面计算节点是个轻量级的类似linux 的kernel罢了,这玩艺hpc上常有,用pentium pro/pentium II
的asci red上intel就用过,越简单越小越好。P系列就是为了大机64-way用的,和巨型集群无缘无分的。20w的ppc优势就是功耗了,嘿嘿。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5:49 发表


AIX 6 其实就是Linux 了,正式版我没有,但是从现有的Beta 3看 竟然连安装程序都可以 rpm -ivh了。smitty 也能用。Z /OS 和AS400一天不如一天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在极大规模的集群和巨型机上面 IBM 技术优势可不是HP 能比的。推测IBM 的策略很可能是一方面 收缩 Z /OS 和AS400  保证Power 在极大规模集群和大机上的优势。另一方面抓紧 IT 服务和高端行业软件方案。其他的该放手就放手了。而 P 系列也就是 RS6000 / AIX 则作为新技术的实验场。用于试验完善大机和巨集群的技术。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18:20
看来ibm的财年和自然年度是一样的,第四季度是要冲量的。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4:28 发表


Power销售额随季度变化的趋势真是有意思啊。Q4真是好季节啊。哈哈。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18:34
从wiki上抄的Montecito:

1.72 billion transistors per die, which is added up from: 
core logic — 57M, or 28.5M per core
core caches — 106.5M
24 MB L3 cache — 1550M
bus logic & I/O — 6.7M


不知道是不是对的。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3:34 发表


诚然,安腾集成了大量的缓存,占用了很大的处理器面积,但是别忘了x86也是可以堆积缓存的。如果给Nehalem堆上24M的L3缓存,性能也会提升。我们要除去缓存来看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比如说Penryn,总共4.1亿晶体管,其中6M  L2缓存大概占了2.9亿晶体管,剩下双核心只占了1.2亿晶体管;Montecito 17.2亿晶体管,砍掉24M的L3,即11.5亿,再砍掉共2.5M的L2缓存,共1.2亿,剩下4.5亿晶体管。别忘了Penryn的L1缓存还更大呢。也就是说,在核心晶体管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安腾可以塞两个核心进去,Core可以塞八个核心进去,四打一,安腾能不满地找牙么?.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9:10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6:18 发表

X86能一统天下?为什么?X86体系已经是垂暮老人了吧,它还有如此威力?:o


活得时间长不意味着一经步入了老年阶段,更不意味着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
人到了10岁,还没有发育;狗到了10岁,不死翘也差不多了……

换了一个不容易引起争议的比喻,呵呵

[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07-9-23 19:22 编辑 ]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9:10
原帖由 bessel 于 2007-9-23 18:34 发表
从wiki上抄的Montecito:

1.72 billion transistors per die, which is added up from:
core logic — 57M, or 28.5M per core
core caches — 106.5M
24 MB L3 cache — 1550M
bus logic & I/O — ...


如果wiki上准确的,那么安腾内核远比想象的小。如果按照公布的4核心的Nehalem的为731M,去掉L3,安腾2的四核心并不比Nehalem大多少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9:17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9:10 发表


活得时间长不意味着一经步入了老年阶段,更不意味着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
看看三百对年的资本主义和不到一百年的社会主义……

请不要用带争议性的比喻,很不好。谢谢:(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19:18
原帖由 bessel 于 2007-9-23 18:17 发表
极大规模的集群么,那就是blue gene了,这上面计算节点是个轻量级的类似linux 的kernel罢了,这玩艺hpc上常有,用pentium pro/pentium II
的asci red上intel就用过,越简单越小越好。P系列就是为了大机64-way用 ...



记住 大机没有 64way ,不是多个CPU  SMP堆出来的!顶多4 或者8 路 那个概念和以往所有 PC 近似的系统完全不一样。而且CPU 也不是单单一个芯片!只不过里面用的技术是 Power的技术。
展示出来的P5 这些片子是 小机 AS400 或者P 这类上面的,大机的从未露面。
比如  4381 只有两个物理 CPU。也不是多核心的。3081 也是两个。俺要不是用过,也不知道哦里面是这样的。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9:20
原帖由 bessel 于 2007-9-23 18:34 发表
从wiki上抄的Montecito:

1.72 billion transistors per die, which is added up from:
core logic — 57M, or 28.5M per core
core caches — 106.5M
24 MB L3 cache — 1550M
bus logic & I/O — ...


不会吧,那这样Montecito除了缓存,就是缓存了…… :sweatingbullets:

看来我从小网站上看到的真的不可信……
没想到安腾的内核这样简单啊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9:33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9:20 发表


不会吧,那这样Montecito除了缓存,就是缓存了…… :sweatingbullets:

看来我从小网站上看到的真的不可信……
没想到安腾的内核这样简单啊


也就是说,如果Wiki准确的话,新一代4核安腾在物质意义上的成本并不比Nehalem高多少,集成MC,加上CSI,可以减少L3的量。只要主频能上一定的程度,比如突破2.6G,胜算还是很大的。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19:34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9:10 发表


如果wiki上准确的,那么安腾内核远比想象的小。如果按照公布的4核心的Nehalem的为731M,去掉L3,安腾2的四核心并不比Nehalem大多少


没什么奇怪的,EPIC的思路就是简化内核,把负担转给编译器,都不用OoO了,内核还能大到哪里去:charles:

内核的简化意味着更小代价,更高性能,EPIC的思想先进就是在这里:thumbsup:

相对而言,power就是很低效很低效了:rolleyes: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19:47
原帖由 the_god_of_pig 于 2007-9-23 19:34 发表


没什么奇怪的,EPIC的思路就是简化内核,把负担转给编译器,都不用OoO了,内核还能大到哪里去:charles:

内核的简化意味着更小代价,更高性能,EPIC的思想先进就是在这里:thumbsup:

相对而言,power就 ...

我与你的看法有出入,EPIC的思路并非是简化内核,而是采用显式并行,要求执行的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并行运算,尤其是在预测分支上,真假同时运算,得到满足条件是放弃假结果。最好的方式是编译器能够完整地标注出并行运算。但是,编译器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困难很大),如果要求软件开发者采用并行算法,要求太高。因此,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新安腾必然加入乱序模块。:(
作者: itany    时间: 2007-9-23 19:48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9:33 发表


也就是说,如果Wiki准确的话,新一代4核安腾在物质意义上的成本并不比Nehalem高多少,集成MC,加上CSI,可以减少L3的量。只要主频能上一定的程度,比如突破2.6G,胜算还是很大的。


这样算来,在相同缓存的情况下,安腾反而是成本优势阿……
谢谢bessel的资料!
这样安腾在相同制程下只要把频率拼上去就好了!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7-9-23 20:24
才理解你说的大机是mainframe。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19:18 发表

记住 大机没有 64way ,不是多个CPU  SMP堆出来的!顶多4 或者8 路 那个概念和以往所有 PC 近似的系统完全不一样。而且CPU 也不是单单一个芯片!只不过里面用的技术是 Power的技术。
展示出来的P5 这些片 ...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20:27
偏题了啊

安腾 I/II 都已经是过眼烟云了, 在争论这些没有意义了!
不管他好也罢孬也好, IT届的规则是:卖得最好的不见得是技术最先进的。
作者: wl00560    时间: 2007-9-23 20:27
虽然看得不太懂,但喜欢看老大们在这儿争论,呵呵……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9-23 20:56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7-9-23 14:59 发表

想和Itanium比谁的软件多,Power还不够格,这个世界上能和Itanium比的也就是x86。



游戏不是软件?

360+PS3+Wii,都是Power的

[ 本帖最后由 89度热水 于 2007-9-23 20:58 编辑 ]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21:26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20:27 发表
偏题了啊

安腾 I/II 都已经是过眼烟云了, 在争论这些没有意义了!
不管他好也罢孬也好, IT届的规则是:卖得最好的不见得是技术最先进的。

我认为可以加上,具有制定标准的企业,其推广的产品一般都是市场必须接受的,除非出了某些意外或市场上具有抗衡的另一个集团。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21:31
原帖由 89度热水 于 2007-9-23 20:56 发表



游戏不是软件?

360+PS3+Wii,都是Power的

我来插入你们的讨论:
(1)我认为Prescott 的意思是指种类,游戏在360、PS3和Wii上,种类不会超过1000种吧。
(2)360+PS3+WII的核心不是我们讨论的Power4/5系列,是PowerPC/907系列。你要把这些游戏放在Power4/5/6上运行,如果不用特定的虚拟机(有没有这些虚拟机还不一定),根本无法运行。

[ 本帖最后由 AMD11 于 2007-9-23 21:33 编辑 ]
作者: samhrc    时间: 2007-9-23 21:34
原帖由 89度热水 于 2007-9-23 20:56 发表



游戏不是软件?

360+PS3+Wii,都是Power的


RS6000 也是可以玩游戏:p。只要显卡够劲,飞行的有 filght gear ,格斗的有 Quake 3。

PS: AIX下 看电影有Mplayer,听歌有XMMS。上网有FireFOX,电邮有Thunderbird聊天有Gaim。办公有openoffie<--可以替代 acrobat的多数功能哦。

而且AIX画面不仅简单明了十分好用,本身还非常健壮,禁折腾。安装绝对比 Win XP简单!填好一些简单问题 重启一次就能用了。特适合不玩网游 只日常应用的电脑小白。

RS6000机器做工那是相当的好,性能也够劲。而且都带有 debug LED屏,(电脑小白遇见黑屏给客服打电话报告错误号,之后等着维修人员上门就OK了)当家用机那是相当不错的呢。就是有点笨重、价格贵耗电多。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3 21:37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21:34 发表


RS6000 也是可以玩游戏:p。只要显卡够劲,飞行的有 filght gear ,格斗的有 Quake 3。

PS: AIX下 看电影有Mplayer,听歌有XMMS。上网有FireFOX,电邮有Thunderbird聊天有Gaim。办公有openoffie

你强,太强了。家里用RS6000.:loveliness:
作者: acqwer    时间: 2007-9-23 21:42
原帖由 samhrc 于 2007-9-23 21:34 发表


RS6000 也是可以玩游戏:p。只要显卡够劲,飞行的有 filght gear ,格斗的有 Quake 3。

PS: AIX下 看电影有Mplayer,听歌有XMMS。上网有FireFOX,电邮有Thunderbird聊天有Gaim。办公有openoffie

貌似RS6000连AGP都没有,能有什么够劲的显卡?

PS:你说的这些应用明显XP做的更好,维护起来更是远比RS6000便宜方便。
作者: the_god_of_pig    时间: 2007-9-23 21:48
原帖由 AMD11 于 2007-9-23 19:47 发表

我与你的看法有出入,EPIC的思路并非是简化内核,而是采用显式并行,要求执行的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并行运算,尤其是在预测分支上,真假同时运算,得到满足条件是放弃假结果。最好的方式是编译器能够完整地标注出并行运算。但是,编译器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困难很大),如果要求软件开发者采用并行算法,要求太高。因此,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新安腾必然加入乱序模块。:(



:funk: :funk: :funk: ,那就等于intel宣布EPIC彻底失败w00t)



高并行度只是内核简化的好处之一,传统OoO也可以加得很宽,只不过内核会过于复杂根本划不来:loveliness:
作者: lacri    时间: 2007-9-23 21:52
难得的YY+技术贴,慢慢看。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9-24 0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9-24 0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4 08:28
原帖由 the_god_of_pig 于 2007-9-23 21:48 发表



:funk: :funk: :funk: ,那就等于intel宣布EPIC彻底失败w00t)



高并行度只是内核简化的好处之一,传统OoO也可以加得很宽,只不过内核会过于复杂根本划不来:loveliness:


(1)要求能够高度并行,同时拥有庞大的执行分支资源,并不简单(或说简化,当然从原理上说,逻辑好像简化了,实质上要控制这些资源的同步、分配、调度等,其复杂度就够挠头的。)
(2)加入乱序模式并不等于EPIC的彻底失败,相反增强了指令级别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并行发现,降低了编译器的困难和应用层的开发困难,能够迅速推向市场,也就是双管齐下。因此,我更看好加入乱序后的新安腾。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4 08:36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9-24 01:18 发表


打了1K字,没思路了,重新看贴,看到这里

握手

啥也不说了

理想化情绪赶快退散吧

X86必将一统江湖


我个人认为,跟“理想化情绪”没有太大关系,因为X86即使完全采用80/20,并通过相关的新技术,实现RISC化,也是一个比较局限的体系,对于将来的大规模并行的系统(随着灵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扩散,大规模并行系统走向桌面是可以预期的),并没有很好的支持。计算机工业需要一次大的根本性的变革,即使EPIC失败了,我认为还会有别XXIC出现的。w00t)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4 08:47
原帖由 itany 于 2007-9-23 19:10 发表


活得时间长不意味着一经步入了老年阶段,更不意味着已经步入了垂暮之年
人到了10岁,还没有发育;狗到了10岁,不死翘也差不多了……

换了一个不容易引起争议的比喻,呵呵


好像这个比喻并不恰当,首先,人与狗的继承逻辑并不强;其次,狗的生理变化是其生理特征来决定,从一生下来就定了。
EPIC的诞生本来就是要取代X86的,并没有给予一个限制“生命周期”,同时,EPIC吸取了CISC和RISC的很多精粹,并极力避免他们的缺点(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工程实现则是理想和现实的妥协),不妨认为是X86的后继。
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也许EPIC真的会失败,但是我个人认为,会出现新的XXIC来取代CISC和RISC的。
作者: 来不及思考    时间: 2007-9-24 09: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4 09:48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9-24 09:09 发表


你怎么这么想不通呢,ILP已经没有前途了,未来是TLP的天下


呵呵,谢谢。
TLP在将来的10/20年内,应该是主流,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晶体管资源,这本身是很好的想法,值得赞成。
但是ILP是基础设施,因此,我可能比较木鱼脑袋。:loveliness:
作者: AMD11    时间: 2007-9-24 09:53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9-24 09:09 发表


你怎么这么想不通呢,ILP已经没有前途了,未来是TLP的天下


谢谢!
TLP在未来的10到20年内应该是主流,但是ILP本身是基础设施,这个基础做的不好,TLP的调度就要采用分片和切换等思想(当然,多核心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持,但是这些与提高ILP并不冲突)。:(
作者: 89度热水    时间: 2007-9-24 10:17
我认为安腾更适合专业应用,有良好编译的代码,那种在X86所在的通用应用领域,需要有包容杂七杂八垃圾代码的能力,面对这些安腾未必能比X86表现的更好,即使能做到实现的成本也要高的多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