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kpkp 于 2008-1-12 11:01 发表 8 f; o+ C( h7 C. f" O2 v; Y. u
老烧大都说CD比SACD耐听 可能是很多SACD是PCM录音转的 那当然会不耐听
原帖由 nocturne 于 2008-1-12 10:52 发表
在2007年9月出版的《音频工程学会期刊》(55卷第九期)中,E. Brad Meyer和David R. Moran这两位并非是专业工程师的资深音频杂志工作者发表的一篇具有突破意义的文章推翻了先前工程学界普遍的观点。通过持续一年多的 ...
原帖由 robot 于 2008-1-14 15:18 发表 6 n. J3 p4 g/ x5 @3 q2 r
楼主说的可能是真的...
+ {) t4 b- I# v
SACD增加的信息量造成的差异不足以被人耳感知而已....举个例子来说, 1600 * 1200的显示器和1280 * 1024的17寸显示器, 让你站在四米以外, 你是看不出什么差异的...虽然实际上信息量差了不少 ...
原帖由 bf18888 于 2008-1-14 15:30 发表 $ m- F4 P/ h' ?, `( V) z
" a. Z; [* R% |% l: r0 i5 i
8 i* _2 J+ R6 P4 p( `& ~- T7 c7 H
现在200元的声卡也比十年前几K或上W的器材好。不说完全,起码有99.9%不见得是这样。单是比98年生产的几K、过万的CD机也现在200的声卡好。
原帖由 bf18888 于 2008-1-14 15:30 发表
还有高采样可以带来更好的频宽和动态,人家定义的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准,就象CD的采样都用了30年了,不会一下就过时。有些东西过不过不是一下就能说断的。就好象有些人玩超高音,它发出的声音是人耳完全听不到了,乐器发出的声音人耳也是不能完全听到听完的,但听不到可以是能感受得到,它可以带来更轻微的细节与更通透的声音,更好的空气感。6 } p- c4 t# O, {
原帖由 robot 于 2008-1-14 15:42 发表 , X( \/ t! t& D2 }
) |" G8 P6 w% }( L- ]4 \
不说别的, 好点的板载, RMAA的主要数据也将近90DB, 200元的独立声卡, 拉圾点的, 也是90DB以上了. 而且最差也支持96K采样吧....从参数上来说是这样的. 我不是说百分之一百, 这个没有意义...只是说现象是这样的... ...
原帖由 robot 于 2008-1-14 15:55 发表
8 I7 _6 ~4 D J5 |0 t5 \
超高音的东西之前已经和人讨论过了...其实那不是听到, 是心理感觉到, 就象有件衣服, 同一厂生产的, 贴不贴牌子, 有些人穿上去感觉就是不一样....实际的情况是, 25岁以下, 可觉查的高音上限一般是18K, 而到了40岁 ...
原帖由 bf18888 于 2008-1-14 17:05 发表
/ Q* c+ K. R/ |1 z3 I9 g" G
人的感知器官又不是只有耳朵,关了关电都不知道的就是全聋全瞎和植物人。为什么超声波也可以做杀人武器,人对它摸不到听不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箱要突破20K,高档的达32K,60K。同一张盘由不同的人放入播放机出来 ...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