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关于 80PLUS 银牌 铜牌 的作弊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眼仔    时间: 2008-6-14 22:36
确实可以作弊。
作者: joeljoe    时间: 2008-6-14 22:58
这是我的同胞们的智慧吗?
作者: wengyjiang    时间: 2008-6-14 23:30
支持爆料.......
作者: yemingym    时间: 2008-6-14 23:32
原来美国比中国假货多。:loveliness:
作者: Adamhe    时间: 2008-6-14 23:57
举实例说明?某牌子?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4 23:58
80plus的测试是不计线材损耗的。测试的不是电源最终输出的点的电压,而是PCB上的点的电压。
所以在线材上作弊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80plus也会测试电源的EMI的,所以短路EMI的办法简直就是找死。

未见送测80plus的电源的实际产品和送测产品有效率上较大的偏差。

功率标准80plus也未必都按照厂商的铭牌走。现在这些过铜牌银牌的,还没见3.3V和5V的联合输出比较小的报告。

不要把80plus想的跟国内的CCC一样。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6-15 02:15 编辑 ]
作者: wang1394    时间: 2008-6-15 00:09
80PLUS在那个单位做测试?
作者: 猫头鹰专卖    时间: 2008-6-15 00:30
真的这么简单么。。。学习下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5 02:02
80plus的银牌对现有产品要求相当的高。
如果不采用新的结构和控制方案,单靠小动作甚至单纯靠采用高品质的功率管,还是很难达到的。
铜牌也要厂商动动脑筋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6-15 02:04 编辑 ]
作者: jason_sean    时间: 2008-6-15 08:10
高科技的作弊方式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5 10:41
原帖由 ronliang 于 2008-6-14 23:58 发表
80plus的测试是不计线材损耗的。测试的不是电源最终输出的点的电压,而是PCB上的点的电压。
所以在线材上作弊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80plus也会测试电源的EMI的,所以短路EMI的办法简直就是找死。

未见送测80p ...
你的一些论断是错误的 请您向 电源厂 询问 是否存在此事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5 11:22
原帖由 无间道 于 2008-6-15 10:41 发表
你的一些论断是错误的 请您向 电源厂 询问 是否存在此事


我不用向电源厂商询问。
这些是80plus测试人员的说法。

倒是很感兴趣你说的这些论断是从哪个三流电源厂出来的。
看看到底这个厂作弊通过了几个银牌几个铜牌。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6-15 11:25 编辑 ]
作者: fallen686    时间: 2008-6-15 1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E    时间: 2008-6-15 1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tv123    时间: 2008-6-15 12:14
海盗HX620W 真才食料吗 国内不会是阉割版吧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5 12:54
海盗没有必要为国内那点销量向海韵单独订阉割版的货。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5 14:32
原帖由 ronliang 于 2008-6-15 11:22 发表


我不用向电源厂商询问。
这些是80plus测试人员的说法。

倒是很感兴趣你说的这些论断是从哪个三流电源厂出来的。
看看到底这个厂作弊通过了几个银牌几个铜牌。
铜牌 2个 银牌 1个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5 14:42
这是某牌在爆Acbel在帮助其造假么?
是说以后对这个牌子的高端要小心了?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6-15 14:43 编辑 ]
作者: Travis    时间: 2008-6-15 17:33
目前的80Plus报告还没见到label上5V和3.3V特别低的。高瓦数型一般也有个100多W。
当然5V和3.3V太高的话必然不容易过80Plus就是了……

换用高等级的磁性元件是有帮助,然而想达到银牌不在结构上努把力是不能达到的。
作者: 阿飘    时间: 2008-6-16 01:00
关注些贴子,做个记号!!
作者: 熊猫    时间: 2008-6-16 09:52
关注些贴子,做个记号!!
作者: henyuan    时间: 2008-6-16 1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E    时间: 2008-6-16 1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夜星辰    时间: 2008-6-16 13:52
支持爆料.......
作者: 阿祥    时间: 2008-6-16 14:20
以上办法确实能得到较高的效率,

但是并不能通过80P认证。

本身质量就不过关的电源如何能过80P?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6 14:49
原帖由 阿祥 于 2008-6-16 14:20 发表
以上办法确实能得到较高的效率,

但是并不能通过80P认证。

本身质量就不过关的电源如何能过80P?




前面所说的的是如何通过一些手段让本通不过认证的变成铜牌,铜牌变成银牌。而不是说让垃及电源通过80P认证。
虽然80Plus认证机构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不能真把它当成国内的CCC吧。。。。"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sweatingbullets.gif" border=0 smilieid="138">

[ 本帖最后由 无间道 于 2008-6-16 15:10 编辑 ]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6 14:52
原帖由 FAE 于 2008-6-16 12:44 发表
80PLUS 全球有几个认证实验室呀?

关注这个贴子。


每份报告都写着
Test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Knoxville, TN.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6 14:53
某“三流电源厂商”给出的新回复:



1. 80plus 測試是測試端電壓,也就是connector 連接到測試版上的電壓,所以線越長測試的電壓越低.不是量測power PCB端. 端子用好一點的送測也會有差.

2. 80plus 只測試20 50 100% 的效率, 沒有測試EMI.

3. 效率不會差異很大?, 原先80% 的產品差個2% 就可以得到銅牌了,測試銅牌的產品作弊一下就銀牌了, 1-2% 有可能一般reviewer會測不出來.但是開發單位為了這1-2% 可能要開發一整年呢.(作弊的話就不需要了)

4. 3.3v & 5v 的combine 請參考 測試報告中 5v& 3.3v 的電流 就可看出端倪.

5.  80plus 官方測試單位只有一個, 請參考 www.80plus.org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6 14:56
原帖由 无间道 于 2008-6-16 14:49 发表




前面所说的的是如何通过一些手段让本通不过认证的变成铜牌,铜牌变成银牌。而不是说让垃及电源通过80P认证。
虽然80Plus认证机构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不能把它当成国内的CCC吧。。。。"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sweatingbullets.gif" border=0 smilieid="138">


那就直接指出目前通过80plus铜牌和银牌的哪些电源用了这些手段。
现在通过铜牌认证的小厂倒是不少。但通过银牌认证的都系出名门。
说说那些的银牌含银量不足。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6 15:09
原帖由 ronliang 于 2008-6-16 14:56 发表


那就直接指出目前通过80plus铜牌和银牌的哪些电源用了这些手段。
现在通过铜牌认证的小厂倒是不少。但通过银牌认证的都系出名门。
说说那些的银牌含银量不足。


直接说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用了什么手段,就成了品牌攻击了。
不过楼上的不用急,消息都会慢慢放出来的,用些什么手段也会在近日爆料的,至于哪些银牌含银量不足......确实有必要的时候,会公布出来的。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6 15:18
原帖由 无间道 于 2008-6-16 14:53 发表
某“三流电源厂商”给出的新回复:



1. 80plus 測試是測試端電壓,也就是connector 連接到測試版上的電壓,所以線越長測試的電壓越低.不是量測power PCB端. 端子用好一點的送測也會有差.

2. 80plus 只測試20 ...


第一点,这个80plus的测试人员专门就他们的测试结果比部分评测网站的测试结果稍高1个百分点做出过解释。他们测试的并不是连接线端点的电压。所以有些80plus产品会在媒体的测试中出现79%这样的效率结果。
第二点,通过80plus测试只要求三个负载点的效率不低于80%和PF超过0.9。但其公开的报告并不仅仅包含这几项。EMI测试属于最基本的美国市场准入的指标。
第三点,2%的指标相差确实很大,但80plus的结果和媒体测试的结果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都没人注意。除非厂商送测国外媒体的都是处理过的,部门在国外自己买产品评测的网站也恰好买到处理过的产品。当然目前缺乏通过80plus认证的小厂产品的数据,国外媒体在这些小厂产品的详细测试比较罕见。
第四点,80Plus的报告中3.3V和5V联合输出的数字都有详细的列出,那就直接指出哪些通过测试的产品3.3V和5V的联合输出明显标小了,和Intel的标准差异较大的。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6 15:30
原帖由 无间道 于 2008-6-16 15:09 发表


直接说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用了什么手段,就成了品牌攻击了。
不过楼上的不用急,消息都会慢慢放出来的,用些什么手段也会在近日爆料的,至于哪些银牌含银量不足......确实有必要的时候,会公布出来的。


目前通过80plus银牌认证的一共九个。

Acbel三个,这个刚刚展出过。
酷冷一个,也是acbel做的,900W。同结构1100W因满载效率达不到85%而铜牌。
Dell两个,Hipro产。110V下93%左右的效率是最没有争议的产品了。
Enermax两个,革命系列,还在pre-production阶段,仅仅闭门展示过,正式产品连影子都没有。
NXP的样品一个,这个属于纯样品,没人会指责这个作弊。

也就是说,如果银牌有作弊,横竖都是acbel。。。
不知道某厂商怎么个理解。
作者: dfhlf    时间: 2008-6-16 17:07
除了楼主罗列的几项作弊外,楼主应该详细披露下。
作者: nowzki    时间: 2008-6-16 17:22
版主绝缘和尚发表一下意见
作者: FAE    时间: 2008-6-16 1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6 21:31
原帖由 henyuan 于 2008-6-16 11:41 发表



据我所知,该问题确为真实存在而非胡乱编造,国外的80Plus确实不会如同国内的CCC一样,但也不能说就是完全公正公平的.

最新得知的消息就是,目前已有厂商强烈要求80Plus认证机构使用在市场购买产品的方式进行评 ...


想想看这个要求也太过诡异。
80plus是有美国ZF背景的认证机构,是决定是否对在美国销售的产品进行补贴的测试机构。
往往厂商更愿意在产品在美国上市之前就通过80plus认证。这样更符合产品宣传的需求,补贴也能拿得更多。除非初期产品还无法达到80plus标准。
也就是说,厂商往往在上市之前,甚至pre-production阶段就把产品送80plus测试了。
而不是在产品已经在美国上市之后,再由80Plus去采购去抽查。80plus不是工商局,80plus也不是一般的国外媒体。
所谓强烈要求80plus自己采购产品评测,属于对80plus机构性质没有认清。

而且不管怎么说,如果存在实际上市产品和80plus送测产品效率上相差较大的情况,
一旦被揪出,无论是对公众,还是在已经派出补贴的美国ZF这边,都根本没法交待,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按说这次某厂商突然放出这种作弊论调,实在诡异。
不知道是揭发别人家作弊还是自曝自己在作弊。
不过也罢。捧80plus也好,想搞臭80plus也好,都是厂商对消费者的宣传策略。
作者: wang_black    时间: 2008-6-16 23:26
原帖由 ronliang 于 2008-6-16 21:31 发表

按说这次某厂商突然放出这种作弊论调,实在诡异。
不知道是揭发别人家作弊还是自曝自己在作弊。
不过也罢。捧80plus也好,想搞臭80plus也好,都是厂商对消费者的宣传策略。



呵呵,当然自己曝自己是不可能的,肯定是要臭别人了,要揭发谁呢?看看上面的那几个,就知道针对谁了。有时候某些同行也很龌龊~~~~~~~~~~:(
作者: 阿祥    时间: 2008-6-17 00:04
楼主是个战士,而PCI是个战场。

楼主的战斗精神让人钦佩。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7 00:19
此贴 不存在  特指 某一品牌 只是阐述 所有的认证都存在漏洞  只是漏洞的大小 和可弥补性
对此大家的猜测
哪家 OEM   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没有真凭实据   那敢 拿出来游街  

还是等待 时间的测试 的群众的产品使用状况吧
作者: ronliang    时间: 2008-6-17 01:24
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某厂商就罗列80plus测试的所谓漏洞未免动机不纯。
一个产品,在产品上贴了80plus的标签而实际达不到80plus标准,
这绝对是特大号的丑闻。只要该厂商捅给国外媒体,自然造假者无法继续在美国立足。
但如果只是捕风捉影,未免有些市场部门搞小动作的嫌疑了。

当然对于wintech之类的小厂,有个别产品通过80plus,然后整个系列宣称80plus的“恶行”。
但宣传和挂着80plus签的实物还是有差别的。
但对于大厂的产品,早已被各类国外媒体测了好多遍,还未见80plus数据和国外媒体数据出入较大的情况。
拆机图也未见短路EMI之类的手段。

通过铜牌认证的厂商过多,所以铜牌80plus认证的情况还不好说。
对于到底是哪家在银牌测试中作弊,现在只能肯定的说还没有一家可能在媒体作弊。
作弊也只能是某厂商自己。相信某厂商不会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ronliang 于 2008-6-17 01:27 编辑 ]
作者: 无间道    时间: 2008-6-17 10:30
原帖由 ronliang 于 2008-6-17 01:24 发表
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某厂商就罗列80plus测试的所谓漏洞未免动机不纯。
一个产品,在产品上贴了80plus的标签而实际达不到80plus标准,
这绝对是特大号的丑闻。只要该厂商捅给国外媒体,自然造假者无法继续在美国立 ...
神奇 中国人
了解过多 也是一种拖累
揭露的一种现象 ,至于到底是谁 无关此贴的重点 ,就算知道,更能奈何得了他吗?
罚不责众现象 也是在圈内蔓延。
作者: 我不怕屎    时间: 2008-6-18 05:03
说一点,只要是厂家送测就有可能。80组织应该在零售市场采购测试样品。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