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标题: 小身材之大能量,SSD之真正实力,不服的放马过来啊 [打印本页]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00:10
标题: 小身材之大能量,SSD之真正实力,不服的放马过来啊
这才是SSD的真正实力,哪个机械硬盘敢与之争锋,不要拿RAID0来挑衅哦,这样的盘,我手头可不只一块两块哦{lol:]
而且这个才是MLC的,SLC的性能更为强悍,主要表现在写入速度和寿命上。不过就算这个硬盘,日常使用,你也没有可能性把它写坏。

[attach]903322[/attach]

[attach]903323[/attach]

[attach]903324[/attach]

[attach]903325[/attach]

[attach]903326[/attach]

[attach]903327[/attach]

对比一下大小:左边是是拆了盖子的3.5"普通硬盘,右边是2.5“笔记本硬盘,中间上面是CDMA上网卡,下面最小的是1.8" SSD
[attach]903328[/attach]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0:56 编辑 ]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00:25
对比一下厚度,由近到远分别是1.8" SSD, 2.5"SSD,和3.5"普通硬盘

SSD的其他优势包括:

1。绝对静音,你要能听到声音,请检查是不是肾虚耳鸣
2。功耗超低,这块硬盘峰值功耗不超过2W,待机功耗忽略不计
3。抗震性能,在你没把它敲散架之前,它是不会坏的。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49 编辑 ]
作者: 陶仁贤    时间: 2008-8-4 00:29
貌似结果很暴力的说,吧型号具体介绍一下。。。
作者: cgiggs    时间: 2008-8-4 01:36
关键是价钱,性价比不高的东西没什么市场的
作者: ravage4    时间: 2008-8-4 01:37
我偏说SSD的坏话,除非楼主送我一块亲自测试{wink:]
作者: dvcam    时间: 2008-8-4 01:49
MLC的寿命是个问题,LZ对MLC  SSD的寿命这么有信心?
作者: mm740    时间: 2008-8-4 01:52
{biggrin:] 你也知道寿命
作者: tedsun    时间: 2008-8-4 02:23
为什么不可以用raid0来比?你的ssd内部等效于raid 0了
作者: bzy1658    时间: 2008-8-4 0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毛毛叉    时间: 2008-8-4 03:04
容量上不去,价钱下不来,一切都是请注意五讲四美!{closedeyes:]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03:26
原帖由 cgiggs 于 2008-8-4 01:36 发表
关键是价钱,性价比不高的东西没什么市场的

要想达到这样的性能,两块10K rpm的盘加一块RAID卡的钱比这个不便宜多少吧。

何况,NAND的降价速度大家都知道,两年前一块1G的CF卡都要1百多,现在8G的也不到150了,照这样的速度下去,80G MLC盘进入1000rmb区间应该不超过两年。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50 编辑 ]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03:28
原帖由 dvcam 于 2008-8-4 01:49 发表
MLC的寿命是个问题,LZ对MLC  SSD的寿命这么有信心?

如果按照这块80G的盘的最大写入速度(70MB/s)持续写入,24小时永不停转,需要半年多时间才能把这块盘写坏。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29 编辑 ]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03:28
原帖由 tedsun 于 2008-8-4 02:23 发表
为什么不可以用raid0来比?你的ssd内部等效于raid 0了

照你这样定义,那多盘片的HDD内部也是RAID0了{titter:]
作者: jiliaoke    时间: 2008-8-4 05:49
请教下,这玩意对那种特别零碎的小文件性能如何啊?例如10W个2K-500K的文件,我平常主要头疼的就是操纵这类东西,其它的高清一类的不怎么关注速度
作者: iwannasay    时间: 2008-8-4 06:40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26 发表

要想达到这样的性能,两块10K rpm的盘加一块RAID卡的钱比这个不便宜多少吧。

何况,NAND的降价速度大家都知道,两年前一块1G的CF卡都要1百多,现在8G的也不到150了,照这样的速度下去,80G MLC盘进入1000rmb区间 ...

可是两年后机械硬盘2TB的都很便宜了
作者: zjr2008    时间: 2008-8-4 07:37
各人爱好,喜欢快的当然ssd,平常使用看寻道,对速度不敏感没钱的兄弟们只能选大容量的机械
作者: winfast007    时间: 2008-8-4 09:13
intel怪兽来了,性能牛的2B{happy:]

SSD的寿命其实不用太着重,他们有专门的算法,不会让每个芯片都处于读写状态

居然有人拿SSD来下BT,好比拿法拉利来拉马铃薯一样,世事无奇不有:lol:
作者: Answer4eveR    时间: 2008-8-4 09:25
标题: 回复 15# jiliaoke 的帖子
这个ms是ssd的强项啊
作者: emailwz    时间: 2008-8-4 09: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nswer4eveR    时间: 2008-8-4 10:01
原帖由 picky1234 于 2008-8-4 09:51 发表


用在笔记本上难道不让下BT??这样就是法拉利拉马铃薯??


目前来说,可以用一个32g的系统盘+slim传统硬盘对付一下,反正平时光驱也不怎么用的吧

明年年底ssd就白菜了吧
作者: ssaml    时间: 2008-8-4 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agevf    时间: 2008-8-4 11:03
这个是INTEL的SSD?这么强悍?看来OCZ的要ssd要暂停购买计划了{lol:]
作者: Jason21    时间: 2008-8-4 11:13
原帖由 iwannasay 于 2008-8-4 06:40 发表

可是两年后机械硬盘2TB的都很便宜了

不是容量问题,你要什么样的机械盘才有SSD的速度?!特别是寻道时间
作者: jiliaoke    时间: 2008-8-4 12:07
原帖由 ssaml 于 2008-8-4 10:44 发表

零碎文件主要看硬盘寻道,这东西寻道是0.0X级别,你说会怎么样:loveliness:



读应该一点问题没有,关键是写速度如何阿?我印象SSD的零碎文件的写速度好像也不怎么强,楼主给测下吧~~~~~~~{lol:] {lol:]
作者: aeondxf    时间: 2008-8-4 12:32
:w00t): 弄块做系统盘~然后再装个1T做数据盘~
作者: cc627346351    时间: 2008-8-4 12:52
kan kan jiu hao
作者: vongarnet    时间: 2008-8-4 14:11
有本事跟I-ram比比:whistling: :whistling: :whistling:
作者: Prozac    时间: 2008-8-4 14:17
用这个来装系统游戏,机械的用来储存。{lol:]
作者: dvcam    时间: 2008-8-4 15:30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28 发表

如果按照这块80G的盘的最大写入速度(70MB/s)持续写入,24小时永不停转,需要半年多时间才能把这块盘写坏。


半年就玩了,寿命也太短了些吧?
重要数据不敢放SSD上
作者: 蛋心    时间: 2008-8-4 15:50
老p给透露下啥时候上市呗~年底能不?多少米?
这么淫荡的性能价格合适不秒来简直人道毁灭
作者: Jason21    时间: 2008-8-4 16:15
原帖由 dvcam 于 2008-8-4 15:30 发表


半年就玩了,寿命也太短了些吧?
重要数据不敢放SSD上

你的硬盘长时间用最大写入速度?
作者: mm740    时间: 2008-8-4 16:28
原帖由 Jason21 于 2008-8-4 16:15 发表

你的硬盘长时间用最大写入速度?

系统盘经常写入,比如temp文件夹,很多软件的临时写入自己定义的temp文件夹等等(一般都是隐藏文件夹,写完就删除,你想查都查不到),{lol:]
作者: wyqjn    时间: 2008-8-4 16:41
贵啊,64G好像都要6k左右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4 17:19
原帖由 mm740 于 2008-8-4 16:28 发表

系统盘经常写入,比如temp文件夹,很多软件的临时写入自己定义的temp文件夹等等(一般都是隐藏文件夹,写完就删除,你想查都查不到),{lol:]

这种写入一天能有多少?10G? 100G?
24小时每秒70MB的写入可是能写6TB的。
作者: uuztao20    时间: 2008-8-4 17:22
能放几部高清?
作者: cloudder    时间: 2008-8-4 19:20
何时能到699左右就入一个(160G的)
作者: feelgood828    时间: 2008-8-4 20:24
SSD目前的三大障碍:写入慢、价格高、整体寿命及稳定性仍有待考验  :loveliness:

稳定性上不去,一切也是空谈,没人愿意见到数据随时会付诸东流的 {titter:]

当IBM、HP、DELL等服务器都开始使用SSD时,就说明SSD已经通过考核,是出手的时候了 :lol:
作者: 陶仁贤    时间: 2008-8-4 20:30
可以做系统盘活着是交换区,,,仓库还是HD做吧。
作者: brunolee    时间: 2008-8-4 22:01
原帖由 陶仁贤 于 2008-8-4 20:30 发表
可以做系统盘活着是交换区,,,仓库还是HD做吧。


SSD的定位是尴尬的:速度快,适合做交换,但是它写入寿命在10w次,又正好不适于做交换,而数据保存又不需要这么快的速度。
所以现在还是观望一下。
作者: 蛋心    时间: 2008-8-4 23:14
原帖由 brunolee 于 2008-8-4 22:01 发表


SSD的定位是尴尬的:速度快,适合做交换,但是它写入寿命在10w次,又正好不适于做交换,而数据保存又不需要这么快的速度。
所以现在还是观望一下。

这个问题都解释过多少次了,这10w次是全盘完全擦写次数,平时使用时会把数据写在不同区块。
参照前面说的,按最高速度24小时不停写入要半年才over。24小时全速写入一天几个t的流量,几人用的完?算你10m光纤一秒1m的下bt一天也才不到100个g
作者: kisazhu    时间: 2008-8-5 01:41
价格是关键。。。。。。。。。
作者: billee    时间: 2008-8-5 01:51
:whistling: 有钱买法拉利谁还开夏利车啊
作者: Jason21    时间: 2008-8-5 09:07
价格一千左右,容量64G,用来做系统盘可以接受了
作者: w0017    时间: 2008-8-5 09:45
原帖由 brunolee 于 2008-8-4 22:01 发表


SSD的定位是尴尬的:速度快,适合做交换,但是它写入寿命在10w次,又正好不适于做交换,而数据保存又不需要这么快的速度。
所以现在还是观望一下。

交换文件还是得用内存,或者说干掉交换文件
以后大家都普及单片16G的内存,都把系统盘扔内存里,定时把更新导入硬盘。
作者: oneup    时间: 2008-8-5 10:59
这东西,估计做无盘的系统盘不错的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5 16:52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28 发表

如果按照这块80G的盘的最大写入速度(70MB/s)持续写入,24小时永不停转,需要半年多时间才能把这块盘写坏。


同一扇区反复写入,持续写,多久才能写坏?{lol:]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5 16:55
原帖由 winfast007 于 2008-8-4 09:13 发表
intel怪兽来了,性能牛的2B{happy:]

SSD的寿命其实不用太着重,他们有专门的算法,不会让每个芯片都处于读写状态

居然有人拿SSD来下BT,好比拿法拉利来拉马铃薯一样,世事无奇不有:lol:


这个需求很正常,24x7用来下载的机器,不少人都希望做到0噪音的
而要真正的0噪音,就不能用机械硬盘了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5 17:00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4 17:19 发表

这种写入一天能有多少?10G? 100G?
24小时每秒70MB的写入可是能写6TB的。


折算一下:80G盘,70M/s写入,1143秒写一遍
半年就完蛋,那么是182.5天
假如有一个扇区一秒写一遍,那么它的寿命=3.83小时.....
作者: wansijie    时间: 2008-8-5 17:33
LZ标题很让人不爽,
SSD本来技术就比目前的机械要先进,你有什么好比的?
好比我在用扣肉U与用PDU的兄弟说,
扣肉就是牛,不服的放马过来..这不是很S  B吗?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5 18:19
原帖由 jhj9 于 2008-8-5 17:00 发表


折算一下:80G盘,70M/s写入,1143秒写一遍
半年就完蛋,那么是182.5天
假如有一个扇区一秒写一遍,那么它的寿命=3.83小时.....

你写写试试看啊,当块管理算法不存在?总之呢,写满容量 x 10W次就完蛋(MLC 1W次),不管你怎么写法

[ 本帖最后由 Prescott 于 2008-8-5 18:21 编辑 ]
作者: mm740    时间: 2008-8-5 18:35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5 18:19 发表

你写写试试看啊,当块管理算法不存在?总之呢,写满容量 x 10W次就完蛋(MLC 1W次),不管你怎么写法

劣质三星MLC 也就5000次
作者: highway    时间: 2008-8-5 18:44
好像是镁光才出来的吧。
作者: china17    时间: 2008-8-5 19:29
看来寿命还是问题,bt死得太快,不能完全取代机械硬盘
作者: xiamenghan    时间: 2008-8-5 21:26
我的问题最尖锐,我就算现在买了,这玩意我装哪里列?用散热胶贴贴在机箱侧板?{cry:]
作者: kamuiyay    时间: 2008-8-5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乔治亚斯    时间: 2008-8-5 21:39
计算机时代,才刚刚开始
作者: itany    时间: 2008-8-5 23:10
原帖由 china17 于 2008-8-5 19:29 发表
看来寿命还是问题,bt死得太快,不能完全取代机械硬盘


汗,这玩意还是有质保的吧,BT和系统盘挂了换新的就好了啊
现在机械硬盘就可靠么? 我看更不可靠……

[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08-8-5 23:11 编辑 ]
作者: agrantleung    时间: 2008-8-5 23:35
目前来说,用来做系统盘不错~
重要数据 、BT、交换分区就算了吧,还是SCSI、SAS皮实~
作者: Bocelli    时间: 2008-8-6 00:23
到能承受的价位就整一个升级一下本本:a)
作者: tedsun    时间: 2008-8-6 02:34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5 18:19 发表

你写写试试看啊,当块管理算法不存在?总之呢,写满容量 x 10W次就完蛋(MLC 1W次),不管你怎么写法


你块管理算法再牛也不能把已有数据抹掉吧?现在的盘容量都很小,装个很小的系统就占用一半多了,你还有多少空间可供块管理?
作者: jiliaoke    时间: 2008-8-6 02:47
160G 1K左右,质保三年,我要了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6 11:45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5 18:19 发表

你写写试试看啊,当块管理算法不存在?总之呢,写满容量 x 10W次就完蛋(MLC 1W次),不管你怎么写法


我调用底层中断直接操作扇区号,你能把两个扇区内容换来换去吗?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6 12:30
原帖由 tedsun 于 2008-8-6 02:34 发表


你块管理算法再牛也不能把已有数据抹掉吧?现在的盘容量都很小,装个很小的系统就占用一半多了,你还有多少空间可供块管理?


:lol::lol:
80G的盘,不代表里边只有80GB的flash,而且不只多一G两G。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6 12:35
原帖由 jhj9 于 2008-8-6 11:45 发表


我调用底层中断直接操作扇区号,你能把两个扇区内容换来换去吗?

当然可以了,你所能操作的是一个个的扇区,但是一个扇区到底映射到哪块Nand芯片的什么位置上,那是SSD中的微处理器决定的,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作者: wodaoo    时间: 2008-8-6 15:23
容量/价格比不服,LZ放马过来{wink:]
作者: pott1    时间: 2008-8-6 1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shuaixun    时间: 2008-8-6 17:31
废话别说,赶紧解决容量和价格问题,消灭PC里的机械老水牛。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6 19:14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6 12:35 发表

当然可以了,你所能操作的是一个个的扇区,但是一个扇区到底映射到哪块Nand芯片的什么位置上,那是SSD中的微处理器决定的,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


那你怎么办?读一个使用频率很少的扇区,写入读写次数多的扇区,然后把新内容写入频率低的扇区?
要多一次读和写操作,性能还能保证?
作者: china17    时间: 2008-8-6 20:59
原帖由 itany 于 2008-8-5 23:10 发表


汗,这玩意还是有质保的吧,BT和系统盘挂了换新的就好了啊
现在机械硬盘就可靠么? 我看更不可靠……

西捷的40g和80g做bt盘服役到现在了,换ssd的话,不知道换多少块了,只要解决了寿命和成本问题,一切都好说
作者: emilchan2k    时间: 2008-8-6 21:36
容量小,我拿来当系统盘,关键是什么时候入1K以内?
作者: 百事可乐    时间: 2008-8-6 22:03
如果极限写入的情况(每次写入80GB然后删掉,这时候无论什么天才写入算法都已经无效了)下,写一万次的时间只需要大概118天,4个月.
80GB*1024*10000次/80MB每秒/3600秒/24小时=118天
如果这块硬盘还有多余的空间来换坏道(不知ssd是不是叫坏道的),例如有20GB,那么写入一万次的极限时间是大概148天,5个月

如果单用来上网的话,算每天要写入20GB数据,80GB*10000次/20GB每天/365天=109年(当然,这个得配合一个天才写入算法)

不知是不是这么算的[shy> [shy> [shy>
作者: 百事可乐    时间: 2008-8-6 22:09
怎么表情老是无效............
测试一下先


[lol>[blush>[funk>[happy>[cry>[sad>[dry>[ermm>[pinch>[biggrin>[crying>[huh>[cat>[blushing>[excl>[excl>

晕,怎么编辑都不出表情,莫非表情也要权限的.......

[ 本帖最后由 百事可乐 于 2008-8-6 22:52 编辑 ]
作者: fiddlefiddle    时间: 2008-8-6 22:42
原帖由 jhj9 于 2008-8-5 16:55 发表


这个需求很正常,24x7用来下载的机器,不少人都希望做到0噪音的
而要真正的0噪音,就不能用机械硬盘了

4个HD的种子就过100G了
作者: zajara    时间: 2008-8-6 23:04
{victory:] 偶们不和你比速度,和你比容量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7 01:14
原帖由 百事可乐 于 2008-8-6 22:03 发表
如果极限写入的情况(每次写入80GB然后删掉,这时候无论什么天才写入算法都已经无效了)下,写一万次的时间只需要大概118天,4个月.
80GB*1024*10000次/80MB每秒/3600秒/24小时=118天
如果这块硬盘还有多余的空间来换坏 ...


是的,就是这样子的
作者: Prescott    时间: 2008-8-7 01:17
原帖由 jhj9 于 2008-8-6 19:14 发表


那你怎么办?读一个使用频率很少的扇区,写入读写次数多的扇区,然后把新内容写入频率低的扇区?
要多一次读和写操作,性能还能保证?

flash擦除和写入的限制,你先去看看吧,再来和我讨论。
如果你不想看,那你就只能无条件相信我说的话。
至于性能,你已经看见了
作者: dvcam    时间: 2008-8-7 02:30
原帖由 jhj9 于 2008-8-5 16:52 发表


同一扇区反复写入,持续写,多久才能写坏?{lol:]


如果绕过区块管理,直接对一个NAND扇区拼命读写,估计几分钟就完蛋了
作者: dvcam    时间: 2008-8-7 02:34
原帖由 dvcam 于 2008-8-7 02:30 发表


如果绕过区块管理,直接对一个NAND扇区拼命读写,估计几分钟就完蛋了


当然,对于SSD,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自己编一个SSD固件或者NAND驱动程序专门干这事
作者: dvcam    时间: 2008-8-7 02:39
但是呢,MLC 1W次/SLC 10W次寿命的问题,始终让人不爽,NAND擦除次数多了之后,就会出现“擦不干净”的现象,所以SSD用久了,往上面写的数据就越来越不可靠,最后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呵呵
作者: slaptiva    时间: 2008-8-7 02:54
还是贵啊 ^_^
作者: jhj9    时间: 2008-8-7 14:30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7 01:17 发表

flash擦除和写入的限制,你先去看看吧,再来和我讨论。
如果你不想看,那你就只能无条件相信我说的话。
至于性能,你已经看见了


没法直接解释就开始转移话题?:rolleyes:
且不说每个部分读写次数管理本身也需要一定存储,这个东西又是什么来记录的呢?:shifty:
至于性能,写入只有读取的1/3左右,我确实看见了:sweatingbullets:
作者: emilchan2k    时间: 2008-8-7 22:59
废话,比的就是速度和寻道啊!仓库盘这点完全不是对手!
作者: bessel    时间: 2008-8-9 00:33
贵厂的mlc还是1w次写入么,没有改进?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7 01:17 发表

flash擦除和写入的限制,你先去看看吧,再来和我讨论。
如果你不想看,那你就只能无条件相信我说的话。
至于性能,你已经看见了

作者: 花泥    时间: 2008-8-9 02:30
对了,就算寿命问题无法解决,也可以把写坏的道直接屏蔽

这个80G的很快,如果2K就秒一个
作者: 万事无忧    时间: 2008-8-10 00:36
看到LZ这个终于相信镁光号称250MB/S的SSD即将发布是真的了。[w00t>

等128G降入2K左右就买一个给X61s用。[rolleyes>

不管如何还是多备份数据吧。笔记本用上SSD之后真的真正是移动了。

不管何时何刻。走动着,在车上,甚至是在跑步还是在荡秋千时使用笔记本的可能。。。[sweatingbullets>
作者: itany    时间: 2008-8-10 14:17
原帖由 china17 于 2008-8-6 20:59 发表

西捷的40g和80g做bt盘服役到现在了,换ssd的话,不知道换多少块了,只要解决了寿命和成本问题,一切都好说


那是啥年代了? 现在的新硬盘不见得比老硬盘耐用
我身边的160和250都开始批量挂掉了
作者: itany    时间: 2008-8-10 14:18
原帖由 万事无忧 于 2008-8-10 00:36 发表
看到LZ这个终于相信镁光号称250MB/S的SSD即将发布是真的了。"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w00t.gif" border=0 smilieid="128">

等128G降入2K左右就买一个给X61s用。"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rolleyes.gif" border=0 smilieid="123">

不管如何还是多备份数据吧。笔记本用上SSD之后真的真正是移动了。

不管何时何刻。走动着 ...


转轴容易挂掉……
作者: isail    时间: 2008-8-10 15:33
原帖由 dvcam 于 2008-8-7 02:34 发表


当然,对于SSD,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自己编一个SSD固件或者NAND驱动程序专门干这事


未来病毒的发展方向~:whistling:
作者: isail    时间: 2008-8-10 15:34
不过不知道为啥大家都认为SSD寿命很短?
作者: china17    时间: 2008-8-10 16:32
原帖由 isail 于 2008-8-10 15:34 发表
不过不知道为啥大家都认为SSD寿命很短?

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有事没事下bt

[ 本帖最后由 china17 于 2008-8-10 16:33 编辑 ]
作者: frozennova    时间: 2008-8-10 1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otfishcc    时间: 2008-8-10 19:30
SSD出现也有些时击败了,现在还没看到有关P2P软件造成SSD失效的报道
作者: bluematch    时间: 2008-8-10 19:37
64M文件的写入速度低于75,这个数值太低了
几百k的文件的写入速度是多少呢,这个估计更低
作者: freemansxh    时间: 2008-8-10 20:07
原帖由 Prescott 于 2008-8-4 03:28 发表

如果按照这块80G的盘的最大写入速度(70MB/s)持续写入,24小时永不停转,需要半年多时间才能把这块盘写坏。


半年......这实在不能给人足够信心
作者: freemansxh    时间: 2008-8-10 20:10
原帖由 万事无忧 于 2008-8-10 00:36 发表
看到LZ这个终于相信镁光号称250MB/S的SSD即将发布是真的了。"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w00t.gif" border=0 smilieid="128">

等128G降入2K左右就买一个给X61s用。" src="./images/smilies/PCinlife2009/rolleyes.gif" border=0 smilieid="123">

不管如何还是多备份数据吧。笔记本用上SSD之后真的真正是移动了。

不管何时何刻。走动着 ...


这种观点简直是把消费者都当受虐狂……有多少人是在不停的震动中看显示屏的?恐怕硬盘还没震坏,眼睛已经累坏了!
作者: 万事无忧    时间: 2008-8-10 22:10
原帖由 itany 于 2008-8-10 14:18 发表


转轴容易挂掉……


[titter> 小黑的转轴够硬...不怕...
作者: 万事无忧    时间: 2008-8-10 22:13
原帖由 freemansxh 于 2008-8-10 20:10 发表


这种观点简直是把消费者都当受虐狂……有多少人是在不停的震动中看显示屏的?恐怕硬盘还没震坏,眼睛已经累坏了!


[titter> [loveliness> 说了夸张一点嘛。但是这种情况成为可能嘛。以前用机械硬盘这种几乎是虐待硬盘嘛。

至少用了SSD硬盘之后不再怕震动了嘛。在车上或火车上也可以用本本了。而且在家里随时手拿起本本边走边走。移地方也不用先待机怕震动损坏硬盘。对不。[titter>



BTW:我不明白为什么有好多兄弟朋友说在车上或者地铁还是火车公车上看手机或笔记本会头晕。我自己一直在车上玩手机的,在车上玩笔记本也不会晕。[tongue>
作者: myomy    时间: 2008-8-11 01:43
主要还是价格问题,价格低的话估计这个讨论就根本没有必要了
作者: fu78    时间: 2008-8-11 08:44
组RAID0看看效果, 呵呵.
作者: lhyzsb    时间: 2008-8-11 09:10
等我有钱,我前面开夏利,后面4辆法拉利护航,因为夏利好开,法拉利不会开




欢迎光临 POPPUR爱换 (https://we.poppu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