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636|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了三天时间,用win home server和dell745打造了自己的家庭服务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6 1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说明一下,这是偶的原创,本来写在自己的博客上的,现在发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应用经验,谢谢。
先来说说家里的3台电脑,PC1和PC2就是平时使用的电脑,PC3平时闲置,有时开机用BT下下高清片片,然后传到PC1上观看:
PC1. 我自己玩游戏用的,前段时间刚装上Windows7RC,Q9550/8G内存/1T+500G硬盘/Win7RC操作系统
PC2. 我老婆上网用的笔记本,华硕A8J,前段时间刚换了CPU,能够软解1080p高清,XP Home操作系统
PC3. Dell745的台式机,中小型机箱(比迷你的那种大点),P4D 3.4G/3G内存/1T硬盘/XP操作系统,已经加装了HD4350显卡和数字声卡(本来用于HDMI输出高清到电视和功放)

好吧问题来了。PC1上安装了一块1T的ES.2硬盘,号称企业级,号称7X24小时,号称XXOO非常牛X...平时我就将PC3上下载的1080P存放在这个硬盘上。恰恰就是这个硬盘,让我吃尽了苦头,自从把它领回家,大半年的时间坏了3次,每次都是换了新的又坏。硬盘廉价,但是辛辛苦苦下载的片子没了心痛啊,特别是AV国的那些。。。对不起,扯远了。

最近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一下家庭的数据安全问题,除了这些片片,最让我担心的莫过于另一个硬盘上的照片了(还好这个硬盘够坚挺)。经过思考,形成了一份家庭服务器的需求草案:
1. 先要解决数据安全,无疑建立RAID1镜像存放日常文件是比较好的办法
2. RAID1镜像盘必须24小时在线,能够共享给家里数台PC,甚至以后可能会添置的HTPC等设备也要能够访问
3. 必须简单易用,并且有一定的扩展性,比如用作打印服务器,WEB服务器,BT下载机,备份服务器等
4. 尽量减少投资,尽量不购置新的PC,尽量少占用新的空间。还要尽量美观,不用山寨机箱。
有了需求,开始寻找解决办法。过程曲折而又漫长,碰到了不少技术和生活难题,@#$!@#,让我慢慢道来。

思维的第一阶段,先要解决家庭服务器的硬件,本来计划入手一套双盘NAS系统,但是看过一些NAS系统,要双盘的甚至四盘位的,能看上眼的基本上要2000-3000元,更有不少四盘位的需要近万元,(看中过威廉通刚上市的239,要4000大洋),不便宜,但是硬件配置的扩展性不是很强,这些产品的卖点热插拔对于我这种家庭用户来说并非必要。
接下来看过HP的SmartMedia系列,漂亮,真是漂亮,小,性能好,扩展性也不错。只是价格有点高,最重要的是还买不到。但是看过之后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能够DIY一个SmartMedia?无非就是普通的PC硬件,加上数个硬盘,装个好用的操作系统,说干就干。
结论:放弃NAS,DIY一个家庭服务器

思维的第二阶段,解决家庭服务器主机硬件。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就想到了从PC3入手,现在的PC不改好像对不起自己。但是要改DELL745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1.硬盘RAID问题,DELL745原本配置1HDD+1DVDROM,主板上只有2个SATA口并且不带RAID。2.由于已经加了PCI-E显卡,所以RAID卡必须是PCI接口。3.机箱是半高的,要加RAID卡必须是半高卡。4.机箱只有一个硬盘位,一个软驱位,一个光驱位,非常紧凑,如何放入2块3.5寸标准硬盘?

正当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时,忽然从网上发现了sil 3114这块raid卡,pci槽,半高,4SATA口带RAID,而且便宜,百来块钱正好符合我所有的要求。有了RAID卡还怕机箱里塞不下2块硬盘么?:-)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9:57 | 只看该作者
正式开工,先把sil3114阵列卡换上半高挡板,插入dell745的PCI槽,插上SATA连接线,连上硬盘


接下来放置硬盘,碰到了问题。DELL745的硬盘位只有一个,底下这个硬盘放置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另一个怎么放呢?试了拿掉软驱位的一个架子放上硬盘,大小正好,可是不能固定住,而且放下之后2个硬盘就叠在了一起,中间几乎没有间隙,甚至靠在了一起,我当时只能在两个硬盘中间放一层ESD塑料袋以防短路。


然后再放上光驱,接上软驱(安装RAID驱动需要用),准备安装操作系统。


开始安装操作系统,又碰到了不大不小的问题,RAID驱动。sil3114卡自带一张光盘,将RAID驱动拷到软盘,用以安装操作系统时导入RAID驱动,可是软盘的稳定性实在太差,使用全新的原装SONY彩盘(绝对原装,当场拆封的),从光盘复制到软件的文件,才过了2分钟居然有几个文件读不出。。@#$!#@%,无奈重新找了张新的软盘,还好有整整一盒。= =!


软盘啊软盘。。。不用软盘好多年


Windows Home Server是基于Windows2003SBS版本的,安装会格式化整个硬盘,安装过程大约用时1个小时左右。安装开始时只要选择硬盘,选择语言等信息,之后就可以去看电视玩游戏了。一个小时后回来,登录后安装DELL745的主板驱动和网卡驱动,我的PC1还安装了显卡和声卡的驱动,重启后就完成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然后在PC1上安装上WHS connector,就能远程登录控制Windows Home Server了。


安装完操作系统,我准备拿掉软驱,并盖上机箱盖子,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两个叠在一起的硬盘温度比较高,拿起来有点烫手,应该是长时间工作在散热不佳的环境中导致的。没办法,毕竟是要7*24小时工作的,只能再拔掉光驱,从PC1上拆下光驱位的硬盘抽取盒,装到PC3上以改善散热空间。图片的左下角光驱位已经换上了硬盘抽取盒。


盖上盖子,正面看看还算不错。


至此,整个家庭服务器的软硬件基本安装就算是完成了,看看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9:58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进行软件优化
1. 在家里需要远程控制服务器的PC上安装WHS connect,很小的客户端软件,1M多一些。根据提示设置一下IE,就能够直接连上服务器了。然后创建用户,只需要创建几个PC的默认登录用户名,然后密码就设为相同的密码。连接后可以先设置自动备份功能,就是说WHS能够定时自动连接到家庭网络中的计算机上,对指定的目录或者硬盘进行备份,存放在服务器端,以备今后的恢复。


2. 接下来是设置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和对应的用户权限,WHS的设置非常简单,一看就明白。


3. 然后就能将分散在PC1和PC2上的文件都分门别类移动到服务器上了,再看看硬盘空间的占用情况。


4. 现在就能从PC1和PC2上通过网络路径访问家庭服务器了,所有的共享文件夹都已经呈现在眼前。


5. 来一张复制文件的图片,看看性能,都是板载的千M网卡还算可以。


6. 如果希望任何时候从internet上能够远程访问家庭服务器上甚至家庭网络计算机上的文件,可以在WHS的设置里打开远程访问功能。WHS会自动设置路由器转发,让internet上的计算机能够直接访问到你的服务器,大概耗时1分钟左右。


7. 设置完成后,需要绑定将服务器绑定到域名,这时需要输入你的MSN帐号,系统这时会询问你是否创建以.homeserver.com结尾的二级域名,创建之后你就可以用这个域名连接到服务器,远程读取上面的文件。访问速度还算是比较快的,不过也取决于你家里的网络连接带宽。


8. WHS提供了插件add-ins安装接口,来满足我们各种各样的需求。我需要用这服务器来下载BT,那BT自然是要通过插件来安装的。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决定使用utorrent,因为已经有了现在的utorrent插件(google搜一下)。安装步骤也不算很烦琐,只要登录到服务器本地安装utorrent软件,然后打开web ui,进行相关设置,完成之后进入WHS插件设置,把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填进去就完成了。

先来设置utorrent的下载保存路径以及种子等选项


接下来设置好web ui的端口、用户名、密码等,并记住,一会儿在WHS插件设置里面会用到。


然后把从网上下载的utorrent插件(.msi文件)放到服务器的d:share软件add-ins目录下面,进入WHS远程控制界面,点设置,进入“加载项”,加载utorrent插件,WHS远程控制界面会重启一下,再进入之后点击设置,这时会出现utorrent选项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0:00 | 只看该作者
在选项卡里输入刚才在utorrent程序里设置的信息,比如地址栏里是http://服务器名或ip:端口号/gui/,然后输入用户名密码,测试一下,绿色就代表通过。


至此,BT设置已经完成。细心一点可以发现,在刚才的设置里我设置了utorrent自动读取种子的目录,以后我只需要将种子文件直接拖到服务器的"下载seeds"目录下边,WHS就会自动开始BT的下载,非常方便。


9. 最后再说说其他的应用,比如我想用这个家庭服务器创建自己的网站。WHS也已经有了一个名叫Manager Websites的插件,加载完之后,可以在这个插件里添加自己的网站,这个操作等同于使用IIS管理器来创建网站,但是步骤却简化了许多,如果你需要创建论坛什么的,还可以安装mysql和php的解析,甚至可以安装邮件服务器,建立自己的邮箱等等。然后还可以将打印机连接到这个服务器上,安装驱动程序,它就成为了打印服务器。


至此,平时需要用到的软件都已经设置完成,一台破破的小电脑已经完成了软硬件的升级,此时已经成为一个包含了raid1镜像的NAS机,一个BT下载机,自动备份服务器,网页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欢迎其他网友也一起来交流优化经验:-)


现在服务器用是用着,可是心里还是觉得欠缺了点啥。服务器从本身来说已经折腾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有一些欠缺,不知道这里是否有朋友可以交流一下经验:

1、个人觉得没有安装防毒软件还是有些欠缺
2、系统完全方面,把win2003能打的补丁都已经打上了,不知道还需要进行一些什么设置?
3、系统优化方面,网络复制大文件起始速度很快,每秒100M都能达到,可是时间长了会间隙性减速,情况有点儿类似于系统先把要复制的文件读到服务器内存里,然后再写进硬盘,可能当内存满了速度就下来了,直到内存的数据写进硬盘,速度再次提升到100M/s,可能说得有点儿悬乎。不知道如何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16 22:59 | 只看该作者
LZ DIY精神可嘉,就提2个问题吧:
问题1,既然PC3做服务器,你在服务器上加装“HD4350显卡和数字声卡”有何意义?
问题2,LZ的局域网带宽多少?如果没有千兆交换机,如何保证服务端BT下载or高清电影播放传输不影响其他客户端上网或下载传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2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indos 于 2009-5-16 23:28 编辑

回楼上的,

1、PC3原先是用来做BT下载机兼做HTPC的,由于现在家中网络布线的关系,暂时放在书房,等千兆网线布到厅里的电视旁边后,将会把PC3放到厅里连上电视,本地登录用于在电视上播放1080P,而不影响网络服务

2、局域网带宽1G,已经用千兆交换机,我刚才其中的一个图中好像已经有一个图片描述了传输速度大约是97MB/s,相当于1G带宽的90%左右。

另外,对于WAN流量,在路由器端设置了QOS控制,BT等控制低优先级,而HTTP等设置高优先级。WAN设置不影响LAN流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17 08:3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可以当教程贴了。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5-17 08:49 | 只看该作者
lz和我曾经的想法完全一致  
whs还是很不错的 继续关注lz的使用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01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使用中碰到了新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是关于网络唤醒的,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兄弟能够提供一些经验?

由于在WHS上配置了自动备份的时间为0点到6点,而这个时间段PC1和PC2基本上是处于关机或者睡眠的状态,本来想尝试使用自动网络唤醒来备份文件的,但是当我设置完成后,使用“睡眠”来关闭了PC1,而到了指定时间唤醒失败。。

最头大的是我使用开关来开机,PC1此时已经无法唤醒,就是说电脑是通电了,可是屏幕点不亮。。试了很久终于在清了PC1的CMOS后重新点亮。

分析了一下原因,感觉有几个方面是有可能出现问题的:一是有可能是PC1的显卡无法唤醒,二是有可能CMOS里的待机状态没有正确设置,三是有可能内存数据在睡眠后丢失。

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次尝试,不知道谁能提示一下网络唤醒需要注意一些啥?是不是CMOS里需要改变一些参数或者是软件方面要作一些设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5-17 09:2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我也正计划装一个这样的家庭服务器,LZ的经验太有价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5-17 09:35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有个疑惑,LZ这台家庭服务器,从软硬件角度上来看,都应该算是配置得比较妥当和齐全的了,但CPU是PD 3.4G的,还带独显,如果24小时开机,是否电费方面的支出会比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2#
发表于 2009-5-17 09: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57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有个疑惑,LZ这台家庭服务器,从软硬件角度上来看,都应该算是配置得比较妥当和齐全的了,但CPU是PD 3.4G的,还带独显,如果24小时开机,是否电费方面的支出会比较高?
qinliang76 发表于 2009-5-17 09:35

以前我也有相同的疑问,一直懒得测。刚才去用功率计实际测了一下,平时状态下的功耗大约稳定在80w-100w,放高清时的功耗大约是140w

就以上海为例,平时0.61/kw夜间0.3/kw,这样算的话一天电费在1.1元左右,应该还是能够承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5-17 10:0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我也有相同的疑问,一直懒得测。刚才去用功率计实际测了一下,平时状态下的功耗大约稳定在80w-100w,放高清时的功耗大约是140w

就以上海为例,平时0.61/kw夜间0.3/kw,这样算的话一天电费在1.1元左右,应该 ...
windos 发表于 2009-5-17 09:57


哦,那一年也得三四百了,可以买块硬盘了,也不是小数呢。其实我目前有台ATOM的小机器做专职下载机,曾想过就用它来升级一下做NAS或者这种家庭服务器的,但ATOM的性能太弱怕无法胜任,所以才萌发了再装一台服务器的想法。若是我装服务器,可能会限定开机时间在晚上8点至凌晨1点这样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0:24 | 只看该作者
哦,那一年也得三四百了,可以买块硬盘了,也不是小数呢。其实我目前有台ATOM的小机器做专职下载机,曾想过就用它来升级一下做NAS或者这种家庭服务器的,但ATOM的性能太弱怕无法胜任,所以才萌发了再装一台服务器 ...
qinliang76 发表于 2009-5-17 10:06


其实我建这个WHS最主要还是想解决数据的安全问题,总是坏硬盘丢数据真是心疼啊,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呵呵。

我感觉这WHS的CPU确实是高了一点,但是无奈DELL的主板不支持降频。再来算算其他配件,一个显卡20w,如果不用作HTPC的话这个可以没有,声卡也能去掉,这样全用板载的话整机功耗估计在50-70w之间。

然后RAID1对我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你对数据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可以用单硬盘,这样RAID卡也不用了,又能减少10w左右。然后如果有兴趣折腾的话可以把CPU换个低一点的。

这样算下来最低功耗应该可以控制在40w上下,比atom还是稍高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
发表于 2009-5-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M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18#
发表于 2009-5-17 10: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1:04 | 只看该作者
1. 我现在的做法是,除了已经安装在客户端的程序,其他的文件(照片,文档,音乐,视频等)都移动到服务器上然后共享出来。然后到需要使用时直接使用服务器上的,就像打开本地目录一样操作。

其实现在对我来说,90%以上的文件已经移到服务器端,而且服务器端有RAID1,而且我还设置了卷影副本,数据应该是有基本保障了。关于自动备份的文件,只是一些临时放在客户端硬盘或者桌面上的一些文档,到了设置的时间点服务器会自动通过网络进行备份(是服务器备份客户端硬盘上的文件)。

2. 网络唤醒我也没有搞定,还想求教这里的高手。。

3. 可以映射。而且WHS客户端程序(就是那个1.1M的connector程序)会自动在你桌面上创建连接服务器共享文件夹的快捷方式,其实就是个“服务器名”这样的链接。当然,你也可以把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夹映射成盘符,比如把"服务器名软件"映射成F盘什么的。

4. WHS的PP2,就是PowerPack2补丁包,提供了对WMC的完美支持,意思是说客户端上有WMC,可以完美地自动地连接到WHS服务器获取多媒体文件。你的意思应该是说直接在WHS服务器端安装WMC是吧?这个我倒是没有试过,我是直接在服务器端用影音风暴播放的。=.=!

5. linux不是很熟悉,不过从功能上来说肯定没有问题,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像WHS这样的集成解决方案。不过说到实现这些功能,WHS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装在win2003上的一个“壳”,把一些常用的功能非常人性化的提取、整合、优化,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轻松使用,而用户操作时,真正还是调用了这些原始的组件(比如共享,用户,备份,IIS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5-17 11:3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多谢LZ的认真讨论和经验共享。我觉得LZ的方案,在我看来唯一的问题也就是这台服务器的功耗高了点儿。如果换成Modt的方案,用笔记本酷睿CPU以及支持高清硬解码的集成显卡,那就基本完美了,性能功耗就可以达到平衡了。

BTW,我现在倒是有点儿后悔当时买ATOM小机器买得太早了点儿了。。。只能想办法出掉,再去好好配一台LZ这样的兼顾下载,数据中心以及媒体播放的服务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4-6-11 16: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