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是最早AMD 486 DX100,那时候不知道intel和AMD有啥区别
然后是5x86 133(其实还是486),当时一代经典奔腾100刚出来,自以为性能差不多,咱主频高嘛,关键是价格实惠
然后更经典的赛扬300出来了,没办法,价格便宜还能超450,不得不叛变了,K6的浮点性能实在不济,当时游戏是否流畅全靠cpu浮点计算了
接下来终于K7出来了,性能总算跟P3基本相当,不过咱穷人买的还是毒龙600,总算没比赛扬差多少,价格可是便宜多了
到了辉煌的K8时代,咱也得跟上形势吧,升级到散龙了。即使是这样,也让我头一次能真实的感觉到有比用Intel快的时候(公司用的都是Intel的CPU)。
接下来还买过二手的OP146,一直到现在用的Athlon64 X2 4400+,当然价格都是在几百块的时候买的。
回顾这段经历,除了曾经叛变过一次,基本上还是AMD的死忠啊,而且很有可能在近期再入手FX5000+,虽然i3/i5/i7很美,但是价格高高在上啊,作为穷人,在可见的未来几年内,我估计还是得一直用AMD的U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