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er1-q12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傳說中的LSI CacheCade檢測...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er1-q1222 于 2010-10-19 23:23 编辑
看来只要闪存够大,混合式硬盘还是很有前途的。
eternal0 发表于 2010-10-19 22:51

這個老實講..
實用性其實有限...
如果說對於小尺寸數據而言...
而且尤其隨機存取的情況下...
對CacheCade而言效益極大..

可是就目前計算機(電腦)發展而言...
處處可見Cache的概念..
比方我舉例在Web應用上來看...
例如有大量Request存取某個*.aspx resource (這剛好是多線程I/O的應用)...
可以知道的是他面對的Server Console會是IIS...

IIS跟ASPX的process是拆開來處理的....
IIS對應inetinfo.exe
aspx則是對應w3wp.exe(IIS 6.0之後...)..
IIS與aspx之間的bridge是ISAPI(關鍵透過ecb pointer...)...
透過ISAPI導入CLR環境(會透過一連串的COM元件層層進入..)..
這時則是一連串的ASP.NET Runtime Pipeline..
真正的ASP.NET Application Instance..
ok..
廢話就到此為止...
Cache如果從放大角度來看..
分成軟體和硬體兩個構面..
IIS屬於軟體...
IIS跟Apache一樣現今都有超強的Cache管理...
從進入ASP.NET Runtime Pipeline之後為Managed Environment的CLR...
也是有Cache的存在性(如果有做的話..)...
像web page這種小塊數據讀取頻繁...
很容易被cache..
不過可能會先丟給系統內存去cache掉...
因此不管哪個client發送request...
都會從系統內存抓取直接返回response...
IIS會Cache..
ASP.NET環境可能也會有Cache的存在
這樣Cache來Cache去的...
那輪的到CacheCade去從SSD抓取數據(hot data)返回???...
除非該aspx resource有被update過才會再重載入數據....
否則根本輪不到CacheCade...

所以就某種角度來看..
可能實用性也讓人頗受質疑(我在對我自己的評測吐槽?? )...

何況CacheCade還要花一段時間去學習與統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3:13 | 只看该作者
亞洲地區也是可以訂購的,訂購所需的時間和價格則視乎代理而定,不同代理的最少訂購量也不相同
idolclub 发表于 2010-10-19 22:54

我之前在台灣的代理商問過了..
台灣是登昌恆代理...
到目前為止因為法律問題一直無法遲遲代理這一系列的高階軟體服務..
搞笑...
已經超過2~3個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10-20 07:52 | 只看该作者
這個老實講..
實用性其實有限...
如果說對於小尺寸數據而言...
而且尤其隨機存取的情況下...
對Cache ...
per1-q1222 发表于 2010-10-19 23:11


确实,用作读取缓存时,软件内部的缓存机制更加有针对性。不过硬件缓存在写入时更有优势,毕竟用内存做写入缓存时一旦停电或死机就完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09:30 | 只看该作者
确实,用作读取缓存时,软件内部的缓存机制更加有针对性。不过硬件缓存在写入时更有优势,毕竟用内存做 ...
eternal0 发表于 2010-10-20 07:52

這個概念在CacheCade沒有作用阿..
因為CacheCade全部都是針對讀操作(Read Operation)...
類似利用NAND Flash作為寫入保護的...
Adaptec的ZCMP才是基於這樣的設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0-20 20:27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折腾,有米就上Fusion IO了。。。
随便引用一段吧
 Fusion-io表示,随着可靠性、寿命方面的改善,再加上成本上的巨大优势,MLC闪存不仅在占领民用固态硬盘市场,甚至企业数据中心也开始逐步转向MLC闪存产品。此次新款ioDrive Duo就依靠MLC闪存推出了640GB、1.28TB容量产品,320GB型号则仍保持为SLC闪存。

  相比普通的SATA接口民用固态硬盘,基于PCI-E接口的ioDrive Duo性能高的吓人。64KB数据操作已被其认为是读写带宽(连续读写),1.28TB顶级版本数据为1.1GB/s读,1.5GB/s写。而其随机读写性能皆以512byte而非4KB计算,读取18.5万IOPS,写入27.8万IOPS,读写混合(75%读25%写)15万IOPS。读取延迟30微秒,写入延迟2微秒。支持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Red Hat、SUSE和Oracle企业级Linux系统。

  Fusion-io表示,除了超强的性能,其产品特色还包括无需电池或超大容量电容,既可保证掉电时数据完整性。自修复Flashback保护技术可提供类似RAID的芯片级冗余。由于采用插卡扩展式设计,原有用户也可以直接升级闪存模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2:45 | 只看该作者
更新部分資訊...
說明如何得知CacheCade是否在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3:59 | 只看该作者
這幾天一直檢測..
發現有些情況下效果沒有說很好..
較大區塊的測試反而可能不佳...

我用AJA KONA System Test進行大尺寸的循序測試...
發現效果特別不好...

進行較大區塊的測試...
反而可能會成拖油瓶...

AJA System Test
=> Video Frame Size: 2048 x 1556 10-bit RGB
=> File Size: 16GB


Enable CacheCade
I/O Transactions
Frame MB/sec
Write Read
0 1181.1 66.1
1 1995.3 182.8
2 1996.3 66.4
3 2352.2 123.4
4 1995.3 116.3
5 1856.2 125.4
6 1883.6 129.7
7 2398.2 184.0
8 1981.6 131.7
9 1830.5 119.0
10 1857.9 119.8
11 2024.0 154.6
12 1445.6 103.9
13 1389.3 164.9
14 1449.3 104.8
15 1800.0 176.3
16 1407.2 151.7
17 1492.2 123.6
18 1510.5 125.4
19 1754.2 177.9
20 634.8 129.4
21 533.6 132.7
22 409.1 108.6
23 536.0 133.0
24 526.1 252.0
25 543.6 105.0
26 591.3 128.7
27 536.0 142.1
28 525.6 117.7
29 587.4 117.4
30 525.5 116.4
31 495.3 152.2
32 489.1 134.0
33 540.6 130.7
34 494.9 110.5
35 495.9 186.9
36 533.9 144.5
37 492.8 154.4
38 500.0 125.0
39 547.9 173.7
40 452.5 138.0
41 492.1 139.2
42 492.2 128.0
43 547.3 205.7
44 489.8 131.1
45 492.8 151.3
46 489.4 136.8
47 549.4 196.1
48 488.4 120.8
49 493.0 94.2
50 502.2 175.9
.
.
.
1331 492.7 161.7
1332 490.0 103.1
1333 489.5 86.4
1334 541.8 88.3
1335 497.1 153.9
1336 490.7 80.6
1337 491.5 85.2
1338 546.4 100.5
1339 485.7 195.9
1340 537.3 106.2
1341 564.5 115.4
1342 548.6 114.6
1343 539.1 153.3
1344 583.4 113.3
1345 535.5 98.5
1346 545.5 89.5

Disable CacheCade
I/O Transactions
Frame MB/sec
Write Read
0 1392.2 13.3
1 2364.9 32.1
2 2500.5 400.7
3 2505.6 365.9
4 2507.6 418.0
5 2495.4 377.0
6 2378.2 388.8
7 2412.4 359.2
8 2416.5 490.3
9 2409.9 521.7
10 2196.8 523.9
11 1909.4 492.5
12 2047.6 493.8
13 2049.4 514.2
14 1939.9 476.2
15 2064.7 502.0
16 2068.1 487.2
17 202.7 566.8
18 515.2 531.7
19 522.8 495.2
20 477.7 471.8
21 489.8 386.1
22 475.5 462.4
23 531.8 476.8
24 489.6 554.0
25 505.8 488.4
26 492.5 380.3
27 536.3 366.8
28 501.7 526.8
29 491.2 493.4
30 491.4 497.7
31 549.9 364.8
32 488.2 425.6
33 489.7 367.0
34 552.5 487.9
35 490.3 462.1
36 490.5 390.7
37 491.1 376.2
38 547.6 419.5
39 492.7 539.9
40 453.3 342.3
41 496.2 462.6
42 540.7 441.6
43 492.6 403.8
44 489.6 459.6
45 547.2 518.4
46 492.5 506.7
47 491.7 527.6
48 502.0 489.3
49 533.2 468.2
50 491.5 491.4
.
.
.
1331 493.0 1261.4
1332 490.1 2133.2
1333 503.7 2242.3
1334 524.0 2096.7
1335 500.7 2177.3
1336 502.6 2169.0
1337 490.9 2140.8
1338 552.7 2263.7
1339 546.4 2272.0
1340 527.2 2147.0
1341 591.2 2225.1
1342 545.4 2229.1
1343 530.8 2238.5
1344 527.9 2193.3
1345 589.7 2191.9
1346 546.4 214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halil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
发表于 2010-10-23 00: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03:1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AJA KONA System Test有winodws下的版本吗?
khalil 发表于 2010-10-23 00:05

http://www.aja.com/support/kona-pc/kona3-pc.ph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8 21: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