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Intel的平台策略:照搬PC端?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是未来一段时间IT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各家厂商似乎已就这一点达成了共识。Intel也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移动互联的策略,却走了一条与其它厂商不太一样的路子。
我们先来看看Intel在PC端的风格:Intel最近强调自己不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无论是在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云计算等方面都是如此。以台式机举例,Intel除了在CPU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配合CPU工作的芯片组同样占据垄断地位,曾经有第三方厂商在芯片组领域有所建树,现在也纷纷退出了。
Intel希望提供的是整套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Intel还通过主板的整合功能控制一些例如声卡、显卡和网卡等,这样整个PC的关键部件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可以说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移动互联平台,目前Intel自己并没有太成型的方案,基本上是照搬整套解决方案的模式。在硬件端,Intel主推X86架构的Atom,通过改进制程来降低功耗;而软件端,Intel主推和NOKIA合作的操作系统MeeGo。最理想的状况,自然是客户采用Atom+MeeGo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无论是Atom还是MeeGo在移动平板的被接受度都不高,另外出于对上网本平台兼容性的考虑,Atom提供了对Windows和Android的支持,最新的Oak Trail甚至支持Android 3.0。
总的来说,Intel还是在移动平台减持自己的一贯风格: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现在的情况是,在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Intel一贯强势的领域,这种风格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在移动平台端,说Intel是新进入者,似乎并不过分。在ARM、苹果、Android的强势下,这种整套方案的策略是否合适呢?
有不少人表示困惑,Intel为什么不推出ARM架构处理器?按Intel的硬件实力,获得授权并推出高性能ARM架构处理不是难事,这才是专门针对移动平台的产品。然而,对此Intel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第5页:拒绝ARM,是大气有还是保守?
2011年5月份,Intel CEO欧德宁在圣克拉拉参加年度投资者会议时否认了Intel将会推出ARM架构处理器的猜测。欧德宁说:“这么做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会依赖于其它企业,依赖于ARM。我们要向它们支付版税,这会降低整个利润。我想我们自己能做得更好。”
相关报道还指出,Intel将重点向低能耗芯片倾斜。据欧德宁透露说,在过去,Intel芯片的平均能耗为30-40W,Intel现在要将它降到了大约15W,转变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而Intel中国区总裁杨叙也认为,目前的笔记本CPU普遍在20W以上,SoC芯片的功耗则在5W上下,未来笔记本的功耗应该降到15W上下。
Intel的依据是3D晶体管技术的研发成功,3D晶体管主要是为了对电流有更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所以Intel对产品的降低功耗很有信心。但是从欧德宁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到,“没有好处”、“这会降低整个利润”是Intel不愿推出ARM架构产品的主要原因,“我想我们自己能做得更好”这句话也证明了Intel坚持“整套方案”的PC业务线风格。问题在于,这到底是大气,还是保守?
在Intel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之前,华尔街一些分析师对Intel表达了谨慎乃至忧虑的态度,主要是比较看淡PC市场。其后Intel处理器在PC及服务器市场取得了强劲增长,带来第一季度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对第二季度的乐观预期,2011年Intel预计实现超过20%的年收入增长。
这些数据大约增加了Intel的乐观,他们认为目前全球的人口和PC的比例来看,需求还远远没有饱和。随着经济的增长,PC的需求量仍然还有很大。可能出于这类情况,所以Intel对移动互联这块市场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够多。所以步伐相对保守:即便在移动市场不太成功,但是保持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和云计算的绝对优势就够了。
第6页:移动互联市场前景更广阔
然而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事实。根据数据统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流量来自PC以外的设备。2010年,只有3%的消费互联网流量来自PC以外的设备,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3%。PC创造的流量将以33%的复合年度增长率增长,而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M2M的流量增长速度将分别高达101%、216%、144%和258%。
移动互联是被广泛看好的未来产业 在网络视频方面,脱离PC的趋势更加明显。2010年底,92%的互联网视频流量来自PC。到2015年,该比例预计将下降到79%,20%以上的互联网视频流量将来自非PC设备。到2015年,电视将占逾10%的互联网视频流量,突显互联网电视的强劲增长。 其次,各种设备的便携性和无线连接功能日益增强。2010年,有线设备仍在IP流量中占多数,约为63%。但到2015年,来自无线设备的流量预计将超过有线设备,WIFI和移动设备将占到54%,而有线将仅占46%。
2011年2月初,思科发表研究报告称,在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的拉动下,2015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将增长26倍,届时连接速度将较去年增长10倍。思科指出,平板电脑在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科称,到2015年,访问互联网的移动设备将达到71亿台,平板电脑将占到全部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约3.5%。届时,视频将占到全部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三分之二。
而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1年Q1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0%。受手机应用商店、位置签到服务等新型手机业务创新的带动,移动互联网规模总体攀升。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
而在我们身边,WIFI等无线技术的出现使很多人不再需要依靠PC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买了iPad 2之后,几个星期没看电脑的人;比如你的QQ好友名单上,使用手机上QQ的人越来越多;比如你在北京的地铁里,也可以看到无数人在拿着手机上网……
如果说相比人口规模的话,移动互联的潜力显然更大。
第7页:NOKIA:不重视未来市场的后果
无数的事实也已经证明,如果不注重未来的发展,即便现在再风光,也有可能在几年之内走向衰败,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NOKIA。
五年前,如果你说NOKIA会日薄西山,估计没人会信。然而现在,这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事实。根据2011年2月的数据,NOKIA全球市占率迎来新一轮大降,从38.6%大减到28%。要知道,在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手机之时,NOKIA在智能手机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仍高达50.8%之多。而根据GFK的数据,无论是从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两种计算方式,在亚洲市场,Android正式在2010年第三季超越了全球第一的Symbian。
NOKIA芬兰的员工抗议公司策略 而NOKIA的对手:Android手机的全球销量都在迅速增长:三星上季出货量增加4倍多,市占率上升到9.6%。HTC出货量增加2倍多,市占率上升到8.5%。而在美国市场,ComScore的资料显示,Android的市占率已超越iPhone,并迅速逼近黑莓。黑莓市占率已从37.3%降到31.6%,Andoid手机则从21.4%上升到28.7%,iPhone市占率从24.3%小增到25%。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Android市场增长都非常迅猛,iPhone的劲头也不容小看。而NOKIA死守Symbian,虽然市占绝对率仍高,但坚持目前这个风格,衰败只是时间问题。近期 业界频繁传出NOKIA出售手机业务的消息,结合其现状来看,也绝非空穴来风。
而NOKIA的市场策略也一直摇摆不定,最开始传言和Andoid合作,其后又和微软合作,最近又推出MeeGo的手机N9,随后又宣布不再推出MeeGo系统手机。如此的摇摆不定对于企业自身和消费者来说都绝非好事。而资本市场对于NOKIA未选择Android也立刻做出了反应。在NOKIA宣布与微软合作计划之后不久,NOKIA在纽交所交易开盘中曾下跌1.30美元,报9.58美元,跌幅达11.95%。过去52周,NOKIA最高股价为15.89美元,最低股价为8美元。在当天的欧洲股市交易期间中,NOKIA股价下跌到7.4欧元这一较低水平。在赫尔辛基当日早盘交易期间,NOKIA股价更是一度下跌了8.8%之多。
反观MOTO,由于选择了和Andoid合作,近年依靠里程碑系列产品,已然从困境中走出。这些事实说明,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即便现在站得再高,未来跌下来也很快。尽管这种情况未必会出现在Intel身上。 第8页:N9:最后的MeeGo?
Intel始终对于MeeGo这个系统寄予了很大期望,不久前,NOKIA终于发布了基于MeeGo系统的高端手机:N9。但是发售后不久,就传来消息说,N9将会是NOKIA最后一款基于MeeGo的手机。对于Intel来说,必然和预期的落差相当大。
美国 科技博客Ars Technica上周五刊文称,诺基亚本周推出了采用Meego系统的智能手机N9。尽管这款手机在多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诺基亚平台策略的混乱,N9在推出之初就注定失败。 尽管N9加入了大量新元素,但这款手机没有机会获得成功。由于诺基亚平台策略混乱,同时没有针对Meego的长期计划,因此N9将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款手机与“泰坦尼克号”类似:尽管拥有高质量的工程水平及豪华的工艺,但注定在处女航时就沉没。在诺基亚的未来产品计划中,Meego的定位非常模糊,这将令第三方开发者感到失望,因此将导致N9的失败。
诺基亚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尽管诺基亚将减少投资,但Meego仍将是诺基亚在未来创新中的研究平台。目前尚不清楚诺基亚这一计划意味着什么,但很明显在诺基亚转向Windows Phone 7之后,Meego与诺基亚的战略已经不太相关。如果诺基亚没有明确表示将会为Meego平台,以及购买N9的消费者提供支持,那么很难想象Meego能吸引到大量用户。如果诺基亚对待Meego平台的态度并不认真,那么Meego将很难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方面。
“诺基亚当前的立场很像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诺基亚一方面留恋于Meego,另一方面又毅然地接受Windows Phone 7。这种平台策略的不一致毫无帮助,导致开发工具和平台出现混乱,并使外界对诺基亚未来的计划失去信心。这一问题已经在N9中体现出来:这是一款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但看不到任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