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mesch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了一个坛子的帖子...太扯了,给大家扫扫盲..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0-20 14:20 | 只看该作者
you_xi 发表于 2011-10-9 11:46 8 F8 s: W% t" ^7 i( i7 O
lz只说对了一半,流行音乐通常是乐器、人声分开录制的,
1 _4 {  s0 h' l! i4 ^后期加入音效剪辑而成的。% ]3 J: M9 J3 V$ ^
因为不论录制人声还是 ...
: v' B. y! r+ O- n
非常赞同。高晓松为曾轶可制作的首张专辑我觉得挺好听,正好印证了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0-20 16: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总是空想,要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0-21 15:29 | 只看该作者
最好是有一双好耳朵,消帮,冼星海,聂耳,莫扎特,板刀面,欧打错字了,是板刀粉。 有他们那样的耳朵,当然后来板刀粉聋了,但那是后来的事。 没有好耳朵什么好设备都没用。相信我,大部分人的耳朵是分辨不出高档和中档设备的差别的,只有心理作用,自我感觉。甚至有不少人分不出高档和低档的差别。 0 z# @8 M6 d1 o2 j7 R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0-21 15:36 | 只看该作者
苹果木有好的音频设备,不过苹果平台上确实有些不错的外设~minidac duet之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0-21 20:02 | 只看该作者
蒙大拿 发表于 2011-10-21 15:29 % K- K) J  Z  ~) [- Q
最好是有一双好耳朵,消帮,冼星海,聂耳,莫扎特,板刀面,欧打错字了,是板刀粉。 有他们那样的耳朵,当然 ...

+ W. D+ F/ l) u9 X4 v, {" q" d赞同,我听高档的音箱就觉得细节太多了,高音太锐利,不舒服,但一堆朋友总说,好啊好啊,不愧是多少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0-22 00:54 | 只看该作者
大眼仔 发表于 2011-10-19 09:52
) @* b5 P. _" |5 k听音乐这回事,你听出线材有差别,听出音源不同无损压缩有差别,别人说你心理作用,你就没辙了。
; S  |, I- X) D# E
上次我就说过了,听不出来的没法装听得出来* o! b. Z% q+ j1 G
听得出来的,硬是说就是听不出来你也拿他没辙
1 T, Y9 J( b) J"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0-22 00:55 | 只看该作者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19 19:26
+ w5 A$ E: E3 b我跟你说的是音源 ,你跟我说的是器材。照你这样说那就没有无损的了 。
' X* E5 b1 `. U% V$ {% m- h8 }1 O- T
黑胶是模拟的……模拟的怎么可能会是无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0-22 01:11 | 只看该作者
黑胶是模拟的……模拟的怎么可能会是无损的?
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殊频段,不算无损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0-23 22:51 | 只看该作者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22 01:11 6 x$ m: R0 f' x+ [& t' Y$ |* g
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 ...

0 o+ O* z+ D6 C+ C$ T# A1 p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本来就不可能有无损音质出现,所谓的无损都是相对而言的
& C+ B: j8 e+ u. }" p对于高频来说黑胶当然远胜CD,但对于中低频来说反而比不上C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0-24 00:43 | 只看该作者
ghostff8 发表于 2011-10-22 01:11 0 P" X4 U* T1 c2 h- a4 Z3 f0 E' Q
黑胶片记录的是原始音频数据 包括人耳听不到的特殊频段 如果黑胶片都不算无损 那还真没无损了,CD那货删了特 ...

$ c7 `8 b* f5 i8 e' b) b7 Y8 c黑胶是模拟复制,压片本身是第一次损失,根本就不是无损,而且碟片每听一次就磨损一点,越听得多音质变得越差。
- P' F. F5 L6 W5 l
' l* ]8 i+ P2 uCD从模拟母带采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有信息丢失,往后如果有降低采样率的转换会有数据损失,而压片过程和播放从数据上说就是无损,只要碟片本身的精度不影响数字信号的读取,播放和复制多少次也是无损。0 @0 A' p5 x  {

- i% S' S* }: v- s& Q尽管黑胶是所谓连续的信号,以纯模拟方式复制和重播,而CD是离散的数字,但考虑从还原信息的精度来看,黑胶不如CD,当然,部分人觉得模拟复制过程和模拟播放方式带来的某些失真好听,那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10-24 17:38 | 只看该作者
酷风 发表于 2011-10-23 22:51
8 e+ z! V4 `( ~4 p; D0 X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本来就不可能有无损音质出现,所谓的无损都是相对而言的% F& }' Y9 P/ X0 I) n$ A1 ^
对于高频来说黑胶当然远胜CD, ...
% q& R8 A0 r" o  [& }% N1 a
终于说到点了,无损都是相对而言。flac、ape的无损是相对CD而言的,没有绝对是无损。而且以前的LP是开盘带模拟录音,模拟系统处理、剪接。现在的LP,就是用做CD,SACD的那套东西录音、前期制作,最后压成LP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10-26 14:2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捏,有一些道理,但是也不尽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10-28 09:21 | 只看该作者
模拟信号从音轨的物理信号转换到电信号,以及电信号的放大同样都是个有损的过程。" h( z8 L" V% N3 B- f7 @3 W& }
所以虽然数模转换有“数码声”,但黑胶也同样有“模拟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4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