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lyzwy 于 2011-11-3 20:29 编辑
之前一直不知道这里,最近刚通过搜索看到,也有些不错的帖子,看来喜欢折腾电脑的人还是很多的。也写写自己这些年慢慢搭建起来的家用网络环境。
先上一张图。
![]()
好了,开始吧~
1. 7231-4p
这个路由我是最早一批买的,当时买来就是看中它能加载DDWRT和USB口,接了个40g的移动硬盘,挂上SAMBA,论坛等等一些功能,简直是神器,不对,在当时,就是一款神器!
可惜的是由于很多先天不足,比如性能弱,不稳定等等。没有太多的利用。
不过,没有开始,哪里来的今天呢?
====================================================================
2. Linkstaion
这是最早家里用的一款NAS产品,当时也算比较贵的,国外有专门的网站改造成Debian,之后我也基于Debian,在上面搭建了Web,Mail (Postfix+Devocat) ,FTP等等。。。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跑到现在也有4年了。
要说Linkstaion,性能实在是不咋的,没记错是ARM的U+64M的内存,跑上面这些应用非常吃力,基本一直在全速运行。由于搭建起来邮件以后,就希望能够24小时开着作为真正的MTA,所以就决心换了它。那就出来了第3部分。
注:虽然Linkstaion的性能不怎样,但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Debian这个系统,对系统资源消耗非常少!稳定性也没的说!
============================================================================
3. C3-800
LS玩了有近一年吧,断断续续的折腾,把整个系统搭建的差不多了,实在非常想体验拥有自己的邮件服务器7×24小时开机的状态,所以就决心升级硬件。由于有了对普通家用NAS的体验,我决心直接上PC,但是还是在找小巧点的。那时候一款VIA C3-800的主机进入我的视线,之所以是这款,其一,它是17×17的主板,其二,功耗低,还有它非常便宜,那时候买来才65块钱。。加上一个512MB的内存和ITX机箱,一共花了不到500吧。比LS便宜了一半啊~~~
从性能上来说,这个C3-800跑我Debian中的应用是绰绰有余了,比起LS那是顺畅很多。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小主机也正式开始了长期不间断运行,基本上就是一年之内断电重启维护下,或者升级之类的。
注:再次强调了Debian,从LS移动到C3的平台,我是没有做任何修改,直接平移的。毫无问题。。。强~~
如果当时平移需要重新搭建一次,那实在是不敢想象。。呵呵:)
============================================================================
4. D525
之前安装Debian的时候,一直考虑的是一些对外网的应用,对家庭文件共享没有过多的考虑,虽然也安装过一些类似于SAMBA之类的共享,但是觉得效果不行。而且我也在考虑换掉7231-4p,升级到千兆的网络环境。
这也就衍生出来了D525. 在年初,D525作为Intel Atom中最高端的一款产品,并且也是ITX的尺寸进入我的视线。当时的构想就是D525跑Win2003+VMWork Station然后虚拟机里跑Debian,整体平移过去。然后2003再做共享。
事实上也成功了,虽然当中很波折,系统上的问题多多,包括找Atom的驱动;Debian迁移,之前都是IDE,现用sata了,所以启动时候找不到硬盘了。把我吓的。:(((
随着D525的上线,我也把7231-4p换成了WRT310n;再买了Intel 双口网卡,VM中又搭建了Pfsense的网关。这样这块D525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了。
现在这款机器跑2003+VM(pfsense)+VM(Debian)+uTorrent 挂PT。。完全没问题~~事实证明D525还是一款不错的板子。
==============================================================================
5. G530+H61+Promise EX4350(进行时)
D525性能是够了,但是自从做了存储以后,发现磁盘使用量日渐上涨,特别是开始挂PT以后,硬盘不够用啊~~
它致命到几个缺点也显现出来了,内存最大4g,硬盘最多2个sata,一个额外的PCI卡槽本来可以拓展,但是用在了双口的Intel网卡上,而且ITX机箱也装不下。
只能考虑更新计划了。。。
因为是单独做存储服务器,所以对U和主板的要求就是够用就好,但是要有多个sata口,便于接硬盘,机箱要大。
经历了好久,找到了如下配件:
机箱:保利得服务器机箱,2个4盘的笼子+1mm厚镀锌钢板,结实耐用!!最关键当时买来才100~~~我觉得是赚了~~
电源:实达350W电源,拆开看过,应该够结实,现在外面的电源都不放心,这款还算不错的,风扇也是8015的,便于以后更换
硬盘:一如既往的绿盘2T×4@RAID 5,当存储,不说性能,便宜就行。
RAID卡:Promise EX4350,刚买,还没测试。。再议~~
其实搭建这样一个硬件平台应该是不难的,但是对于系统的选择却废了我不少心思,不知道大家是如何选择NAS/存储的系统的,在我看来,存储的系统由以下几类:
--Freenas 8.0.2 这个免费且开源的软件是我早几年就已经认识的一款NAS系统,我觉得是相当不错的,基于FreeBSD,和Pfsense一样,但是当初装好之后(还是7),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磁盘读写能力低下,好像千兆网络只有百兆的速度,也有可能是局限于当时的硬件环境(D525的板子),而且那台机器我还得跑其他程序,所以如果单跑Freenas不现实。 这次这台主机完全是为了当存储而设置的,所以作为存储服务器再合适不过了。正巧Freenas8也出来,尝试一把以后,发现的确从界面到功能完全变了,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 新机器主板自带的Realtek 8111E网卡在win下是支持WOL的,但是在Freenas下就不支持了。 我观察下来,在关闭Freenas之后,网卡会被彻底关闭,LED灯也不会闪烁了,最后发现有这个问题的不止我一个人,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非常可惜,这次还是不能使用Freenas,希望下次有机会吧。 -- Windows 2003 这个应该是比较熟悉了,现在小主机上跑的就是2003,有点不言而喻,就是稳定+简易操作,不论是开机时间还是磁盘共享权限分配,都异常简单。 缺点的话就是太熟悉了,没有折腾。。哈哈:) --VMware ESXi 这个不能算是一个NAS的系统,只是一个平台吧,想尝试他是因为可以跑多个系统,但是没多久就把自己的想法给否定了。原因有三: 第一,自己配的主机并不支持虚拟化,而且磁盘也没有组raid 第二,如果跑2003和freenas在这个系统中,虚拟硬件的支持也是问题 第三,这个系统并不熟悉,日后维护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基于以上三点,还是放弃了。。。。 最终选定的还是win2003,简单易懂,而且维护起来也方便,以后如果ITX那台机器有问题,我还能直接迁移过去~ ========================================================================
先写到这里吧~~唉,写下来才发现,自己也够折腾的,不过也只有自己能体会到这其中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