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www.heix.cn/special/a3866.html
眼光长远的VR公司们,已经开始另辟蹊径,而不是在追逐短期现金流的VR游戏行业打转。 这些公司想把VR引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跑道——把世界各地的人联合起来,让他们在VR中表达感情。这个跑道就是VR社交。
但是,VR社交究竟什么样子?与面对面的约会有什么差别?是不是比朋友圈的点赞、评论更加让人烦恼?外媒记者Adario Strange尝试了几家最重要的VR社交平台,试图找寻到答案。以下是他在VR的约会之旅。
当你变成动画片主角,说起VR“黑话”
VR专家们向今天的我们解释VR社交是什么,将会成为什么,其难度估计和我们向一个十八世纪的人解释互联网和约炮软件一样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天在Youtube上那些动画短片,根本不能清楚地表达VR社交的潜力。连VR本身都面临着没有“证据”的尴尬,每一家体验店里都有VR头显,可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光靠着几款射击、过山车游戏,是不能体会到VR技术之伟大的。
我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去了解VR社交:实践。在过去的两周里,我安坐在纽约的公寓中,使用Oculus Rift,和来自瑞典、中国、英国、智利、亚特兰大和加利福利亚的朋友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普通社交网络不同的是,我的交谈对象不再是一个怪怪的网名和丑丑的头像,而是在一个立体的、似乎可以感知到的3D空间中。每个人都由自己的动画形象替代,整个过程也非常顺畅,和真实生活中的交谈没有两样。
特别是当你戴着头显,第一次低头看到自己虚拟的手、虚拟的脸,那种奇妙的感觉绝对终身难忘。鼠标和键盘都已经成为过时的古董,在VR中,你的脸和手,就是你的操作工具,也是你的操作界面。什么叫沉浸感?就是当你扭一下头还能看到自己虚拟肩膀的时候,那种震惊,就是沉浸。
VR社交中也有类似于真实生活中的身体语言,俗称黑话。与另外一个人动画人握手,是像素与像素的大碰撞。这代表着你交到了一个新朋友;而在另外一个场景中,虚拟场景的碰撞,可能代表的是你能加入私人俱乐部。
最酷的事情是,由于现在社交VR群里还是一个小众社群,里面聚集的都是组织严密的先锋玩家,挺像当年互联网大爆炸之前的早期IRC(互联网聊天室)玩家,他们散发出生机和活力,而又有点儿地下组织的味道。
转过一圈之后,我发现有4个社交VR 应用的社群活跃人数最多,分别是:Bigscreen,vTime,AltspaceVR 以及Rec Room。Bigscreen和Rec Room只能在Oculus Rift和HTC Vive上使用,Altspace VR和vTime 支持的设备范围就广一些,后者甚至在谷歌Cardboard上都能操作。
和现实生活中一样,不同的VR应用有着各自的样子(设计)和规范(操作逻辑),它们因为各自定位不同,而吸引了不同的用户。
在VR中“出去逛逛”是一种什么体验?
Bigscreen: 扔掉键盘鼠标,张开嘴巴说话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Bigscreen上结识朋友的场景——该app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适合小型聚会(最多四人)的环境,用户安坐在虚拟的豪华公寓中,可以自由地相互交流,还可以在预设的虚拟私人影院中观赏影片。
此外,Bigscreen还可以当作你的一个私人工作空间,HTC Vive的版本可以使用SteamVR虚拟键盘打字,浏览网页的时候,借助谷歌语音输入功能,体验也非常的流畅酷炫。Bigscreen不仅仅是想让我们有个吹牛X的地方而已,它还紧紧盯着远程办公这个大蛋糕,为虚拟会议、远程作业画下蓝图。
用户在Bigscreen中可以选择自己组建房间,抑或加入别人的房间。每个房间的人数上限是4人,不是为了方便你们打麻将,而是开发者认为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很快地熟悉起来,起到相互交流的作用。我在这里的“第一次”,献给了来自亚洲的一男一女,和来自西欧的一个男人,我们很快就交谈起来,互相交流VR社交中的技巧。
不过,对于第一次接触VR的人来说,这也可能是一种可怕的聚会。因为你没有办法躲在ID里,做一个隐形人。尽管你的动画形象不完全是自己,你还是有一种赤裸裸地站在他人面前的感觉。和现实生活中一样,你的话一经出口就无法修改,虚拟的空间构造了真实的交流氛围。
vTime:陪陌生人一起看流星雨
我第二个尝试的是vTime,我去了一列行驶的列车中,而车厢里,早已有三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早已打得火热。在自我介绍之后,我们又移师到了另一个地方——坐在一个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上。这种感觉很奇特,似乎巨大的地球正在我们身下移动。
我们四个人中,有一个家伙已经使用vTime 6个月了,看到陨石擦身而过的时候,还是本能地停止了说话。然后,我们还去了一堆篝火旁,去了悬崖边,每一个处场景中都能感觉现实世界的影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还是缺少了一些细节,比如天空中刮风的感觉,还有篝火旁应该感受到的热浪。总得来说,vTime还是超酷,它能够实现我们瞬间移动的梦想,从宇宙中到悬崖边,用不了一秒钟。
AltspaceVR:在VR中听“郭德纲”讲段子
我第三个尝试的应用是AltspaceVR,那里发生的事情更加有趣。每个虚拟的房间都塞满了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才能的人。AltspaceVR看起来比前面的产品更像是现实世界,置身其中,平台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刺激,人们只是做着像现实生活中一样的事。
AltspaceVR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可以消遣的夜间俱乐部。俱乐部的定位是一个夜夜笙歌的纽约深宵喜剧剧场,用了差不多30分钟的时间,网罗了大概40人,静静地等着演出的开始。
在一对夫妻档结束之后,一个小伙子走上了舞台,抖出了几个种族主义的笑话,之后他就被嘘下台了,演出继续顺利进行着。正如线下的世界一样,AltspaceVR同样会有不称职的演员,而沉浸式的感受强化了代入感。你会感觉到自己仿佛真的是置身于一个现实的俱乐部之中。
RecRoom:地球村中的游戏厅
最后一款我体验的应用是RecRoom,该款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聚会游戏的空间。只不过,用户在这里玩的游戏不是以前那种拨弄操纵杆的旧式游戏,而是真正的肢体接触、身体语言的交流。我在Rec Room里试玩了几款彩蛋游戏,和另外几个陌生人组成了团队,共同对抗敌人。随后,我又进入到另一个空间里和其他人玩VR版的猜字游戏,我觉得如果能在客厅里配置这款游戏,我们的生活将增添更多欢乐。美中不足的是,原来愉快的游戏体验被热情过头的熊玩家破坏了,他们已经知道很多技巧,能够迅速地把菜鸟玩家PK掉。
VR社交潜在的危险:如何避免在VR中经历网络暴力?
在RecRoom体验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让我惊惧的一幕——一个年轻女孩在虚拟空间中被房间的地板拦腰压住了,她被吓得大声呼救(她的声音听起来真像是剧痛中爆发的),旁边的一对玩家,还有小孩,都试着把那个虚拟的形象拉出来,但情况变得更糟糕!显然虚拟身体不会也不可能受伤,现实躯体更不会有任何闪失,但这一幕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
如果前面这种恐怖的情景顺着逻辑推演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试想一下,一个坏人用VR企图阻挠或者侵害另一个普通用户的体验,那会怎么样?去年就曾经有一个女玩家写过她在VR里面被“人”乱摸的经历,这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我问过Rec Room的工作人员,在VR中用户会不会被人骚扰的问题,它们的CEO Nick Fajt说,他们的确很重视这个问题,并正在想办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解决机制。
Rec Room以及我体验的其他社交VR app,都曾保证过会开发出多种工具,监测上报不良行为。目前,这些工具有一个共通的功能就是,能够指向特定用户或者查看特定用户(每个应用都会时刻显示用户名),确保随时能够阻截或者上报不受欢迎的操作。
Bigscreen的CEO兼创始人Darshan Shankar介绍说:“我们开创了‘个人空间保护’的概念,保护用户的虚拟身体远离虚拟物体的插入,或者是‘乱摸’等让人在VR里面感到非常不舒服的举动。‘个人空间保护’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简单、明智之举。许多其他社交VR app也移植了类似的控制功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VR社交:VR的一小步,VR产业的一大步
当我第一次使用VR举行商务会议时,Fajt就带领我描述过一次深度之旅,揭示了Rec Room中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我们也由此讨论起社交VR的未来。Fajt曾经供职于微软旗下的HoloLens团队数年,他也坚信AR有朝一日会对主流消费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却打赌,VR正是今天互联网的延伸方向。
当我问及他原因,他引述了最近几个月我也从各大平台上获悉的情况:总的来说,AR比VR更难实现,至少在短期来看这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尽管《口袋妖怪Go》一度爆红,为我们的现实世界提供了一个惊喜,Fajt却坚信这都只是暂时性的过渡阶段。
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透露他们的用户数量。Bigscreen对外宣称,他们最铁的铁粉每周都会在自家的应用上玩上20到30小时。
至于回报方面,就我用过的社交VR空间而言,没有一家是免费供人使用的,很明显这是一个创收的模式。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些服务的重点将是先建立一个交流社群,然后再从中寻找渔利的突破口。
暂时来看,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彻底摆脱传统大屏幕思维的窠臼。但就在几个月前,在Steam Dev Days(游戏服务开发者大会)的舞台上,Epic Games的创始人和Unreal Engine的布道者Tim Sweeney放下豪言壮语,我们用不了十年就能实现从现实躯体向VR替身的飞跃。这个革命性的变化似乎早就注定要求我们现有的媒体手段要作出一个巨大进化:“远程传输”、“共享写作”,都将成为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里的主题。
当这一切预言真的实现,我们会感谢今天的VR社交网络作出的奠基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