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评析-取得多晶矽长约 茂迪的春天来临?
目前料源投资成本及未来风险仍难估算
-------------------------------------------------------------------------
继MEMC琵琶别抱后,太阳能电池龙头厂茂迪(6244)再签下多晶矽(Poly-Si)供应长约,诸多长期规划看似即将到手,然而市场仍有许多疑问,尤其目前料源投资成本及未来风险性等均难以估算,对许多投资人而言,对于茂迪该项新约,其实心里还有问号。
茂迪与AE Polysilicon签定5年合约,若以单位年数为基础,取得的多晶矽总量相当于MEMC与大陆尚德的10年合约总量;对此,茂迪总经理左元淮说,付出的成本绝对比MEMC来得低。
但投资人想了解,2007年仍值多晶矽缺料的大荒年,2008年AE才开始供货,那么茂迪2007年料源的掌控程度究竟如何?
有别于目前传统的西门子(Siemens)制程,AE为1家具封闭式(Close-Loop)流体床反应炉(Fluidized-Bed-Reactor)技术专利的多晶矽业者,据了解,该制程的量产成本预估比传统西门子制程减少至少5成以上;左元淮指出,许多国际多晶矽大厂均视该技术为未来主流,积极投入,包括Wacker已投入实验量产2~3年,REC 400百万瓦(MWp)年产能也已投入2年多,新扩6,500吨年产能也以此技术为主,MEMC德州厂甚至投入10余年量产销售。
但目前仍无法得知AE的确切背景,与2008年其可顺利量产的机率多大、开出的产量如何、质量可靠度多少?这些均是多数同业对多晶矽新厂、新制程的相同疑问,若无法量产,茂迪未来该如何因应。
茂迪至今仍不愿透露与AE合约的实际成本,虽然该制程的成本相对低,但万一量产不顺利,茂迪的投资风险及损失恐将浮出台面,此外,2008下半年后,若多晶矽真的不缺货了,长期合约的负担该如何因应,许多签了约的业者及投资人更是得仔细思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