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MD首代Fusion 多核心合一封装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7 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技术愿景与市场现实的斗争,AMD与Intel的经验与教训
  正如当初所料,在制程工艺上稍微落后的AMD ,也开始接受市场以及消费者的意见,开始跟上对手的步调了。在对手以简单的“粘接”办法,在一个CPU封装内放入两个核心,迅速向市场推出了四核心产品后,AMD推崇的单硅片四核却需要足足延迟了1代才能跟上。尽管目前预期性能会更好,却也白白浪费了不少本来可以赚大钱的机会。
  在一个CPU封装内封装两片硅片核心,这好处自然是明显的:大幅度缩短新的双核四核产品上市速度、降低技术开发难度、更高的良率、更低的成本。这些正是Intel 目前处理器销售跑赢AMD 的重要直接因素之一。
AMD 首代 Fusion处理器是否将芯片组也集成目前还未透露。
  那么AMD 的下代重头戏,Fusion 上会有什么转变呢?AMD 近期向主板厂商透露的有关下代Fusion 处理器规划中,第一代 Fusion 的处理器,不再采用单颗核心设计,而是会像Intel目前的四核心处理器那样采用单个封装内放入多于一片的硅片(Mutil Chip)封装设计。
  由于Intel 已经计划在今年到明年的时间将目前65nm制程的产品转换到45nm,2008年中45nm制程的产品将达到50%以上的出货量,因此AMD的第一代Fusion 产品至少也要部分启用45nm制程才能赶上进度。不过是 AMD 自己制造还是交由新加坡特许代工则未得知。
  从目前CPU的销售可以看到,技术方面AMD想得更宏大,但Intel则更务实。于是我们能看到市面上首先上市销售的双核处理器、四核处理器都让Intel占了便宜。而自认架构更先进更完善的AMD多核产品总是慢了对手一个回合,显得处处被动。
目前已知要把AMD 第一代的Fusion 处理器方案变为现实产品比较可能的方案,将是把传统的CPU运算部分交由特许代工,而负责图形方面的继续交由TSMC 台积电代工,并以较为成熟先进的 55nm制程生产,然后交给最后的封测厂把 CPU及GPU部分的芯片封装成为 Fusion 处理器。
Xbox 360 中的Xeno 图形部分,可见PCB基板上有两枚硅片。
  这种封装方式实际上不算是新做法,除了Intel 曾经在最早的Pentium D 中以及AMD收购前ATI为微软的 Xbox 360 游戏机所推出的绘图芯片 Xeno 中都用过。这方法不但能降低 Fusion 的生产成本,更可提升产品良率,加速产品上市进度。
  按 AMD 的规划,Fusion 处理器预计在08年底~09年初之间问市,除了目前的笔记本电脑、桌面电脑外,产品将囊括工作站、服务器,乃至特殊需求的消费性电子与解决方案。AMD 资深副总裁暨CTO Phil Hester 曾指出,强悍的3D、数字媒体运算性能、以及周边的简化,会推动市场向更优异的效能、绘图功能、以及电池续航力发展。
  目前我们能看到AMD的UVD 能让CPU近乎空载的情况下加速HDTV画质的回放,这表明多元化的运算需求中,只是单一强化CPU核心的运算能力已经过时。从AMD 或者Intel 的产品中,乃至数种物理加速卡的出现,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趋势。
  进入45nm制程后,核心的面积以及功耗都得到控制,一颗CPU的封装内终于有足够的空间考虑封装别的功能单元进去,那么——是GPU还是芯片组呢?显然先把GPU封入会更符合Fusion 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目前AMD 的Barcelona 原生四核心处理器,事实上已经集成了传统北桥芯片的两项主要功能:内存控制以及可以用于图形卡的HT高速总线。
AMD在2006年上半年曾经宣布过一项名为Torrenza的平台计划,通过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多路特性,在处理器平台中添加用于浮点运算的协处理器以进行专门加速。而稍晚在完成收购ATI后,推出了Fusion的融合运算计划,Fusion 通过在CPU内整合GPU让集成图形芯片的系统变得更具性能和成本优势。
  AMD以收购的ATI的GPU为基础,发布了Stream产品,Stream凭借GPU为基础,让 显卡 具备进行通用计算的强悍性能。这让CPU封装内实现封装GPU或者流加速处理器的技术设想终于统一。不过眼下要做的不过是45nm制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把传统的GPU集成进去。
  2006年末就提出的单一硅片上集成多单元概念,在45nm制程投入到实用量产下,才能把总体功耗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在单一硅片核心内,集成四核心已经能以Barcelona 这样的形式实现。但是要推进到Fusion这样的处理器,应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就成了需要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多核心封装(Mutil Chip)的工艺,AMD 的Fusion 处理器就能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最后实现单硅片相对而言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最终产品,但是前期通过 MutilChip 绕过较难处理的市场实际需求以及良率问题,则是最实际的应对方法。Intel的成功经验,看来AMD 也已经体会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8-28 0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