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2# 的帖子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款机器的外形是英国抄袭我们中国的的设计!!, O( e6 l6 b. R0 {/ v2 N7 R$ K8 L, }
. d1 ~' F+ k9 Z/ U% l# T
早在2003年,我们设计室就已经设计了这部胆CD和配套的胆功放,由于这种设计在当时不被那些守旧的国内胆机制造商看中,方案一直被搁置。直到2006年我们才又一次将这套方案重新修改并欲通过国内的胆机企业“申达”将这套设计推广上市。我们是个小的设计室,具体成员大家可以到我们的网页看看www.a-onedesign.com,当时是我一个人负责整个方案的改进,包括一台胆CD、一台前置放大器和一套独立声道胆功放,从外观到基本的结构,我们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但是很遗憾,这套设计交给生产厂之后又没了消息。7 D2 c( F! S0 ~, B9 Q: p& A$ c: C
! t* j" w+ Q0 r/ j
其间与欧洲的交流活动比较频繁,经常有欧洲各杂志的编辑和各大销售代理来我们工作室在音响产品和技术方面进行切磋。结果就在这套方案正在申请专利的过程当中时,1个多月后,HI-FI音响杂志就刊登了英国最新推出的胆CD,就是LZ帖的这个,无论是两侧各三个灯胆散热孔、滑动CD舱门,还是显示屏的外观处理,甚至CD托盘的内部结构都与我们的设计极为相似!!
$ l; v7 _! a! @% _ Q
0 s- x' y3 s7 ?) J, s5 n. s" z所以,不是中国人没有设计只有制造,而是很多中国人看不起自己的设计,一定要等外国人先做出来,再跟着人家后面走。& `( R: h" U, j2 f9 }" H e
' |- v) L. j# L% @0 L/ e; V! V( K) ]+ ~* |* Q K; C( Z# F
下图是我们当时的设计效果图和工程模型。, C: ], y ~6 i8 s
% R+ s H6 x I
![]()
- E, u$ s& L; E ![]()
3 d/ p* O5 }: m+ D7 U! Y6 r1 m ![]()
* y4 w. f2 F$ \2 P, ^& E. S T+ b& `
( x$ Q' H! ^8 S$ L, E* d2 l. g8 \; g
$ `) O' m/ ]3 ?4 p3 Z
* F2 X8 ]& V% [# C
) l5 H" a7 H( a
* j- f" A: O8 q6 }0 J* f$ s* H
% x* A* T% v* u& r5 \: A如果不相信这个事实,我可以拿出我们当时的设计报告等相关文件。/ W3 R: X5 e: ]( i* w4 L2 C) q# T
\4 \( d* b. D K[ 本帖最后由 z2hstudio 于 2007-12-7 11:0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