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哥家的电脑我给配的, 05年7月份入的754 SP2800+的U,当时花了809元.刚买回去的时候感觉很舒服,比他以前的C633快了N倍.后来要经常用绘声绘影处理一些DV文件,他抱怨有点慢.了解到K8 SP是OC好手,于是就试图通过OC来获得性能提升.也是我帮他做的,默认电压下可上到275*8=2.2G,性能已有了不少提高.可是还觉得不甘心,想冲到300,于是几经测试,把电压提高到1.6V.终于稳在300*8通过了测试.虽然电压有点高,但当时认为应无大碍.在那之后他说比原来快多了,用起来那叫一个舒服啊!
今天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说早上开机黑屏,无法自检,让我去看看.我去了之后检查一番,发现硬件并无故障.于是对BIOS进行放电,重置CMOS之后一切恢复正常.再度尝试OC,却发现无论如何加压,调整,外频上到242之后便无法开机,最终确定为CPU缩肛.现只能降回200*8正常使用,他抱怨说感觉变慢了很多,我说这没办法了……
前几天看到现在已经有人在讨论E8系列疯狂加压超频后的缩肛问题了,这距离E8系列的发布才多长时间??E8的MAX电压为1.25v,可估计安全电压在1.3V以内。看到不少人为了冲上4G,不惜冒险将电压彪至1.5V以上,结果频率上是上去了,可跑完一次PI或者3D MARK以后估计这U也就报销一半了。就为了一次PI的那几豪秒??还是为了一次3D MARK的那3,5分??这样的平台能长期使用吗??超频不光是一种乐趣,更重要的是用最少的MONEY实现最高的性价比,这个是要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本人并不反对加压,在安全范围内适当加压从而获得性能上更大的突破是聪明的选择,但是为了追求极限不记后果的毁灭性加压,这就是十分愚蠢做法了。这里有那么多的神U党成员(包括本人也是),我想各位当初应该都是冲着付出400多块MONEY而能获得与价值1000多元的CPU相近的性能才入党的吧。
相信这里大部分人并不只是为了能跑张漂亮的PI或是3D MARK得分图而专门去买个神U,E8,Q6来OC吧,看了大家的帖子,很多人也都是确实在工作或是娱乐中对机器性能有要求,为了追求更舒服的体验感觉才进行OC的。这样的话,如果是完全没有实用性的OC,那又有何意义可在呢??
提倡大家都能在确保硬件安全的范围内合理的进行OC!具有实用性的OC才是真正意义的O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