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7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处理PC/TV level 视频播放显示系统校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2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注:此文很好的阐述了显示器、电视设备在连接PC时播放视频所需要注意的视频格式问题,要想得到正确的输出,这些是必须要考虑的。转载此文仅供读者参考学习,商业媒体请与作者联系刊登事宜。
08年8月补充:现在N卡调节为0-255输出很容易了,177.65以上吧,好像。

  经常看到有关HD视频播放,某某卡画质好,某某卡画面暗淡,某某播放器画质差等等评论,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和系统设置调整相关的。由于错误的设置而得到糟糕的画质的情况很常见,典型的例子是PC/TV level 使用不当而得到苍白的画面,或者是亮区、暗部细节丢失。

  片源、播放器、显卡、显示器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显示效果,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调整建议供大家参考,目标是得到相对标准的画面,当然,由于各人的偏好不同,例如有人喜欢偏暖的色彩,有人喜欢偏冷的色彩,这些都可以通过显卡、显示器、播放器,调整出不同风格的画面。

一、显示器的调整

  相信大部分的用户是用PC显示器看HD。不准确的参数设定,影响色彩的准确,画面的层次。显示器的校准,有条件最好用校色器定期校准。除非是专业的高端显示器,普通显示器的出厂设置是不能信赖的,并且随使用时间变化。当然,我们只是看看HD,不一定需要这么严格。在Windows 桌面环境下先简单调整显示器,可以用Displaymate 之类的显示调整软件辅助。也可以用下面的灰阶图片(下载图片)。


灰阶图片

displaymate-gray &color
  设定合适的黑电平:调节亮度键,使显卡送过来的信号RGB=0对应显示器的黑色基准。调节到黑色能尽量黑,又能尽量看清暗部的灰阶层次。因为显示器的素质不同,有时硬要提高亮度来分清0、1、2的话,黑色可能就不够黑了,看着办吧。
  设定合适的屏幕亮度:用对比度键,或叫增益控制键,控制显卡送过来的信号RGB=255对应显示器的白峰。在能看清亮部的灰阶层次(250-255),亮区不饱和的前提下,提高对比度按键到最大,这时得到显示器的最高可用亮度。
  对于DVI 接LCD,黑电平、增益控制不可调或不用调,只需用LCD的背光键调节合适的屏幕亮度。

  亮度设定到多高合适,sRGB 的标准是,在正常的室内照明条件下,亮度标准80 cd/m,这适用于图片处理的工作。视频工作室一般的设定是100 cd。对于视频回放,亮度设定不一定严格按这些专业标准,喜欢调亮点也无所谓,个人的眼睛受得了的话。
  对于CRT显示器,最高亮度都不会去到太高(<200cd ),基本不用担心太亮的问题。
  对于LCD要小心点,现在LCD厂商很喜欢靠高亮度来提升对比度指标,动不动就是几百CD的亮度,并且出厂设置通常会偏亮,还是调低点比较好。
注,应为调节背光亮度。液晶面板为比例型调节(光阀),所以符合要求的设置只有一种状态,通常为厂家默认或者标准模式,亮度对比度为50,此处应注意是调节背光亮度,当然对于无法调节背光亮度的就没法子了,降低画面调节中的亮度只能损失细节而且降低对比度性能。
  个人目前使用的ACD23 LCD ,标称亮度450cd(又不是开演示会,用得到吗?)。个人接受的合适亮度设在120 cd (用校色器读数),而这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键值只到29%。

  色温选择和调节:影响画面的冷暖,桌面sRGB标准、HDTV BT709标准的色温设定为6500K。没有校色器的话,建议直接选显示器的预设6500K好了(有的话),不用调节,调也调不准,并且人眼的色温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Gamma 校正:估计除了高端的专业显示器,大部分显示器的gamma曲线都不会太标准,普通LCD的出厂gamma 曲线更是难看。Gamma 校准直接影响颜色的准确度,画面层次,还是很重要的。没有校色器的话,只能借助Gamma校准图案做灰度的粗略调节。如果没有相当丰富的色彩处理经验,相信很难对R/G/B 分别准确调整,不调也罢。
目前sRGB、BT709 的gamma标准值均为2.2。


Gamma 校准图案

  OK,以上基本调整好,在显示器不太差的情况下,初步保证显示画面不会有太大偏差。如果你的显示器还算不错,希望有更准确的画面,用校色器好了。


二、显卡的校准

  显卡方面,经常有所谓A、N卡2D品质之争。VGA 模拟输出质量,即所谓的桌面/2D 画质,A、N各有好坏的作品,且模拟输出质量不单取决于A、N 芯片,和显卡制造商也有很大关联,笼统争论A、N优劣没什么意思,在此不作讨论。而对于DVI输出,在显卡质量合格的前提下,A、N卡的2D 输出质量基本可以认为没分别。目前的A、N驱动的设置,对桌面/2D输出默认均不会人为干涉的。即是,PC要向显示器输出RGB=100的信号,A卡不会输出成99,N卡不会输出成101。当然,如果考虑加载显示器校准数据的话,可能会有处理精度的细微差异,但对于大多数部分用户是可以忽略的。

  不过,对于视频播放,情况就复杂多了。显卡的视频输出和桌面输出的驱动设置处理是不同的。经常有朋友抱怨N卡画质不好,画面发白,颜色偏红偏暗等等,有所谓看电影用A卡的说法。导致这种劣评,部分是因为N卡驱动的视频默认设置并不标准,存在人为调色的情况,部分是因为用户设置错误(例如上面提到的PC、TV level 问题)。相反,A卡驱动的视频设置是相对标准,默认是不会人为“调色”的,另外A卡驱动默认是按PC level设定视频输出的,适合大多数PC 用户的观看环境(用显示器看电影)。即是,A卡驱动视频默认设置,不太会出问题。下面只简单介绍N卡 在XP平台的视频播放设置。
  WinXP 视频播放主要有2种输出渲染方式:Overlay Mixer, VMR(VMR9),各有优劣。overlay 简单成熟;VMR9支持的视频特性要丰富些,但毛病不少。选哪种方式,看用户的侧重。不幸的是,无论哪种方式,N卡的输出都可能有问题。

  N卡现在的9x驱动已全面改用新的控制面板,熟悉后还算好用。新面板可以对桌面颜色、overlay 视频、VMR视频分别设置,可以排除某些互相不必要的影响。例如,调整VMR颜色可以不必影响桌面颜色。
打开控制面板->视频和电视->调整视频颜色->,如图。
标准页:这里有个“将这些设置应用于所有视频技术”的选项,默认是不选的,参数设置只对Overlay, 不影响VMR。
N卡默认设置是:对比度40%(旧面板则是90%, 只是标示方法不同),饱和度57% (旧面板则是114%)。
建议改为:对比度47%(旧面板则是100%),饱和度50% (旧面板则是100%)。
选中“将这些设置应用于所有视频技术”后,以上设置就同样应用于VMR。建议不用选,因为的VMR默认设置已是标准的,不用在这里更改。(要改的话,上图的参数同样是VMR的标准设置参数)。

RGB灰度页:视频的gamma调整,不要选。

矫正页:默认是7300K,改成“不要使用色温矫正”。

增益页:保持默认好了,需要用到这些视频增强功能,再来调整。
  OK, 经过以上设置,把N卡视频播放调回标准的颜色设定。即是,N卡驱动输出应保持节目源的原色,不应擅自更改。可以用下面的HDTV BT.709 标准彩条信号检验。
测试文件(bars709.rar) :http://www.cnpdb.com/bbs/viewthread.php?tid=5753

  VMR输出可以用截图+Photoshop准确检验,Overlay只能靠目测了。在不做TV->PC 转换的情况下,彩条的RGB读数应该是:白(180,180,180), 红(180,16,16),绿(16,180,16),蓝(16,16,180),黄(180,180,16),青(16,180,180),品红(180,16,180)。考虑到YUV->RGB 色空间转换的误差,出来的结果误差个+/-1是正常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6:08 | 只看该作者
三、 PC、TV level的正确设定
  DVD、HDTV视频采用的记录方式,8bit亮度信号Y的范围为16-235,参考黑色记录为16,参考白色记录为235。低于16的信号称为BTB(black than black), 留有15级footroom(下动态余量);高于235的信号称为Peak White,留有19级headroom(上动态余量)。至于视频工业为何采用这样的制作标准,我们不必细究。只需知道:
- DVD记录的信号16,在电视机被正确还原成黑色,而低于16 的信号(若有)不需要被显示出来。
- 信号235被还原成(参考)白色,如果DVD 记录有高于235的Peak White信号,若电视机的对比度设定还没有饱和的话,可以还原出这个比参考白色还“亮”的白画面,若电视机已达到饱和状态,则只能是做削波处理。
  例如,当电影画面有局部的强光、强反光,可能出现“Peak White”信号,这取决于制作时的电平控制。参见下图蓝光“十面埋伏”的画面,刀的强反光带有>235的"Peak white"信号。
  如果PC接显示器播放DVD视频,就会碰到问题。PC 桌面,是按0=黑,255=白定义的。DVD 解码出来的视频信号是16-235,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显示的话,DVD电影的黑色在PC 显示器是显示成暗灰色,白色显示成亮灰色。用户看到的是暗淡、发白的画面。不幸的是,微软的VMR 视频标准,默认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视频播放的。(微软这么做是有其道理的,暂且不谈)。VMR出来的一段时间,用户普遍抱怨VMR 的画质很差,比不上Overlay 颜色鲜艳,呵呵。
  那么,采用Overlay 渲染播放,是如何处理的?很简单,把DVD 的16-235 信号,转换成(扩展)成0-255的信号,即把原来的TV level 转换成PC level,和PC桌面显示设定一致,PC 显示器就可以还原正确的画面颜色。至于BTW和Peak White 信号,一概切掉。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端,例如:
-Peak White 信号没了,某些电影场景的高光细节会丢失。
-16-235共219级灰阶,转成255级灰阶后,会出现某些灰阶断层,例如原来的灰阶25、26,转换后变成10、12,灰级过渡就变得没有这么平滑。在某些画面情况,可能出现轻微的"Color banding".   

大概是听多了用户抱怨,A、N后来的显卡驱动都做出了调整,有趣的是,是不同的方向:
-A卡,VMR默认改为按PC level处理,和Overlay一样
-N卡,Overlay默认改为按TV level处理,和VMR一样

由于用户实际的使用情况不同,会出现以下情况:
- 如果PC 用DVI-HDMI接投影、平板电视,而采用PC level输出,会导致原电影画面的暗部、亮部全部切掉(详细参见显卡区emufan 置顶贴)。
- 如果PC 接PC显示器,而采用TV level输出,会导致暗淡、发白的画面。

OK,搞清楚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N 卡用户:
-VGA 接CRT 的话,如果不嫌麻烦,把CRT按TV level 做1次亮度、对比度校准,记下设置参数,看片时调出这些设置值。虽然麻烦点,但这是可以取得最好画质的方法。
-接 LCD 的话,要做TV->PC level的转换,最简单是直接修改注册表,让N 卡驱动按PC level 处理VMR/overlay。如果是采用VMR输出的话,可以用KMP/mpc 的remap 16_235的shader 功能转换。具体参见坛内贴子。
-DVI -HDMI 接电视、投影,通常直接用VMR 输出就行了,TV level 对TV level,门当户对。
补充:此种情况适用于不能识别PClevel和TVlevel的电视,如夏新的37HWT2A和日立42PD9900TC,且只能使用DVI-HDMI的连接,使用HDMI显卡无此问题;对于能够自动识别的,如索尼40X200A和夏普52G7,只需按照PC level设置,事先检测一下没有坏处。我的海尔32能够支持DVI-HDMI1366x768,就说明是按照pclevle走,所以选择VMR反而不合适

A 卡用户:
-接PC 显示器的话,啥都不用做,很方便。
- DVI -HDMI 接电视、投影,不清楚现在A 卡驱动是否可以智能识别显卡连接而改用TV level输出,若不是,就麻烦了。目前手头没有DVI A卡(只有本本的X1400),没法验证。

  对于视频播放,A、N卡均有各自的视频处理增强功能,例如反交错、降噪、锐化、缩放等等,暂不涉及。对于HD 1080p的视频回放,只要设置正确,A、N卡都能给出合格的画面,两者在HD基本画质方面,其实不存在大的差异,某些夸大的说法只是厂商的市场语言罢了。
*附:如何修改注册表,让NVIDIA的驱动按按PC LEVEL的方式来处理OVERLY VMR9
1. 在注册表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HardwareDeviceMapVideo"
记下"devicevideo0" 对应的GUID,例如像这样:{88A65C65-AE58-4900-970A-D803FCC0E886}

2. 在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Video{GUID}0000"
这里 的{GUID}是上面找到的数字
在 "0000" 目录下面新建 DWORD 项"VMRCCCSStatus" ,键值
3 - PC level  
1 - TV level

然后,重启动。

这个方法对VMR有效,包括9x.xx、100.xx 驱动for XP。有个问题,使用PowerDVD 播放器放HD DVD,退出后,该设置会暂时失效,要重新启动才行。
对overlay 不一定有效。N卡驱动overlay 部分比较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2 16:1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倒是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