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177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SATA接口移动硬盘的使用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SATA接口简介

  大约在两年前,SATA接口以传输速度快的优点将旧式的IDE接口取代,成为连接电脑硬盘的主流界面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的主板均内置两个或以上的SATA接口,使SATA硬盘得以大幅普及。不过,电脑主机内部的数据传输速度虽然显著提高,可外部接口仍以USB 2.0及IEEE 1394为主。虽然这两种接口足以应付一般的数据传输需要,如连接数码相机传送数码相片、连接数码摄像机复制视频片段、与闪存盘交换文件资料,或者利用蓝芽适配器无线传输资料,但整体来看它们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要,甚至成为数据交换时的主要障碍。

  以目前的数字内容播放、剪辑为例,光靠USB 2.0或IEEE 1394接口的速度显得很吃力。尤其是用户编辑制作高清DV视频片段时,在画面中增加特效后往往需要同步播放观看效果如何,即使利用速度稍快的IEEE 1394接口移动硬盘,也有延迟停顿的现象出现。而eSATA接口正好为需要外部高速传输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内部条件,eSATA的技术标准比USB 2.0和IEEE1394更为先进。

  从技术特点上看,eSATA是SATA的外接式界面,它配备更耐用的接线和连接插头。eSATA接口可以达到如同SATA接口般的数据传输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数据传输速度分别相当于150MB/s及300MB/s。其中,eSATA 3Gb/s的速度同样向下兼容于1.5Gb/s,与目前内置式SATA接口硬盘一样。由于SATA接口硬盘内部的数据持续传输率已达75MB/s,因此USB接口和IEEE1394接口的速度(60MB/s、50MB/s)成为外置式移动硬盘的瓶颈,eSATA的出现恰好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的完美解决方案。另外,eSATA界面标准还有更多的优点,如原生命令序列(Native Command Queuing)、热插拔、接口扩展器(Port Multipliers)以及其他SATA功能。

  其次,在外部应用环境方面,近期推出的主板和部分台式电脑开始内置eSATA接口。具体产品包括945P、P965、NF550、680i和R580等目前市场中的明星主板,而厂商则包括华硕、华擎、微星、富士康、七彩虹和梅捷等十个以上的品牌。另外,AMD公司刚刚推出的R480X-CrossFire主板上也发现了eSATA的身影。鉴于此,作为SATA的外置版本,eSATA的应用环境开始由之前的匮乏变得初步成熟。用“方兴未艾”来形容目前的eSATA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eSATA接口移动硬盘使用技巧

  用户在购买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后,或许有的人已经发现,接好eSATA移动硬盘的连接线后不能马上被操作系统识别出来,系统会要求你重新启动电脑。而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就没有这个问题。

  其实,在使用eSATA移动硬盘之前,用户一定要确定主板打开了AHCI功能。AHCI为“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的简写,中文名称是“高级主机控制器界面”。它由Intel公司提出,目的是让硬盘等存储设备的驱动程序启用高级的Serial ATA功能,例如原生命令序列(NCQ)和热插拔功能。因此,在没有打开AHCI功能之前,eSATA移动硬盘需经过重新启动电脑这一步骤才能够被操作系统识别。而一旦打开AHCI功能之后,eSATA硬盘就能像USB接口的移动硬盘那样即插即用。

  不过,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没有内置AHCI控制器的驱动程序。故用户新装Windows时,必须先按F6键安装AHCI控制器驱动程序(从3.5寸软磁盘安装)。由于现在新上市的电脑一般没有配置3.5寸软驱,因此安装Windows时只能在主板BIOS中设成非AHCI模式。不过,笔者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在不重装Windows的情况下打开AHCI功能。

  1.首先从“驱动之家”网站下载Intel官方正式版的ICH6R/7R/8R系列南桥芯片组用驱动程序--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最新版本为6.2.0.2002),里面包含了AHCI控制器驱动程序。其下载网址为http://www.mydown.com/driver/mainboard/intel/473/409973.shtml,然后进行安装。

  2.由于主板BIOS中设为“Standard IDE”模式而不是“AHCI”模式,所以系统会提示没有AHCI兼容芯片组而不能安装这个驱动程序。

  3.在退出安装过程前,切换到C:WindowsTempIFWinallDriver文件夹下,将所有驱动程序文件拷贝到另一个新建的文件夹中备用。因为此时如果退出安装过程的话,与AHCI控制器相关的驱动程序会被自动删除。

  4.依次点击“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设备管理器”中打开“IDE ATA/ATAPI控制器”,会见到“Standard Dual Channer PCI IDE”或“Intel Serial ATA Storage Controller”的字样(如果已经安装Intel Chipset Utility的话)。

  5.选择“更新驱动程序”,并手工指定路径(第3步中拷出的AHCI控制器驱动程序文件所在文件夹),强迫安装“SATA AHCI Controller”。

  6.安装完毕,重新启动Windows后,进入BIOS内将“Standard IDE”改成AHCI模式即大功告成。
头像被屏蔽
2#
发表于 2010-3-2 12: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3-2 13:06 | 只看该作者
ESATA的传输速度确实比USB的快了许多。呵呵,不便利性可以忽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3-2 19: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又看了一下发帖日期,确定不是挖坟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3-2 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后有米要买一个E-SATA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3-3 01:1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下来,下次参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3-3 01:35 | 只看该作者
不支持Win7系统
情非首尔 发表于 2010-3-2 15:57

我在win7下面用得好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3-3 02:0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说 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版本6.2.0.2002)不支持win7
情非首尔 发表于 2010-3-3 01:41

那你该升级了,我用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3-3 09:50 | 只看该作者
WINDOWS 7下,装了个INF,再按照网上改下注册表,就可以开AHCI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3-3 10: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是RAID0 ,ICH8R,本身就是AHC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nidis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
发表于 2010-3-3 12: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3-3 14:16 | 只看该作者
成吉思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3-3 14:22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要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3-3 14:27 | 只看该作者
USB和1394都可以供电,所以ESATA是死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4:46 | 只看该作者
USB和1394都可以供电,所以ESATA是死胡同
farter 发表于 2010-3-3 14:27



    我没有用过,不知道这样的2.5寸, 用usb供电,能够支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3-3 15:26 | 只看该作者
2.5硬盘通过USB供电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主板供电做得差,还可以双口供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nidisc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
发表于 2010-3-3 16: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3-3 16:23 | 只看该作者
我在win7下面用得好好的
clawhammer 发表于 2010-3-3 01:35



我天天在用,在Win7上更好用,还同时显示拷贝速度,1T以上的盘,如果用USB2.0拷贝,那是一种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teve21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
发表于 2010-3-5 14: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3-5 20:0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等USB3.0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8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