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论游戏的驱动开发和优化能力,也就NV和AMD两家排的上号。Intel的游戏驱动在某些跑分上还行,但论一个一个游戏的优化的话,大家懂的。但NV和AMD在驱动开发的实力上,孰强孰弱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一个是有历史原因,还有软件开发人员的个人实力和数量(公司的重视度,老黄说过NV不仅仅是一家芯片公司)。
AMD的CF,就如同NV的SLI;这里不是泛泛而谈,还是针对性的谈谈: APU内部低端集显和外部独显的非对称交火。
为啥需要CF,SLI;
个人觉得目的:单块卡的性能无法达到这么强,我觉得是主要初衷;可能下一代的单卡就能到达这一代的双卡性能。
实际实施呢?
对于NV,一直基本上中端+高端的卡才支持SLI; 而且也需要两张卡型号相同,这就是所谓的对称。。。
AMD呢? 它的CF是晚出于SLI的,但后来从5系列开始加强,现在和SLI差距不大;但是但是! 在APU面试之前,AMD的实施策略也是和NV一样的:基本上中端+高端的卡才支持CF; 而且也需要两张卡型号相同;
本文一开始就提到了,游戏驱动的优化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特别是像SLI,CF最后需要一个一个优化,确认性能提升的。所以中端+高端的卡 + 对称,绝对是最合理的策略。。。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如果一代显卡中端+高端有四个型号,那么就是每一代四种的SLI或是CF,这是工作量。
但,但,蛋疼的事这些在APU出现后,就不一样了。。。
1)为了用GPU拉升APU的销量,搞个集显+独显的CF,完全是市场宣传策略的结果。。。
2)技术上呢?实施上呢? CF的缺点这种低端+不对称的交火它都有,动手算一下,APU内部的低端独显,每一代我算3种,不多吧。。。 那么外部支持CF的独显呢? 我算6种,不多吧;再看看组合: 3 * 6 =18。。。 工作量原来的4倍以上。。。
对于公司的技术人员:
本来AMD的软件驱动开发人员实力就不及NV,人员数量也少,还偏偏为了某些市场策略,额外多了这么工作量,这会是怎样的结果? 工作的成功有质量保证么? 原来每个月一次的催化剂的质量已经被人耻笑了(HotFix能到4)。还这么搞。。。不是砸自己招牌么? 现在科技领域的大家乐于接受趋势是: 要专要精,就像苹果,要稳定可靠;你可以用别人的成果,你可以比人家产品面窄,但你自己出品的东西要是精品。。。
对于普通消费者:
欢天喜地的买了,APU + 独显的本本;就上面那种CF驱动的质量和天生非对称的缺陷。实际体验完全比不上,AMD CPU+ATI GPU的组合,这不是坑人么?
我觉得AMD在技术的引导上,完全是靠的是忽悠小白。。。你骗了一个,人家一用体验这么差,在一查发现技术先天的原因,下次人家还会信任你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