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3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ntel初步实现硅光互联实用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8 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tany 于 2010-7-28 11:15 编辑

Intel技术突破 硅芯片引出50Gbps光纤连接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Skyangeles 编辑:Skyangeles 2010-07-28 09:34:16 3086 人阅读 [投递]
Intel公司今天宣布,他们在研发多年的硅光子技术上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建立起了“全球首个集成激光器的端到端硅基光数据连接”。根据Intel的说法,这项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终于“证明了未来计算机可以使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可能很多读者还是不清楚Intel所说的硅光子技术、硅基光连接究竟是什么意思,下面就先来简单的解释一下。我们知道,多年前的科幻小说就开始畅想“光脑”,即使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进行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但使用光传输的最大障碍在于,需要在信号传输的两端安装光电转换设备。所谓的硅光子技术,就是使用常见硅芯片来完成光电转换。而Intel今天宣布的技术突破,实际上就是开发出了一颗可以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芯片,以及一颗再把光信号变回电信号的芯片。

原理展示


Intel今天已经展示了该技术使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模块实物。其发送端芯片包括磷化铟(InP)层,可发射四种不同波长(颜色)的激光。激光经过四组调制器(Modulator)调制后即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编码,经过最后的复用器(Multiplexer)混合为一道光线,通过光纤发送出去。

发送端芯片结构


发送端芯片


到接收端,只要由分离器(Demultiplexer)将光线重新分离为四个波段,再经由四路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解码即可还原为数字电信号。

接收端芯片结构


Intel表示,目前该芯片中的一路信号(即一种颜色、波长)带宽为12.5Gbps,四路合计共50Gbps。虽然只是试验性的环境,但他们已经在这套设备上进行了超过27小时的连续测试,数据传输量超过1PB,没有出现一次错误,保证了该系统的稳定。另外,Intel表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两颗芯片都是由半导体业常见的CMOS工艺制造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实测传输


Intel研究人员目前还在进一步开发这套系统,未来每信道的带宽可达25Gbps、40Gbps,而通过划分更多的信道(x8、x16、x25),将可达到1Tbps带宽的目标。

未来计划


头像被屏蔽
2#
发表于 2010-7-28 12: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otomac 该用户已被删除
3#
发表于 2010-7-28 12: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7-28 20: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现阶段还主要是网络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7-28 23:20 | 只看该作者
usb3.0将无疾而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28 23: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和USB3.0没有关联,而且短时间内也不会投入商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7-29 01:01 | 只看该作者
光电转换小型化,跟光脑两回事,
应该是美国半导体激光研究的小成果交INTEL商品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29 19:18 | 只看该作者
电-光-电的转换延时应该很大,要不然的话把静态内存外置,cpu可以丢掉二三级缓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6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