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非入耳式耳塞最大的音质瓶颈:塞不紧
. `9 L6 z' B! }: _$ D5 Z/ [5 m M6 b2 g- o# N: Z% w
解决方案一:采用入耳式结构,耳塞与耳朵接触面积很大,彻底塞紧。非入耳式塞子与耳朵接触的表面积太小,想塞紧,难啊!. x0 x$ y y9 k8 u5 P7 n0 H
1 Y" Q1 _1 d r6 @! N- F解决方案二:戴两层套(三层暂未实验,理论上越多层越好,不过前提是能塞进耳朵)。怕闷就用中空套(我在用),甚至用剪刀剪剩最边缘和耳朵接触部分即可(理论上的最佳方案)+ j( i$ p( @2 ^
! l: D+ m" X6 j% i原理:与音箱中,喇叭与箱体(前障板)的原理相同。
9 h) g: w8 W( N) W0 h4 H \: _2 f4 N' X' P) A; Q
细述如下:
^5 f I) | A P; L7 R3 w+ f8 }" i- @
) Q1 `3 b( G5 z. y' }实验:把耳塞从耳孔里拔出半厘米,中高音声音不会减小太多,而低音小声了很多。并且,整体味道有点怪? ^4 S/ y, \* `& d- I+ a
# v9 E! v. v* X
这是因为振膜有两个表面,低频波长大,两表面产生的反相信号会叠加相消,造成足量的失真。。。
' y& {! _' n8 i, R8 j# o; g- |, `- J6 Z E& I7 }( q
避免相位相消就必须把耳塞和耳朵间的缝隙堵死。
, Y6 P: h2 N. Z
/ G: q) {; u2 L6 c D- I你会说,耳塞背面有壳,不会把振膜反面发出的声音挡住吗?! D: ]7 Z1 D# {- }" ^
( u6 R2 x0 w. T V+ c" {/ _要是相信那层薄薄的塑料有隔音效果那是不明智的。十几厘米的水泥墙都不怎么隔音呢。
8 O- x( M. R" d. z8 a7 q# x" N: |$ G$ [9 N/ K
具体实验,人物A带着耳塞在听歌,人物B靠近A耳朵,能听到耳塞里“漏出”来的声响吗?那个就是振膜反面的声音穿过振膜后的塑料薄壳被你听到了。
- A' }9 p2 M _+ J' G3 E% k6 ?4 H
6 W+ b) C9 M+ j- P, r戴上Extra Safe的n层套套后,低频正常了,空灵感大为增加,一句话:声音正点了很多。简单手术,信不信都不妨一试。:charles:
6 {% Y1 a9 u' d3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