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6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板电视维修贵得离谱(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 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板电视买得起修不起 三包条例出台无期(ZT)


家住广州海珠区某楼盘的郭先生至今很烦。

  去年初搬新家添置的三星42英寸液晶电视原本一直用得挺好的,谁知今年世界杯还没看到决赛,电视就宣告罢工。起初是发现显示屏上多

了几个坏点,后来干脆是有声音没有图像。郭先生辗转通过商家找到厂家打通维修部电话,却被告知液晶电视不在国家“三包”规定范围内,

需要自费维修。

“最后说是信息处理板坏了要更换显示屏,一问价格说要8000元,简直是要抢钱啊!”更令郭先生郁闷的是,无意中去卖场一问,原本那款花

了他逾3万元的电视已经停产,而一台功能尺寸同样的液晶电视价格也已缩水了一半。

  “修电视的钱,差不多够我再买一台新的了。修吧,不值;不修吧,变成电子垃圾也心疼。”8月4日,郁闷至极的郭先生请求本报给个建

议。

  平板电视维修贵得离谱

  此前本报还接到过投诉,某消费者2004年初以2.6万元买了一台合资品牌的等离子彩电,用了一年多电视出现了故障,由于过了保修期,维

修费高达1.1万元——这相当于时下一台4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

  记者周末暗访了几家广州平板电视特级维修店,发现平板电视的主要零配件维修报价都挺吓人:42英寸某国产品牌等离子,仅更换媒体盒报

价就在6000元至8000元左右;液晶屏面板更换则在2500元到1万元不等,电源板4000元-5000元左右;背投灯泡,国产的600元左右,进口的则在

1200元至3000元一个。

  一位不愿具名的售后服务经理向记者坦言,相对于CRT彩电寿命多在10年以上,平板电视(液晶和等离子)的使用寿命偏短,约在五六年左右

。此外,电视使用1万小时以上即需更换荧光灯管,费用约数千元。

  “随着平板电视的价格日益下降,维修费随时可能比买一台新的要贵。”家电网主编李韬对“买得起修不起”深有感触,“我们接到过无

数类似的报料投诉,涉及当前市面上所有的平板电视品牌。”

  平板至今未列入“三包”

  随着价格的接连“跳水”,前两年还“高高在上”的平板电视,如今已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在上周,TCL、长虹、创维等国产47英寸液晶电视跌破1.6万元大关,同时还赠送相当于2000元的音响组合等。年初还卖两万元的42英寸

液晶,如今不到一万元就可以抱回家……跳水降价的不仅包括大中小尺寸标准高清系列型号,还波及到所有中外平板电视品牌。就连坚持走高

端路线的索尼,上周末在北京也向记者感叹:中国市场价格变化太大,不降价是根本无法应对。

  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平板电视总销量达188万台,较2004年39万台的销量猛增了380%;今年上半年平板电视销量已经达到212.1万台。

保守预测,今年全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500万台。

  “随着价格不断下跌,平板电视不是电视,不在‘三包’之列的现状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长期从事平板电视消费课题研究的家电业资

深研究员陆刃波向本报记者尖锐地指出,在市场占有量迅速攀升之时,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问题日渐突出。

  来自广州市12315的有关数据也显示,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诉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广东省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江列华更是直指,某些品牌的平

板电视维修率高达15%,诸如等维修配件需一个月、维修费开出上万元、使用二三个月便出现坏点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电视厂家各有“土政策”

  备战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中外平板电视厂商再次掀起新品攻势,然而记者就平板电视“买得起修不起”的话题征询厂商意见时,多数国

内厂家都在夸夸其谈自己的平板电视品质一流,却鲜有回应维修话题的。

  结合各品牌企业网站卖场宣传资料,记者发现,不同企业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标准各有一套。海尔、创维、TCL的整机和主要零部件保修期

为3年,日立的整机保修2年,松下、索尼、三星等众多品牌都是整机保修1年。

  记者以更换等离子电视媒体盒询价时,即使是国产品牌售后人士的报价从几百块到数千上万块都有,“最好得看电视机具体情况才能出价

。”

  此外记者留意到,今年初苏宁曾联手厦华、海信、三星、创维、康佳、长虹、夏普等21个家电生产厂家在南京公开承诺执行《等离子、液

晶电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暂行办法》,苏宁称之为苏宁版本的“平板电视三包”。

  但记者查阅苏宁“三包”规定发现,也不过是宣称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整机“三包”期为1年,主要部件(包括显示屏、数字信号处理板、IC

电路集成块)“三包”期为两年,折旧率为每天0.15%等等。至于电路整板、元器件等,并未承诺免费更换。苏宁人士同时也表示,“维修还得

看不同品牌厂家的具体规定。”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9:03 | 只看该作者
“三包”条例出台无期

  不管怎样,在平板电视持续爆发性增长的当下,消费者间接成了厂商试验新品的牺牲品。资料显示,在所有有关平板消费投诉中,最多消

费者反映,其购买的平板电视机用了一年多就坏了,但厂家却以“过了一年保修期”为由,要求自费维修。

  据业内专家介绍,因为没有标准可资借鉴,多数平板电视机厂家参照计算机显示器(屏)的“三包”规定,整机保修一年。

  但众所周知,平板电视之所以贵过CRT电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核心面板(屏)矜贵无比,基本占据整机成本的2/3以上。

  为何平板电视不能享受国家彩电“三包”规定呢?记者采访多个渠道,得不到明确解释。

  有不愿具名厂家人士称,相对技术成熟的传统CRT彩电,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彩电,其整体技术方案(显示方式和显示部件)都不在1995年

制订的传统彩电“三包”规定之列,因此厂家无法提供有效的“三包”保障。“中外品牌厂家多属于来件加工组装,谁也无法保障重要元器件

质量百分百合格,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谁也无法收场。”

  中国家电维修协会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平板电视“三包”条例已经在起草之中,何时出台不得而知。“你要知道,这个问题很复杂,牵

涉到多个部门利益。”

  案例回放

  案例一:

  据央视《今日说法》报道,北京的消费者陈先生购买了一台三星的背投彩电,用了一年出现故障,厂家提出了更换数个灯泡的维修方案,

但一个灯泡价格3000元。双方为此对簿公堂。

  案例二:

  深圳市民张先生在2004年初花5.8万元买了一台42英寸索尼等离子电视机,2005年中,媒体盒出现问题,无法成像。而换个媒体盒就要8000

元,一番讨价还价后,最后花了3500元才算修好。

  案例三:

  深圳的陈女士去年4月购买的一台等离子彩电,使用未满5个月即出现故障,维修之后不到一年屏幕又出了问题。售后服务部门答复称,整

机保修期已过,而维修费用要1.7万元,比新机的市场价格还高。

  专家说法

  广州市家电维修协会会长姚文祯:

  物有所值贵也正常

  姚文祯认同“平板电视维修费应当贵”的观点:维修费用与机器的自身价值成正比,也与维修服务商的档次成正比。“平板电视本身价值就

高,除了零部件,维修费用当然也很贵。”

  不过姚文祯承认,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成熟和产量的增大,维修价格应当会降下来的。他同时表示,“希望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要维持服务商和维修人员的合法经济效益。在反对乱收费的同时,也不提倡压价的不良竞争。”

  姚文祯介绍,由于维修平板电视的技术含量高,广州家电维修协会专门为平板电视的维修服务制定了指导价格,诸如29英寸液晶电视收费

在200-300元,34英寸液晶电视250-400元,42英寸液晶电视500-700元,等离子电视500-1100元之间,并且规定只允许特级店与一级店有资格维

修平板电视。“除了打雷和用户自行修理或让非其协会的维修点修理后导致的损坏价格会上浮外,一般的维修费用都低于指导价格。”

  广东省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江列华:

  购买时应要求注明“三包”

  江列华则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平板电视技术尚不成熟,消费者购买液晶、等离子和背投彩电等平板高端彩电应注意明确“三包”期限,

务必向销售者或生产厂家详细了解产品“三包”的具体情况,包括:整机“三包”期限,主要部件“三包”期限,主要部件的具体清单等等。然

后根据“三包”情况慎重考虑是否购买。

  据悉,早在去年3月,广东省消协就曾发出“一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购买高端彩电应明确“三包”期限。

  江列华再次提醒,如果消费者确定购买,就要让经营者把对“三包”服务的承诺在“三包”凭证或发票上以文字形式明确标注,以便在发

生纠纷时明确责任赔付。

  江列华同时也寄望政府相关部门尽快修订、调整或出台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液晶彩电、等离子彩电和背投彩电等高端彩电的整机及主要部

件的“三包”期限,让消费者买得明白,用得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9: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电视机,大致分为,显象管电视[CRT],背投电视,液晶电视[LCD]和等离子电视[PDP],其中液晶和等离子统称为平板电视。背投由于其

外观笨重,会聚技术的不成熟,正在逐渐被淘汰。平板将依它外型超薄节省空间和不闪烁的图象,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房价的不断攀

升,家庭空间的不断缩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板电视将走进千家万户。现在的家电消费者,争相购买平板电视无疑于两个原因,一

个是赶时髦二个是比享受。可谁又知道,在您赶享受的同时平板电视的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向您袭来。那就是------电视坏了怎么办?



    本人是搞家电维修的,三句话不离本行,我看到每一种新式家电的第一眼就是---这东西坏了如何维修。所以说我们才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

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象某家电的营销商,睁着大眼说瞎话欺骗消费者。家电厂商在二十多年的激烈竞争中,大约经过了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80年至90年拼产量。

    第二90年至2000年拼质量。

    第三2000年至2005年拼售后。

    第四2005年以后拼科技。

    也就是说,随着家电市场的饱和,家电产品的大幅度降价,家电厂商将越来越无利可图。家电产品的将来是----谁的家电科技含量越高谁

就可以有利可图,谁赶不上高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创维老早就闭着眼高喊健康的,六基色的,就不感到奇怪了。换句话说,你买我的家电,买

的是科技含量,无论是质量和售后我都不会给你保障,坏了算你倒霉!

    现在的家电销售我称之为狗皮膏药式销售。就是说,你买我的家电必须象狗皮膏药一样依赖与我,因为无论是彩电的CPU,数字板,驱动板

还是显示屏全部由我垄断,你陪别的品牌的就是不能用。如果坏了除我之外没有人可以维修,而价格由我说了算,怕贵吗?拜拜吧您。扔了算

了?别用这话吓唬我,扔不扔是您的事。一但产品售出,一切的丑恶嘴脸暴露无疑。价格吓不死你,那态度也会气你个半身不遂。

    正因为这样,我才看到高端电视的种种弊端。CRT电视已经发展了将近百年,无论是色彩,亮度,还是寿命,其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拿

PDP电视来说,70年代初才发明,80年代初美国IBM公司采用集成驱动技术和标准接口技术开发了第三代单色AC-PDP产品,90年代初才突破彩色

化的亮度、寿命、驱动等关键技术。世界上的PDP屏切割技术当属日本,韩国,和台湾。据说他们已经拥有第7代的技术水平,而我国尽有的一

两家还停留在第5代,小日本除了在中国人身上榨油,不会将技术透漏给我们,韩国的技术也在封锁,台湾大概因为政治因素其技术也传不到大

陆。所以目前市场上的PDP屏多数依靠进口。其价格之昂贵另人扎舌。所以说,您的彩电超包损坏,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伸长脖子让厂家来宰

,二是干脆把电视扔掉。

    咱再说说目前市场上的所谓数字高清电视,高清电视真的清晰吗?如果有人说是,我会豪不客气的说,您的眼睛出了问题,需要看一下眼

科医生。首先,目前的电视信号发射技术多数是模拟技术,你用数字处理器去处理模拟信号,无疑于脱了裤子放屁。因为,目前的模拟信号处

理技术有多么的成熟,只要干过两天家电维修的朋友都会知道。另外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字高清,很多厂家众说纷云,就象电视里的武林门派一

样都认为自己是正宗。而其他的是旁门左道。其实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

    那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数字电视的简单原理,首先是模拟信号接受,一路分出音频,另一路进入数字化处理,其中有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变频电路,程序储存器,在里面绕了你个头昏眼黑,最后再变成模拟信号,送到行场扫描,和视频放大电路。可是无论你数字模拟怎样转换,

行场如何变频。数字电视总摆不脱那种看起来雾蒙蒙的感觉,和信号减弱时类似VCD定格时的停顿现象。

    也许有人问,:“按老兄的意思,大家都不研究,家电技术其不是要停止不前了?别在这里不懂装懂了。”

   
    我的回答是:“不现实的技术,投放市场只会坑害消费者。技术研究,那是厂家和搞研发的事,老百姓买东西图的是实惠,华而不实的东

西只会减少消费者兜里的钞票,增加维修者的难度”我是站在我的职业立场上说的。而厂家则刚好相反,为了使您兜里的钱尽快变成他兜里的

钱,他就是要哗众取宠,搞一些你不懂的东西,多绕一些湾湾,在你被绕的不分东西南北的时候他就可以下手了。


    所以说,老百姓现在购买数字电视还未时尚早,普通电视在接收数字信号时,只要购买与之匹配的机丁盒照样可以清晰的收看。如果您的

钱多的化不完的话购买平板电视,我不阻拦。不过我要劝您,目前的液晶屏和PDP屏价格很贵,而且损坏率很高。是您节省的那点空间的数倍。

    这话是悄悄说给普通劳苦大众听的,款爷除外。


    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 19:04 | 只看该作者
重庆终于要开始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了,我也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了。
所谓数字电视,吹得真是很好,节目多、可以点播、效果清晰媲美DVD。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数字电视,说穿了,就是把有线电视的传输方式改为了数字方式,但千万不要混淆此数字电视和高清晰频道,此数字电视依然是4:3格式,依然

是原来模拟时代的分辨率,节目也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你家现在的有线电视效果不错,那么可以说,改为数字电视后几乎看不出任何的改变。
然而,另一方面的改变却可谓天翻地覆!现在一个月12元的收视费,家里无论多少台电视机皆可随意收看,互补影响。相比现在多数城市家庭

都拥有至少2台电视机吧。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呢?那时,每台电视必须一对一地配上一台数字机顶盒才能收看节目了。也就是说,你家有多

少台电视,就需要配多少台机顶盒。有线台会非常“好心”地送你一台机顶盒。至于其他的,对不起,自己掏钱,好像是600一台吧。这个狗屁

机顶盒只有AV输出以及S端子输出,即便你家的大平板有分量输入或者HDMI输入也只能是摆设。这还没完,更气人的是,除了一台电视外,其他

的电视皆被称为“副机”,:“主机”每个月20元收视费,副机每个月7元收视费,假设你家有两台电视,咱们来算一笔帐,初期投入,也就是

必须要掏钱购买一台副机的机顶盒:600元。每个月的收视费:20+7=27,一年就是27×12=324 !,而现在每年只需交144元,两者相差整整

180元!对于重庆这样人均年收入较低的城市而言,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不要说机顶盒耗电带来的电费开支。而结果呢?换来了什么?多

了一些有如鸡肋的地方破电视台,真正好看的节目,想看?收费,一个频道20元!

除此之外,无论是你原来用的是什么电视,索尼的也好,松下的也好,遥控器的作用将仅是开关机、调调音量。以后收看电视的流程将不再仅

仅是像现在一样打开电视即可,必须得首先打开机顶盒的电源,然后打开电视机电源,再将电视机的信号切换到AV模式,然后再放下电视机的

遥控器,拿起那粗糙简陋的垃圾机顶盒的遥控器,然后才能选台。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忍不住想要问候某些人的家属!

各位,这就是大力吹捧的数字电视,说穿了,这不过是一种新的圈钱手段而已。我们,不过是一群案板上的肉而已。

哦,忘了一件事儿,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愿意“随大流”,来个整体转换,那也没有问题,不会强迫的。还给我们准备了4个频道的电视,多么人

性化啊。赞一个

其实,关键还不是收费的增加,如果真的内容好看了,清晰度显著提高了,那么合理的增加一些收费想必是大多数人可以接收的,但现在的结

果是,每年的收视费成倍增加之后,老百姓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收获,反而看电视的过程变得越发麻烦和不方便,所谓增加的频道更可

以说完全就是鸡肋,那些成天就知道演天上飞,地上炸古装片的垃圾地方台免费送给我看我还嫌费电。另外,广电的任务就是转播电视,网络

通信这个本已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你去凑哪样热闹?相比电信、网通、移动、甚至长城宽带,你广电网有什么优势?虽然你广电是国家垄断,

但也为自己留条后路,不要让民愤太大了,做人嘛,不要贪得无厌,不要把老百姓当成取之不尽的摇钱树,或者案板上任你宰割的鱼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3 09:31 | 只看该作者
顶,没人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3 11:2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办法,认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5-8 08: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