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买得起修不起 三包条例出台无期(ZT)
家住广州海珠区某楼盘的郭先生至今很烦。
去年初搬新家添置的三星42英寸液晶电视原本一直用得挺好的,谁知今年世界杯还没看到决赛,电视就宣告罢工。起初是发现显示屏上多
了几个坏点,后来干脆是有声音没有图像。郭先生辗转通过商家找到厂家打通维修部电话,却被告知液晶电视不在国家“三包”规定范围内,
需要自费维修。
“最后说是信息处理板坏了要更换显示屏,一问价格说要8000元,简直是要抢钱啊!”更令郭先生郁闷的是,无意中去卖场一问,原本那款花
了他逾3万元的电视已经停产,而一台功能尺寸同样的液晶电视价格也已缩水了一半。
“修电视的钱,差不多够我再买一台新的了。修吧,不值;不修吧,变成电子垃圾也心疼。”8月4日,郁闷至极的郭先生请求本报给个建
议。
平板电视维修贵得离谱
此前本报还接到过投诉,某消费者2004年初以2.6万元买了一台合资品牌的等离子彩电,用了一年多电视出现了故障,由于过了保修期,维
修费高达1.1万元——这相当于时下一台4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
记者周末暗访了几家广州平板电视特级维修店,发现平板电视的主要零配件维修报价都挺吓人:42英寸某国产品牌等离子,仅更换媒体盒报
价就在6000元至8000元左右;液晶屏面板更换则在2500元到1万元不等,电源板4000元-5000元左右;背投灯泡,国产的600元左右,进口的则在
1200元至3000元一个。
一位不愿具名的售后服务经理向记者坦言,相对于CRT彩电寿命多在10年以上,平板电视(液晶和等离子)的使用寿命偏短,约在五六年左右
。此外,电视使用1万小时以上即需更换荧光灯管,费用约数千元。
“随着平板电视的价格日益下降,维修费随时可能比买一台新的要贵。”家电网主编李韬对“买得起修不起”深有感触,“我们接到过无
数类似的报料投诉,涉及当前市面上所有的平板电视品牌。”
平板至今未列入“三包”
随着价格的接连“跳水”,前两年还“高高在上”的平板电视,如今已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在上周,TCL、长虹、创维等国产47英寸液晶电视跌破1.6万元大关,同时还赠送相当于2000元的音响组合等。年初还卖两万元的42英寸
液晶,如今不到一万元就可以抱回家……跳水降价的不仅包括大中小尺寸标准高清系列型号,还波及到所有中外平板电视品牌。就连坚持走高
端路线的索尼,上周末在北京也向记者感叹:中国市场价格变化太大,不降价是根本无法应对。
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全国平板电视总销量达188万台,较2004年39万台的销量猛增了380%;今年上半年平板电视销量已经达到212.1万台。
保守预测,今年全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将达到500万台。
“随着价格不断下跌,平板电视不是电视,不在‘三包’之列的现状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长期从事平板电视消费课题研究的家电业资
深研究员陆刃波向本报记者尖锐地指出,在市场占有量迅速攀升之时,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问题日渐突出。
来自广州市12315的有关数据也显示,针对平板电视的投诉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广东省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江列华更是直指,某些品牌的平
板电视维修率高达15%,诸如等维修配件需一个月、维修费开出上万元、使用二三个月便出现坏点等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电视厂家各有“土政策”
备战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中外平板电视厂商再次掀起新品攻势,然而记者就平板电视“买得起修不起”的话题征询厂商意见时,多数国
内厂家都在夸夸其谈自己的平板电视品质一流,却鲜有回应维修话题的。
结合各品牌企业网站卖场宣传资料,记者发现,不同企业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标准各有一套。海尔、创维、TCL的整机和主要零部件保修期
为3年,日立的整机保修2年,松下、索尼、三星等众多品牌都是整机保修1年。
记者以更换等离子电视媒体盒询价时,即使是国产品牌售后人士的报价从几百块到数千上万块都有,“最好得看电视机具体情况才能出价
。”
此外记者留意到,今年初苏宁曾联手厦华、海信、三星、创维、康佳、长虹、夏普等21个家电生产厂家在南京公开承诺执行《等离子、液
晶电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暂行办法》,苏宁称之为苏宁版本的“平板电视三包”。
但记者查阅苏宁“三包”规定发现,也不过是宣称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整机“三包”期为1年,主要部件(包括显示屏、数字信号处理板、IC
电路集成块)“三包”期为两年,折旧率为每天0.15%等等。至于电路整板、元器件等,并未承诺免费更换。苏宁人士同时也表示,“维修还得
看不同品牌厂家的具体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