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217|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9%的人不会正确使用硅脂,包括那些JS和大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6 1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先声明是转载的)目的是大家不要盲目的追求散热器的性能。为了能让自己手里的东东发挥最大的性能。所以发挥我们的DIY精神吧~~

1,首先是彻底的清洗CPU的表面和散热器的底座,可以使用高纯度的戊醇或丙酮来清洗,镜头布之类的柔软布料来擦干,这是官方的建议,但是到哪里去找戊醇或丙酮?再说新的CPU的散热器底座一般也是干净的,所以可以考虑忽略,只要保证表面干净,没有用手摸过就行了。

2,确定散热器底座和CPu接触的部分,挤上硅脂,不要多。摊开来能够达到半张纸的厚度就足够了,这个属于经验了。

3,手指套入塑料袋,(注意不要手指直接去涂!)然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将硅脂涂抹到所有和CPU将要接触的区域,这一步是为了保证硅脂完全的填充散热器的不均匀部分。

4,用镜头布将散热器底部的硅脂轻轻擦去,这一步很重要,大概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硅脂的导热能力远远不如金属,之所以必须要使用硅脂,那是因为散热器底座和CPU表面都属于刚性物质,实际上很难保证全面的接触,而在接触不到的地方,就会有空气填塞,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硅脂只是无奈之下的必需补充,而绝不是因为硅脂的散热能力比散热器还强。理解了这一点,大家就明白这一步的重要意义了,如果硅脂涂抹的太厚,那等于是CPU的热量主要通过硅脂来传导给散热器,这样效率大打折扣。而用镜头布擦去硅脂使接触区域只保留淡淡的硅脂颜色,这才是最完美的手法。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硅脂不能涂的太厚,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只要求不要涂太厚就行了,没有人想到用镜头布擦去多余的硅脂,保留一点颜色就行了。Arctic Silver这份说明书的确很严谨,很科学。

5,运用剃刀片或其他干净 的工具,从CPU核心的一角开始,把散热膏均匀涂满整个核心。待接触的表面越平,散热膏的需求越薄。对于普通的散热器底面,散热膏厚度大约为一张普通纸的厚度(0.003-0.005英寸),如果散热器底面光亮平整,那么散热膏可以薄到半透明状。

6. 确认散热器底座和CPU核心表面没有异物,把散热器放到CPU上,此时只能轻压,不能转动或者平移散热器。否则可能会导致散热器和CPU之间的散热膏厚度不均匀。

7.扣好扣具,收工。 根据用户评价,正确的手法可以保证CPU温度下降4——7摄氏度,如果你以前做得很不科学,那么最高甚至可以下降15摄氏度。
happypunisher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8-6 11: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6 12:0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太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6 12:07 | 只看该作者
每次这么涂还不给累死

我就在 CPU 中间点米粒大小的一滴,散热器擦干净,直接上,拆开看的时候就是半透明均匀的一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6 12:22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纯粹脱裤子放屁,除了第一步擦干净必要以外。
往cpu上涂一层,然后把散热器上上去,借助散热器的压力和cpu的热力就可以让硅脂薄如蝉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nter3618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7-8-6 12: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6 12:43 | 只看该作者
设计正常的散热器装上以后就自动把硅脂挤平、挤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6 12:55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大虾,我会用硅脂: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6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ogitat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7-8-6 13: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8-6 13:30 | 只看该作者
看上去是个书呆子或者学究,抑或是个高手调侃的作品。
总而言之,文章要求硅脂薄而均匀,所有的文字也都在描述如何获得这样的一个均匀度上,那么不妨以学究对学究,看看人类靠自己的双手能否做到这样的效果:
文章中提到“运用剃刀片或其他干净 的工具……把散热膏均匀涂满整个核心”,厚度是“一张纸”,也就是0.1mm。
那么我们不妨假设均匀度不能超过10%,也就是你要刮出0.1+/-0.01mm的图层,可以这个0.01mm的误差范围我们又能如何做到?一般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也只有0.02而已,所以说楼主转述的文字只是硅脂厂家推脱效果的伏笔或者某个高手调侃某些极端玩家的笑话而已,如果你买了它的硅脂涂了之后没有效果,人家自然会说:看,你有没有涂均匀啊?没有就再涂?用光啦?再买啦,你没看我的马甲都说了“正确的手法可以保证CPU温度下降4——7摄氏度,如果你以前做得很不科学,那么最高甚至可以下降15摄氏度”?
对于传统的硅脂来说,都比较软,涂的再厚,CPU那样的压力下去自然就成了一层薄膜,再加上挤压和转动,一些气泡也会被挤出CPU核心与散热器底部,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太厚了散热器压不下去的问题,不过现在游戏硅脂还真的游戏硬,比如北极银5之类的,厚了感觉压不下去,但那东西就是你拿刀片,也是别想摊平的!绝对不可能。
其中文章将硅脂的作用夸大了,操作手法神话了,已经开始堕入原力的黑暗面啦: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8-6 13:39 | 只看该作者
(_( 伪科学
别的不说,就说这一条:
. 确认散热器底座和CPU核心表面没有异物,把散热器放到CPU上,此时只能轻压,不能转动或者平移散热器。否则可能会导致散热器和CPU之间的散热膏厚度不均匀

根本不可能,你把散热器放在U上,不可能位置正好,扣具正对,这根本做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8-6 13:49 | 只看该作者
CPU顶盖的凹凸怎么说 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8-6 13:50 | 只看该作者
LZ应该示范一个涂好的U。w00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8-6 13:5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猪神会不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8-6 13:52 | 只看该作者
(_( 普通硅脂是不行滴,要用印度神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cool_exorcist 的帖子

其实是乐趣的同时也是一种心态嘛!你说的那种方法和装机商的一样,我觉得是在硅脂比较好的情况下,而且硅脂要求比较稀,挤的多了会压到旁边,少了的话有的地方压不到。

而且以上文字是硅脂说明书上翻译的。。比较的理想化。没人能做到最好,但是可以起指导作用。不用硅脂直接上扇子的人大有人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8-6 14:01 | 只看该作者
纯属纸上谈兵。
除非硅脂很干,否则无论怎么涂,压紧之后都是所谓半透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9#
发表于 2007-8-6 14: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8-6 14:06 | 只看该作者
:blink: 大多数时候哪有那么麻烦,只要保持干净,抹上硅脂不要太多,其实一段时间后,由于扣具的压力,自然就是半透明薄薄一层了。
差不多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13 1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