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074|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ntel PRO/1000 PT Server 双口千兆网卡+自制60米AMP超五类网线 ~ 千兆网络极速测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dolclub 于 2009-4-27 02:01 编辑

如欲重溫另外幾款Gigabit Lan Card的測試結果,可參考:

1)『首测』Broadcom NetXtreme 5722千兆网卡 + 自制30米AMP CAT.5E网线~千兆网络极速测试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076013-1-1.html

2)Broadcom NetXtreme-II 5708 千兆网卡+自制60米AMP CAT.5E网线 ~ 千兆网络极速测试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103861-1-1.html

3)『首测』Broadcom NetXtreme-II 5709C 双口千兆网卡+60米超五类网线~千兆网极速测试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118769-1-1.html

4)32bit PCI 下千兆网卡速度竟可破100MB/s?! 末代王者Intel PRO/1000 MT双口网卡大测试
http://we.pcinlife.com/thread-1151396-1-1.html


==============================================


看完了一系列Broadcom NetXtreme-I和NetXtreme-II Gigabit Lan Card的測試後,大家有沒有發覺好像還缺少了什麼似的?

對了,就是缺少了網卡界的另一位重量級選手 - INTEL ~~~

Broadcom和Intel可說是目前擁有最先進技術的二間網絡卡生產商,大部份伺服器所採用的網絡卡晶片也是以Intel和Broadcom的產品為大宗,所以既然測試了Broadcom的網卡,又怎可缺了Intel的呢?

本次測試的兩款Intel Gigabit網卡型號分別為 Intel PRO/1000 PT Dual Port Server Adapter 和 Intel PRO/1000 PT Server Adapter,兩者同樣採用PCI-E介面。

以下是本次測試的Intel網卡的功能及規格簡單介紹:

Intel PRO/1000 PT Dual Port Server Adapter (PCI Express x 4)
↓↓↓↓↓↓↓↓↓↓↓↓↓↓↓↓↓↓↓↓↓↓↓↓↓↓↓




Intel PRO/1000 PT Server Adapter (PCI Express x 1)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6 | 只看该作者
1# idolclub
本次所採用的同樣是這條自製AMP CAT.5E網絡線,實際長度為116,571,240FT - 116,571,030FT = 210呎,即約63米左右。
↓↓↓↓↓↓↓↓↓↓↓↓↓↓↓↓↓↓↓↓↓↓↓↓↓↓↓



而網絡頭(水晶頭)則採用一般的TIA-568B接法,八條線芯的順序為: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
↓↓↓↓↓↓↓↓↓↓↓↓↓↓↓↓↓↓↓↓↓↓↓↓↓↓↓




按照慣例,打頭後都要經Fluke Cable Tester來個簡單測試,幸好測試尚算合格。
↓↓↓↓↓↓↓↓↓↓↓↓↓↓↓↓↓↓↓↓↓↓↓↓↓↓↓




由Fluke Cable Tester測得這條AMP CAT.5E網絡線長度約為65米。
↓↓↓↓↓↓↓↓↓↓↓↓↓↓↓↓↓↓↓↓↓↓↓↓↓↓↓




四組線芯的個別長度:
↓↓↓↓↓↓↓↓↓↓↓↓↓↓↓↓↓↓↓↓↓↓↓↓↓↓↓




以下是經由Intel PROSet網卡管理軟件內的詳喙δ芩鶞y得的網絡線長度,但Intel所顯示的結果並非網路線的實際長度,而只是一個約數52公尺~82公尺。PROSet軟件除可測試網路線長度外,還可偵測網路線的訊號品質和頻率特性,測試功能也算相當完備。
↓↓↓↓↓↓↓↓↓↓↓↓↓↓↓↓↓↓↓↓↓↓↓↓↓↓↓












測試所用的Switch是一台不支持Jumbo Frame的3Com OfficeConnect Gigabit Switch 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dolclub 于 2009-3-23 03:01 编辑

Intel PRO/1000 PT Server PCI Express系列屬Intel第五代Gigabit Ethernet千兆網卡架構,除擁有基本的TCP/IP Checksum Offload選項外,配合Intel PROSet網卡管理軟件更可提供很多進階的網絡功能,如虛擬網絡(VLAN)、網卡容錯(Adapter fault tolerance, AFT)、負載均衡(Adaptive load balancing, ALB)、群組支持(Teaming support)及頻寬聚集(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LACP)等。
↓↓↓↓↓↓↓↓↓↓↓↓↓↓↓↓↓↓↓↓↓↓↓↓↓↓↓




Intel PRO/1000 PT亦可支持最大9KB Jumbo Frame傳輸協議
↓↓↓↓↓↓↓↓↓↓↓↓↓↓↓↓↓↓↓↓↓↓↓↓↓↓↓




其中的效能選項是Intel網卡的特色之一,可透過此選項自行調節網卡的Interrupt(中斷)產生頻率從而改善系統及網絡之間的效能表現。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dolclub 于 2009-3-23 03:04 编辑

本次測試的軟/硬件配置分別如下:

PC1:Intel Pentium E2200 2.2G CPU
        - Intel G31 Chipset Mainboard
        - 4GB (2GB x 2) DDR2-800 Ram
        - Seagate 7200.11 160GB SATA-II HDD
        - Intel PRO/1000 PT Gigabit Server Adapter
        - Windows Server 2008 Standard SP1




在這台Win2008中所安裝的Intel PROSet LAN Card Driver版本為v13.5.32.0










==============================================



PC2:Intel Core 2 Duo E6400 2.13G CPU
        - Intel i975x Chipset Mainboard
        - 4GB (2GB x 2) DDR2-800 Ram
        - Seagate 7200.11 160GB SATA-II HDD
        - Intel PRO/1000 PT Dual Port Gigabit Server Adapter
        - Windows Server 2003 R2 Standard SP2




而在Win2003 R2中所安裝的Intel PROSet LAN Card Driver版本同樣為v13.5.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dolclub 于 2009-3-23 03:05 编辑

本次測試我都是在Intel PROSet內把網卡的效能選項設定到"調整性",即由網卡自行決定中斷的產生速率。

測試正式開始,首先要測試的便是使用 iperf 軟件測試兩台電腦在經過210呎(60米)AMP CAT.5E網絡線及3Com Gigabit Switch後的資料傳送速度。

所測得的結果顯示Intel PRO/1000 PT Dual Port平均速度可達939Mbit/s,而全程的速度波動都很少。
↓↓↓↓↓↓↓↓↓↓↓↓↓↓↓↓↓↓↓↓↓↓↓↓↓↓↓




而在Windows 2003R2的工作管理員中可看到網絡使用率高達97%,非常接近Gigabit網絡的極限,而CPU的使用率亦只在10%~15%間徘徊,不算很高。
↓↓↓↓↓↓↓↓↓↓↓↓↓↓↓↓↓↓↓↓↓↓↓↓↓↓↓




跟著測試的就是使用 "iperf -P 10" 這個參數同時建立10條TCP連線來傳輸資料,希望能把Gigabit網絡的效能盡量壓榨出來,同時也觀察一下這時的CPU使用率到底如何。
↓↓↓↓↓↓↓↓↓↓↓↓↓↓↓↓↓↓↓↓↓↓↓↓↓↓↓




此時在Windows 2003R2的工作管理員中的網絡使用率亦已高達98%,而且速度曲線亦相當平穩沒有起伏。雖然要同時處理10條連線且網絡使用率亦達到了98%,但CPU使用率亦沒有因此而上升,仍然維持在10%~15%左右。
↓↓↓↓↓↓↓↓↓↓↓↓↓↓↓↓↓↓↓↓↓↓↓↓↓↓↓




在另一端Windows 2008的工作管理員中的網絡使用率卻高達99.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dolclub 于 2009-3-23 03:05 编辑

看過了 iperf 的測試後,再來就是經FTP軟件測試Intel PRO/1000 PT Dual Port的傳輸速度。

從下圖可看到PRO/1000 PT的最高傳輸速度可高達111.3MByte/s,成績相當想理。
↓↓↓↓↓↓↓↓↓↓↓↓↓↓↓↓↓↓↓↓↓↓↓↓↓↓↓




而在整個傳輸過程速度的高低起伏也很少,平均速度也可達108.3MByte/s,算是相當的平穩。
↓↓↓↓↓↓↓↓↓↓↓↓↓↓↓↓↓↓↓↓↓↓↓↓↓↓↓




完成了FTP的測試後,再來就是在Win2008下通過網絡直接對拷檔案的速度,由圖中可看到傳輸速度高達122MByte/s,成績不錯。
↓↓↓↓↓↓↓↓↓↓↓↓↓↓↓↓↓↓↓↓↓↓↓↓↓↓




最後便是測試在Win2008下經網絡直接上傳和下載檔案的雙向傳輸效能,由下圖可看到雙向的傳輸效能高達170MByte/s,同時亦間接印證了這條60米長的AMP CAT.5E網絡線仍是能應付Gigabit環境下的高速傳輸需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7#
发表于 2009-3-21 23: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21 23:22 | 只看该作者
留名 等参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寂寞狂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09-3-22 15: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3-22 18:4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3-22 18:58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啊  只知道  那测线器  是我在用的  NNNNNNNNNN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3-22 19:02 | 只看该作者
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我接线是   
橙、白橙、綠、棕、白棕、白綠、藍、白藍、
反正是1,2,3,6  用软的那几根  连接的要好  
以前一开始不懂  乱接的   40米也接不上
试啊试  那天弄了一下午  才发现了
,2,3,6  用软的那几根   连接长度大大的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3-23 18:14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的测试,Intel大战Broadcom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3-23 19:19 | 只看该作者
东西YY
普通家用作用大么?
ADSL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3-23 20:45 | 只看该作者
Fluke Cable Tester{lol:]哪里有得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st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
发表于 2009-3-24 13: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3-24 13: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个测试。。。8139  有的时候速度还快过intel的100m网卡  大部分的时候都差不多。。。
闪空烈破 发表于 2009-3-23 20:23

实际确实可能这样。。。。不是极限状态,基本没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3-24 14:1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3-24 16:09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的测试,Intel大战Broadcom ,这2个网卡我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3-25 12:29 | 只看该作者
测试结果表明,其实差别非常有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2-22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