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UR爱换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576|回复: 1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AMD的显卡失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5 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抛开别的不说,其实7970最为失败的一点是用中端的核心规模(365)来达成通用计算和图形计算两个方面,导致了根本无法兼顾图形计算,从而输给了680(294)。
我们做一个假设,把5870的核心加上通用计算的晶体管,面积至少也得400+了吧,所以中等规模的核心根本不适合做通用计算卡
如果AMD再不使用大核心的话(>450),估计AMD所谓的高端显卡的游戏性能可以歇菜了,没有人会为了这种显卡掏钱的

历史证明了只有500以上的大核心才有可能兼顾两个方面,以后的8970不会是这样的卡,在竞争中AMD已经越走越远了,也许200+面积的甜点才是AMD发挥余地的空间


顺便说一句,AMD近4年从来没有设计大核心的经验,所以嘛,估计GPU和CPU都会殊途同归了(放弃高端吧,转攻低端)
2#
发表于 2012-4-5 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k75 于 2012-4-5 19:26 编辑

楼主多虑了,按摩店肯定和Nv一样,以后计算和图形分开。7970不过试水而已

他的路线和Nv 是相反的

当然,就目前形势来看,能否做到和Nv 一样,比较成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5 19:25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正确,谁反对谁就不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5 19:25 | 只看该作者
nv搞了这么久的大核心, 还在fermi上摔了一跤. amd自从r600后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了, 步子肯定要一步一步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5 19:34 | 只看该作者
fermi恰恰相反是nvidia历史上最成功的芯片之一,从fermi开始tesla才是真正意义上的tesla,而且fermi核心的quadro产品也极其成功,到现在为止驱动团队还没有挖尽quadro的潜力。geforce产品通过aic和市场部门的努力也达到了平均水准。

amd本来是很有机会在游戏性能上掀翻fermi的,可惜抠bb的选择了成本妥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5 19:41 | 只看该作者
扫帚 发表于 2012-4-5 19:25
nv搞了这么久的大核心, 还在fermi上摔了一跤. amd自从r600后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了, 步子肯定要一步一步来.

NV靠fermi都赚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5 19:43 | 只看该作者
soloparadise 发表于 2012-4-5 19:41
NV靠fermi都赚翻了。

好吧, 我更正一下, 我所说的fermi上摔一跤其实是指480的tape out/bring up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5 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通用计算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就算是dx11也已经向这个方向发展,就是以后dx11也是通用计算的api而非单纯的图形api,说到底图形计算本质也是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5 19:47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好玩的是,amd号称dx11布局完毕,hd5000静待nvidia上门踢馆,nvidia伸手扔过来个460在5770和5850之间狠狠插了一刀。号称布局完毕的hd5000静悄悄卖了小半年,却让个后辈460掀起了换卡热,我都想不明白是为什么。

这次680和7970也差不多意思,7970发布那几天唱的跳的有多少,紧接着没几天就冷下去了。四个月后680发布一下就把7970比下去了,到现在有半个月了吧我都懒的闲逛,到处网站都是各种680满天飞,看的我都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5 19:48 | 只看该作者
扫帚 发表于 2012-4-5 19:43
好吧, 我更正一下, 我所说的fermi上摔一跤其实是指480的tape out/bring up过程

嗯,那的确。
不过最终的推出挤压了竞争对手的空间,交了不错的财报。
算是很成功了。
TESLA和quadro更是秒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5 19:52 | 只看该作者
老黄最早拿出来的高达,其实是quadro5000的造型。我估计那时候还没有480的样品呢,480/470完全就是两三个月内赶出来的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5 1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se 于 2012-4-5 19:52 编辑
ak75 发表于 2012-4-5 19:21
楼主多虑了,按摩店肯定和Nv一样,以后计算和图形分开。7970不过试水而已

他的路线和Nv 是相反的

amd离不开通用计算,gcn是为未来hsa准备的,和nv路线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5 19:55 | 只看该作者
Elwin 发表于 2012-4-5 19:47
比较好玩的是,amd号称dx11布局完毕,hd5000静待nvidia上门踢馆,nvidia伸手扔过来个460在5770和5850之间狠 ...

说明大家需要的是给力的游戏卡

感觉amd热爆的就是4850,从上市到后来很长时间,讨论者数不胜数,光是散热和供电就不下几百贴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5 20:05 | 只看该作者
4850跟1950pro差不多热,比昔日的9550还差很多。66GT出来前,9550真是就它一枝花,680和9800买的人毕竟少。

1950pro同期有同样热的79gs,4850同期也有很热的2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5 20:12 | 只看该作者
nv的费米在专业领域非常成功,银子没少赚。

从680开始,nv也认识到大包大揽是不行的,还是专业和游戏分家比较好。毕竟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玩游戏快、功耗低才是好东西。

amd的话,主要是软实力太差,也不可能像nv那样砸那么多银子做推广,所以A卡的前景不太看好啊。另外就是au太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5 20:23 | 只看该作者
NV聪明的一点是把通用计算和游戏分开对待了,AMD则是向融合芯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桌面独立显卡边缘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至于游戏卡,还是看游戏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5 21:02 | 只看该作者
Elwin 发表于 2012-4-5 19:52
老黄最早拿出来的高达,其实是quadro5000的造型。我估计那时候还没有480的样品呢,480/470完全就是两三个月 ...

额...那伙确实是是gf100, 不过么, 只能用来做tesla不能用来做gefor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5 21:04 | 只看该作者
Elwin 发表于 2012-4-5 20:05
4850跟1950pro差不多热,比昔日的9550还差很多。66GT出来前,9550真是就它一枝花,680和9800买的人毕竟少。 ...

1950pro, 4850, 9800pro都用过, 老实讲这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9800pro和1950pro, 4850性能还是不错的, 就是这个热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5 22:37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D线之殇,挺简单一个道理。
还是那句话——HD5870是一切杯具的开端。

顺道——0202你又淘气了,Tahiti跟融合的路线完全是背道而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5 2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RAWITHMYCALL 于 2012-4-5 22:40 编辑

AMD的大方向定了,不容易改,并不是大小DIE SIZE的问题,而是一个很宏观的战略,AMD和NV直接的比拼,今后的重点,不再是Radeon和GEFORCE的比拼,这个市场谁都知道,就这么点份额,而且日益萎缩,在这个细分市场搞下去,彼此都没大的便宜,更何况出货量极低的高端零售DIY市场,当然这个市场目前还不能彻底放弃。未来最大的较量在FIRE STREAM和TESLA的较量,FIRE STREAM比TESLA的劣势是软件生态圈不够健全,导致应用面太低,优势,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才开放程度上,AMD还是具有一点优势,比较CUDA是一个封闭的私有模式,其他厂商很难直接介入参与进行改善,而AMD STREAM建立在OPENCL的基础上,OPENCL属于一个开放平台,具有更高的自由度,虽然目前对其的开发程度有些低。有个比喻不太恰当,MS很强势,其民用OS占据极大的份额,MS的OS全是非开源,而专业市场,其的产品就没有如此出色,主力还是UNIX系列的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投放或合作|网站地图|处罚通告|

GMT+8, 2025-7-6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POPPUR.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